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 毫秒
1.
本文对VLBI观测得到的河外射电源致密核core的视角大小进行了统计研究,发现对单个源平均上视角大小近似反比于观测频率,与目前的模型相一致。在5GHz上,在红移范围0.04<z<2.5内,平均的core视角大小近似为常数,在非均匀喷流模型框架下,一种可能的解释是在河外射电源致密结构中磁场存在着演化。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几个大样本VLBI观测的致密核(core) 进行了统计研究,包括核的谱指数, 核的角大小随VLBI观测频率的变化,核角大小与致密喷流角大小的关系以及核角大小随红移的变化,并在非均匀喷流模型下估算了喷流中磁场和相对论性电子密度的分布。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道南天区5GHzVLBI普查式观测结果.首次观测是在1992年11月期间进行的,共观测了23个河外射电源,获得了20个河外射电源的VLBI高分辨率的射电图象.有15个射电源呈现核喷流结构,1个有双向喷流,3个未分解,末发现有致密观源.在16个核喷流(包括一个双向喷流源)源中有11个呈现弯曲喷流现象.此外还首次发现有3个源中可能有超光速运动现象.  相似文献   

4.
南天区20个河外射电源的VLBI研究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本报道南天区5GHz普查式观测结果,首次观测是在1992年11月期间进行的,共观测23个河外射电源,获得了20个河外射电源的VLBI高分辨率的射电图象,有15个射电源呈现核喷流结构,1个有双向喷流,3个未分解,未发现有致密双源,在16个核喷流(包括一个双向喷流源)源中有11个呈现弯曲喷流现象。此外还首次发现了3个源中可能有超光速运动现象。  相似文献   

5.
张喜镇 《天文学报》1996,37(4):421-429
本文用比较严格的理论讨论了由连续介质和散射薄屏组成的星际介质对河外射电源的折射闪烁.对折射闪烁引起的流量变化的结构函数D(τ)(τ为迟后时间)的计算表明,结构函数的幂律部份的指数P(D(τ)(∝τP)依赖于上述两个成份的相对散射强度,即在连续介质散射为主的情况下;而在薄屏散射为主的情况下;若两个成份的散射可相比较时,1<P<2.因此本模型可以用于解释在河外射电源和脉冲星中观测到的折射闪烁的结构函数具有不同幂指数的情形,特别是P~1.5的情形.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河外射电变源和致密源的观测特征以及理论模型进行了评述。本文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包括仪器及观测方法、样品选择及资料分析,射电源的频谱特征和时变性质等。 本文的第二部分简述了理论研究和模型工作。其中包括对于在河外射电源中观测到的射电频谱及视超光速运动等现象的理论解释。和其它模型比较起来,Rees模型比较好,它可以很好地解释观测特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中我们对河外射电源的低频研究的进展作一综述,内容包括:1.低频观测技术(行星际闪烁,月掩源技术,低频综合孔径和低频甚长基线干涉仪);2.河外射电源的低频结构(展瓣结构,致密源结构和低频变源)。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道南天区5GHzVLBI的第二轮观测.第二轮观测是在1993年5月期间进行的,共观测了25个射电源,检测到24个源,获得了23个南天区耀变体(Blazar)的VLBI高分辨率的图象,其中15个是第一次VLBI成图,7个是高能(>100MeV)γ射电源,12个源呈现核-喷流结构,其余11个源是单一的致密核,未发现致密双源.有两个源可能有视超光速现象.  相似文献   

9.
高频VLBI观测揭示出河外射电源在pc或者亚pc尺度上大都有核-喷流的内部结构,尤其是对平谱致密射电源中毫角秒尺度的子源,能以相当高的概率观测到它的视超光速现象。多频观测可监测到一些新喷流子源的出现,特别在射电激变源中这些新喷流子源的出现与宽带内(从光学到γ射线)的爆发相关。且得到的一些源的核区谱指数分布,为确认源的VLBI核提供了支持。  相似文献   

10.
高频VLBI观测揭示出河外射电源在pc或者亚pc尺度上大都有核-喷流的内部结构。尤其是对平谱致密射电源中毫角秒尺度的子源,能以相当高的概率观测到它的视超光速现象。多频观测可监测到一些新喷流子源的出现,特别在射电激变源中这些新喷流子源的出现与宽带内(从光学到γ射线)的爆发相关。且得到的一些源的核区谱指数分布,为确认源的VLBI核提供了支持。  相似文献   

11.
为了在云南天文台40 m天线上开展射电天文研究,使用它进行了河外射电源流量试观测。通过对河外致密源进行ON/OFF跟踪观测,得到射电源的流量变化曲线。但数据质量并不理想,说明系统存在一些问题。随后,根据对该望远镜系统的稳定性及其无线电环境干扰现状的考察,以及对现存问题的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2.
钱善 《天文学报》1994,35(4):362-370
本文分析类星体0917+62在波长6cm和11cm上快速变化(时标1天)的结构函数.讨论在什么条件下,这种快速变化可用星际折射闪烁来解释.结果表明,折射闪烁解释对星际介质和射电源结构提出了相当明确的限制:散射介质应为连续介质,其有效距离应0.4kpc;射电源应包含0.05—0.1mas的致密结构.对快变射电源方向上脉冲星的测量以确定星际介质特性和用VLBI测量快变射电源中的小角径成分,将是检验星际折射闪烁解释的必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河外射电源变化的观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本文中评述河外射电源变化的观测进展。首先对几个射电变源的一些专门术语和定义作介绍。然后叙述在整个频谱上各种变化测量的结果,包括流量、频谱和偏振的变化。讨论了VLBI对变化研究的重要影响。简要地触及短时标变化引发的逆康普顿灾变的理论问题,最后,强调指出了多波段同时观测河外射电源在深入了解活动星系核方面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给出利用上海、乌鲁木齐、意大利NOTO和南非HartRAO射电望远镜,对三颗河外射电源(1532+016,2320020,2351154),在5GHz频率上的第一历元VLBI观测成图结果  相似文献   

15.
本给出了利用上海,乌鲁木齐,意大利NOTO和南非HartRAO射电望远镜,对三颗河外射电源(1532+016,2320-020,2351-154),在5GHz频率上的第一历元VLBI观测成图结果。  相似文献   

16.
南天区耀变体的VLBI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报道南天区5GHzVLBI的第二轮观测,第二轮观测是在1993年5月期间进行的,共观测25个射电源,检测到24个源,获得了23个南天区耀变体的VLBI高分辨率的图象,其中15个是第一次VLBI成图,7个高能γ射电源,12个泊呈现核-喷流结构,其余11个源是单一的致密核,未发现致密双源。有两个源可能有视超光速现象。  相似文献   

17.
河外射电源在IERS综合表与观测表中坐标差的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要介绍了IERS综合河外射电源表在所用资料、建立方法等方面的一般情况,进而分析了河外射电源在IERS综合表与观测表中的坐标表的一般特性,为检验综合表提供了分析基础。  相似文献   

18.
本文简要介绍了IERS综合河外射电源表在所用资料、建立方法等方面的一般情况,进而分析了河外射电源在IERS综合表与观测表中的坐标差的一般特性,为检验综合表提供了分析基础。  相似文献   

19.
自从人们获得河外射电源的第一个结构图像以来,30多年时间已经过去了。在这段时间的后半期,人们对许多源中的喷流状结构作了大量研究。目前,我们正在分析所获得的有关喷流的第一代结果。这包括高分辨率观测,数值模拟和理论研究等诸方面的成就。在本文 详细地讨论河外射电源中的喷流。  相似文献   

20.
根据对河外射电源3C454.3第二历元327MHz的VLBI观测数据的多分量模型拟合,得到该源5个分量的模型拟合结构。该结构的尺度从几百毫角秒延伸到几个角秒。与Merlin的观测结果比较,有迹象表明存在一个新的分量C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