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主要介绍了速度谱特征分析在地震资料解释中的应用,尤其是在含油气储层预测方面的应用。叠加速度谱不仅可以提供速度信息.而且能量团的聚集、发散特征也可以提供油气、构造方面的信息,其接合地震剖面的解释可以提供更多的地质信息。最后,本文以吐哈盆地为例,用速度谱特征分析方法对三个不同构造背景的油田进行含油气储层预测,其结果与油田的实际资料是相吻合的。  相似文献   

2.
以地球物理中的速度为题 ,在详细描述了速度参数重要作用、各类速度基本概念及其应用范围、影响速度估算的各种因素的基础上 ,以模型和处理流程的叠加速度分析为例 ,在两个层面上展现了迭代逼近方法。又以剩余层速度分析为例 ,说明了具有反馈控制思想的迭代逼近算法 ,从而指出该方法在速度估算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湖北省秭归ML3.6地震震源特征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利用三峡数字地震台网的数字记录,反演了2001年10月11日湖北省秭归(东经110.4°,北纬30.9°)ML3.6地震的参数,同时得到了三峡地区的地壳速度结构.反演得到的三峡地区的地壳速度模型和以前在该地区利用人工和天然地震获得的速度模型基本一致.该地震发生在走向为NE,倾向为NW的断层上,地震主要产生以滑动为主的错动,持续时间从开始到结束约为0.16 s.这次地震断层面的长度约780 m,宽度约330 m,滑动量约为41.9 cm.  相似文献   

4.
由于湘中地区地表、地下地质条件复杂,地层起伏较大,构造落实困难,为提高变速成图精度,更好的落实构造,我们在湘中地区主要采用双狐软件的模型层析法进行速度研究及变速成图。常规变速空校是基于迪克斯(Dix)公式进行速度计算的,它是假设在地层倾角不大的情况下,叠加速度近似于均方根速度。但在实际生产中,可能地层倾角较大,如我们工区的Tcs-Tdx,地层倾角在600以上,这时迪克斯公式已经不实用,必须寻求新的速度计算方法,模型层析法是解决高陡度构造速度计算的很好方法。  相似文献   

5.
三峡库首区最小一维速度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三峡台网2001~2006年记录的490个地震事件中的7 330条P波和3 524条S波到时资料,利用Kissling方法得到了三峡库区最小一维P波和S波速度模型以及台站校正值,并应用于地震的精定位.重新定位后地震走时残差均方根从原来的0.56 s下降到0.41 s,地震定位精度在经度、纬度、深度方向上有了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6.
利用双差层析成像方法反演若尔盖地区三维速度结构,得到该地区的精细三维速度结构和高精度震源位置参数.反演结果显示,研究区速度结构整体呈低速状态,反映出青藏高原内部具有部分熔融物质特性;在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区,强烈的构造变形特征以及低速区蔓延方向印证了青藏高原内部物质向东南方向流溢的科学推测;低速青藏高原板块与相对较硬的若尔...  相似文献   

7.
基于中国大陆区域2074个具有实测速度的已知测站,进行中国大陆速度场在CGCS2000坐标转换中的应用研究.采用不同内插组合方法,充分考虑未知点与已知速度测站的距离因素,使已知速度测站的数据得到充分利用.相比于单纯利用速度场格网模型,该方法得到的未知点速度精度具有较大幅度提高,其在点位X、Y、Z三个方向上的历元归算精度...  相似文献   

8.
超分辨率处理技术有利于提高天气雷达对中小尺度气旋和龙卷风等灾害性天气探测能力,有利于天气雷达获得更精细的天气过程回波特征.文中分析了多普勒天气雷达实现超分辨率的工作原理及一些实际应用问题;针对其中谱矩估计精度降低的问题,提出采用距离过采样和白化算法的解决方法,并给出白化滤波器的设计方法和白化后的谱矩估计算法.雷达仿真和实际数据试验表明,结合距离过采样及白化技术,超分辨率技术在多普勒天气雷达中的应用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渭河断陷盆地及邻近地区地震活动的深部背景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利用西安数字地震遥测台网记录的数字地震资料,采用P初动半周期方法,得到了渭河断陷盆地及邻近地区的Q值分布,探讨了该区域地震活动性与地壳内速度分布、Q值分布及地质构造的关系。结果表明:①Q值分布有两个地区存在较强烈地横向不均匀性,其一是淳化、耀县高Q值区和相邻的西安、富平低Q值区,其二是陕晋交界处的韩城高Q值区和相邻的澄城低Q值区,它们都位于不同构造单元交界、差异运动显著、新老地层交错的地区;②历史强震震中主要分布在Q值分布高、低值间的过渡带上;③Q值分布与20km深度P波速度分布有较好地一致性。上述结果表明,该区域的地震活动性有深部构造背景,与区域速度场、介质品质因子分布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在秦岭-大别造山带及邻区背景噪声相速度成像的基础上,用近邻算法反演得到深度6~38 km范围内的S波速度分布图像。依据S波速度结构建立湖北分区速度模型,并将该模型应用到2017-02-23秭归3.8级地震和06-16秭归4.3级地震定位中。结果显示,分区模型得到的总体平均误差比一维模型的更小,与三峡台网定位结果相比分区模型得到的定位结果偏差也更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