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万年县神农宫旅游资源综合评价与开发对策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溶洞作为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以其幽、奇、险等特点得到了广泛的旅游开发。科学、合理地对旅游资源开发价值进行评价是旅游开发的前提和基础。文章以万年县神农宫为研究对象,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法对其岩溶洞穴旅游资源的开发价值进行了系统评价,结果表明:神农宫的评价得分为87.38分,为优良级旅游资源,具有较高的旅游开发价值。在进行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将神农宫旅游资源的评价因子分为高开发价值和中低开发价值两个层级,并提出了相应的开发建议。   相似文献   

2.
黄文  陈康  熊炜  王乔 《贵州地质》2018,35(3):240-246
基于贵州省旅游资源大普查项目,通过收集资料,实地普查和综合研究,掌握了六盘水市旅游资源的基本类型、主要性质特征、保护与开发利用现状等情况,对六盘水市旅游资源进行了等级划分,并对六盘水市旅游资源开发条件和开发价值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贵州省六盘水市旅游资源可分为12大主类、38个亚类、155种基本类型,共有旅游资源单体3 742个。其中五级旅游资源15个,四级旅游资源29个,三级旅游资源203个;新发现旅游资源1 885个。结论认为六盘水市旅游资源具有户外运动基地资源基础好,山地避暑休闲条件优越,人文社会环境好的开发条件。具有资源丰富,门类齐全,开发空间大;优良级资源及新发现旅游资源多,潜在利用价值高;资源独特、品味上乘、稀缺;资源组合度高,全域性特征明显的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3.
调查了幕府山地区的旅游资源 ,摸清了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及各自的资源特点和开发潜力 ,采用半定量的方法对旅游资源进行了评估 ,结合其开发前景划分了 3大类旅游资源 ,提出了旅游资源的总体保护与开发设想及其空间格局的分布。  相似文献   

4.
黄河壶口瀑布国家地质公园旅游资源评价   总被引:13,自引:10,他引:3  
作者对黄河壶口瀑布国家地质公园四个景区旅游资源的特征分别进行了细致的描述, 并对公园各景区旅游资源进行了评价。评价采用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的方法。在定性评价中, 从美、古、奇、名、特、用等方面进行了评价。在定量评价方面, 采用了层次分析法, 选取旅游地中的旅游资源、资源环境条件等作为评价对象, 建立相应的评价模型, 对旅游资源的特点及其开发作出评价和鉴定, 划分了四个景区的等级, 并详细分析其结果, 从而揭示了该公园旅游资源的潜力和吸引力, 为该其旅游资源的规划和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余波  黄正文  艾南山 《江苏地质》2011,35(3):332-336
2008年,四川汶川"5·12"特大地震给川西地区留下了分布广泛、类型多样、完整独特的地震遗迹资源。这些遗迹景观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观赏价值和旅游开发价值。通过野外考察,对主要重灾区的地震遗址、遗迹景观进行分类,分析了该地震旅游资源的特征。根据地震遗迹旅游资源特点和区域特征提出了旅游开发的总体思路,并就整个川西地区地震遗迹旅游资源开发的协调互补与整合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四川地质学报》2022,(Z2):98-103
在对称多县文化和旅游资源进行系统调查的基础上,将其分为10主类、3个亚类、92个基本类型,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背景下对称多县文化和旅游资源进行系统的评价,其具有类型丰富、品质高、生态旅游资源特色鲜明的特征。围绕称多县7大特色旅游资源,以生态旅游为主题对其开发策略进行了探讨,在称多县旅游发展"1234"总体空间结构下,策划了"3廊4环"旅游线路布局,开发了"3+6"旅游产品体系,并对下一步的重点开发景区进行了谋划,将称多县打造成为全国重要的高原生态旅游目的地。  相似文献   

7.
《地下水》2017,(6)
在阐述地质旅游资源内涵的基础上,按照经典分类方式对井陉县测鱼镇周边地区地质旅游资源进行分类,对该区域地质旅游资源进行评述,并对该区地质旅游资源保护和开发提出建议。研究认为观察区存在地质构造现象、古生物、环境地质现象、风景地貌四大类地质旅游资源,可通过开展区域地质旅游资源调查、评价和科学研究,加强地质旅游资源与区内已有旅游资源结合,加强与大学合作开发旅游资源,注重开发保护工作,促进当地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8.
河北省临城县白云山岩溶洞穴旅游地学资源的评价与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笔者开展科技扶贫、开发河北省临城县白云山岩溶洞穴旅游地学资源的成果。将岩溶洞穴旅游地学资源的形成分为3个时期,即成岩期、成洞期和成景期,文中还进行了旅游市场分析及旅游效益分析,最后提出了进一步开发临城风景区的设想。  相似文献   

9.
万青 《安徽地质》2006,16(1):71-74
地处大别山区的霍山县是国家级贫困县,但旅游资源丰富,旅游资源分布广泛、类型齐全,“绿色”自然旅游资源奇秀神秘,“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底蕴深厚;本论文在对霍山县生态旅游资源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旅游开发的思路,即要进一步加大对绿色生态资源的保护、要进一步做好各景区的统筹开发和管理工作、要加大在建景区的开发进度、要加大旅游商品的开发力度。  相似文献   

10.
什邡县、彭州市、都江堰市、汶川县等地,分布着诸多的旅游景点,形成了一个特殊的集山景、水景、生景、气景和文景的旅游片区。根据景点的开发情况和地质地貌景象特征,可以划分为已开发旅游景区、待开发旅游景区、地学景观资源区三大类。本文对待开发旅游景区、地学景观资源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