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4 毫秒
1.
介绍了湿陷性黄土的特点及其处理方法,并着重介绍了夯扩挤密桩的概念、发展历史及其适用条件。重点论述了夯扩挤密水泥土桩的侧向挤密对消除湿陷性的作用及水泥与水、土的化学反应原理对增强复合地基承载力的决定作用。介绍了夯扩挤密水泥土桩复合地基的设计过程和方法,以及夯扩挤密水泥土桩施工工艺流程、材料要求、质量控制等内容,为夯扩挤密水泥土桩在同类地区的同类建筑中进一步推广提供了经验,以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通过夯扩挤密桩对新近回填的杂填土和素填土进行加固处理,消除了地层的湿陷性和其下的液化层;并利用夯扩桩与CFG桩共同作用形成复合地基提高了地基承载力,达到了设计目的。  相似文献   

3.
钻孔挤密桩处理强湿陷性黄土地基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志伟  申汝涛 《岩土力学》2009,30(Z2):339-343
挤密桩法用于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可有效地消除土的湿陷性和提高地基承载力。某拟建电厂工程针对强湿陷性黄土地基,采用钻孔挤密桩(DDC工法)复合地基的处理方法开展现场试验研究。通过采用载荷试验、标准贯入试验等原位测试方法,对桩间土、桩体及复合地基的承载性能、变形参数进行了评价和分析,重点进行了自然工况和浸水工况下的对比研究,对地基处理效果进行了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夯扩挤密法的加固机理和夯扩挤密的有效挤密范围,根据模型试验的相似定理,采用模型夯锤,进行夯扩挤密法加固黄土地基室内模型试验。试验结果显示,通过对挤密系数、压实系数及孔隙比等参数进行对比分析,夯扩挤密法对于桩间土的挤密效果随着桩间距的增大而减弱,夯扩挤密法合理的桩间距在2.5~3d(d为预钻孔直径),当夯击能提高后,桩间距可做适当扩大。  相似文献   

5.
砂土液化问题一直是土动力学与岩土地震工程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基于南水北调中线某工程,通过现场和室内试验获取土体的物理力学参数,利用岩土数值分析软件FLAC3D对夯扩挤密碎石桩加固干渠液化砂土地基进行了动力数值分析。结果表明,由于夯扩挤密碎石桩的排水作用,干渠底部饱和砂土地基中的超静孔隙水压力和孔压比与加固前相比明显减小;干渠渠道底部饱和砂土中的监测曲线表明,随着地震荷载持续时间的增加,饱和砂土地基中超静孔隙水压力和孔压比峰值较加固前大幅值降低,且时程曲线达到峰值之后也由加固前的基本保持不变改为迅速消减降低;由于夯扩挤密碎石桩的排水和挤密作用,有效消除了干渠渠道底部以及渠堤坡面外侧平台至坡脚底部砂土层的液化现象,加固后干渠底部饱和砂土地基中没有液化现象产生。  相似文献   

6.
钻孔夯扩挤密复合桩地基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复合桩地基的承载力是由桩和桩间土共同分担,旨在充分发挥和利用地基土的承载力潜力,通过串珠状桩体来实现对桩间土的加固和挤密,用多种试验检验方法对复合地基进行全面分析探讨,阐明了钻孔夯扩挤密复合桩地基可以有效地解决天然地基承载力不能满足高层建筑物设计要求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孙志军  王应严 《岩土工程技术》2004,18(5):248-251,262
介绍了钻孔夯底灌注桩———上部为灌注桩、下部为夯扩桩与钻孔夯扩挤密灰渣土桩相结合形成的多元桩复合地基在某工程中的应用 ,其中利用钻孔夯底灌注桩主要提高承载力和控制建筑物沉降 ,利用钻孔夯扩挤密灰渣土桩主要挤密桩间土 ,降低回填土层压缩性。通过分析计算得出了最佳地基处理方案 ,为类似工程提供了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8.
确定了挤密桩处理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区综合管廊地基的合理处理范围,揭示了挤密桩处理地基效果随地基处理深度的变化规律,研究了挤密桩复合地基在地基浸水后的入渗规律及沉降特征。在大厚度湿陷性黄土场地进行不同深度的灰(素)土挤密桩地基处理试验及埋设TDR水分计和分层沉降仪的工后浸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地基处理深度的增大,各试验区挤密桩复合地基桩间土挤密效果呈增强趋势;挤密桩复合地基桩间土的干密度增长率随地基处理深度的增大而增大;挤密桩复合地基的抗渗性能随地基处理深度的增大而增强;外界水分在挤密桩复合地基中的入渗规律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基本由4个阶段组成;挤密桩复合地基桩间土受水浸湿时的沉降变形,随地基处理深度的增大而减小,且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基本由5个阶段组成。根据研究结果,在采取有效的防水措施的情况下建议地基处理深度为9~12m,处理宽度为管廊每边延伸控制在2m,作为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区综合管廊的合理地基处理范围。  相似文献   

9.
人工神经网络用于夯扩挤密复合桩地基设计的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夯扩挤密复合桩地基的设计、施工、作用机理的分析,总结了在夯扩挤密桩应用中存在的经验性,从而对引入人工神经网络预测地基加固效果的可行性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在常州市常裕光学实业有限公司工业厂房工程中,用双桥静力触探试验测试地基土在夯扩桩施工前后的锥尖阻力的变化,来论述夯扩桩对地基上的挤密作用,初步探讨被挤密的地基土的性质变化。  相似文献   

11.
闫澍旺  陈静  孙立强  陈浩  林澍 《岩土力学》2015,36(Z1):43-48
在含水率大、抗剪强度低的淤泥中采用抛石挤淤的办法加固地基或建造围埝,处理效果好且经济效益显著,因此得到了广泛地应用。抛石在软弱地基中下沉,直至其重力与地基承载力平衡为止。挤淤所形成截面的形状及抛石下沉深度的计算是此项研究的重点,基于抛石截面为倒梯形和矩形两种形状的假定,考虑淤泥表面隆起对承载力的影响,利用土体极限平衡理论,推导出抛石挤淤深度与抛石高度的关系。通过抛石挤淤的模型试验和现场挤淤的数据,分析比较两种假定下挤淤公式的准确性和适用性,试验结果与公式吻合性很好,该研究结果可为相关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依托浙北1 000 kV变电站新建工程,对28个基槽回填土试样的压实系数试验结果进行研究。试验所用指标主要为干密度、最大干密度、40 mm颗粒含量等,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基本原理,找出对该工程回填土试样试验结果产生较大影响的因素。结果表明,40 mm颗粒含量对于压实系数的准确测定存在影响,而在普通压实系数测定过程中往往忽略这一因素,因此,有必要根据40 mm颗粒含量对试样的压实系数进行校正。通过引入校正度这一概念,反映出随着40 mm颗粒含量的增加,实测结果对理论曲线的离散度增大,试验结果的精度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13.
杨旭  陈飞  练继建  王海军 《岩土力学》2014,35(12):3585-3591
鉴于传统的筒型基础沉放阻力计算公式或数值分析方法均没有考虑筒壁内外侧挤土效应的差异,对于窄深型或是带分舱板的宽浅型筒型基础,由于筒壁或者分舱板的约束作用,基础内侧挤土效应有时远大于外侧,用传统方式计算沉放阻力可能存在较大误差。为揭示筒壁内外侧挤土效应的差异情况,采用显式的任意拉格朗日-欧拉(ALE)方法,针对土体大变形和接触非线性等问题,建立了能够实现筒型基础动态、连续沉放过程的有限元模型,模拟出了筒壁内外侧挤土效应。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当入土深度与筒径比达1.6时,筒壁内侧压力可达外侧的10倍左右。通过分析下沉过程中筒壁内外侧土体位移及应力分布,阐述了筒壁内外侧挤土效应差异的机制。最后,提出了考虑挤土效应的筒型基础沉放阻力计算公式,计算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大大提高了筒型基础沉放阻力的计算可靠性。  相似文献   

14.
湿陷性黄土场地的湿陷下限深度与桩基中性点位置密切相关,为了解决桩基设计方案不当问题,如何准确判定湿陷下限深度显得十分重要。在系统分析并总结宁夏固原桩基系列浸水试验、兰州和平镇黄土浸水试验及其他地区桩基浸水试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揭示了黄土湿陷下限深度与桩基中性点位置确定的相互关系,得出了以下研究成果:(1)指出了均质黄土现场浸水试验水的竖向渗透深度是有限的(一般为20~25 m),现场黄土湿陷发生的下限深度也是有限的,不宜按室内试验的湿陷系数确定的下限深度来直接评判;(2)给出了室内湿陷性评价试验中湿陷系数 或自重湿陷系数 随地区和深度变化的取值建议,同时,建议在湿陷量计算时引入深度修正系数和地基土浸水机率系数,初步给出大厚度湿陷性黄土场地不同地区湿陷下限深度评价系数 ,可以有效减小湿陷性评价的室内外差异;(3)由室内试验计算确定的湿陷下限深度偏于保守,导致桩基设计过分夸大了负摩阻力的不利作用,造成桩基设计承载力偏低;(4)大厚度湿陷性黄土场地桩的中性点最深位置不宜大于20~25 m,湿陷性评价下限深度小于20 m的场地,宜按评价深度确定中性点位置;给出了桩侧负摩阻力估算方法,并建议桩基负摩阻力平均值取20~35 kPa为宜。  相似文献   

15.
A three-dimensional finite-element analysis was carried out using ABAQUS to evaluate the squeezing effects of a prestressed high-strength concrete (PHC) pipe pile, including land upheaval, lateral soil displacement, and soil stress field with depth-varying during pile-sinking. Field data used in the analysis were obtained from the settlement building project in Hefei City, Anhui Province, China. In coastal areas of China, PHC pipe piles are normally used for reinforcement of soft foundation. The changes of displacement with the increase of soil depth and radial distance during pile-sinking are simulated for both soft foundation and soft clay with an underlying gravel layer.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is little difference in land upheaval with soil depth during pile-sinking, and the obvious land upheaval occurs within 0.8 m from the center of the pile. The lateral soil displacement is evident within the area of 1.0 m from the axis of the PHC,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radial distance during pile-sinking, and becomes negligible beyond 4.0 m. The existence of the gravel layer helps reduce soil squeezing substantially, and the soil squeezing effects during pile-sinking have less influence on the surrounding area of foundation with a gravel layer than that in a soft foundation soil without gravel layer.  相似文献   

16.
老顶岩块端角摩擦系数和挤压系数实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岩块实验、相似模拟和计算模拟, 研究了采场老顶岩块端角摩擦和端角挤压特性。 得出老顶岩块端角摩擦角为岩石残余摩擦角, 摩擦系数确定为 0 . 5; 端角挤压强度受弱面的影响明显且具有规律性, 端角挤压系数确定为 0. 4  相似文献   

17.
高速铁路穿透型CFG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修正系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敏静  罗强  詹学启  张良 《岩土力学》2013,34(2):519-525
为掌握铁路工程CFG桩复合地基在路堤荷载作用下的沉降计算修正系数变化特点,基于武汉-广州高速铁路24个路堤断面的地基沉降测试数据,结合地勘和设计参数,分析了地基沉降计算修正系数的变化规律及工后沉降的时间效应特征,结果表明,软弱土层浅薄的穿透型CFG桩复合地基具有优良的沉降控制效果,对应的地基沉降计算修正系数在0.63~0.17之间,较当量压缩模量相当的《铁路工程地基处理技术规范》推荐值偏低约1/3;地基沉降表现出显著的时间效应特征,地基工后沉降占最终沉降的比值有随时间逐渐降低的趋势;路堤填筑速率加快和地基布桩间距加大,对穿透型CFG桩复合地基工后沉降占最终沉降的比值有明显增大作用,地基沉降稳定所需的时间更长。  相似文献   

18.
长大深基坑施工空间效应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目前长大深基坑施工空间效应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数值模拟方面,理论研究尚不多见的现状,提出了黏性土条件下长大深基坑施工空间效应的简化计算方法。引入等代内摩擦角的概念,将基坑坑周土层等代为无黏性均质体,应用土的塑性上限理论及相关联流动法则,采用极限平衡分析法,对长大深基坑拉裂-剪切和纯剪切两种三维破坏模式下的空间效应进行了具体研究,给出了相应的空间效应系数计算公式,并进行了算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避免了数值模拟的低效率、高费用、长周期的缺陷,可手算完成;计算成果能直接得出基坑坑壁空间效应系数的分布特征及量值大小,可用于指导基坑支护结构、施工方案的设计以及信息化监测测点布置和断面选择。  相似文献   

19.
地基处理和盾构施工都会对土体产生挤压,破坏土体的原生结构和状态,引起土体的扰动,从而改变土体的次固结特性。通过不同预压荷载对土体产生不同程度的挤压扰动,进行分级加载压缩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结构屈服应力随着预压荷载的增大逐渐增大;压缩指数在预压荷载小于结构屈服应力时相差不大,当预压荷载大于结构屈服应力时,压缩指数突然减小,且趋于稳定值;次固结系数随着荷载的增大呈现先增大后减小,再趋于稳定的变化趋势;随着扰动度的增加,次固结系数有所减小。同时,提出了次固结系数的计算模型,对多组试验数据的拟合表明,模型计算结果较好,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对工后沉降的研究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贺雷  张洋  马山青 《岩土力学》2020,41(11):3740-3747
静压沉桩过程中会产生强烈的挤土效应,使得桩周土及邻近的地下电缆隧道产生扰动变形,如果变形过大,可能破坏隧道的防水结构,造成隧道渗漏水,严重影响隧道的正常使用及安全。在圆柱孔扩张理论及基床系数法的基础上,研究了饱和软土地区静压沉桩作用下周边地层及邻近既有电缆隧道应力及水平位移的理论计算方法;考虑群桩效应,推导了单排群桩施工造成邻近既有电缆隧道水平位移的理论计算方法,并研究了群桩效应影响系数的取值范围;最后,开展了实际工程的理论计算和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可方便计算出单桩及单排群桩施工造成的邻近既有电缆隧道的水平位移,计算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吻合性良好。研究可为有邻近桩基施工时电缆隧道的扰动预测及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