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6 毫秒
1.
大气折射是角度测量的主要误差源,也是实现精密全站仪标称精度的主要障碍。文中通过分析大气对角度测量精度的影响,讨论了利用气象元素直接计算大气垂直折光角和利用对向EDM三角高程测量结果反演大气垂直折光角的方法,同时还讨论了观测垂直角的适宜时间问题。采用这些方法能够有效地削减大气折射对垂直角观测结果的影响,保证垂直角测量的精度。  相似文献   

2.
<正> 1.引言距离和经纬仪竖直角的精密测量,由于测定大气折射影响的精度较低而受到损害。建立大气数学模型可以提供一个计算大气效应改正的适用方法。但重要的是,这些模型必须根据实测的大气某种特性,如温度垂直剖面上温度的起伏和变化来建立。  相似文献   

3.
章后甜  陈冰 《测绘工程》2021,30(6):50-55
虽然商用图像全站仪历史并不长,但以其同轴摄像机较小的视场和望远镜放大率的优点,具有优异的角分辨率和目标图像分辨率,使其普遍应用于精确测量.图像全站仪图像测量用于测量角度,而不是三维坐标.采用球面投影的方式推导像点坐标与全站仪角度之间的严密计算公式,对目前现有的简化公式以及使用简化公式带来的角度误差进行分析.经过分析表明,简化公式计算量小,但带来的角度误差与视准轴方向竖直角以及目标像点到像主点的距离有关;在实际测量中为了减少简化公式带来的测角误差,在减小视准轴方向竖直角的同时,使目标点尽可能位于视场中央;对于精密测量,需采用严密公式.  相似文献   

4.
骆帝骧 《东北测绘》2012,(8):222-224
三角高程测量是一种间接测高法,施测速度快,不受地形起伏的限制,在测定控制点平面位置过程中同时测定其高程。三角高程测量受到地球曲率和大气折光的影响,球差使所测高差减小,气差使所测高差增大。采用全站仪对向观测进行三角高程测量,提高观测视线的高度,利用短边传递计算高程,选择气象变化不大的时间进行观测,减弱大气折光的影响,提高三角高程测量的高差精度。  相似文献   

5.
刘聪 《浙江测绘》1996,(4):29-31
全站仪是一种集测边与测角于一体的智能型野外电子测量仪器,它具有多种功能,如测水平角、垂直角、测边、斜边改平、测高、放样、三维坐标测量等等。因而被许多测量单位所选用。全站仪配有专门的电子手簿、以记录测量成果,但电子手簿价格高,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利用GPS掩星反演地球中性大气参数的原理.在实际解算中,总结出用迭代法解多普勒观测方程、数值积分法求大气折射指数、用最小二乘法模拟大气折射指数与高度的函数关系.对特定掩星事件的数据进行了反演计算,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利用GPS掩星反演地球中性大气参数的原理.在实际解算中,总结出用迭代法解多普勒观测方程、数值积分法求大气折射指数、用最小二乘法模拟大气折射指数与高度的函数关系.对特定掩星事件的数据进行了反演计算,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针对采用多目标平行光管法进行全站仪竖直角度检定一测回引入已知真值难度较大的问题,实际工作中均采用一测回求平均值进行竖直角偏差计算,现引入近真值进行一测回标准偏差计算,通过多台不同精度仪器进行测量,测得实验数据进行竖直方向偏差值计算比较表明,对于低精度仪器采用一测回引入近真值的方法更加科学,高精度仪器采用原方法科学有效.  相似文献   

9.
大气折射是对天文测量精度影响较大的因素之一,至今无法将其完全消除,只能尽量减弱.因此,处理好大气折射改正,是提高天文测量精度的一项重要任务.文中分析了大气折射的特点,介绍了传统天文测量对大气折射的处理方法;研究并实现了新的处理大气折射的方法,给出了具体解算公式.新方法的应用,使天文测量的效率、精度都得以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0.
光电测距测线大气平均折射系数计算的实用模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本文以多年的定位实验数据为基础,建立了光电测距测线大气平均折射系数计算的优化模型,并给出了与模型相适应的测线大气平均折射系数计算的实用公式,实验表明,本文中给出的测线大气平均折射系数计算的优化模型及实用公式比传统的测线大气平均折射系数计算模型及公式有了进一步的改善,本文得出的某些规律与特性对高精度的短距离光电测距的应用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GPS-RTK高程测量的主要方法是坐标转换和高程拟合。本文主要结合某线路介绍了坐标转换方法以及如何对其测量成果进行检核。常规的高程检核方法是比较联测水准点高程和GPS-RTK测量高程,而本文结合线路作业的特点提出了利用直线或平面拟合方法对线路基于坐标转换法获得的GPS-RTK高程测量成果进行检核,结果表明本文的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在大气折射延迟模型中避免采用大气分布模型的论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天文大气折射是经典天体测量学和大地测量的一项误差源,大气折射延迟是空间大地测量技术中的一项重要误差源,它们的改正模型都直接与大气折射率和大气分布模型有关。文章简述了大气的垂直分布状况,以及大气折射率(或折射率差)因地和因方位而异的情况,分析了目前只能采用球对称大气分布模型的原因。论证了随测站和随方位而异的天文大气折射和电磁波大气折射延迟实测模型建立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实测模型已经包含了测站上空大气实际分布及其非球对称的特性,不必再去寻找或建立随地势而异和随季节而变的大气分布模型,避免了大气分布模型选择不当的影响,从而排除了空间大地测量技术中的一项主要误差源。  相似文献   

13.
全站仪似水准法和对向法高程测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东升  李星照 《测绘科学》2008,33(1):152-154
通过对似水准法和对向法高程测量原理、误差来源及精度的比较分析,我们发现随着距离和竖直角度的增大,对向法高程测量中误差的变化大于似水准法高程测量中误差的变化;当两观测点间的水平距离小于等于1km时,对向法高程测量精度一般高于似水准法高程测量精度,但是当两观测点间的水平距离大于1km时,似水准法高程测量精度一般高于对向法高程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14.
高速铁路CPⅢ高程控制网测量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分析高速铁路CPⅢ高程控制网建网时普遍采用的德国测量方法,指出其存在的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技术上更为合理又适合我国国情的矩形法测量方法。通过对矩形法相邻点高差相对中误差和最弱点高程中误差的估算以及实验验证,认为矩形法可以用于CPⅢ高程网的建网测量。研究结果对于目前高速铁路工程测量相关规范的制订和在建高速铁路CPⅢ高程网的测量具有重要的参照价值。  相似文献   

15.
Just as refraction moves the apparent positions of stars from their true ones, it slightly distorts the view of Earth from space, as well as affecting the angle at which sunlight or moonlight illuminates its surface. The astronomer's problem is to correct the apparent position of a star for refraction, relating the position as observed from Earth to the true position. By contrast, the space observer's problem is to obtain the true (refracted) surface zenith angle z′ of illumination or of viewing, when the zenith angle z0 of the ray in space is known, and to correct for the apparent horizontal displacement of the surface point being viewed. This paper solves the problem of the refraction angle for a spherical atmosphere by a simple, analytic solution, depending only on the surface index of refraction μ0 namely: sin(z0)=μ0 sin(z′). The problem of the apparent horizontal displacement of the point viewed is also solved analytically, but approximately, because the result depends weakly on an assumed vertical structure of the atmosphere. The results are useful primarily in cases where observation must be done at large zenith angle, or low Sun angle.  相似文献   

16.
王文利  陈俊勇 《测绘科学》2007,32(4):12-13,7
大气垂直折光是影响珠峰高程测量成果和精度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根据2005年珠峰高程测量实际数据详细分析研究了大气温度垂直梯度与大气垂直折光系数的计算原则、方法及其变化特征与变化趋势,结合同以往(1975、1992年)珠峰高程测量中大气温度垂直梯度与大气垂直折光系数变化趋势的比较,得出气温垂直梯度与大气垂直折光系数均存在周日变化并给出了它们的变化趋势,提高了珠峰高程的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17.
对流层传播延迟改正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介绍了流层大气折射对GPS信息的影响及修正方法,着重讨论了各种天顶延迟计算方法和投影函数模型;通过试算,并分析比较这些模型的差异,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随着GPS测量精度的不断提高,其平面测量已经在多种领域得到应用,成为测量工作的一个全新的手段与工具,但在GPS测高方面需要改善和研究。Kriging方法是地统计学的基本方法,其理论核心是变异函数,它是一种最好的线性无偏估计法,在地理学、生态学、环境科学等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取得了很好效果。本文在详细介绍kriging法的基础上,建立了Kriging法的GPS高程拟合模型,利用该模型对两个实例的GPS高程数据拟合,得到了正常高,结果表明Kriging法在GPS高程拟合中的应用精度达到厘米级,且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为以后GPS高程的应用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严明  王智勇  汪承义  于冰洋 《测绘学报》2015,44(9):995-1002
采用ISO国际标准大气模型和Owens大气折射系数算法,根据大气层内不同纬度和海拔高度处的大气折射系数分布规律,把地球大气简化为对流层和同温层的双层均匀球形大气,从在轨光学卫星CCD探元视线出发,使用视线跟踪几何算法,计算不同侧视角下大气折射产生的几何位置偏差。结果表明,大气折射几何偏差随卫星观测角的增加而非线性迅速增加。当卫星运行在650km的太阳同步轨道,侧视30°成像时,大气折射产生约2.5m的几何偏差;卫星侧视45°成像时,大气折射产生约9m的几何偏差。在高分辨率敏捷卫星成像和宽视场卫星遥感图像的严密几何定位处理中,使用本文提出的大气折射几何偏差算法和严密几何定位大气折射校正模型,在地心地固坐标系下补偿严密几何模型中存在的大气折射偏差,能够进一步提升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图像的无控几何定位精度,应用于我国高分系列卫星遥感图像地面几何定位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