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从互联网获取航海通告数据是提高海图产品现势性、保障舰船航行安全的主要途径之一。基于对国内外网站特点、网页结构及网络爬虫技术、数据库技术的研究,提出了自动获取航海通告网页数据的总体方案;通过研发应用系统,实现了通告爬取、数据整理、数据库管理等主要功能。测试结果表明:较之传统工作方式,利用该系统获取的航海通告数据具有准确性、完整性、实时性和高效性,将为海图一体化生产体系提供更高质量的基础数据源支持。  相似文献   

2.
一、概述 海图符号是用于标识海洋地理要素和航行标志的一种地图语言,也是海洋地理信息系统进行模式识别的一种重要工具,一个好的符号系统将对地理信息系统产生积极的影响。 为了提高海图生产现势性,缩短生产周期,减轻作业员的劳动强度,满足社会对海图需求的迅速增长,我们致力于海图生产新技术的研究。利用引进的美国ESRI公司ARC/INFO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和一系列的硬件设备,开发、建  相似文献   

3.
国际海图     
在国际海道测量组织(IHO)协调下,按照国际统一标准出版的航海图。编制出版国际海图的目的是:保障远洋舰船的安全航行,向国际间航行的船舶提供便于使用和交换的航海资料。 国际海图的设想始于1967年,在第9届国际海道测量大会上,法国和荷兰首先提出了编制国际海图的建议。世界海洋范围的1:1000万、1:350万小比例尺海图,由英国、美国、日本、加拿大等16国编制出版;至1985  相似文献   

4.
王会平 《海洋测绘》2002,22(3):53-54
航路指南是记述海区和港口状况并指导舰船安全航行的航海图书。它与海图配合对照阅读使用 ,是海图资料的补充。在海图上用图式符号和缩写等所描绘的海区状况有一定的局限性 ,而航路指南则用文字详尽描述海区和港口的自然地理状况、气象、气候、潮汐、海流、助航标志、危险物等 ,并提出推荐或经验航线、狭水道导航及锚地系泊等方法及注意事项。还介绍有关港章、淡水与燃料供应以及服务事项等。有的还附有重要物标的对景图。航路指南是所有航海资料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航海资料 ,是集各航海资料之大成 ,是航行经验的总结 ,是海图的补充和重点说…  相似文献   

5.
数字海图生产过程中,海洋陆地层面要素和线要素的校对检测是海图校对检测的重点与核心。通过对数字海图海洋陆地层面要素、线要素和水深层数据的综合分析研究,按照航海图书编绘规范要求,基于ArcInfo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平台,应用AML宏语言,主要解决了面要素的编码属性自动识别、识别结果与作业结果自动比对、面要素综合错误自动检测和多余面要素自动检测等关键问题,实现了海洋陆地层线要素与面要素的自动校对检测。  相似文献   

6.
广义的海图通常指以海洋为主要描绘对象,以海洋要素为主要表示内容的地图[1]。海洋科学中经常编制和使用的海图,按用途和性质分类多属专题海图的范畴。随着社会经济和海洋科学研究的发展,原来较为单调的传统海图已不能载负日益增多的海洋要素信息,专题海图在详细反映海洋面貌方面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 专题海图的表现范围由于地图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艺术加工的综合体现,专题海图存在同样的内涵。它所表现的内容囊括了海洋科学研究的所有范围。利用专题海图这种形式,根据一定的数学法则,动用符号和综合手段,使用线条和色彩来表示…  相似文献   

7.
《海洋测绘》2017,(4):83-86
<正>dianzi haitu xitong电子海图系统(electronic chart system)由数据、软件和电子设备构成的显不海图信息的系统。舰船导航和指挥自动化系统的组成部分。用于存储、检索、显示和更新海图信息,叠加实时船位或其他运动目标,辅助航行和海图作业。又指电子计算机可识别、处理,且附于一定载体上的数字形式的海图  相似文献   

8.
电子海图和海事雷达是航海的重要助航设备。为提高船舶在航行中的避碰能力,文章提出了电子海图图像与雷达信号的叠加方法。雷达的模拟视频信号、方位信号和触发脉冲,通过数模转换,利用极坐标与直角坐标变换模型和图像匹配,可以在电子海图底图上实时显示雷达捕获到的目标,以提高对船舶周围环境的监控能力。  相似文献   

9.
电子海图和海事雷达是航海的重要助航设备。为提高船舶在航行中的避碰能力,文章提出了电子海图图像与雷达信号的叠加方法。雷达的模拟视频信号、方位信号和触发脉冲,通过数模转换,利用极坐标与直角坐标变换模型和图像匹配,可以在电子海图底图上实时显示雷达捕获到的目标,以提高对船舶周围环境的监控能力。  相似文献   

10.
王斌  唐岩  王伟  刘波 《海洋测绘》2016,(4):56-59
在分析传统海图与航海通告生产模式基础上,借助数据库驱动海图生产模式,研究了海图与航海通告一体化生产技术,提出海图与航海通告一体化生产技术实现方案以及数据库模型。经分析,该技术能够有效提高海洋空间地理信息数据的利用率,以及航海图书产品生产作业效率,更好地满足各种军事活动保障任务需求。  相似文献   

11.
众所周知,大海中的沉船、礁石、点滩、特殊深度、各种废弃桩柱、沉雷、沉弹、垃圾堆积物等海底突起物,都是威胁舰船航行安全的障碍物。其中,那些在海图上注有“疑存”、“疑位”、“概位”等不明性质的障碍物,对舰船的活动影响更大。因此,探清海区内的各处航行障碍物,详细  相似文献   

12.
目前,全世界在陆地和海洋上应用了几百个高器基准。我们生活在陆地上,则往往优先考虑陆地基准。而适时修正一些基准的工作已经开始,这基准包括已建立的北美基准(NAD)1983、欧洲基准(ED)1979和EURFF1989以及将要建立的象南美的SIRGAS和韩国的KRF1994。 值得注意的是,在海洋上仍没有定义一个完整的精密水平基准,一般是将陆地基准外推至海洋上来绘制海图。对海图垂直基准而言,各国在顾及航行安全而进行定义时缺乏共识而使之变得复杂化。 另外,将潮汐海面作为垂直基准来确定高程和深度,其值是时变的,并且没有共同的零点。这使得海岸之间和沿岸产生倾斜,并提供不了适用于全球统一的垂直基准。 本文讨论了海图垂直基准问题,并提出用高精度大地水准面作为非时变海洋测深0参考面的新概念,详细论述了如何获得0参考面和在实时导航中如何使用这个基准。为保证0基准面的一致性,避免采用局部或不同的全球大地水准面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3.
从沟通世界与认识世界的角度来讲,地图的"世界"概念的形成与完善,无疑是由航海家来推动的。在早期的航海活动中,船长就是最初的海图制作者。他们需要有关海峡、海岛、海滩、水深、港口等有关航行安全的信息,而承载这类信息的最佳载体就是海图。在大海这个舞台上,帆船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而这个角色使用的重要道具,即是海图。海图引领航海者,也引领整个世界从旧时代走入新时代,从闭塞走向沟通全球。  相似文献   

14.
点、线、面是构成海图要素的三种基本几何图形,在海图数据库中建立以多边形为核心的空间各要素间的拓扑关系是进行各种海洋地理分析的基础。拓扑数据主要包括结点、弧段、多边形、多边形内点、洞多边形,它们相互之间的联系构成了复杂的拓扑关系网。本文主要介绍海图数据库中各种空间拓扑数据的结构及各要素间拓扑关系的表示,以及如何保证海图数据库中拓扑关系的严密性和完整性。  相似文献   

15.
朱津 《海洋测绘》2002,22(3):5-5
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 (NOAA)近年扩大了其海图生产线 ,其生产内容增加了栅格海图 (RNC)。该项工作是在合作伙伴Maptech公司的支持下完成的。目前栅格海图的销量是纸质海图的 2倍。NOAA最近根据在美国海岸警卫队 (USCG)的区域性航海通告 (LNM)和美国国家影像与测绘局 (NIMA)的航海通告 (NM)上刊登的海图改正数据 ,对栅格海图进行数据更新 ,这样不但增强了栅格海图的实用性 ,而且确保海图用户能够及时得到重要海图更新数据。此项数据更新服务可在美国国家海岸警卫队管辖的所有区域内获得 ,通过使用该服务…  相似文献   

16.
无闻 《海洋信息》2000,(3):10-11
电子海图系统将使海上航行发生革命性变革,是自雷达问世以来在改善航行安全方面取得的最大进步。美国国家海洋大气局(NOAA)自80年代初以来一直从事电子海图系统和标准的研究。NOAA工作的成果有电子海图显示与信息系统(ECDIS)及其电子航海图(ENC)的国际标准,最近还通过了光栅显示系统(RCDS)和光栅海图(RNC)标准。  相似文献   

17.
海上电子高速公路技术在马六甲海峡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红喜 《海洋测绘》2003,23(6):59-61
介绍了海上电子高速公路产生的背景、概念、功能以及组成结构,指出海上电子高速公路,也就是网络化的电子海图在航海中应用的发展。电子海图显示与信息系统(ECDIS)是组成海上电子高速公路的基础,精确航行是它的中枢部分。并以马六甲海峡为例介绍了海上电子高速公路在航行安全及环境保护方面的广泛应用,对这一研究领域在我国的发展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针对新形势下北极航行对海图保障的迫切需求,研究了常用极区海图投影的直接变换问题。视地球为球体,引入余纬度,给出了极球面投影、横墨卡托投影和日晷投影等常用极区海图投影的正反解公式,在此基础上,系统地推导出了三种投影中任意两种投影间的直接变换公式。该公式为形式简单的闭合公式,可供极区海图投影变换和航海导航参数计算使用。  相似文献   

19.
王昭  张辉 《海洋测绘》2017,(1):51-54
海图自动综合研究由传统地图综合研究和海部要素综合算法两部分组成,是海图生产自动化的瓶颈之一。简要分析了海图海部要素综合算法的特点,思考和展望了海图综合的未来发展方向:深入研究海部要素的特征,重视基于三维模型等全局性综合算法,加强海图自动综合的系统化和工程化,以及海洋信息多尺度表达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海洋测绘》2016,(4):90
正《海洋测绘》是由海军海洋测绘研究所主办的技术类科技期刊,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全国优秀测绘期刊、海军优秀期刊。报道范围以海洋测绘专业为主,也包括测绘学科的其他研究领域。主要是:测绘学的基本理论和技术,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卫星定位技术,图形图像处理和数据库技术,海洋大地测量、海洋工程测量、海洋重力测量、海洋磁力测量、海底地形测量,海图制图,江河湖泊测绘,测绘仪器装备,海岸与海底地貌研究,海洋水文观测以及航海导航等。本刊主要反映上述领域的理论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