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沛县位于江苏省徐州市西北部,处于苏、鲁、豫、皖四省交界之地,是江苏北大门.近年来,沛县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新型城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了经济、社会和生态文明的和谐发展,煤化工、铝加工、光伏发电三大工业主导产业初具规模;现代农业快速发展,特别是设施农业发展在全省名列前茅,被命名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城镇建设正向滨湖城市发展,率先在徐州市建成省级生态县,正在向国家级生态县迈进.2013年,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95亿元,比2012年增长12.7%;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实现46亿元,同比增长18.1%.第一、二、三产业的比例达14.9∶46.6∶38.5,跃居全国百强县第58位.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江苏省昆山市从“六个围绕、六个注重”入手,经过“农转工”、“内转外”、“散转聚”、“低转高”、“大转强”五个阶段的转型发展,步入了科学发展轨道,发展质量显著提升,综合实力连续9年位居全国百强县(市)之首,凭借雄厚的综合实力蝉联福布斯中国最佳县级城市第一名。  相似文献   

3.
怀仁县位于晋北高原腹地,是全国重点产煤县之一。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在全省119个县(市、区)排名进入前10名,并跨人中国中部百强县和环渤海循环经济竞争力百强县行列。  相似文献   

4.
新泰市地处鲁中腹地,是全国百强县、全省30强县(市),在第九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排名中居第25位。新泰市矿产资源丰富,已发现矿产资源30种,其中已开发利用的有煤、铁、金、长石、矿泉水等14种。截至2010年年底,全市共有各类矿山企业75家,其中有煤矿27家,是全国60个重点产煤县(市)之一。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江苏省泰兴市在保障发展和保护资源中,坚持走内涵挖潜和节约集约用地之路,以土地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推动地域经济转型发展、创新发展和跨越发展,走出了一条“五坚持、五依靠”的节约集约用地新路径。2012年,全市实现GDP560亿元,增长12.5%;完成财政总收入102倾,增长14.9%。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2.6亿元,增长16.9%,增幅列泰州四市第一。连续12届跻身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行列,被评为2012年中国最具竞争力百强县(市)和中国产业发展能力百强县(市)。  相似文献   

6.
今年是“十一五”开局之年,也是《土地管理法》颁布实施20周年。国土资源部将今年全国“土地日”宣传主题确定为:“依法合理用地,促进科学发展”,体现了国家不断加强和改善土地管理工作的决心和信心。坚持依法合理用地,既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也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今年,昆山市被江苏省政府确定为“两个率先”的排头兵。2005年昆山市首次荣登全国百强县之首。经济发展需要一定量的土地来支撑,如何在硬约束下谋求更为和谐的发展,如何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是基层国土资源部门面临的一个实…  相似文献   

7.
束芬荣 《国土资源通讯》2006,(11):I0002-I0003
今年是“十一五”开局之年,也是《土地管理法》颁布实施20周年。国土资源部将今年全国“土地日”宣传主题确定为:“依法合理用地,促进科学发展”,体现了国家不断加强和改善土地管理工作的决心和信心。坚持依法合理用地,既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也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今年,昆山市被江苏省政府确定为“两个率先”的排并没有兵。2005年昆山市首次荣登全国百强县之首。经济发展需要一定量的土地来支撑,如何在硬约束下谋求更为和谐的发展,如何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是基层国土资源部门面临的一个实际问题。只有依法、合理、集约利用土地,才能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河南省淮阳县地处豫东平原,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生猪养殖调出大县、全国油料生产百强县、国家绿色农业示范县、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试点县和河南省加快城镇化进程重点扶持县、农业综合开发重点县。近年来,淮阳县以“保障经济发展、坚守耕地红线、推动城乡一体发展”为目标,以政府推动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方式,强力推进以空心村、工矿废弃地、  相似文献   

9.
瑞安地处浙江省东南部,是民营经济发达的全国百强县。瑞安有120万人口,人均耕地仅0.4亩。“七山一水两分田”是瑞安地貌特征的真实写照。经济要发展,但瑞安土地稀缺,特别是随着城镇化、工业化步伐加快,土地供需矛盾更加突出。  相似文献   

10.
宁海,浙江省宁波市县域面积最大,有1843平方公里,生态环境优越,素有“天然氧吧”之美誉;是宁波南部的桥头堡和区域发展的“排头兵”,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是“5·19”中国旅游日发祥地、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和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县创建单位,是宁波市首个国家生态县、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县、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相似文献   

11.
张晶  蔡中祥 《河南测绘》2004,(1):14-16,19
荥阳位于河南省中部,是中国商贸城郑州市的西窗口,东邻郑州,西连巩义,南接新密,北濒黄河。五十多年来,在各级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荥阳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一个贫穷落后的小县,变成了国民生产总值达62.2亿元的现代化新型城市,成为河南省18个改革开放发展特别试点县(市)、全国乡镇企业200强县(市)和全国科技实力百强县(市)之一,是河南省发展外向型经济试点县(市)、河南省省级卫生城市。  相似文献   

12.
融合PS/SBAS算法成为当前InSAR技术的研究热点,本文通过融合PS/SBAS的优势,利用128景ALOS PALSAR影像和24景Radarsat-2影像获取了百年煤城徐州地区2007-2015年的地表形变场及变化趋势。试验结果表明:①2007-2011年,徐州主要有4个沉降区,分布在沛县、丰县、铜山区和贾汪区。②2012-2015年,沛县、丰县和铜山区地表沉降范围有所扩大;贾汪区地表沉降范围和速率明显减小,说明近年来贾汪区重点治理采矿塌陷工作已初步见效;另外,睢宁县县城出现明显沉降。③已有文献对沛县大屯中心区的沉降监测结果验证了试验结果是可靠的。④首次提取了徐州近8年间地表沉降的信息,可为该地区开展地表沉降调查监测与防治工作提供参考;试验方法可为全国开展地表沉降调查监测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江苏省沛县国土资源局始终坚持把全心全意为百姓服务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全县120家窗口单位中,率先实现了土地登记“立等可取”.在日常土地登记中,只要符合登记条件、要件齐全,仅需10分钟左右便可以拿到土地证.从受理、初审、审批到登记发证全过程的办结时间大幅度压缩,实现了在三色预警电子系统全程监控下科学运行.2013年度沛县局被徐州市政府授予服务百姓“零障碍”金牌服务岗称号.  相似文献   

14.
江都位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江苏省扬州市东部,全区总面积1332平方公里,人口107万,下辖13个镇和1个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先后荣膺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等称号,位列全国市辖区综合实力百强第40位.  相似文献   

15.
吕和生 《今日国土》2008,(10):38-38
位于赣浙皖三省交界的婺源县,因其优美的生态环境,深厚的文化底蕴,被外界赞誉为"中国最美的乡村"。几年来,该县紧紧围绕建设"中国最美乡村"的目标,重视保护生态环境,注重资源节约,追求环境友好,提高生活品质,先后被评为"全国首批生态农业县"、"全国造林绿化百强县"、"全国绿化模范县"、"全国首批生态农业旅游示范区"、"全国中小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实验区"和"首届江西十佳绿色生态县"。  相似文献   

16.
<正>江苏金坛,人杰地灵,为训诂大师段玉裁、数学泰斗华罗庚故乡。自然造化"两山、两水、六分地",金坛位列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是一座历史悠久、生态优美的江南古城。金坛面积976平方公里,人口54万,人多地少。要发展经济就要用土地,为此,金坛人在土地上做足了文章。金坛以国土资源部开展的"全国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市)创建活动"为契机,积极探索,适时调整策略,建立配套机制,重拳推出七项措施,使全市国土资源管理工作迈上了新台阶。  相似文献   

17.
今天是第十六个全国“土地日”,也是《土地管理法》颁布20周年纪念日。今年全国“土地日”的宣传主题是“:依法合理用地,促进科学发展。”地载万物,地生万物。土地是民生之本、发展之基、财富之母。每年的全国“土地日”,我们都会格外深切地感念土地的功用,思考土地管理和利用的涵义。在今年这样一个值得特别纪念的日子里,认真领悟“依法合理用地,促进科学发展”的宣传主题,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20年,如同一个人从少年成长为壮年,新兴的土地管理事业不断走向成熟。1986年6月25日颁布、1987年1月1日起实施的《土地管理法》,标志着我国土地…  相似文献   

18.
叙述了RTK技术在沛县新城区图根控制测量中的应用,通过比较分析说明:RTK的测量精度完全能够满足1:500地形测图图根控制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9.
在第十六个全国"土地日"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颁布20周年纪念日来临之际,我们举行这个座谈会,共同感悟今年全国"土地日"的主题"依法合理用地、促进科学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0.
《国土资源通讯》2005,(10):33-33
6月25日,是第15个全国“土地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节约集约用地,促进科学发展”。为此,部办公厅发出《关于开展第15个全国“土地日”宣传活动的通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