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中华八千年玉文化研讨会”目前在苏州明琴缘国际翡翠珠宝旅游城举行。这次研讨会以探索玉石文化的起源、发展及市场推广为主题,旨在更好地传承玉石文化精髓,并将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玉石文化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2.
市场识玉     
汪哲 《上海国土资源》2004,(2):62-64,33
如何鉴别不同产地的软玉和怎样判别古玉和现代雕琢的玉器,历来是玉文化爱好者困惑而又必须掌握的知识。作者根据多年的实践与玉文化教学经验,深入浅出地阐述了不同产地软玉的肉眼鉴别特征和新玉与老玉所留下的不同雕琢痕迹。  相似文献   

3.
正本刊讯记者张颖报道为了深入解析中国优秀传统建筑文化并在当代建设中更好地传承、创新,使传统建筑文化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并有效指导当代建筑创作,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组织研究、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传统建筑解析与传承》第二批共10卷近日正式出版。建筑是一个民族生存智慧、工程技术、审美理念、社会伦理等文明成果最集中、最丰富的载体,其传承及体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富强与贫弱的标志。改变今天建筑缺失传统文化的局面,需要重新认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把握其精髓和发展脉络,挖掘和  相似文献   

4.
和田玉的名称、文化、玉质和矿床类型之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和田玉是我国的传统玉石,有悠久的历史.和田玉有丰富的玉文化内涵,开拓了玉石之路,是我国历代宫廷玉器的主要玉料,为中国玉器的辉煌做出了贡献.和田玉属于透闪石玉,其玉质有其特点.矿床属中酸性侵入岩与白云石大理岩的接触交代型,在国内外有典型意义."软玉"提出距今约一百多年历史,尚存在一定问题,建议采用透闪石玉取代"软玉".  相似文献   

5.
传承与创新是文化发展的基本点 传统是人类应对自然和社会严峻考验过程中积累的宝贵文化财富,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都在原有文化基础上进行,如果离开传统、断绝血脉,就会迷失方向、丧失根本。  相似文献   

6.
高校图书馆的建筑文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筑是营造空间的艺术,是文化传承的载体。高校图书馆作为校园文化的标志、人文精神的载体,应追求强烈浓厚的文化韵味、天人合一的环境观念、精美的艺术造型和人性化的空间艺术,树立经济、适用、美观的设计理念,满足以人为本的无障碍设计,充分应用现代化设备,体现出功能与文化的奇妙交融,成为校园景观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相似文献   

7.
正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以下简称"中国院")一直肩负着"传承中华文化,打造中国设计,促进科技进步,引领行业发展"的企业使命。这四句话体现了中国院做优做强主业,促进社会与行业进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中国院必须传承深厚的文化哲学底蕴,传承与拓展中国设计,推动科学技术进步,引领建设行业发展,这是我们的社会责任。中国院不断探索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  相似文献   

8.
玉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一种文化,历史悠久,内容丰富,载誉古今。 我国考古学者根据距今5000年左右良渚文化和红山文化出土的大量玉器研究提出,中国在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还存在着一个玉器时代,表明文明的演变在东亚有着独特方式。玉器时代是中国文明起源时代,这是区别于  相似文献   

9.
回顾与展望:软玉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软玉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之一,自古以来吸引了众多国内外地质学者不懈的研究,期间大致可分为开创和萌芽、大发展、总结和探索三个时期。通过努力,在软玉文化、物质组分、物理性质、矿物学特征、岩石学特征等方面的研究已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但还存在不少问题。基于对软玉研究现状的分析,笔者认为软玉矿床学、成玉机理和质量评价三个方面的研究还存在极大的不足,是下一阶段软玉研究的重点和突破口。  相似文献   

10.
中国和田玉的开发利用历史悠久,在中国古玉器中地位显著.从新石器时代晚期开始到清代,和田玉一直是中国古玉器的主要玉材;而和田玉又具有其他产地软玉无法比拟的颜色,具有独特的羊脂白色;用和田玉制成的玉器,是中国传统玉文化的主要载体,具有不可复制的惟一性.  相似文献   

11.
西拉沐沦河流域地处中国地貌大势三大台阶之中台阶与低台阶的过渡区。该区的中度抬升和下切,造成了西拉沐沦河流域考古文化遗址在空间上的垂向迁移;频繁的迁移也导致了考古遗址在堆积形态上主要表现为单一型,体现了不同考古文化之间“间断”的,不稳定的传承方式。位于中国地貌大势之低台阶上的汶泗流域,属自下古生代以来就十分稳定的剥蚀区,这些自然条件造成了汶泗流域遗址在堆积形态上主要表现为叠置型,考古文化在时空上,很少随着时间做空间上的改变,基本上在同一水平空间稳定不动,体现了不同考古文化之间“连续”、稳定的传承方式。两个流域的对比研究说明,不同地域、不同的自然条件,可以造成考古文化演替与传承模式的区域分异  相似文献   

12.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她记载历史,传承文化。中国的城市建设高歌猛进,经济和房地产市场的跨越式发展,如何借鉴西方建筑文化的可取之处,承传我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精华,融会贯通古今中外的建筑文化,从而形成中国特色的现代中式建筑文化,这是政府、开发商、建筑师和新闻媒体共同的责任和课题。建筑文化的创新是个时代大课题。于志军博士,青岛市建设委员会总工程师,在首届青岛建筑设计文化节前夕接受采访时,他旗帜鲜明地表达了这一个观点。  相似文献   

13.
我国发现玉石和使用玉器有近万年的历史,而玉石雕琢技艺,是古人在漫长的生活与生产的发展过程中演变而成的。在数千年的玉石雕琢史中,中国玉石雕琢经历了从新石器时期的古拙,到唐、宋时期雕塑艺术的成熟,秦汉时期的粗犷豪放,明清时期精巧玲珑的演变历史。它体现了中华民族玉文化传统的思想精髓。结合玉石雕琢技艺实际教学,从中国玉石文化的发展为切入点,对玉文化观念、玉雕的发展和繁荣进行了探讨,进而针对玉雕造型能力培养以及在玉雕、绘画、技法和加工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同时,根据玉雕课堂教学情况,提出了对学生玉雕技艺培养与实训的方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振兴中国建筑文化,是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方面,具有重要的经济和政治意义。中央关于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决定颁布后,中国建筑文化的探讨也兴旺起来。中国建筑创作向何处去?这个老话题有了新的高度和新的视角。国内建筑界的不少精英都参与其中,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这些建议,是滋养中国建筑文化繁荣的良田沃土,  相似文献   

15.
本文阐述了在山西平遥古城内的一次建筑方案创作理念,并对中国建筑的文化传承和当今中国建筑的现状问题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6.
先进的企业文化是进入世界经济市场的通行证,企业的提升要靠先进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的内容主要包括科学的管理、开拓创新、诚信经营等,使企业内部形成一种强大的精神因素,推动着企业不断向高新发展。  相似文献   

17.
正近期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以工程的方式将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向一个新阶段。《意见》从理论和实践层面讲明了为什么传承发展、传承发展什么、怎样传承发展,擘画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战略蓝图,对于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增强国家文化  相似文献   

18.
传统建筑分会的成立,是我国城乡建设领域的一件大喜事,是广大从业人员的一件大喜事。从今天开始,我们从事祖国传统建筑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广大同仁有了自己的平台。我们将在住房城乡建设部、中国勘察设计协会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在传承弘扬中华传统建筑文化的征途上施展才华,大显身手,为在城乡建设领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正近日,由住房城乡建设部组织编纂、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的《中国传统建筑解析与传承》(第二批)正式出版发行。该书根据不同地域文化深入解析了当地传统建筑的历史沿革、地域特色及其建筑细部层面的特征,探讨了在当代建筑创作中传承优秀建筑传统的途径和手法,对于弘扬中国优秀传统建筑文化,推进传统建筑文化在当代建设中的传承、创新,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在中国传统佳节——春节来临之际,我刊专门策划了《中国传统建筑:解析传统,传承未来》专题报  相似文献   

20.
<正>本刊讯记者郝莹报道为了更好地弘扬湖北历史建筑文化,传承文化精神,近日,湖北省历史建筑研究会暨荆楚建筑文化工作委员会在武汉成立。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副理事长王树平、中设协传统建筑分会会长马炳坚出席会议并为荆楚建筑文化工作委员会授牌。据了解,荆楚建筑文化工作委员会是中设协传统建筑分会成立后设立的第一个工作委员会。王树平在讲话中强调,湖北省历史建筑研究会和荆楚建筑文化工作委员会的成立,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指示精神的重要体现,也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