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007年9月3-9日,国家气候中心闫宇平、张强参加了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召开的“第7届国际CEOP(The Coordinated Enhanced Observ-ing Period)执行计划会议”。会议召开前还参加了“2008亚澳季风年工作研讨会”以及“泛世界气候研究计划季风会议”。  相似文献   

2.
《气象科技合作动态》2010,(3):F0004-F0004
《气象科技合作动态》创刊于1973年,由中国气象局国际合作司和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主办,双月刊,内部刊物。主要报道世界气象组织各项研究计划和规划、世界各国气象水文部门的组织结构、最新科研及业务发展情况,国际会议和学术动态,  相似文献   

3.
丁一汇,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共党员,1938年出生于上海,祖籍山东。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气象专业,1967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1979年10月先后到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夏威夷大学、佛罗里达大学工作和学习;10年后又访问了日本东京大学气候系统中心从事研究工作。曾任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国家气候中心主任,世界气候研究计划(WCRP)联合科学委员会执行理事,世界气象组织东亚季风研究委员会主席;现任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特别顾问,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气象学报》主编,世界气象组织(WMO)东亚季风研究委员会主席、英国皇家气象学会国际气候杂志编委。  相似文献   

4.
东亚季风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16,自引:6,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曾长期组织和从事东亚季风及其对中国天气和旱涝影响的研究。该文对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在东亚季风研究方面取得成果进行综述, 并回顾了20世纪50年代以来国内有关季风的研究活动, 也回顾了影响我国天气气候、东亚季风环流系统的提出及其后续的有关东亚和印度季风系统的相互作用, 引发中国大陆暴雨生成的水汽输送, 表达中国大陆季风活动的季风指数设计等研究结果。综述了南海夏季风爆发、梅雨开始、中国雨季开始及传播等有关研究成果; 东亚季风系统中副热带地区低频振荡纬向和经向传播特征及与赤道地区不同之处, 东亚低频振荡对El Ni?o形成及夏季东亚热带和副热带季风爆发的可能影响, 东亚热带和副热带季风低频振荡对中国天气气候的影响等有关成果; 亚洲地区大气热源的计算及其分布, 青藏高原夏季热源对东亚夏季风及降水的可能影响, 青藏高原冬季冷源对El Ni?o生成的可能影响等有关成果; 东亚季风及降水的年际变化特征, 准4年年际振荡的分析及与ENSO形成间的相互作用, 极地对东亚夏季降水的影响及东亚季风年代际变化特征等成果。综述东亚季风系统形成的可能机制, 特别是亚洲大陆—西太平洋海陆热力差异及非洲、印度半岛、中南半岛及澳大利亚陆地与周围海洋对冬夏季风形成、印度和东亚季风系统形成、南海夏季风形成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暴雨试验理论研究达国际先进水平由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主持,20多个单位的300多名科技人员参与的“暴雨科学、业务试验和天气动力学理论的研究”课题,通过5年的攻关.全面、出色地完成了合同规定的内容,达到了预定的关键技术指标。这包括提供了许多预报思路和指标...  相似文献   

6.
李跃清 《四川气象》1998,18(1):60-64
本文介绍了1997年2月24日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登巴萨召开的第一届WMO国际会议概况,重点说明了会议取得的丰硕成果,尤其是季风研究理论和应用方面的最新进展、季风与重大天气气候异常和季风试验计划。  相似文献   

7.
应世界气象组织(WMO)邀请,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端义宏和梁旭东研究员参加了由世界气象组织世界天气研究计划(WWRP)热带气象工作组于2018年9月10-13日在新西兰奥克兰举办的第11次热带气象工作组会议及热带气旋全预警系统概念(Total Warning System Concept)科学讨论会。  相似文献   

8.
《气象科技合作动态》2009,(3):F0004-F0004
《气象科技合作动态》创刊于1973年,由中国气象局国际合作司和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主办,双月刊,内部刊物。主要报道世界气象组织各项研究计划和规划、世界各国气象水文部门的组织结构、最新科研及业务发展情况,国际会议和学术动态,以及中国气象局及相关研究单位与其他国家在大气科学领域的多边和双边合作及科技交流等情况。  相似文献   

9.
《气象科技合作动态》创刊于1973年,由中国气象局国际合作司和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主办,双月刊,内部刊物。主要报道世界气象组织各项研究计划和规划、世界各国气象水文部门的组织结构、最新科研及业务发展情况,国际会议和学术动态,以及中国气象局及相关研究单位与其他国家在大气科学领域的多边和双边合作及科技交流等情况。  相似文献   

10.
应澳大利亚海洋气象学会和美国气象学会邀请,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吴秋霞,于2009年2月初参加了在澳大利亚墨尔本举行的第9届南半球气象和海洋国际会议。  相似文献   

11.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是中国气象局直属科研单位,是中国大气科学综合研究基地,其前身是成立于1956年的中央气象科学研究所。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成立50年来,始终面向中国气象事业的发展和国际大气科学前沿,在大气探测、中尺度气象学、气候学、极地和高原气象学、数值天气预报、农业气象学、大气化学与大气环境、云雾降水物理与人工影响天气、大气雷电等领域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并开展了东亚季风、台风、暴雨、高原气象、极地气象等方面的综合科学试验,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为中国气象科研与业务事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2.
《气象科技合作动态》2010,(2):F0004-F0004
《气象科技合作动态》创刊于1973年,由中国气象局国际合作司和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主办,双月刊,内部刊物。主要报道世界气象组织各项研究计划和规划、世界各国气象水文部门的组织结构、最新科研及业务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13.
《气象科技合作动态》2010,(4):F0004-F0004
《气象科技合作动态》创刊于1973年,由中国气象局国际合作司和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主办,双月刊,内部刊物。主要报道世界气象组织各项研究计划和规划、世界各国气象水文部门的组织结构、最新科研及业务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14.
《气象科技合作动态》2010,(1):F0004-F0004
《气象科技合作动态》创刊于1973年,由中国气象局国际合作司和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主办,双月刊,内部刊物。主要报道世界气象组织各项研究计划和规划、世界各国气象水文部门的组织结构、最新科研及业务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15.
《气象科技合作动态》2009,(6):F0004-F0004
《气象科技合作动态》创刊于1973年,由中国气象局国际合作司和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主办,双月刊,内部刊物。主要报道世界气象组织各项研究计划和规划、世界各国气象水文部门的组织结构、最新科研及业务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16.
《气象科技合作动态》2009,(4):F0004-F0004
《气象科技合作动态》创刊于1973年,由中国气象局国际合作司和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主办,双月刊,内部刊物。主要报道世界气象组织各项研究计划和规划、世界各国气象水文部门的组织结构、最新科研及业务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17.
应韩国气象厅气象研究所邀请,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人工影响天气研究所研究员姚展予博士于2003年9月14~20日,参加在韩国汉城举行的人工影响天气国际研讨会,同时一并执行中韩两国人工影响天气领域双边合作访问韩国  相似文献   

18.
季风亚洲区域集成研究(Monsoon Asia Integrated Regional Study,简称MAIRS)是国际全球变化研究计划(GEC)和地球系统科学联盟(ESSP)的一个子计划,是全球变化邻域第一个由中国科学家提出,并组织实施的国际计划,历时10余年。MAIRS明确提出:不同于过去和正在进行的任何一个关于季风的研究计划,MAIRS研究的主题是人类与季风系统的相互作用。本文从四个方面回顾了这个计划的历程:(1)2003~2006年的可行性研究。包括区域集成研究概念的提出、亚洲区域全球变化研究的快速评估、以及在此基础上确定MAIRS的总体科学目标和起草MAIRS的科学计划。(2)2006年正式发布的MAIRS科学计划的主要内容。包括季风亚洲区域面临的环境变化和研究挑战、集成研究的科学问题、四个最脆弱区域的确定以及计划执行的方法和手段等。(3)2006~2016年MAIRS计划的执行情况。包括组织结构、科学活动、研究项目和成果、以及国际合作网络的建立。(4)MAIRS的国际影响和未来发展。MAIRS与未来地球国际计划(Future Earth)。  相似文献   

19.
2006年5月22日,由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和广东省气象局联合建立的“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华南中尺度观测与应用试验基地”揭牌仪式在广东省气象雷达站隆重举行。中国气象局张文建副局长、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张人禾院长、广东省气象局林献民副局长共同为华南中尺度观测与应用试验基地揭牌,并发表讲话。  相似文献   

20.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新院长张人禾同志年仅39岁,曾任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副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张人禾同志是气象领域有较高知名度和学术造诣的青年科学家,在热带地区大尺度海气相互作用、亚洲季风的变异、ENSO与亚洲季风的相互作用研究等方面的成果尤为突出。这一届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院长是由中国气象局面向海内外公开招聘,在来自美国、日本、瑞典等国家及国内的12名海内外优秀应聘者中择优录取,由中国气象局党组任命。首次公开向海内外招聘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院长,这一不拘一格引进高层次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