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京郊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在业界最早开始践行,国内许多业态都开始于这里,如乡村旅游、养生山吧、乡村民宿、休闲农业、农业庄园、休闲度假山庄等。京郊曾经有过不少成功案例,如蓝调山庄、蟹岛、留民营生态农场等。据2018年公开资料显示,京郊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产值930亿,当年江西省的对应数据是150亿,江西系典型的农业大省,就这一数据可见,京郊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的优势远远大于其他地区,  相似文献   

2.
智慧旅游时代对旅游电子地图设计提出了新要求,随之应运而生的智慧旅游电子地图将为旅游者提供全新的旅游目的地体验。本文以连云港市为例,从需求视角切入,探讨了面向游客的智慧旅游数据库构建和电子地图设计。  相似文献   

3.
海南是我国的旅游大省,"建设国际旅游岛"已经成为海南省的发展战略。为了推进海南旅游信息化的建设,介绍了运用WebGIS对海南省旅游地理信息系统进行分析与设计的过程,并重点介绍了其关键技术、系统基本架构及系统功能。该系统根据将旅游体验、服务、统计和管理紧密结合的思路与方法,能够面向游客、旅游企业及旅游管理部门多用户提供旅游信息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4.
《今日国土》2014,(12):24-25
12月15号,农业部、国家旅游局公布2014年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示范点名单,拟认定全国37个县(市、区)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100个点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  相似文献   

5.
刚历经"新经济"的泡沫热潮,又见传媒舆论爆炒"心经济"。细心地拜读汇总散见于各种媒体的有关"心经济"的诸多文章,大抵是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们正日渐进入一个"心时代"。相对于"身时代"的人们对物质需求的追逐和迷恋,"心时代"的人们更多地表现为对心灵消费的追求,需要的是精神上的幸福和对生活的体验。为了这份精神需求的满足,人们乐意于为自己的经历、感觉、体验乃至信仰付钱。在"需求决定供给"规律的支配下,生产者为满足人们的这一系列精神需求,一系列表现文化意味的产品开始被源源不断地制造出来,供需由此交融。"心经济"就这样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6.
根据游客的景区游览需求,本文提出并设计了基于微信小程序的旅游GIS系统。文章介绍了系统的设计方案以及景区地图浏览、游览路线规划、景点语音讲解等模块功能。该系统具有"招之即来、用完即走"的特点,并且在传统的影像、矢量地图基础上,结合手绘地图更直观的表现出景区特点,能够有效提升用户体验,是智慧城市研究中实现智慧旅游的重要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7.
以辽西走廊204个旅游吸引物为样本,运用GIS技术,借助地理集中指数、区位熵分析旅游吸引物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表明,辽西走廊旅游吸引物在空间上沿滨海及大凌河集聚,其旅游空间格局中辽西滨海风情旅游区的旅游资源禀赋最优,且域内旅游吸引物与交通路网间连接度良好。辽西走廊旅游吸引物空间优化为"一带一圈三角区",应突出绥中县、北镇市、兴城、锦州等9县市的旅游带动作用,充分发展滨海观光、古文化探秘、宗教文化体验为一体的辽西走廊旅游综合体。  相似文献   

8.
针对传统旅游服务模式存在信息获取被动、信息更新滞后、影响了用户体验的问题,探究了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旅游应用服务模式,并基于HTML+Eclipse+Tomcat完成了校园旅游服务应用的开发。该公众号能够为游客提供多种GIS基本功能,包括地图浏览、地图搜索和路径查询功能等,同时还可以根据用户所在位置主动提示距离用户最近的3家餐厅及相关信息。通过问卷调研发现,该服务能够基本满足用户需求,为用户带来了良好的旅游体验。  相似文献   

9.
全国性的县级农业区划工作已经开始了,农业区划图的编制工作也已被提上日程。农业区划工作的项目很多,涉及的面也很广,因此,农业区划图的编制工作是一项十分复杂而艰巨的工作。我国农业区划图所见很少,编制这样众多的地图尚缺乏经验,但我国已有十余个省(区)编制出版了省(区)图集(或经济图集),特别是江苏省农业地图集(1966年出版)  相似文献   

10.
旅游地图是旅游者的必备资源。随着出行工具的多样化以及网络地图服务的便捷化,人们的旅游行为越来越具有主动性和目的性。目前,城市旅游逐渐成为旅游业的主体,呈现出个性化、知识化、服务化的发展趋势。为向地图用户提供知识化、精准化、适人化的旅游体验,本文提出城市旅游知识地图的基本概念,分析了其基本特征,研究了其构成要素。基于本体技术和模型构建器技术设计了城市旅游知识地图本体,实现了它的部分功能。最后,指出了开展城市旅游知识地图研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旅游地图是发行量极大的专题地图之一。随着我国旅游业的飞速发展,旅游地图的种类日益增多,其质量也受到广大读者的高度重视。本文根据旅游地图的特点,结合作者长期从事旅游地图编制工作而积累的经验,对旅游地图的质量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2.
随着改革开放,我国的旅游事业发展很快,有人认为旅游事业是“现代化、全方位、综合性、多层次、多功能的”产业。旅游事业的发展也给旅游地图带来了蓬勃生机,不同内容、不同风格的旅游地图相继问世,旅游地图的有关问题,也引起了制图工作者的关注。下面就旅游地图的有关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曹景庆  李伟  关雷 《北京测绘》2018,32(6):706-710
国内许多三、四线城市在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产品推广方面存在手段单一、成本较高、游客体验不佳等问题。本文以通河县为例,基于天地图服务,利用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结合当地的旅游时空数据,为其开发通河县旅游信息服务平台,解决了游客获取旅游信息的便捷性问题,平台上线后得到了良好的应用效果,达到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指标,为三四线城市旅游业的开发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智慧旅游是当今旅游行业的发展趋势,智慧旅游系统的开发有力地促进了旅游行业智能化发展。基于此,介绍了智慧旅游系统的功能,并详细介绍了每项功能的设计和实现。在系统实现和部署上,利用云计算的优点,将系统部署到云平台上,并利用微信的营销平台,将系统的功能与微信进行集成,最终目的是提高旅游者的体验。  相似文献   

15.
"天地图"是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基于该平台开发的专题地图网站已涉及1 000多个领域,但同一些商业地图网站相比,目前仍存在公众使用率不高等问题,而用户体验是提高这类网站满意度的重要举措。本文以基于天地图·永定平台开发的永定旅游地图服务网为例,探索了该类型地图网站用户体验的研究方法,提出了将定性与定量分析、共性与个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6.
王飊 《地图》1995,(4):54-55
浅谈旅游地图的实用性问题王 (四川省马鞍山铁二局子弟学校)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促进了我国旅游地图的编制出版,旅游地图的市场竞争也非常激烈。市场竞争应当是质量的竞争,地图编制人员应该认识到;不断地提高质量,加强和完善旅游图的实用性,是赢得市场和推动旅游地图...  相似文献   

17.
江西省婺源县地处皖、浙、赣三省交界,是个只有33万人口的山区农业县。近几年,我县依托自身别具一格的山水人文资源,在全国率先打响了乡村文化大品牌——“中国最美的乡村”,旅游经济收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先后被评为国家级生态旅游区、首批全国农业旅游示范县。  相似文献   

18.
《测绘》2018,(4)
旅游公共服务是影响西部山地旅游跨越式发展的关键因素,而智慧旅游则为区域旅游公共服务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解决方案。本文通过西部山地旅游公共服务供给现状的实证调研与综合分析,结合智慧旅游发展理念与技术方法,确定了西部山地智慧旅游公共服务概念与内容体系,并提出西部山地智慧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构建的总体架构、项目与内容体系,以及影响因素与评价机制,为建立并完善西部山地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推动旅游信息化和智慧旅游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正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化。发展市场经济,特别强调第三产业的发展,旅游业由于固有的优势而为各地区所重视。各地致力挖掘本地区旅游资源、开发一些现代化旅游项目,不断扩大和开拓新的旅游市场。旅游业蓬勃发展,必然为旅游地图的发展提供了许多机遇和潜力巨大的市场。旅游地图比其他地图更具有商品特性:(1)表示的内  相似文献   

20.
天地图与移动终端的结合是移动通信技术和Internet技术发展的必然,也是天地图网站推广应用的重要途径。介绍基于天地图移动API的"榆林旅游HD"的功能设计和开发流程,以及开发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可供天地图移动API开发项目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