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4 毫秒
1.
埃斯库德罗首提南极“中立化”《南极条约》是南极洲的“基本法”,它规定了南极洲的中立化地位。根据1959年12月由美、英、法、苏等12国签署的《南极条约》,  相似文献   

2.
来自美、加、澳、日、韩、俄等国家和世界自然保护同盟、政府间海委会、联合国粮农组织、北太平洋科学组织的近80名专家、官员,出席了10月8~11日在青岛召开的太平洋大海洋生态系国际学术会议。  相似文献   

3.
在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的倡议下,1959年12月1日,苏联、美国、英国、法国、新西兰、澳大利亚、挪威、比利时、日本、阿根廷、智利和南非12国在华盛顿签署了《南极条约》。条约冻结了各国对南极的领土主权要求,抑制了南极领土争端引发的国际冲突,《南极条约》因此被称为冷战时代人类最伟大的成就之一。美国在《南极条约》出台过程中发挥了领导作用,南极中立化与美国的南极政策实现了契合。但人们也许疑虑,在现实主义政治大行其道的时代,是否有其他外在因素牵制着美国,使美国的南极政策最终走向倡导中立化?回望南极中立化路程,人们会发现,南极中立化是美苏两国争斗和妥协的结果。在南极问题上,两极格局发挥了独特作用,它排斥了一国独霸南极处理权的可能性,使全人类得以保留一份珍贵的共同遗产。  相似文献   

4.
中国海上安全已近底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9年4月27日,日本众议院通过新日美防卫合作指针的3个相关法案:《周边事态法》、《自卫队法修正案》、《日美物资劳务相互提供协定修正案》:5月24日,日本国会正式通过“新日美防卫合作指针相关法案”。强调只要日本认为周边“事态”对“日本的和平安全构成重要影响”。日本就全力与美国合作:7月27日,日本防卫厅年度报告强调日本的自卫权,甚至包括先发  相似文献   

5.
2000年4月,俄罗斯批准了美俄《第二阶段削减战略武器条约》,使陷入停顿的核裁军进程重新启动。该条约规定美俄双办应完全销毁各自的陆基多弹头核导弹。这样,在“三位一体”的核力量中,  相似文献   

6.
高峰  肖鹏 《海洋世界》2004,(5):34-37
历史上,俄日两国因领土争端而引起的战火连连,积怨颇深。1855年,俄日双方决定,千岛南部归日本,北部属俄国,库叶岛暂作悬案。1875年,两国签订《桦太与千岛群岛北部互换条约》,将日占库叶岛与占俄千岛群岛北部相互交换。1905年俄日战争后,日本夺回换给俄罗  相似文献   

7.
伴随着人类社会当前面临的人口膨胀、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等系列难题,海洋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趋重要。各国围绕海洋权益的矛盾与冲突越来越突出,正成为时代的特征。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世界的地缘政治、地缘战略及地缘经济中心也从大西洋地区转移到太平洋地区。本文以太平洋地区东北亚的日本为例,从日本的领海、专属经济区及大陆架等概念出发,介绍了日本海洋地缘的基本情况,并论述了日本与中国、韩国、朝鲜、俄罗斯的海洋地缘政治关系。  相似文献   

8.
一、韩日独岛之争风云突起从2005年2月至2006年4月在将近一年的时间里,韩国与日本在独岛主权归属问题上,先后发生两次尖锐矛盾和激烈冲突。第一次始于2005年2月,是由日本岛根县议会总务委员会表决通过将2月22日定为“竹岛日”(韩称独岛)条例引起的。据称,日本岛根县于1905年2月  相似文献   

9.
南极条约体系与我国南极区域海洋权益的维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南极条约体系是一个涉及国际南极事务众多方面的系统,经过近50年的健全与发展已经形成了自身的特点,随着南极区域内政治、经济等各项活动的加剧,南极条约体系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也对我国在南极区域的海洋权益维护产生显著的影响,只有积极主动迎接挑战,进行科学正确的决策选择才能最大限度地促进我国南极区域的海洋权益维护.  相似文献   

10.
南极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重要的战略地位,已经成为各国间综合国力比拼、政治博弈、进行国家战略扩张、展现科研能力的重要"舞台"。以《南极条约》为核心的南极条约体系,经过50多年的发展和完善,形成了重要的国际法体系,受到缔约国的尊重和认可。各缔约国政府主要通过制定国内法来执行与南极有关的条约的规定。中国作为《南极条约》的缔约国以及南极条约体系下各类条约的重要成员国,在南极条约地区积极开展各项科研活动,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文章简要概述了国际条约在我国国内适用的方式,结合我国对加入的相关南极条约的国内立法现状,分析目前南极条约适用的法律法规存在的问题,并给出完善国际条约适用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浅析南极条约协商会议工作机制及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自1961年6月23日《南极条约》生效后,南极条约协商会议成为南极条约协商国的正式会议,定期召开。自1961年第1次会议开始起至2003年,南极条约协商会议已召开了26届,其间还召开了12届特别南极条约协商会议。本文试图对南极条约协商会议的工作机制进行探讨,希望抛砖引玉,能有助于对国际南极问题进行更多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南海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且是海上战略要道受到其周边国家的广泛关注甚至引起争端.南海油气之争本质上属于领土主权之争.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是唯一的选择.和平解决南海油气争端的方式可以采取协商、谈判、斡旋和调停、国际仲裁等方式.对于南海油气争端的解决而言,法律方法无疑是非常现实可行的选择.我们需要同时从国际条约、国际合同和国内立法等方面设计调整国家行为或私人行为的规范,形成有法律约束力的承诺并以强制力量保证实施.  相似文献   

13.
日本高知大学地质学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间海委会西太平洋专业委员会专家组负责人加贺美英雄教授9月11日至9月15日访问了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在二所期间,  相似文献   

14.
名称:日美中途岛海战时间:1942年6月初人物:日本赌徒———山本五十六山里来的海军上将———尼米兹战况:日:4艘航空母舰和1艘巡洋舰被击沉,损失飞机332架美:1艘航空母舰和1艘巡洋舰被击沉,损失飞机147架特点:以弱胜强,出奇制胜  相似文献   

15.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航空母舰大显身手。尤其是在太平洋海域决斗的美日海军,传统的巨舰近距炮战变成了航空母舰特混舰队用舰载机进行的海空立体大战。昔日的海上霸王——战列舰的地位也为步出摇篮趋向成熟的航空母舰取而代之,海军航空兵成为海战的重要支配力量。盟国的航空母舰在反法西斯战争中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下面介绍英国、日本和美国的几种航空母舰,可以使我们对二战时期航空母舰的技术水平有个初步的印象。  相似文献   

16.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美在广阔的太平洋上展开了一系列殊死搏斗。到1942年底,美国经济完全转入战时轨道之后,军工生产蓬勃发展,其造舰能力3倍于日本。几乎平均每天都有一艘舰船下水,结果美国舰艇是愈打愈多,舰队愈战愈强。而日本海军在中途岛战役后,联合舰队遭受重创,第1航空舰队的4艘巨型航空母舰被美海军击沉。到1943年6月,日本仅剩5艘航母,且多为超龄服役。  相似文献   

17.
我国近海表层海水90Sr和总β放射性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54年美国在太平洋比基尼岛进行核武器试验以来,不少国家开始了海洋放射性污染的研究:1954—1956年,日本对太平洋海域进行了两次放射性调查;其间,美国原子能委员会所属组织对比基尼岛海域进行了调查;日、美、加拿大等国对大西洋海域进行了调查;日、美、法等国对太平洋赤道海域进行了调查。在这些专业性调查中,日本的两次调查最为全面,获得了太平洋海水、海洋生物等各种物质污染的资料,并发现了一些重要规律。从那时起,日本建立了许多专业组织从事海洋放射性研究。  相似文献   

18.
从中日东海之争谈我国海洋权益的维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日东海之争在我国与周边国家的海域纠纷中颇具代表性,争议的焦点始终是主权归属及大陆架划分问题。从理论上讲,“自然延伸”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解决大陆架划分的最基本原则,“中间线”仅是日本单方面的主张。面对不容乐观的海洋国土现状,只有树立当代海洋观,充分利用国际法赋予的权利,才能有效地维护我国海洋权益。  相似文献   

19.
1996年是农历丙子年,或称鼠年。那么,在这一年里,我们的邻国——日本在做些什么呢?1995年11月28日,日本内阁通过了新的《防卫计划大纲》。12月14日,日本内阁会议又审议并通过了日本防卫厅根据新《大纲》拟制的1996~2000年度《中期防务力量发展计划》。《大纲》和《计划》显示,日本决心从1996年起向政治和军事大国迈进。日本  相似文献   

20.
火烧东京     
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们印象最深的,莫过于美国“送给”日本的两颗原子弹了。人们很少知道,美国还曾送给日本帝国几把大火。战略轰炸日本本土,是盟军在日本本土登陆之前采取的重大步骤:一则可以促使日本“软化”,二则可以把盟军士兵宝贵的生命损失减少到最小程度。1944年底到1945年初,日美太平洋大战空前炽热,愈演愈烈。当美军一举攻下马里亚纳群岛的塞班岛、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