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新疆森林分布地域辽阔,资源比较丰富,有各类林业用地面积4733.6万亩,其中有林地面积2052.0万亩,森林覆被率1.03%;活立木蓄积量2.35亿M~3。山区针叶林是新疆森林资源的主体,有林地面积占总面积的61.7%,蓄积量占总蓄积量的96.2%。其次为胡杨林、河谷杨树林和平原人工林。  相似文献   

2.
<正> 据统计,全国目前已建立国有林场42965个,经营面积5330多万公顷,森林蓄积量16亿多立方米,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量均占全国的1/5。截止1998年,国有林场累计造林800多万公顷,占同期全国人工造林面积的1/4。国有林场无论在森林资源数量和质量上,还是在整体经济实力上,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后备森林资源基地,在陆地生态屏  相似文献   

3.
<正> 南方集体林区包括南方十省区,为我国森林资源重要地区,根据全国(1994~1998)森林资源清查结果,南方集体林区森林覆盖率为38.02%,林业用地占全国林业用地的31%;森林面积为5900万公顷,占全国森林面积的37%;森林蓄积17.9亿立方米,占全国森林蓄积的15.9%。加之自然环境条件优越,水热条件好,林木种类多,林木生长快,当  相似文献   

4.
<正> 一、北京市林业用地概况 根据北京市“八五”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北京市林业用地概况为: 1.林业用地面积:北京市总面积166.6667万公顷,林业用地面积82.9149万公顷,占全市总面积49.7%;非林业用地面积83.7518万公顷,占全市总面积50.3%。在林业用地中,有林地面积46.4594万公顷,占林业用地面积56.0%。疏林地面积1.6798万公顷,占2.0%;灌木林地面积17.3797万公顷,占21.0%;未成林造林地面积2.8303万公顷,占3.4%;苗圃地面积0.3363万公  相似文献   

5.
<正> 高要市位于广东省的中西部,地处西江中下游,辖19个镇,总人口68万多人,土地总面积21.2万公顷,林业用地面积12.37万公顷,有林地面积11.28万公顷,森林活立木蓄积量375.5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55.8%,是一个“六山一水三分地”的山区市,也属于珠江三角经济区。近年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方针,积  相似文献   

6.
<正> 一、我国天然林资源现状 我国现有森林总面积13370万公顷,总蓄积117.85亿立方米。其中:天然林面积8727万公顷,占全部森林面积的65%,蓄积83.75亿立方米,占林分总蓄积的71%。 按目前森林的保护状态可将这些天然林分为三类:一是已处于基本保护态的天然林,主要包括552个森林类型的自然保护区、874个森林公园、尚未开发的西藏林区、已实施保护的海南热带雨林等,面积约2000万公顷,占天然林总面积的23%;二是相对零散分布于全国各地的天然林,面积1769万公顷,占  相似文献   

7.
南安市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 ,地处晋江上游 ,总人口1 4 6 0 4 7万 ,土地面积 2 0 1 5万公顷 ,其中林地面积 1 1 39万公顷 ,森林覆盖率 5 1 .6 %。森林在维护全市自然生态平衡、改善人们的生存环境和实现工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中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据 2 0 0 0年森林资源区划界定全市生态公益林面积为 4 6 46 6公顷 ,占有林地面积 4 4 7% ,蓄积量 5 6 2 95 0立方米 ,占林木总蓄积的 4 3 1 %。 一、目前南安市生态公益林存在的问题1 幼、中龄林多 ,近、成、过熟林少。生态公益林中的幼、中龄林面积 4 6 2 98公顷 ,占 99 6 % ,蓄积量 5 5…  相似文献   

8.
河南森林植被的碳储量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2003年河南省森林资源清查资料,建立不同优势树种生物量与蓄积量之间的回归方程,对河南省森林的碳储量进行了推算.结果表明:河南省森林的总碳储量为4673.43万tC;阔叶林碳储量占全省森林总碳储量的89.5%,栎类和杨树2个树种占全省阔叶林总碳储量的72.3%;幼、中龄林的碳储量占全省森林总碳储量的79.5%;全省森林平均碳密度为23.64tC/hm2.  相似文献   

9.
河南省山区集中了全省90%以上的森林资源,但由于破坏严重,致使生态恶化,自然灾害频繁,影响到平原的工农业生产.因此,山区林业建设的基本任务是扩大森林资源,提高森林覆盖率,建立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维持生态平衡.增加木材及多种林产品产量.从1980年起到本世纪末,森林覆盖率达到36.23%;森林蓄积量达到8046.4万m~3;前十年平均年采伐量124.7万m~3,后十年平均年采伐量287.2万m~3;林业产值9.65亿元.为实现这个目标,必须抓住重点,采取强有力的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10.
<正> 衢州是浙江三大林区之一,人口238万,其中农业人口200万人,总面积88.47万公顷,林业用地62万公顷,有林地55.67万公顷,森林覆盖率65.4%。森林蓄积量1242万立方米,经济林10.67万公顷,竹林6万公顷,毛竹10700万株,林业生产在农业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1985年衢州恢复地级市建制,辖四县一市一区。针对我市人口密度大,人均林地少,  相似文献   

11.
一、日本林业基本情况1 森林覆盖率高,分布均匀。日本森林(不含经济林)全部是乔木林,从南到北分布均匀,面积为2 5 15万公顷,覆盖率为6 7%,居世界前列。平均每公顷蓄积为15 6 .3立方米,是我国的两倍多。2 林种的划分具有明显的国情特征。林种划分为循环利用林(类似于我国的用材林)占总面积的30 %、共生林(类似于休闲风景林)占2 0 %、安全林(防护林)占5 0 %。这种划分既体现了日本珍视自然资源的理念,也体现了森林防护自然灾害的重要作用,同时也反映了国民对森林的需求。3 森林地位独特。在二战后的五年间,曾因前期滥伐森林导致山洪泥石流爆…  相似文献   

12.
<正> 三、近期分子育种技术的应用潜力 1.正确认识分子育种技术。林木育种界一些人认为分子育种技术(我不赞同分子育种学这一概念)将引发林木育种的革命,因它能实现常规育种技术所不可实现的目的。其实任何一种新技术在诞生之初都有一些当时  相似文献   

13.
<正> 林木育种创新与发展是实现我国林业持续、有序、全面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撑。据估算,近代农业生产中靠品种不断改良而实现的增产份额约占60%。林木生长周期长,受自然影响因素多,可控制性差,林木良种的意义较农业、花卉等领域更为重要。当前我国林业建设面临前所未有的大好形势,广大林木育种工作者必须面对这一机遇和挑战,努力工作,为实现我国工程稳定发展做好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4.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中 ,把坚持科教兴林作为加快林业发展的基本方针 ,并把林业技术推广工作放在了突出的位置 ,明确指出 :“林业重点工程建设与林业技术推广要同步设计、同步实施、同步验收。”这就要求各级领导、林业技术推广部门要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充分发挥行业优势 ,积极投入到林业重点工程建设中去 ,真正实现林业重点工程与林业技术推广“三同步”。几年来 ,我市实施的林业重点工程有退耕还林、长江及淮河流域防护林、自然保护区建设和速生丰产林建设等 5项林业重点工程。由于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业务…  相似文献   

15.
<正> 3S高新技术集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三项技术为一体,是21世纪知识经济社会中信息经济与信息技术的重要内容,它能较精确地实现对资源与环境状况的调查、监测、评估,现已广泛应用在资源、农业、林业、交通、环境、测绘  相似文献   

16.
<正> 中国加入WTO,意味着中国经济将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而在较大程度上融入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也将使中国林业进入一个历史性转变阶段,未来的林业发展和林业政策都将被置于WTO框架之下。因此,我们必须认真研究WTO有关条款,分析对我国林业可能产生的正负面影响,力争将其对我国林  相似文献   

17.
<正> 林业技术推广部门是联系林果业新成果、新技术、新产品与农村和农民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不仅承担着林业科技的创新、引进和推广应用,还起着科技试验示范和林业经济导向的作用。近年来,国家对生态环境治理的力度逐年加大,六大林业重点工程在全国范围内相继实施,林业技术推广工作理应在生态环境建设工程和经济林产业发展当中占有至  相似文献   

18.
<正> 民间林业国际交流在世界有着悠久的历史,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各国及其林业非政府组织(NGO)在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林业非政府组织已成为民间林业国际学术交流的主体。各国政府及公众的支持促进了林业NGO在全球环境与发展领域的参与步伐。国外的林业非政府组织,如  相似文献   

19.
<正> 运城市林业技术推广站建于1985年,承担全市13个县(市、区)的林业新科技开发和技术推广工作。“九五”期间承担和完成省、地重点推广项目15项,在全市建立试验示范点200多个,面积达2000公顷,累计取得经济效益1.2亿元。获得部、省级科技进步奖5项,技术承包奖1项;地(市)级科技进步奖6项。几年来,在各级主管部门的领导与支持下,我们以技  相似文献   

20.
<正>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标志着中国经济开始实现从区域梯度发展战略向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大转变,将对西部及整个国家的发展产生极其广泛和深刻的影响。但西部地区是我国生态问题严重,生态环境极其脆弱的地区。由于长期滥伐森林、过度放牧、陡坡种植,我国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恶化已发展到触目惊心的地步。截至1999年,西部地区(不包括西藏)水土流失面积为10436.9万公顷,占全国水土流失总面积的62.5%。部分省区水土流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