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亚五国是我国西出的首站,是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重要国家,中国与中亚的贸易投资合作直接关系到我国地缘经济空间的拓展,对“一带一路”建设意义重大。本文从地缘经济和区域经济合作的角度,运用统计分析和比较分析的方法,研究比较了中亚五国经济总量的发展变化,中亚五国的贸易环境及其与中国贸易的成效,以及中亚五国的营商环境和中国对中亚各国投资的成效。主要结论如下:中亚国家的贸易投资环境总体处于较低水平,仍需得到进一步改善;中国对中亚不同国家的贸易和投资呈同向发展的趋势;中国与中亚国家正在形成能源资源进口与民用品出口的格局;中国对中亚国家的贸易投资不平衡,呈现出国别差异较大、个别行业分布过于集中的特点,可能会加大中国对中亚国家贸易投资的风险。为进一步提升双方合作,提出以下建议:提高区域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因国施策,进一步发挥各方潜力,扩大贸易投资规模;促进区域经济的均衡可持续发展;鼓励双向投资,提高贸易投资的广度和深度,与中亚共同构建更加合理的区域贸易投资体系。  相似文献   

2.
基于熵权理论,从政治因素、经济因素、基础设施、生产因素四方面,对中亚五国的投资环境进行了综合评价,并对五国的投资环境与吸收FDI的关联性进行了简要分析,以期为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中国对中亚国家直接投资提供参考建议。结论如下:(1)五国中哈萨克斯坦的整体投资环境最为优越,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处于中等水平,塔吉克斯坦的整体投资环境较差;(2)在经济、政治、基础设施和生产因素四个方面,哈萨克斯坦的投资环境在各项指标中均表现较好,其他四国的优势因素各不相同;(3)中亚五国投资环境的优劣对吸收COFDI和全球FDI都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
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中亚五国投资环境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熵权理论,从政治因素、经济因素、基础设施、生产因素四方面,对中亚五国的投资环境进行了综合评价,并对五国的投资环境与吸收FDI的关联性进行了简要分析,以期为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中国对中亚国家直接投资提供参考建议。结论如下:(1)五国中哈萨克斯坦的整体投资环境最为优越,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处于中等水平,塔吉克斯坦的整体投资环境较差;(2)在经济、政治、基础设施和生产因素四个方面,哈萨克斯坦的投资环境在各项指标中均表现较好,其他四国的优势因素各不相同;(3)中亚五国投资环境的优劣对吸收COFDI和全球FDI都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
中亚五国在咸海流域水资源分配与利用上的矛盾,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对水资源需求的增加而变得日益突出,探寻各国对咸海流域水资源利用的策略,对中亚地区水资源合理分配、可持续发展和地区安全至关重要。运用博弈论方法,分析中亚各国对咸海流域水资源的分配诉求及水政策,梳理各国在咸海流域水资源问题上的合作历程,探讨中亚各国在水资源问题上采取不同策略的利弊得失。认为目前咸海流域利益得不到协调使中亚各国深陷水资源分配困局,“协调博弈”是当前令咸海流域水资源问题走出“囚徒困境”的首选,将会获得最佳报酬。各国相互信任、转变观念,以利益分配取代水量分配,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国家间合作,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流域水资源分配与利用的困局。  相似文献   

5.
基于改进模糊Borda法的中亚农业投资环境组合评价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晶晶  马惠兰 《干旱区地理》2015,38(5):1069-1076
中亚被认为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最具有投资潜力的地区,对其农业投资环境的评价将有助于我国企业"走出去"到中亚各国开展农业投资合作。通过构建由政治与法律环境、经济与对外开放环境、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环境、农业生产环境4个方面27项指标组成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改进模糊Borda法的组合模型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经济与对外开放环境、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环境、农业生产环境是影响中亚国家农业投资环境的主要方面;空间维度上,哈萨克斯坦农业投资环境相对最好,得分均值最高(254.056),乌兹别克斯坦(131.110)吉尔吉斯斯坦(107.158)两国次之,塔吉克斯坦(17.673)和土库曼斯坦(15.886)两国最低;时间维度上,哈、吉、乌三国农业投资环境总体呈趋好态势,而塔、土两国农业投资环境较差,处于不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6.
俄罗斯和中亚五国地域辽阔,土地、森林、水、能源等自然资源丰富,尤其是有色金属矿藏,种类配套齐全,在世界都占有重要地位。俄罗斯和中亚五国与中国在地缘、历史和文化等多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具有资源开发、经贸合作和科技交流的国际背景和有利条件。俄罗斯和中亚五国十分重视资源开发和原料出口,向主要经济合作伙伴推销资源产品,并很快引起许多国家,尤其是经济发展较快国家的重视。在未来的几年中,中国与俄罗斯和中亚五国在土地、电力、建材、机械、畜牧业、信息、交通等领域都有着广阔的合作空间。可以说,中国与俄罗斯和中亚五国及其辐射地区市场潜力巨大,待开发的领域空白点较多,特别是里海、西伯利亚的石油和天然气,是21世纪全球最具能源开发前景的地区,而能源勘探与开采领域则是我们未来需要重点发展合作的领域。但是,中亚国家的原料型经济倾向,参与世界经济一体化程度不足,生产和社会基础薄弱,这些问题都阻碍着中亚国家的可持续发展。特别是中亚国家的加工工业和轻工业相对落后,大部分日用消费品依靠进口。这是我国在中亚区域经济合作中充分发挥市场优势、加工业优势的有利条件。所以,资源和经济技术的互补性,对发展中国与中亚五国和俄罗斯双边的区域经济合作都将起到积极作用。展望21世纪的俄罗斯、中亚五国与中国的经贸合作关系,根据俄罗斯和中亚各国资源状况实地调查和统计资料等,对区域资源开发现状与潜力进行了分析,对共同面对的问题,合作的基础和条件及合作前景,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广东省外商直接投资业绩与潜力的时空差异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林彰平  闫小培 《地理研究》2005,24(4):620-630
回顾广东省外商直接投资历史,选取10项影响其直接投资潜力的要素指标,构建业绩指数和潜力指数进行定量分析认为:(1)广东省已经取得了很高的外商直接投资业绩,但是外商直接投资业绩指数总体上呈稳定而缓慢的下降趋势。(2)无论是潜力还是业绩,珠江三角洲的核心区域一直是广东省外商直接投资高水平区域,珠江三角洲外商直接投资分散化空间分布趋势主导了全省外商直接投资的分散化趋势。(3)广东省大部分地市外商直接投资业绩水平的增长快于潜力水平的提高,但广州、深圳和佛山等中心城市外商直接投资业绩都不同程度地滞后于潜力。  相似文献   

8.
空间格局及其经济效应的分析——泛长三角FDI实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道才  陆林  晋秀龙 《地理科学》2010,30(2):184-189
利用锡尔熵指数、相对熵指数和变异系数以及半对数经济增长模型,分析泛长三角外资直接投资(FDI)的时空分布和变异以及空间格局对经济增长的效应,认为FDI在泛长三角地区时空分布上,呈现总体扩散的趋势;扩散路径是沿"Z"形轴线,形式有接触扩散和等级扩散,2001年后,等级扩散显著。FDI对该地区经济增长起着显著的正向作用,但区际之间效率差别显著;FDI的变异程度与经济增长呈负相关,且区域间差异较大。宏观政策在巩固和扩大泛长三角地区FDI的规模同时,应优化FDI空间格局,着眼区域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
中国滑雪旅游市场需求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文章在对滑雪旅游进行述评的基础上,运用前人的研究成果和相关统计资料,着重研究中国滑雪旅游的需求情况。假设影响滑雪旅游需求的3个最主要因素为年龄、教育、收入,用德尔菲法对其重要性赋予权重。运用统计资料分别依3个因素对中国大陆31个省市区进行孤立的市场潜力分级,得出每个地区的潜力指数,并将3个不同的指数以一定权重计算得出滑雪旅游市场需求综合潜力指数。最后针对东北地区引入滑雪旅游阻力指数,加以修正,得到中国滑雪旅游总体需求与需求最具潜力地区的情况。  相似文献   

10.
金砖五国资源禀赋与经济发展条件是五国进行国际合作的基础条件,对于金砖五国资源依赖程度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的探究具有一定现实意义。本文将人类发展指数引入面板数据模型进行计量分析,发现金砖五国存在资源诅咒效应,物质资本投资对其人类发展水平具有负影响,而技术创新水平、对外开放水平及人力资本投资三项要素在对金砖五国人类发展水平起到促进作用。金砖五国中,各国资源诅咒效应程度不同,其中俄罗斯资源诅咒程度最高,为资源诅咒严重型国家,其他各国为资源诅咒轻微型国家。基于人类发展指数的资源诅咒效应考量从地理学及人类发展角度出发,为资源诅咒效应研究提供了补充。  相似文献   

11.
遥感技术在山区土地荒漠化评价中的应用--以东川市为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遥感数字图像统计分析与处理,确定了分类图,沟谷图,绿度指数图是评价山区土地荒漠化的有效图象,进行了沟谷指标,绿度指数分级,肯定了遥感技术应用于山区土地荒漠化评价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2.
利用GIS技术,计算医疗机构的质量指数、距离指数以及频率指数,同时构建福州市市区医疗机构的优势度模型,并实现了GIS空间分析可视化.研究结果显示:1)福州市主要的综合性医疗中心大部分分布在鼓楼区、台江区,晋安区、仓山区数量较少.2)随着福州城市化进程加快,医疗机构的发展跟不上人口分布的变化,在金山地区表现尤为明显.建议...  相似文献   

13.
利用GIS技术,计算医疗机构的质量指数、距离指数以及频率指数,同时构建福州市市区医疗机构的优势度模型,并实现了GIS空间分析可视化.研究结果显示:1)福州市主要的综合性医疗中心大部分分布在鼓楼区、台江区,晋安区、仓山区数量较少.2)随着福州城市化进程加快,医疗机构的发展跟不上人口分布的变化,在金山地区表现尤为明显.建议有关部门给予重视,为区域可持续发展,合理配置医疗站点.  相似文献   

14.
目前遥感监测土壤含水率的方法较多,本次研究选取了稳定性较好、应用较为广泛且所需气象资料少的3种监测方法--SWEPDI指数法、能量指数法与TVDI指数法。以2016年4月和9月两期中高分辨Landsat8数据为数据源,分别将SWEPDI光谱法、能量指数法与TVDI指数法按不同时间、不同土层深度与对应时间的土壤含水率野外实测数据进行线性拟合,并进行各模型之间的比较,选择出更加适当的模型。同时利用景观指数在斑块类型上分析2时相土壤水分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TVDI法效果明显优于SWEPDI光谱法和能量指数法,同时该方法还解决了其他方法不能连续监测土壤含水量的问题,适用于各种植被覆盖条件下以及各种土层深度的土壤水分反演。此外,选用6个景观指数分析了2016年4月与9月不同旱情等级干旱等级的景观格局变化,发现4月份PLAND指数达到了58.76%,而9月份轻旱等级的PLAND指数达到了44.16%,都占据优势地位,其中LPI、AREA_CV、AI指数的值也都达到了最大,其旱情状况有了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15.
浑善达克沙地气候因子对沙尘暴频率影响作用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利用浑善达克沙地气象台站的常规气候资料,分析了气候要素和沙尘暴频率的多年变化状况,建立了能够很好描述区域沙尘暴频率年际变化的沙尘暴指数,并建立了适合浑善达克沙地气候特征的气候因子影响沙尘暴频率指数模型。结果表明,浑善达克沙地自1960年后气候逐渐变暖,并有微弱变湿趋势,沙尘暴年日数自1994年起波动增加,2000年出现极大值;沙尘暴年日数与沙尘暴指数的相关系数达0.7左右;建立的气候影响指数模型,能够用来解释当前浑善达克沙地沙尘暴频率的分布格局。  相似文献   

16.
快速城市化地区景观组分在地形梯度上的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65,自引:5,他引:65  
喻红  曾辉  江子瀛 《地理科学》2001,21(1):64-69
采用地形位指数综合描述深圳市龙华地区的地形差异,并在此基础上,利用无量纲的分布指数对景观组分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半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地形位指数可以综合地反映地形条件的空间分布和差异信息,分布指数用于描述某各组分的实际分布与标准分布的差异,可以排险面积的干扰,为各种经较分析创造了条件,研究时段内龙华地区景观组分在地形位梯度上整体分布格局的复杂性显著增加,人为景观改造活动主要表现为一种中尺度土地利用结构调整行为,并有助于对不同地形条件下的土地利用进行加严格的分工,地形差异则是大尺度景观整体格局形成的基本骨架。  相似文献   

17.
《Polar Science》2014,8(2):114-128
In the last two decades, climatic change has resulted in increased cryogenic activity in northeastern Eurasia, with adverse consequences for landscapes and socio-economic systems in the permafrost zone.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assess the recent phases of warming, starting with Arctic warming. We performed a spatiotemporal analysis of climatic conditions during phases of maximum warming (i.e., 1935–1945, 1988–1995, and 2005–2009) in northeastern Eurasia and compared the magnitude of warming and its effect on permafrost among these critical periods. Our observations of permafrost landscape dynamics confirmed that the last two warming phases have played major roles in changing the environment.Data analysis has revealed regional patterns in the intensity of warming. Areas south of 60–62° latitude experienced no rise in air temperature during the Arctic warming period (1935–1945), whereas during 1988–1995, the center of warming shifted to the south of northeastern Eurasia. The last phase of warming (2005–2009) was characterized by maximum values of mean annual air temperature and the thawing index, and a decrease in the freezing index throughout northeastern Eurasia.  相似文献   

18.
世界大型主题乐园的区位指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般认为,旅游资源是不可移动的。但主题乐园属于人造景区受资本和市场共同驱动下,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布局配置的。因此,主题乐园业区位分析可以从区域经济条件和区域自然条件两大方面来考察,而经济条件又可以从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来衡量。需求指向可以从当地居民的消费能力(购买力)和消费规模(购买总量)来测度;而供给指向则是以经济密度、企业经营环境和城市人口数量(具有一定素质的人力资源)来评价;对于大型主题乐园而言,在众多自然条件中气候是最主要的因素。由此,我们分别构建了大型主题乐园的经济区位指数和自然区位指数,并通过加权后得出区位吸引指数。从区位吸引指数的数值和结构可以评价各国大型主题乐园布局的区位优势和劣势,发展潜力和潜在威胁,并结合世界各大区大型主题乐园的发展现状和经营业绩进行实证分析,从而寻找出大型主题乐园区位布局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19.
大叶黄杨对土壤水分梯度胁迫的生长与生理响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包玉  王志泰 《干旱区地理》2011,34(2):208-214
以盆栽大叶黄杨为试材,研究了大叶黄杨生长与生理指标对不同程度土壤水分胁迫的响应.结果表明:土壤水分胁迫对生长指标(苗重、苗高和地径)有明显的影响,变化表现出一致的规律性,即随胁迫程度加剧均呈现出下降趋势.干旱胁迫下生理指标的变化表现出差异性:束缚水/自由水的比值随胁迫程度加强而增大;水分饱和亏缺变化和丙二醛活性在轻、中...  相似文献   

20.
Scarcity of water is the key factor restricting the growth of social economy.The virtual water theory provides a new way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water scarcity.For this paper,we have calculated the virtual water consumption of each household,grouped by income,of Gansu province for 1992-2005.Then we advanced the indicator of virtual water with per-unit-of-consumption expenditure to analyze the efficiency of virtual water consumption.Additionally,we recurred to the diversity theory advanced by Ulanowicz,which is broadly employed by ecologists and biologists,to analyz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virtual water consumption.As a result,the virtual water consumption of each group decreased yearly from 1992 to 2005,on the whole;decreasing proceeded slower during the period of 1992-1997 than during 1998-2005.Per-unit-consumption expenditure of virtual water for each group represents the same characteristics,on the whole,as virtual water consumption.The largest variation of this indicator exists in the group of the lowest income,which ranges from 1.58 to 0.18 m3/Yuan.yr;whereas the least exists in the highest income group,which is 0.58 to 0.07 m3/Yuan.yr.The virtual diversity indicator increased year by year,and the change of this indicator in 1992-1997 was more obvious than in 1998-2005.Finally,from this study we find that,in view of virtual water,we can save water by means of changing consumption patterns and increasing consumption diversity,but without degrading the quality of living and reducing the demands of living.When the problem of water scarcity becomes more and more serious in Gansu of China,this suggestion becomes more and more important.The consumption,the role of guiding production produce,is very important.An unsustainable consumption pattern is the main factor causing the deterioration of the world environment,especially in a developing country.The sustainable consumption is the only way to develop human beings and achieve the economical sustainable economic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