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中国力学学会岩土力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会、中国水利学会岩土力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建筑学会地基基础学术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联合主办,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承办的第四届全国青年岩土力学与工程会议于2001年5月23至26日在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隆重召开。来自海内外各地从事岩土工程科研、教学、设计、施工及管理等工作的专家和代表共120余人出席了大会。 会议共收到论文121篇,经评审共有105篇论文编入《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1年增刊专辑。大会论文涉及到岩土力学与工程学科的主要领域…  相似文献   

2.
《岩土力学》2005,26(1):32-32
中国力学学会岩土力学专业委员会和上海市力学学会岩土力学专业委员会主办、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和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承办的第八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研讨会于 2004 年 11 月 8-10 日在上海举行。来自全国 99 个单位的近 200 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会议由组织委员会主席王建华教授主持,中国力学学会岩土力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白世伟研究员致开幕词。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陈刚教授致欢迎词。孙钧院士作为嘉宾代表讲话。大会特邀孙钧、葛修润、沈珠江、郑颖人四位院士分别作了题为“岩石动力学的若干课…  相似文献   

3.
《岩土力学》2004,25(1)
第八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研讨会由中国力学学会岩土力学专业委员会和上海市力学学会岩土力学专业委员会主办,上海交通大学建筑工程与力学学院承办,拟于2004年10月在上海召开。自发布会议第一号通知以来,得到了国内土工程工作者的广泛响应和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现已接受了不少稿件。本次会议将展示有关岩土力学与工程中的数值分析和解析方法的最新研究成果、研讨发展趋势及热点、难点问题,并召开中国力学学会岩土力学专业委员会会议。会议筹委会正在积极准备会议相关事项,现将学术会议的有关重要信息再次通知如下: 1、应征论文…  相似文献   

4.
《岩土力学》2004,25(4):613-613
会议主办单位:中国力学学会岩土力学专业委员会;上海市力学学会岩土力学专业委员会 会议承办单位: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 会议协办单位(排名不分先后):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与岩土工程分会;上海土木学会土力学与岩土工程专业委员会;同济大学地下建筑工程系;东南大学交通学院;上海大学土木工程系;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福建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上海建通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会议主题及议题:1.关于学科发展动态的特邀报告;2.围绕下列主题进行学术交流与研讨:(1)岩土力学特性与本构模型;(2)岩…  相似文献   

5.
为了交流岩土力学新分析方法的研究经验,推动岩土力学加速吸收其它学科的新思想,促进新的学科分支的形成。中国力学学会岩土力学专业委员会拟于1989年12月在上海同济大学召开岩土力学新分析方法讨论会。会议专题:灰色理论、模糊数学、概率数值分析、时间序列分析、系统分析、专家系统、岩土细观分析等。请论文作者于1989年5月1日以前将论文摘要(1000至2000字)寄上海四平路同济大  相似文献   

6.
<正>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12届全国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大会将于2015年7月在上海举办。这次会议由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分会主办,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同济大学、上海市力学学会岩土力学专业委员会、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与岩土工程专业委员会等承办。第12届学术大会是继天津(1962)、武汉(1966)、杭州(1979)、武汉(1983)、厦门(1987)、上海(1991)、西安(1995)、南京(1999)、北京(2003)、重庆(2007)和兰州(2011)召开的前11届系列会议之后我国土力学与岩土工程领域的又一次学术盛会。  相似文献   

7.
2003年7月8日,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聘请香港大学副校长李焯芬为名誉教授仪式及学术报告会在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三楼会议室举行。会议由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副所长(主持工作)冯夏庭教授主持。聘任仪式上,冯夏庭教授对李教授的简历(包括香港大学副校长、国际岩石力学学会会场地选择中构造稳定性委员会主席等)及获得的成就(在岩石力学、环境岩土工程、土力学、地质灾害防治、基础工程、计算力学等方面发表了150篇学术论文,其中72篇杂志论文、5Keynote lectures、15个特邀报告等)做了详尽的介绍,并向李焯芬教授颁发了聘书。 香港大学李焯芬副校长…  相似文献   

8.
由中国地质学会水文地质专业委员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和上海市地质学会联合举办的“全国地面沉降学术讨论会”于去年11月24日至30日在上海召开。参加会议的代表有来自全国各地及上海市有关科研、生产和教学单位的专家、教授,也有年富力强的年青专家和热心学术工作的各级领导同志共135名正式代表和15名列席代表。这次会议共收到57篇论文和5篇译文,其中关于地面沉降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研究论文14篇,运用  相似文献   

9.
钱寿易 《岩土力学》1987,8(4):43-44
1987年6月23—28日,中国力学学会岩土力学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委员会成立大会暨岩土力学与工程战略讨论会在湖北宜昌召开。参加会议的委员和代表共30人。会议在宜昌中国三峡开发总公司会议室开幕。第一天上午,通过充分协商,产生了中国力学学会第三届岩土力学专业委员会。这届委员会共有委员28人,袁建新同志(中科院武汉岩土力学所所长)任主任委员,谷兆祺同志(清华大学水利系教授)、哈秋舱同志(中国三峡开发总公司总工程师)、周镜同志(铁道科学院铁建所研究员)、高大钊同志(同济大学科研处付教授)任副主任委员。下午即转入岩土力学与工程战略讨论会。在宜昌开会两天,其间,哈秋舲总工程师作了三峡工程论证概况和三峡工程的岩土工程问题的报告;代表们参观了葛洲坝水利工程。接着会议移至开往重庆的《江渝2号》轮上继续进行,最后在重庆建筑工程学院胜利闭幕。这次会议准备充分,安排紧凑,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战略讨论会上到会的委员和代表们发言涌跃,各抒己见,并就一些共同关心的问题开展了热烈的讨论。前任主任委员钱寿易教授因事不能赴会,他在给专业委员会的热情洋溢的信中也谈了自己对岩土力学与工程发展战略的看法,对会议很有启发。  相似文献   

10.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环境岩土工程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首届河海环境岩土工程学术论坛于2003年9月22日在河海大学学术交流中心隆重召开。来自全国23家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委员和代表参加了会议。大会由河海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所长、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环境岩土工程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刘汉龙教授主持,河海大学副校长严以新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后勤工程学院郑颖人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吴中如教授、南京大学罗国煜教授、江苏省科协学会部刘福在部长、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常务理事、江苏省岩土力学与工程学会理事长卓家寿教授及河海大…  相似文献   

11.
由中国力学学会岩土力学专业委员会主办、大连理工大学土木工程系与大连理工大学海岸和近海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承办、辽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院协办的第7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讨论会于2001年9月26~28日在美丽的海滨之城大连市召开。本届会议得到了钱令希院士、林皋院士等老一辈科学家的直接指导和来自全国各地的岩土力学科技工作者的积极响应,共收集学术论文123篇,并由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中国科学院院士钱令希教授与名誉主任委员袁建新研究员欣然为本论文集题词。所收录的论文涉及到岩土力…  相似文献   

12.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岩石动力学专业委员会于1987年10月在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召开成立大会,会议由岩石动力学专业委员会付主副委员王承树研究员主持并致开幕词,主任委员王武林高级工程师向大会作了岩石动力学专业委员会筹备工作报告。大会收到了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及学会理事长陈宗基教授的贺信;中国力学学会岩土力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高温高压专业委员会、地下岩石工程专业委员会、岩石力  相似文献   

13.
《岩土力学》2008,29(6):1550
(IS-Shanghai2008)由同济大学主办的国际土力学与岩土工程学会(ISSMGE)TC28委员会系列会议“第六届软土地层地下工程施工中的岩土工程问题国际研讨会”(The 6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Geotechnical Aspects of Underground Construction in Soft Ground,IS-Shanghai 2008)于2008年4月10~12日在上海同济大学胜利召开,该系列国际研讨会每3年召开一次,并且首次在中国召开。本次会议同时得到了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香港工程师学会、香港岩土工程学会、香港科技大学、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上海长江隧桥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的大力支持。  相似文献   

14.
中国水利学会岩土力学专业委员会主持召开的第三届全国渗流力学、第二届水利水电工程渗流学术讨论会于1986年1月10日至15日在湖南省大庸市召开。出席大会的有来自中国科学院,水电、石油、地质系统,高等院校以及刊物出版等方面的代表共109名。提交会议交流的论文计106篇。论文涉及岩土渗流的基本规律、物理模型、数学模型、数值计算,模拟计算、岩土的渗透稳定性、堤坝渗流控制及工程实例、  相似文献   

15.
<正>由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分会非饱和土与特殊土专业委员会主办、兰州理工大学等单位承办的"第二届全国非饱和土与特殊土力学及工程学术研讨会"于2017年7月24~26日在兰州召开,来自全国的118个单位的610多名代表出席了会议,兰州理工大学副校长俞树荣教授、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分会副理事长谢永利教授、中国力学学会理事孔令伟研究员和非饱和土与特殊土专委会主任委员陈正汉教授在开幕式上致辞。  相似文献   

16.
按1998年8月上旬在广州召开的中国力学学会岩土力学专业委员会会议上商定的意见,岩土力学专业委员会定于1999年10月19日-20日在南京举办岩土力学新计算方法讲习班.  相似文献   

17.
佘诗刚 《岩土力学》1999,20(4):geMap1
按1998年8月上旬在广州召开的中国力学学会岩土力学专业委员会会议上商定的意见,岩土力学专业委员会于1999年10月19~20日在南京成功地举办了一次岩土力学新计算方法研讨班.  相似文献   

18.
第九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研讨会暨中国力学学会第七届岩土力学专业委员会换届会议拟定于2007年10月在武汉召开。会议主题:(1)岩土本构模型与参数研究;(2)岩土力学计算新方法;(3)岩土工程研究与重大工程实例;(4)岩土试验与测试技术;(5)环境岩土力学与工程。欢迎全国相关学科的专家、学者、科技工作者与工程技术人员踊跃撰稿与参加会议。会议专题: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发展与回顾时间:2007年10月地点:武汉主办单位:中国力学学会岩土力学专业委员会承办单位: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会议论文与出版:第九届全国岩土力学…  相似文献   

19.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学会和中国水利学会岩土力学学会新属的土工仪器专业委员会,联合举办的土工原位测试经验交流会议,于去年10月9日至14日在天津市召开。参加会议的有85个单位的119名代表。另有44个单位的77名代表和天津市有关单位的同志,列席并观摩了仪器展览及现场原位测试表演。 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学会理事长、岩土力学学会主任委员黄文熙教授,就土工原位测试的意义、作用及  相似文献   

20.
由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数值计算与模型试验专业委员会主持召开的第二届全国岩石力学数值计算与模型试验学术研讨会于1990年11月13日至16日在上海市同济大学召开。参加会议的100多位代表来自全国20多个省和直辖市。代表中既有年富力强的中青年知识分子,也有德高望重的专家学者。代表中具有副教授、高工以上职称的有50多人,其中教授或教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