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前言 建筑空间塑造出入们进行社会活动的各种场所.不一样的人类活动赋予了空间不同意义.在传统的山地建筑空间中,重庆人有着自己的处理方式,比如我们熟悉的吊脚楼、挑台、架空、退台等,他们总能在一个个极限的地型中创造奇迹.这些建筑设计方式,征服了坡坡坎坎,营造了重庆特有的城市风貌. 办公建筑作为现代社会的产物,随着时代的进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社会竞争非常激烈、人们工作压力越来越大的今天,现代办公场所应满足人们生理、心理和情感的需求.舒适的办公空间可以提高效率,为身心减压.  相似文献   

2.
<正>成都十陵青龙湖是成都市环城生态区总体规划中"六湖八湿地"中的重要一环,项目用地北起成洛路、南抵成渝高速、西至十洪大道、东临绕城高速,总占地面积约10780亩。其中,一期面积约4700亩,主要围绕水面打造生态湿地景观;二期面积约6080亩,注重营造宜人的环境和丰富多样的景观公共空间。设计条件青龙湖二期的现状地形复杂,呈西高东北低的走势,整体坡度较缓和;现状东风渠(图1)自西北向东南贯穿  相似文献   

3.
京津冀地区城市人居环境气候舒适性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曹伟宏  王淑新 《冰川冻土》2017,39(2):435-442
京津冀地区城市聚集,目前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下,随着都市圈产业结构调整,各城市面临大量人口流动迁移,人居环境气候舒适性将影响人口重布。以京津冀地区13个主要城市作为研究对象,根据1951-2013年的气候资料,采用温湿指数THI和风效指数K,综合评价各城市气候舒适度,并加以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近63 a来,本区13个城市人居气候环境舒适性较高;区内各城市气候舒适性分布特点表现为由东北向西南,舒适性呈现降低趋势,河北省内秦皇岛、唐山、廊坊、邯郸等多个城市气候舒适性均高于北京天津两大城市。以全年气候舒适程度由高到低排序:秦皇岛>唐山>廊坊、邯郸、北京 > 承德 > 张家口 > 石家庄、邢台、保定、衡水 > 沧州、天津。这将成为引导人口分流的有利因素,驱动人口高度密集区进行有序合理疏散,缓解北京天津的大城市病问题。  相似文献   

4.
公路景观设计中应遵循人性化的设计理念,从人的体验出发,充分考虑到速度因素对景观形式、景观尺度、景观组合方式等方面的影响,运用各种手段,更加科学、合理地设计各种景观要素,从而体现公路空间的美学特点和司乘人员的视觉特性,使公路成为一条方便、快捷、靓丽的运输通道和人造风景线。从公路景观设计现状入手,对公路动态景观设计及其元素、基于动态特性的公路景观设计理论等方面进行研究,旨在探讨高效、经济、人性化的公路景观设计理论,以提高公路景观设计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相似文献   

5.
《中国勘察设计》2009,(7):73-73
中国勘察设计协会: 云南省勘察设计行业协会原办公大楼因改作它用,协会办公地点现已搬迂到新办公地址办公。云南省勘察设计行业协会秘书处新办公地点的通讯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如下:  相似文献   

6.
<正>随着我国城镇化发展、经济持续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住宅及其所属环境呈现出全龄化、人文智慧化、生态健康化、空间灵性化的要求,居住需求的多样化和个性化将成为市场发展的主要趋势。在宜居建筑空间的可持续生命中,无论是适用于年轻人的刚需性安居住宅、老年人的适老化养老住宅,亦或是儿童养成的适幼成长空间,在“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中,需要注重城市规划与生态景观设计、建筑绿色空间设计、社区完善的配套设施等方面,强调“有温度”的人文关怀空间与其智慧便捷的空间体验,打造出健康舒适、安全便捷、绿色环保、人文智慧的宜居品质环境,同时要强化公共服务生活圈建设,提升民生福祉,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相似文献   

7.
随着全社会法律意识的日益增强。民众对办理土地证的需求也不断增强,瑞安市国土资源局原设在二楼的办事窗口硬件设施条件逐渐开始不适应实际工作的需要。窗口出现的拥挤、嘈杂现象,引起了局领导的高度重视。为了给办事群众营造一个相对宽敞、有序、舒适的环境,该局想方设法调剂出一楼独立的大厅,并进行重新改造装修,于今年3月中旬搬入新大厅开始办公。  相似文献   

8.
冯静 《地下水》2011,(1):174-175
本文分析了居住区水景观在居住环境中的功能作用,总结了居住区水景观规划设计的手法,归纳了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和意见,从而梳理出一条较清晰的居住区水景观设计脉络.  相似文献   

9.
住宅建筑设计创新追求的内容就是住宅功能的完善、舒适和可持续发展。功能的完善就是按照人们的需求设置功能区,户型、楼型、环境中都有各自的功能区。舒适和方便实用就是在功能项目和占用面积空间合理的情况下追求质量品质的提高。在追求住宅品质的同时,还要节约用地,不能破坏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0.
住宅建筑设计创新追求的内容就是住宅功能的完善、舒适和可持续发展。功能的完善就是按照人们的需求设置功能区,户型、楼型、环境中都有各自的功能区。舒适和方便实用就是在功能项目和占用面积空间合理的情况下追求质量品质的提高。在追求住宅品质的同时,还要节约用地,不能破坏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1.
良好的医院环境,不光是合理的平面和适度的空间就能形成的,还要由色彩、合适的装饰材料、绿化、水、智能设备、家具、标识、艺术品,甚至音乐等多种因素综合而成,它是技术和艺术创造的最终结果。浙医一院门诊楼运用各种手段,为病人创造了一个温馨、舒适的就医环境。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55省道浒溪线(奉化段)改建工程的设计理念,强调在山区旅游公路设计中要注重对安全、环保及舒适性的要求,同时使公路与自然环境相协调。  相似文献   

13.
上海地下空间开发环境地质问题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根据上海特有的地质环境条件,在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中对主要的环境地质问题:地面沉降、砂性土与粉性土的液化、浅层天然气、软土、地下水。环境地质问题的特征及对地下空间开发影响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城市居住环境是城市本土性的重要载体。旧居住区环境改造应以场地固有的地域特点、历史文化沉淀为基础,培育小区本土化的环境格局和多样化的景观空间体系。本文以农展南里环境改造规划为例,来探讨如何提升住宅老区活力,挖掘居住环境的本土性,实现一个有机、舒适、便捷、安全、美观、有地域文化和特色的现代复合型可持续发展的居住环境。  相似文献   

15.
邢晓彬  段芳  邢晓东 《地下水》2012,(1):162-164
城市道路景观展示城市风貌,同时作为认识城市的重要视觉、感觉场所,是城市综合实力直接体现,反映城市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总体水平以及城市的特色。针对包头市钢铁大街道路景观的现状,从景观设计与城市生态环境的视角,分析道路景观的要素,探讨钢铁大街道路景观规划设计的特点,找出设计的不足之处。在此基础上,提出从物质建设及文化建设两方面改进的措施,以期为市民提供更人性化和生态化的公共交通服务环境。  相似文献   

16.
南海西樵人民医院是一座二级甲等医院,由门诊、急诊,医技,住院三座大楼通过医院主街相联而成。整个设计采用了以人为本、创新节能的现代化医院设计理念,创造出功能清晰、分区合理、便捷高效的舒适医疗环境。  相似文献   

17.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是缓解“城市病”、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经验和教训。通过调研国际上一些主要城市的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状况,剖析了当前国际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现状、问题及发展趋势,以指导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目前,国际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形成了以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扩大城市生存空间、建立集约型城市、构建舒适宜居城市环境为导向的开发模式,并以建设绿色、智慧的立体化城市为未来的发展趋势。我国应在充分吸收和学习国际上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经验和教训基础上,结合自身城市特点,高质量开发城市地下空间。  相似文献   

18.
吴亮  谢忠  陈占龙  马丽娜 《地球科学》2010,35(3):362-368
为了提高分布式环境下海量空间数据的空间运算的效率,解决空间分析处理模块在设计上与底层的数据库服务协议、空间数据模型等透明一致的设计问题.分析了分布式空间运算具备的基本特征,从空间运算任务分解和分布式空间数据的划分方法、共享数据复制策略、基于负载的数据划分策略和空间运算框架的缓存机制等几个方面讨论分布式空间信息的运算技术体系,并提出现阶段可行的实现框架.基于本框架开发的系统用于实际应用中,较好地解决了分布式环境下的大规模复杂空间数据运算的效率问题.以分布式环境下的经典空间运算为例进行的试验表明:该框架设计新颖,提高了空间运算效率.   相似文献   

19.
地下空间形态描述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下工程施工、开发地下资源(包括开采地下水)都会引起地面发生沉降,导致位于地面的城市、交通线路及水体随之沉降。这种工程性沉降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地下出现了空间,而非层状(即不规则形状)空间环境是一种普遍存在的情况,与层状空间环境的地面沉降机理不同。当地下出现非层状空间环境时,目前还没有实用的地面沉降预测模型,否则,把非层状地下空间简化为层状情形进行处理。基于地下出现褶皱层状空间环境时的地面沉降规律,研究非层状地下空间形态的表述和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20.
节约能源与营造舒适的居住环境密不可分,本文通过技术和非技术两个层面,分析了当前建筑节能设计中存在的不利因素,提出了建筑节能与人居环境相互促进,发展的途径与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