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提起黄河,家住巴彦淖尔市临河区的市防汛办副主任王墨田就忧心忡忡:“现在的黄河河床,已‘悬’在我家的房顶上了。说‘黄河之水天上来’有点玄,但说‘黄河之水房上流’一点也不过分。如果这一段大堤决口,站在房顶上都躲不过灭顶之灾。”据沿线水文站监测,黄河内蒙古河段在过去十年中“蹿”高了两米多,已成为继下游河南、山东段后又一“地上悬河”。河槽萎缩,河身变“瘦”地处黄河中上游的黄河内蒙古段,全长890多公里。数千年来,黄河用母亲乳汁般的河水,孕育了草原煤城乌海、草原钢城包头、河套平原及土默川平原,流传下“黄河百害,惟富一套”…  相似文献   

2.
《地图》2009,(3):12-13
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也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它从青藏高原越过青、甘两省的崇山峻岭;横跨过宁夏、内蒙古的河套平原;奔腾于晋、陕之间的高山深谷之中;破“龙门”而出后在西岳华山脚下调头东去,横穿华北平原,最后在渤海之滨入海。  相似文献   

3.
“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点水来也是可以的”.1952年10月30日毛泽东主席在视察黄河时首次提出了南水北调的伟大设想,从设想到现实竞如此艰难,仅规划论证就整整用了50年127位院士、6000人次专家.开了100多次研讨会.对50多种方案进行比选,终于在2002年.中央审议通过了《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形成了南水北调东线、中线和西线调水的基本方案.并获得了一大批富有价值的成果.通过三冬调水线路与长江、黄河、淮河和海河四大江河的联系,构成以“四横三纵”为主体的总体布局.以利于实现中国水资源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合理配置格局.  相似文献   

4.
孙果清 《地图》2012,(2):130-131
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七月黄河决口于河南省中河厅之中牟县杨桥。洪峰正流直入贾鲁河,向正南经尉氏、扶沟、西华三县入大沙河,再折向东入淮河。洪峰旁流向东南方向经通许、太康、鹿邑、濠州、太和入西淝河,再入淮河。本图反映的便是当时的情形,黄水泛滥时所经各州、县、城镇、村庄,均贴签注述各地灾情,并以黄色深浅表示受灾程度。  相似文献   

5.
“3S”技术在“数字黄河”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首先介绍了“数字黄河”的概念,并对GPS、RS、GIS及“3S”集成技术进行系统地阐述,最后,初步探讨了“3S”及其集成技术在“数字黄河”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渤海素有我国“鱼仓”和“海洋公园”之美誉。然而,随着环渤海地区经济快速发展,昔日波清浪白、鸟飞鱼跃的渤海正逐渐变成一座巨大的“污水池”。面对海洋环境专家“渤海可能变成‘死海’”的警告,国家有关部门联合环渤海四省市于2001年实施投资555亿元、为期15年的《渤海碧海行动计划》“药方”。但却在“群龙闹海”的治理格局下遭遇“失效”尴尬。在7月18日世界海洋日到来之际,专家表示:渤海污染继续恶化。“碧海”药方疗效甚微渤海依然笼罩“死亡阴影”2005年是“碧海计划”第一个“疗程”的结束之年,计划使渤海的污染得到初步控制。但国…  相似文献   

7.
引风送雨,振兴中华--空中南水北调方案设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红旗 《地图》2000,(1):50-53
关注黄河,拯救母亲河,开发大西北,改变南涝北旱,这是每一个华夏儿女都必须思考的有关民族兴亡、国家盛衰的切身问题. 经过长时期多角度思索,笔者曾发表过黄河下游双河道方案、黄河中游黄河清工程、黄河上游(包括大西北)春风再度玉门关气象工程,得到了有关部门的重视.  相似文献   

8.
孙立 《地图》2002,(3):59-61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而它,是“摇篮之魂”;《黄河大合唱》凡中国人都会唱,而它,是灵感之源。它激怒了黄河,发出声声怒吼;它激励着我们,为之感慨万千。  相似文献   

9.
<正>天然氧吧何处寻?醉里崤函不知归。暮春时分,春意正浓,三门峡黄河公园里满目青翠、鸟鸣悠悠,步入其中,犹如置身世外桃源,碧水盈盈处,阵阵清风送来草木的香气,每一次呼吸都有“洗肺”般的享受。生态,是一座城市的内在气质,也是一座城市的幸福基础。近年来,三门峡坚持“三水统筹”,强力推进黄河生态建设“十百千万亿”工程,打造“水清、滩净、岸美、山绿、河畅”的生态样本。  相似文献   

10.
Ping Chan 《地图》2011,(6):80-87
几个月前,那场吸引了全世界目光的盛大皇室婚礼上,平民王妃凯特将灰姑娘的童话变成现实。养育王妃的家乡——英国著名的“母亲河”泰晤土河谷中的小城雷丁(Reading)顿时声名鹊起,人们希望从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中勾绘出灰姑娘的蜕变轨迹。  相似文献   

11.
母亲河——黄河黄河源于青海巴颜喀拉山,是中国第二长河,主要支流有白河、黑河、湟水、祖厉河、清水河、大黑河、窟野河、无定河、汾河、渭河、洛河、沁河、大汶河等。干流贯穿九个省及自治区,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全长5464公里,流域面积75万平方公里。它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被中华民族称为母亲河,它是维系炎黄子孙的血脉,是中华民族精神与民族感情的象征。  相似文献   

12.
孙果清 《地图》2006,(1):89-89
“黄河之水天上来”, 这诗句一是形容黄河之水, 水流很长:二是表明对黄河的水源在哪里, 还不十分清楚。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黄河中下游一直是中华民族发祥、生活的主要地区, 人们对这里的河道等地理特征已经有所了解。而对黄河上游的地理认识却经历了漫长的过程,直到元代 专门派遣考察队实地踏勘河源,人们才开始弄清黄河上源的地理情况。  相似文献   

13.
据遥感影像揭示,除气象因素外,黄河与淮河洪泛形成主要受近代和现代活动构造控制。据分析,黄河下游现行河道存在一定程度隐患,部分河道稳定性较差,淮河中上游地区是现代沉降区,洪水壅滞难泻,对京九铁路及黄淮下游人民生命财产构成威胁  相似文献   

14.
<正>黄河万里,奔流激荡。在黄河“几”字弯的最后一道峡谷中,被誉为“万里黄河第一坝”的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耸立于大河之上,镌刻着新中国“黄河安澜,国泰民安”的丰功伟绩。黄河安澜,是炎黄子孙千年以来的夙愿。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共产党就把治理黄河列入治国理政的重要议程。1952年深秋,毛泽东主席第一次离京巡视就选择了黄河,发出了“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的伟大号召。1955年7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全票通过了《关于根治黄河水害和开发黄河水利的综合规划的报告》。  相似文献   

15.
2006年4月11日清晨5时,暴风沙尘肆虐,内蒙古自治区乌拉特前旗库容量超过1000万立方米的“污水暂存池”堤坝塌陷,严重威胁黄河,被迫决堤泄水,污水奔涌而下,淹没村庄、农田“这不是天灾,是人祸!”失去家园的群众说。“由于污水暂存池紧贴黄河大堤修建,风大浪高,危及大堤安全、危  相似文献   

16.
中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青海湖日渐“消瘦”,记者日前从青海省气象科学研究所了解到,近25年来,青海湖湖面已萎缩近150平方公里。经卫星遥感测量,青海湖西岸和北岸陆地相对推进距离分别达到1566.3米和3266.9米,年平均推进距离分别为62.6米和130.6米。青海省气象科学研究所专家表示,青海湖在1975年~2000年的25年间,湖岸总体变化趋势是陆地相对向湖水方向推进,湖岸形体整体萎缩。除此之外,水位下降、沙化、旱化、草原退化等已使青海湖百“病”缠身。如不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长此下去,青海湖不是变成沙湖就会变成死湖。美丽的青海湖百“病…  相似文献   

17.
诸葛亮、张仲景、张衡……自古人杰地灵的河南南阳,曾经名人辈出。在今天“,二月河”的名字更是家喻户晓,因为520万字的“帝王系列”就出自他的笔下。在离诸葛亮躬耕的卧龙岗4里远的“二月河”家里,记者与之长谈,深感他对黄河文化的情结……  相似文献   

18.
尽管国家三令五申,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出台了一个又一个重要文件,然而一些地方非法滥占耕地现象仍是愈演愈烈。在大量的违法用地案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所为。他们为何敢于屡闯耕地保护“红线”?记者调研发现,主要原因在于违法占地的“成本”太低,而“收益”却很高,完善现行法律势在必行。耕地“红线”变成了“弹簧线”按法律规定,省级以下的地方政府尤其是县、乡两级政府没有权力批准建设用地。但从已披露的一些土地违法案件来看,县、乡两级政府动辄就能把成百上千亩的土地批给用地单位或个人。近7年来,全国耕地减…  相似文献   

19.
<正>行“寻根之旅”,赴“黄河之约”。4月25日至29日,由《今日国土》杂志社、今日国土生态文学委员会、中共三门峡市委宣传部主办,三门峡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三门峡日报社承办的“黄河之约·绿水青山三门峡生态文学周”活动在三门峡市举办。人民日报社原副总编辑、著名作家梁衡,原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周建,《今日国土》杂志社社长、今日国土生态文学委员会主任柳忠勤,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原常务副会长、文学评论家李炳银,人民日报文艺部原副主任、散文作家王必胜,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生态文学作家李青松,光明日报文艺部原主任、散文作家彭程,中国作家协会小说委员会委员、小说家劳马(马俊杰),  相似文献   

20.
黄河水利委员会勘测设计院编制的《中国黄土高原地貌图集》已由水利电力出版社出版发行。举世闻名的我国黄土高原范围广阔、地貌类型复杂,是世界黄土地貌之典型。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高的河流,年平均输沙量达16亿吨,其中91%来自黄土高原、黄河中游水土流失面积约为四十三万平方公里,大量的水土流失使这里形成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的景象,又给黄河下游造成严重的地貌形变。人类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变化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