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今年4月22日是第34个“世界地球日”,其主题是“善待地球,保护资源”。地球是亿万种生命的摇篮,是迄今所知惟一适合人类生存的家园。自然资源是地球母亲给予人类的宝贵财产。自然资源和良好的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发展和创建文明的物质基础。因此,必须保护和合理利用资源,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2.
<正>林草资源作为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调节气候、涵养水源、防风固沙、保持水土、维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生态功能。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森林被誉为"地球之肺";而草原则有"地球皮肤"之称,与森林、河流等其他类型自然资源共同构成了人类生存的生态屏障。不同国家发展阶段、社会制度、林草资源类型各异,相应的林草资源管理体制也大不一样。但是,从维护地球生  相似文献   

3.
林草资源作为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调节气候、涵养水源、防风固沙、保持水土、维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生态功能。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森林被誉为“地球之肺”;而草原则有“地球皮肤”之称,与森林、河流等其他类型自然资源共同构成了人类生存的生态屏障。  相似文献   

4.
勾画绿色中国——21世纪中国生态现代化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从诞生的那一天开始,就生活在自然环境之中。自然环境为我们提供了生命支持、物质和文化服务。没有自然环境,就没有人类文明。随着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和人口的快速增长,如果按照传统发展模式,人类的物质需求将逐步逼近自然环境的承载极限,自然环境有可能发生不可逆退化。事实上,人类已经拥有毁灭地球的强大能力,而地球已经越来越不堪承受人类的需求重负。在现代化进程中,如何科学地处理自然环境、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的相互关系,实现文明进步与自然环境的互利耦合,是一个无法回避和日益突出的问题。《中国现代化报告2007》系统分析了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5.
每年的4月22日,我们都会探寻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人与地球和谐相处这一永恒的命题。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地球母亲为我们提供了生存与发展的一切物质需求。但是,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却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尤其是矿产资源,伴随着人类社会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6.
正4月22日,第49个世界地球日如约而至。今年,在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也将举行声势浩大的地球日纪念活动,而且,更加注重"珍惜自然资源,呵护美丽国土",注重"讲好我们的地球故事"。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她给了我们丰富的资源、适宜生存的环境和唯一的家园。然而,懂得珍惜,并不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能力。在很长的历史时期中,人类并没有意识到地球的给予是多么难能可贵、无可替代,反而  相似文献   

7.
地球是迄今所知唯一适合人类生存的美好家园,一年一度的世界地球日是人类共同的节日,是呼唤人们尊重地球、保护地球和善待地球的日子。今年,我国纪念世界地球日的主题是“善待地球——科学发展,构建和谐”。这一主题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思想,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地球是浩瀚宇宙中一颗璀璨的行星,自然资源是地球母亲赋予人类的宝贵财富,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地球孕育了人类,人类在不断利用和消耗各种资源,然而,地球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而“地球—生命—人类”系统的平衡能力与物质的生产和调节能力也是有限的。人类必须在地球资源与环境容量允许的范围内去谋求人类文明的目标,否则,就必然受到自然界的惩罚。自工业革命以来相当漫长的岁月里,人类一直认为大自然的“宝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尔后一系列危及人类生存发展的全球性问题,如人口爆炸、资源枯竭、环境污染、温室效应和生态破坏等等,都与人类这种有失偏颇的认识有关。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和工业的发展,人类给予地球的负载变得越来越沉重。如何善待地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建设和谐广西,是一项艰巨而紧迫的任务。广西是人口大省(区),却是经济弱省(区)。作为欠发达地区,不仅发展...  相似文献   

8.
<正>科技在不断地影响和改变着地球。人类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强大——可以随心所欲地穿透山峦、截断江河,挖掘地下深处亿万年孕育积累下的宝贵资源,甚至,能以发展之名,损毁一片片浩瀚的森林、壮美的草原、洁净的土地和清澈的河湖。回首近200年以来的历史,以工业革命为肇始,人类社会在以科技为翅膀飞速发展的同时,对地球资源的掠夺和对生态环境的毁坏,也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程度。  相似文献   

9.
在这春意盎然的四月,在风光秀丽的千岛湖畔,我们迎来了第46个“世界地球日”。今年的活动主题是: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益。确定这个主题,目的在于进一步提高公众对国土资源国情国策的关注和认识,普及国土资源新理念、新方法、新技术,引导全社会节约集约利用资源,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它是我们唯一的家园。地球给予我们丰富的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  相似文献   

10.
4月22日“世界地球日”,是全世界人民共同的节日。今年“世界地球日”纪念活动的主题是“善待地球——保护资源”。 众所周知,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适宜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星球。人类的衣食住行和一切社会经济活动,都离不开地球提供的各种物质基础。人类依靠开发地球上的自然资源生存繁衍,进行生产建设,提高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当今社会,90%以上的一次性能源、80%的工业原材料、70%的农业生产资料、30%的工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用水均来自矿产资源或与之有关。河南省矿业及相关能源与原材料加工业产值占全省国民生产总值的40%左右,矿产资…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人口增长及城镇化、工业化不断发展,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压力越来越大,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协调问题也日益严峻。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的社会发展阶段和文明形态,其概念的提出是对可持续发展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另一方面,土地是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基础和载体。土地利用变化与社会经济发展及生态环境保护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在此背景下,地理学研究视角下的土地利用模拟为促进生态文明提供新的研究视野。  相似文献   

12.
王勇 《国土资源》2016,(11):27-28
自然资源是地球留给全人类的宝贵财富,人类在认识和利用资源时,必须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否则会造成资源的浪费,甚至是遭受自然的报复.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自然资源离任审计已经成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全面认识并深入开展自然资源离任审计,对促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推进国家治理的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2012》是一部关于全球毁灭的灾难电影,讲的是由于自然环境和资源长期被人类掠夺性破坏,地球自身平衡系统面临崩溃,将迎来世界末日.影片的结局是一小部分幸存的人借助方舟获得了继续繁衍和发展的希望,影片带给人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都是十分巨大的.  相似文献   

14.
正2017年4月22日,我们迎来了第48个世界地球日,这是宣传我国国土资源国情国策、提高公众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意识、普及地球科学技术知识的重要时机。国土资源部把这次地球日主题定为"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倡导绿色简约生活——讲好我们的地球故事"。众所周知,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是人类最重要的财富。为了生存和发展,人类无时无刻不在索取地球资源,然而,地球资源是有限的,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随着地球资源不断地被开发利用,地球环境持续恶化,保护地球、保护资源成为摆在全人类面前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5.
正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与自然环境休戚相关。人类对自然资源,甚至整个地球空间的认知,经历了数千年的变迁。对周边环境的描述和认知作为人类的一项重要使命,始终贯穿于其文明发展历程之中。从古至今中外统治者对自然资源的态度中国先秦古籍《山海经》中记录了大量历史、地理、矿产、动植物、国家、民族及宗教等多方面内容,其中对于地理环境信息的描述  相似文献   

16.
正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矿产资源,人类文明和不同类型、不同模式的文化形式与自然环境息息相关。千百年来,江上清风、山间明月赋予人们多少哲思与学意,激发人们多少想象与创造。因此,珍爱地球、保护地球,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所有生活在这个星球的人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17.
前言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活动的场所,它向人类提供了生态、能源和矿产等各种资源。在自然状态下,资源形成了特定的生态平衡环境,但由于人类的各项活动,特别是工业群和城市群的发展,资源的开发使资源的自然状态被改变,甚遭到破坏,从而影响人类活动的正常进行。因此,环境、资源、人类是一个自然综合体。环境为人类提  相似文献   

18.
<正>过去,人们一直比较重视农田的生产功能,比如粮食产量是否能满足人类生存发展的需要。而今,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人们对于农田有了更多认识: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农田不仅有净化空气、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消纳废物等生态功能,还有认知启迪、怡情养性等社会功能。在自然资源统一监管的背景下,如何建设和保护生态良田,如何发挥好农田的多种功能,如何统筹协调生态文明建设和耕地资源保护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正大地回春,鲜花初绽。2018年4月22日,我们迎来了第49个世界地球日。今年地球日的主题是"珍惜自然资源,呵护美丽国土——讲好我们的地球故事"。自然资源是指自然界天然存在、未经人类加工的资源,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并能为人类利用的自然要素。他们是人类生存的重要基础,是人类生产生活所需的物质和能量的来源,是生产布局的重要条件和场所。自然资源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宝贵财富,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根基。  相似文献   

20.
正矿山是人类生存必不可少的物质资源,但开发后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因此,矿山生态修复就显得尤为重要。党的十九大指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自然资源部组建以来,先后多次就矿山生态修复提出工作要求。矿山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