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7 毫秒
1.
县气象站是气象工作的基层单位,地区局的工作重点应该放到县站。但是地区局怎样抓县站工作呢?我们的做法是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依靠党委,抓好县站。  相似文献   

2.
县站是我们气象部门的基层,是为农业服务的第一线。把我们工作重点放到县站,加强县站预报工作建设,对于促进气象工作为  相似文献   

3.
1预报现状及改革思路随着气象部门结构调整,各县站人员分流已基本到位,多数县站业务人员2~4人,县站为解决经费不足的问题,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与创收工作。有些县站注重服务创收工作,忽视基本业务建设;业务工作中为完成上级下达的目标任务硬指标,重视测报工作,轻...  相似文献   

4.
一、开展县站预报的理论研究 目前县站预报技术处于徘徊,停滞不前的状态,预报质量不稳定。这大概是由于有不少的方法缺乏物理意义,有些方法在实用上虽然还行得通,但其理论依据说不清。县站预报作为一门科学技术,它与其它科学一样,需要有理论指导,才能不断发展。县站预报业务技术的发展,需要实实在在地总结分析各个阶段的经验。这工作分散单干,或靠少数站来做是难行的。必须有一定的人员来系统地研究。因此,建立一个省、地、县结合的县站预报科研体系,开展县站预报方法理论研究,探索有理论指导下的县站预报  相似文献   

5.
鉴于目前县级终端的预报系统与地面观测系统被集成在一块,而大多数县站的预报工作与观测工作是相互独立的,这就必然地存在着二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不便。为此,我们建成了一种方便实用的县站网络,为县站的业务工作提供了方便。  相似文献   

6.
董焕军 《气象》1988,14(2):55-55
实践证明,MOS预报方法在县站的推广和使用,不但对稳定和提高县站预报质量有一定作用,而且为县站预报业务向客观化、定量化发展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我市自1984年开始向县站推广MOS预报方法,目前大部分县站都有了多套MOS方程,并已成为各站预报业务中的主要预报方法。但在引进、推广过程中也走过一些弯路。为总结经验,以利于改进工作,现提出以下几个问题,与同行共同研究。  相似文献   

7.
为使县站预报技术不断提高和发展,重要的是总结和吸取县站预报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从中认清今后发展的方向。笔者在县站工作中体会到: 首先要明确县站预报的重点,县站的预报研究工作,必须在这个重点上下功夫。县站预报以什么为重点,当前看法不一,县站开展长、中、短预报,是当地农业生产的客观需要,以什么时效预报为主,笔者认为是根据预报对象,生产需要和当前的预报能力而定,不能脱离实际搞一刀切,就其安排生产而言,春播期天气、干旱及寒露风年景趋势,是由大尺度天气系统造成的大范围天气过程,以长期预报为主有一定依据,而出现在  相似文献   

8.
一、“县站预报”存在的几个问题:二十多年“县站预报”发展的历史,成绩是主要的,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具体表现为:A.县站预报技术工作长期任其“八仙过海”,自由发展。在技术管理上基本上还是空白,二十多年来,业务技术上除了三个“三结合”原则外,提不出具体措施。有些县站至今还在靠“收听加看天”发预报。B.预报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作为县站预报基础的加密观测网与情报网至今还未建成,测雨雷达在县站预报  相似文献   

9.
于达人 《气象》1978,4(1):9-10
县站天气预报是大跃进的产物,是我国县站气象工作者的一种独创。近廿年来,广大气象人员在毛主席革命路线的指引下,勇于实践,不断总结,县站预报工作总的来说,是不断向深度和广度发展的。最近,《气象》开展了“怎样做好县站预报”问题的大讨论,我想就自己的体会和了解,对当前如何提高县站预报水平的问题讲几点认识。 一、用对立统一规律分析天气中的矛盾 对立统一规律是宇宙的根本规律。县站预报工作中必须用这个规律来观察、分析天气气候的变化,研究各种因素(如太阳辐射、地理地形、大气环流、各种天气系统、单站气象要素等等)之间的关系及其对形成当地天气气候的影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只有从矛盾的各个方面着手研究,才有可能了解其总体”。 有人认为对立统一规律只能用于“天气空间分布”  相似文献   

10.
范东光 《气象》1977,3(11):3-4
图资群结合的县站预报方法,普遍认为是行之有效的。要发展这一预报方法,不仅是县站的事,也是整个气象部门的一项重大技术课题。从“图”的角度,气象台为县站提供哪些天气图表资料,才更有利于县站实行图资群结合呢?长时期来,各省气象台在这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形势预报口语广播;播发简易天气图,由县站点绘、分析;或通过天气形势分型,抓影响系统  相似文献   

11.
一、县站预报概况陕西省的县站预报工作,五四年就在褒城、铜川气象站有了萌芽,一开始运用群众看天经验制作雷雨短期预报,被称为“观云测天”预报阶段。五八年,中央气象局推广云南镇雄站补充订正预报经验之后,陕西省有36个县站(占47%)开始发布短期雷雨补充订正预报,预报工具为单站要素点聚图和曲线图。五九年至六○年  相似文献   

12.
半年多来,我经常下站审核报表,尝到了一点甜头。我感到审核员下站审核好处很多。下面谈谈自己一点粗浅体会:作风一、面向县站,深入基层,改变工作过去,受“四人帮”流毒影响,怕出差辛苦,不愿多下县站,长期蹲在机关审核,审出来的问题用电话查询。还有的站报表长期不报不知原因,来了就审,不来就等,影响资料上报和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13.
高斌  马剑峰 《山东气象》1996,16(A00):63-64,52
市县微机远程终端、具有气象资料和信息传输速率快,信息量大,图象清晰等特点,为县站预报提供了可靠的依据,给县站预报和服务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4.
近来,对县站是否作长期预报问题有些争论。 有人说,“今后可以充实加强省、地两级的长期预报业务,县站只对大台发布的长期预报进行补充订正”。我是不同意这种主张的,因为县站如果不再制作长期预报,就难以对大台的长期预报进行补充订正,也就不能做好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15.
借这次讨论机会,结合我地区预报工作的实际情况,对县站预报应如何在调整中加强,谈几点看法。一、对县站预报任务进行调整。现行的三级预报、逐级具体的预报业务体系,使区(省)、地、县三级台、站各自发布长、中、短期天气预报。造成了预报层次重叠,预报内容重复和预报服务混乱的现象,同一服务单位同时收到几份预报,有时是相矛盾的预报,造成服务上的矛盾。三级预报任务有必要进行调整。目前县站预报人员在数量、质  相似文献   

16.
我们对佘修平同志的文章进行了学习研究,并结合我站开展预报工作的实践进行了座谈。对佘修平同志文章中第一个问题提出“县站就不能离开气象台的天气形势、环流背景,而独立做预报”这个观点,我们是不同意的。我们认为,县站预报工作只要真正作好了,不仅能够独立自主地做出预报,而且还可以准确及时地做出预报。  相似文献   

17.
县站预报是气象事业走我国自己发展道路的产物,在为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服务中,尤其在为农业服务中,显示了很大的生命力,作出了贡献。然而县站预报还年轻,还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我站从七三年起,从统计预报的角度,对基本资料处理、因子的选择和预报方法问题,进行了一些摸索,经历了淘汰—改进—使用的几个反复过程,希望能找到一套适合县站条件的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18.
市县微机远程终端,具有气象资料和信息传输速率快,信息量大,图象清晰等特点,为县站预报提供了可靠的依据,给县站预报和服务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9.
朱官忠 《气象》1978,4(11):10-10
做好县站预报,关键是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县站预报工具和方法。我国县站预报从1958年诞生以来,经过广大气象工作者的努力,已经创造了曲线图、时间剖面图、点聚图等各种县站预报工具,为我国县站预报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但要形成一套完善的县站预报工具和方法,还有待于继续开展县站预报工具的研究和改革。 为了适应县站独立制作预报的需要,一种好用的县站预报工具或方法,必须具备:①反映天气过程较明显;②反映天气系统的能力较强,③对本地未来天气(特别是重大灾害性天气)有较好的预示作用  相似文献   

20.
张之锜  陆庠 《气象》1981,7(1):14-15
一、前言 我国的气象站预报(以下简称县站预报)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它在为生产服务中作出了自己的贡献。近年来,不少同志提出了一些问题,诸如县站预报的理论是什么,预报工具和预报方法应否统一,如何实现图资群结合,数理统计在县站预报中的作用以及时间剖面图和曲线图的优劣等;并且各自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设想。这些,在《气象》1977—1978年举办的“怎样做好县站预报”的讨论中,得到了广泛的反映。为了探讨这方面的问题,我们查阅了近二十年来有关县站预报的大量文献,回顾了自己的工作经验,并且到一些台站进行了调查学习。 我们体会,目前在县站预报领域内提出的问题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