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华南地区是地质历史上热水沉积最为发育的地区之一。沉积建造类型、沉积作用方式、产出的大地构造背景及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等方面均反映了热水沉积的多样性。该地区的许多金属矿床直接或间接与热水沉积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2.
板块沉积学     
近二十几年来,板块构造理论极大地促进了现代沉积学的发展,使我们对沉积作用、沉积体系和沉积盆地形成机制等方面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基于现代已知板块构造背景下沉积盆地的研究而发展起来的盆地分析模式使盆地分析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井且成为古板块再造的重要手段。与此同时,特别是近年来,沉积学家越来越认识到板块构造对沉积作用控制的重要性,已有众多的研究是围绕着沉积学和板块构造相结合进行的,这已成为沉积学界热门的前沿课题,于是逐渐产生了一个以沉积作用同板块构造密切结合为研究特色的交叉学科——板块沉积学。这一提法尚未见国内外公开报道,虽然龚一鸣在其博士论文中使用这一概念,但遗憾的是并没有对其做出深入讨论。中国地质大学刘本培和孟祥化教授1992年也开始招收板块沉积学方向的  相似文献   

3.
华南古海洋热水沉积作用研究概述及若干认识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17  
华南地区热水沉积建造发育,在沉积建造类型、沉积作用方式、产出的大地构造背景及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等方面反映了热水沉积的多样性。该地区的热水沉积作用具有相对确定的演化特性,并与许多金属矿床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沉积学发展现状与前瞻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沉积学的概念源于19世纪初,其发展大致经历了沉积岩石学,沉积学,沉积地质学二个阶段,目前,随着各种边缘,分支,交叉及横断学科的发展,沉积学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主要表现在层序地层学,事件沉积学,矿床沉积学,实验沉积学,大地构造沉积学,储层沉积学、全球旋回地层学等的诞生和发展。预计到21世纪,沉积学除在大陆动力学,全球变化方面进一步深入发展外,还将与资源和环境密切结合,形成新的学科领域,主要包括资源沉  相似文献   

5.
简要介绍了中国科学南沙综合考察队有关海洋沉积学十年科考取得的研究进展,包括现代沉积作用过程,沉积地球化学,礁碳酸盐地质学,盆地分析,古海洋学与全球变化等方面。  相似文献   

6.
王宏语  李瑞磊  朱建峰  徐文 《现代地质》2019,33(6):1151-1162
构造沉积学不仅强调大地构造背景条件对盆地演化的控制作用,同时还注重盆地内部的构造特征与沉积充填特征之间的控制及响应关系研究。陆相裂谷盆地发育过程中,构造作用强烈,盆地沉积充填过程复杂,进行构造沉积学研究对揭示盆地构造沉积演化过程具有重要意义。以大量地震、钻测井资料为基础,结合大地构造背景资料,研究松辽盆地伏龙泉断陷发育过程中的构造、沉积演化特征,分析构造活动与沉积作用之间的响应及控制关系,并由此讨论半地堑陆相湖盆的沉积充填演化规律及其控制因素。研究表明,在伏龙泉断陷盆地演化过程中,早期的火山岩隆起对盆地初始裂陷期形态具有明显的影响作用;边界断层的分布及其生长速率特征则对盆地结构演化过程起着首要的控制作用。盆地裂陷期,研究区古气候环境比较稳定,构造因素是控制该陆相裂谷盆地地层序列与沉积特征的首要因素;断裂发育特征决定了盆地的古地貌特征,而盆地的古地貌特征直接影响着盆地内部的沉积充填类型与沉积体系展布格局;区域构造抬升与断块掀斜是该半地堑盆地内部发育不整合面的主要因素。在陆相裂陷盆地的构造沉积特征研究中,构造沉积学显示出了其必要性与适用性,有利于在揭示构造沉积现象的同时,合理解释其地质成因。  相似文献   

7.
板块沉积学     
板块沉积学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是以沉积作用同板块构造密切结合为研究特色的交叉学科。作者初步定义为:板块沉积学是研究各种板块构造环境下沉积岩石组合以及沉积作用演化的学科,是介于沉积学和板块构造学之间的边缘学科。它属宏观沉积学的范畴,主导思想是“活动论”。  相似文献   

8.
沉积地球科学的历史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7,自引:5,他引:7  
何起祥 《沉积学报》2003,21(1):10-18
沉积地球科学自上世纪初从地层学中分出 ,成为独立的地球科学分支 ,经历了沉积岩石学、沉积学和沉积地质学三个发展阶段。沉积岩石学以沉积岩的特征、分类、产状和成因为主要研究对象 ;沉积学以沉积作用及沉积岩的形成为主要研究任务 ;沉积地质学探讨四维空间里沉积物运动的规律性 ,是沉积地球科学的新的拓展和升华。本文回顾了沉积岩石学、沉积学、沉积地质学的发展历史及其中蕴含的科学思维与方法学的重要变革 ,从认识论和方法学方面总结和讨论了本学科的发展轨迹。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沉积物污染和环境沉积学   总被引:44,自引:2,他引:44  
环境沉积学着重研究人类活动与沉积循环(包括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沉积作用和早期成岩作用)相互间的影响,寻求人类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更佳方式。现在,全球河流、湖泊和海洋中沉积物污染严重,沉积学家应予以关注并为解决由此所产生的环境问题做出贡献。实际上,为了对沉积物环境质量进行评估和治理被污染的环境,需要沉积学家去研究污染物的时空分布与岩相、沉积相和沉积体系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污染物在沉积作用和早期成岩作用中的行为,研究沉积物中污染物的存在形式等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0.
李忠 《沉积学报》2006,24(6):928-933
第17届国际沉积学大会于2006年8月27日至9月1日在日本福冈市召开。做为四年一次的国际沉积学盛会,大会讨论了微生物过程和沉积成岩作用、深海与陆缘沉积过程及产物、沉积记录与重大地质环境演化、火山-沉积大地构造,以及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的环境沉积学与资源问题等热点领域,其中大多将会继续成为未来若干年内国际沉积学的重要发展方向,并可能成为今后理论沉积学创新的重要生长点。但是在本次大会上,对陆相(或非海相)沉积与大陆构造、活动古地理、盆地流体动力学及相关成岩作用的研究并未形成热点。与国际沉积学研究强国相比,认为我国沉积学研究是危机与机会共存;我们不仅在服务国民经济方面,而且在国际沉积学前沿研究领域应该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1.
造山带动力沉积学是造山带地质学和大陆动力学研究的重要方面。造山带动力沉积学研究的重要基础是识别造山带的原型沉积盆地,认识其大地构造沉积相和原型沉积盆地的演化。造山带动力沉积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造山带区域地层学、沉积学、大地构造学、造山带原型盆地的充填序列或构造层序、古地理和古海洋及建立沉积盆地的动力模式。其研究方法涉及造山带原型盆地的物源和组分分析、沉积相和沉积体系及沉积构型分析、充填序列和构造层序分析、古流向和古地理分析、沉积厚度和沉降分析以及沉积盆地动力模拟等。  相似文献   

12.
主要选取沉积环境与沉积体系、碳酸盐岩、碎屑岩成岩作用、层序地层学、沉积盆地分析与模拟、中国海海底沉积作用、油气储层沉积学、矿床沉积学等若干领域 ,对我国沉积学作一简要回顾与展望 ,并借此庆祝《沉积学报》创刊二十周年。  相似文献   

13.
王随继 《沉积学报》2002,20(3):398-399
第十六届国际沉积学大会于2002 年7月8日至12日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举行,本次大会的主题是:沉积作用的35 亿年。这是非洲大陆首次举办这类会议,同时也是国际沉积学家协会成立的五十周年纪念,因此显得非常隆重。  相似文献   

14.
海南岛沉积建造特征及大地构造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海南岛是欧亚大陆壳的南缘。作者主要依据沉积建造特征及其演化、空间分布和大地构造属性,并结合岩浆活动等重要标志,认为海南岛经历了地槽、地台、地洼三个大地构造发展阶段。以岛南九所—陵水深断裂为界,岛中岛北现阶段属东南地洼区,前寒武纪一早古生代为地槽区,晚古生代为地台区;深断裂以南为南海地洼区,前寒武纪时为地槽区,古生代演化为地台区。全岛早三叠世末同时进入地洼发展阶段。岛西石碌铁矿和近年发现的戈枕金矿成矿带皆位于前寒武纪地槽构造层内,皆受地洼构造叠加改造影响,皆属多因复成矿床。  相似文献   

15.
【意义】第21届国际沉积学大会于2022年8月在北京召开。会议热点主要包括深时气候与环境、构造与火山沉积学、环境与灾害沉积学、生物沉积过程、陆相碎屑沉积体系、海相碎屑沉积体系、海相碳酸盐岩沉积、现代沉积过程、资源沉积学、沉积地球化学和地球科学研究新方法技术。【进展】与往届国际沉积学大会相比,深时气候演化以及中新生代温室效应和极热事件、新生代亚洲—青藏高原气候变化机制及沉积响应、特提斯构造与沉积作用、亚洲大陆边缘源—汇系统与沉积机制、碎屑沉积和生物沉积作用、海盆与湖盆混合沉积过程与时空差异、火山沉积学与灾害沉积学、有机—无机相互作用与碳中和、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等方面受到广泛关注,深海油气资源及沉积矿床等相关研究得到了快速发展。【结论与展望】国际沉积学大会的前沿动态和热点问题综合分析表明,未来中国沉积学研究应当不断推动沉积地质学由定性描述向定量分析发展,创建具有中国区域地质特色的沉积学理论体系,为确保我国能源资源安全作出地质贡献。  相似文献   

16.
为了总结交流我国近年来在沉积学理论、沉积与能源、沉积与环境、沉积与大地构造等研究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突显沉积学在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讨论沉积学的发展趋势与发展战略,促进中国沉积学与国际沉积学研究的全面接轨,根据第二届全国沉积学大会的决定,第三届全国沉积学大会将于2005年9月在成都召开。这是中国沉积学界每4年召开一次的盛会。大会将围绕“沉积学与社会发展”这一主题,重点讨论沉积作用与油气资源勘探开发、与沉积体系有关的矿产资源、全球环境变化与沉积作用、超大陆重建与大地构造沉积学、理论沉积学与新…  相似文献   

17.
造山带沉积地质学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造山带沉积地质学是造山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随着板块学说和活动论思想在大陆造山带研究中的应用和深化,造山带沉积地质学领域出现了政府和方法论上的重大革新和突破。本文从造山带非史密斯地层学、沉积盆地分析、大地构造相分析、造山带层序地层学、造山带古海洋学、造山带动力沉积学及造山带沉积地质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等诸方面扼要介绍了造山带沉积地质学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18.
造山带地层学和沉积学是现代地层学、现代沉积学与板块构造学相结合,应用于大陆造山带构造演化的新研究领域,其主导思想是板块构造环境控制并影响了造山带地层发育、沉积作用和沉积盆地的形成与发展,其哲学依据是全球构造活动论和地质演化突变观。  相似文献   

19.
地震沉积学在中国:回顾和展望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曾洪流 《沉积学报》2011,29(3):417-426
介绍了地震沉积学的发展历史,讨论了地震沉积学的涵义、地质和地球物理背景、关键技术以及近期发展展望。地震沉积学是一个新的学科领域,在其发展过程中不仅得到西方石油工业界和学术界的大力扶持,也得到了中国大多数学者的认同和支持。地震沉积学与地震地层学和层序地层学有着内在联系,但在内容上更注重研究沉积岩和沉积作用。在目前技术条件下,地震沉积学体现为地震岩性学和地震地貌学的综合。地震沉积学得益于对地震水平分辨能力的利用,对地震反射穿时性的认识,及利用等时地层格架内的虚拟作图解决薄层水平成像问题的顿悟。地震沉积学经济实用的两项关键技术是地震道90°相位化和地层切片。中国地震沉积学的近期发展可能出现在陆相盆地地震岩性学方法、陆相盆地的地震沉积相模式、及陆相盆地地震沉积学研究规范等方面。  相似文献   

20.
随着铀矿床尤其是砂岩型铀矿勘探和开发的迅速发展,砂岩型铀矿沉积学的概念应运而生。铀矿沉积学是研究沉积盆地形成演化过程中铀的成矿作用、形成环境、含铀岩(层)系特征,以及沉积作用控制下铀的富集机理和分布规律的学科。它综合了铀矿地质学、盆地分析等学科的内容,具有较明显的学科交叉特点。砂岩型铀矿沉积学是铀矿沉积学最典型的代表,它以盆地分析、砂岩型铀矿地质学为重要理论平台,结合沉积学技术方法,具体研究砂岩型铀矿形成的物质来源、成岩作用与铀的预富集、沉积物的结构构造与渗透性、沉积体系与含铀岩系分析、流体作用与后期改造、层序地层与铀的空间分布、铀富集因素与沉积和古气候环境,沉积作用因素与砂岩型铀矿预测,以及管理信息化的三维可视化建模等。以新疆伊犁盆地、吐哈盆地、鄂尔多斯盆地北部等地区代表性砂岩铀矿为实例,从铀矿聚集与沉积物形成—演化过程、沉积物特征及沉积体系分析与铀矿聚集、层序地层学与铀聚集作用等方面分析了铀矿沉积学研究的最新进展和认识。同时对铀矿沉积学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认为砂岩铀矿“大规模成矿作用”和铀的“超常富集”关键地质环境、含铀岩系沉积与铀的空间分布、多种高新分析测试技术的应用等方面将是铀矿沉积学未来研究和发展的重点。由于铀矿沉积学与人类生存环境关系的重要性,并且其涉及沉积学学科的方方面面,因此有理由相信,铀矿沉积学未来可能作为沉积学的一个独立分支学科将得到更好的研究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