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化石的记忆     
《西部资源》2008,(2):32-32
●阿拉善早白垩世恐龙动物群1959年中苏古生物考察队发现,位于阿拉善左旗吉兰泰盐池北部地区。恐龙动物群以阿拉善原巴克龙、戈壁原巴克龙、毛尔图吉兰泰龙、大水沟吉兰泰龙、鹦鹉嘴龙、懒龙和鳄龙等的繁盛为特征。  相似文献   

2.
作为我国重要的晚白垩世恐龙化石产地之一的巴音满都呼,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宝音图苏木,中外科学家、科学考察团曾多次进行考察、研究,先后发现了驰龙类、单爪龙类、角龙类、甲龙类、多角兽类、龟鳖类、鳄类、蜥蜴类、哺乳类等多种不同的脊椎动物化石以及蛋化石。特别是发掘出的从幼年、成年到老年的原角龙系列化石,较系统地揭示出该动物群的演化历史,显示晚白垩世原角龙动物群的进化史,巴音满都呼地区应是原角龙的主要栖息地之一。此外还发现了保存完整的恐龙蛋化石,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因此,这里是研究恐龙演化、灭绝等生物进化的重要科研基地,是我国重要古生物化石保护产地。  相似文献   

3.
<正>近期,内蒙古自治区地质环境监测院在配合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开展"内蒙古重要恐龙动物群特征与相关地层对比"项目过程中,在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和鄂尔多斯市发现多处重要古生物化石产地及多种类型的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在阿拉善盟阿右旗首次发现晚白垩世恐龙蛋化石,此外还有大型蜥脚类以及兽角类、原角龙类、窃蛋龙类化石等。在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新发现了早白垩  相似文献   

4.
<正>鄂尔多斯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西北东三面被黄河环绕,南临古长城,毗邻晋、陕、宁。辖七旗一区,总面积8.7万平方公里。鄂尔多斯属于中新生代盆地,地层发育古生物化石极其丰富,主要有古脊椎动物化石(肯氏动物群化石、恐龙化石、恐龙遗迹化石、龟化石、鱼类化石等)和无脊椎动物化石(三叶虫化石、珊瑚化石、角石类化石等)。其中,中生代恐龙足迹化石、恐龙骨骼化石、古人类化石、哺乳动物化石都极具科学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5.
《西部资源》2009,(2):15-15
近日,从河南省地质博物馆恐龙研究室了解到,经过对汝阳县新出土的恐龙化石进行专题研究,专家们认为这只蜥脚类恐龙为新属种,是目前已发现的亚洲最大恐龙,并将其命名为"巨型汝阳龙"。  相似文献   

6.
《西部资源》2009,(2):31-31
近日,经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和内蒙古自治区国土资源部门学者确认的"二连巨盗龙"恐龙化石,入选全球八大最著名化石行列。该化石是世界上最大、罕见的似鸟恐龙化石。  相似文献   

7.
不久前,记者从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了解到,一个由该所研究员徐星领导的国际古生物科考小组在内蒙古临河地区的早白垩世时期沉积的岩石中发现了一种奇特的小型恐龙。这种被命名为单指临河爪龙的恐龙是世界上首次发现的只发育一个手指的恐龙。这一  相似文献   

8.
化石的记忆     
●晚始新世中期乌兰戈楚哺乳动物群1929年发现的乌兰戈楚哺乳动物群,主要分布于四子王旗境内,以兔形类的链兔,雷兽类的大角雷兽、副雷兽、晚雷兽,两栖犀类的副两栖犀、副卡地犀,鼷鹿类的脊齿鼷鹿,及古老的娅兽、蒙古中兽等繁盛为特征。  相似文献   

9.
《西部资源》2011,(2):20-20
一个由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徐星领导的国际古生物科考小组在内蒙古临河地区的早白垩世时期沉积的岩石中发现了一种奇特的小型恐龙。这种被命名为单指临河爪龙的恐龙是世界上首次发现的只发育一个手指的恐龙。据介绍,单指临河爪龙体型只有鹦鹉大小,属于阿尔瓦兹  相似文献   

10.
四川盆地恐龙化石的发掘和研究已有一百余年的历史,发现的恐龙化石共有35个属50个种,其中蜥脚类恐龙化石15属27种,包括在国内外都享有盛名的马门溪龙、峨眉龙、蜀龙、通安龙、珙县龙等,它们对于蜥脚类恐龙的分类、演化研究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科学价值:蜥脚类尾锤的发现对蜥脚类防卫能力研究提供了重要化石证据;杨氏马门溪龙皮肤印模化石的发现使我们对蜥脚类表皮结构有了新的认识;大量马门溪龙科恐龙化石的发现使我们基本理清了四川盆地长颈型蜥脚类的演化方向。  相似文献   

11.
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博物馆馆长钟仕民日前证实,发现于楚雄州禄丰县的一块早期蜥脚亚目恐龙胚胎化石经同位素定年为距今约1.95亿年的早侏罗纪时期,比此前被认定为世界最古老恐龙胚胎化石的南非早期恐龙大椎龙的胚胎化石还要早500万年。英国《自然》杂志在今年4月11日的封面报道中专门对  相似文献   

12.
150年来青藏高原南红山湖的介形类与环境变化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青藏高原西北部南红山湖2孔湖芯沉积物中的介形类动物群计有4属4种,据其分布特征划分出5个组合,各组合间的差异表现在介形类动物群丰度和每个种的丰度变化以及特征种的出现。通过分析介形类属种生态特征和组合变化对150年来的南红山湖环境变化进行了探讨。分析结果表明:1884年前为有缓慢水流注入的滨岸浅水期;1885~1970年间为湖水相对温暖期,在这期间湖泊环境仍有次一级的变化,其中,1885~1905年湖面迅速抬升,水深增大,水温也较高,1923~1944年为湖水温度另一个稍高期,1961~1969年湖面再次出现明显上升;1970年以来湖泊退缩、咸化。  相似文献   

13.
<正>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博物馆馆长钟仕民日前证实,发现于楚雄州禄丰县的一块早期蜥脚亚目恐龙胚胎化石经同位素定年为距今约1.95亿年的早侏罗纪时期,比此前被认定为世界最古老恐龙胚胎化石的南非早期恐龙大椎龙的胚胎化石还要早500万年。英国《自然》杂志在今年4月11日的封面报道中专门对在禄丰发现的恐龙胚胎化石作了介绍。2003年,台湾古生物学者黄大一教授在禄丰县大洼恐龙山捡到一块奇怪的石头。直到2009年初,才初步判定为恐龙胚胎化石。2010年以来,来自海峡两岸的专家学者与德  相似文献   

14.
日前,记者在刚刚出版的《2006彩色版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中看到,辽宁省朝阳地区的“世界上最古老的被子植物”、“世界上最早的不会飞的鸟”、“世界上最早的新角龙类恐龙”和“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长羽毛的恐龙化石”已被收入其中。吉尼斯世界纪录中国申报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在一个地区、一个古生物领域,几乎同时获得4项吉尼斯世界纪录,这不仅在科学研究上具有重大价值,在吉尼斯世界纪录申报和认证中也属奇迹性事件。据悉,中国朝阳古生物化石吉尼斯世界纪录颁奖典礼已于2006 年1月22日在朝阳举行。  相似文献   

15.
尽管人类对自然界的了解越来越深入,但大自然依然有不少奥秘等待人们去揭晓。在许许多多的自然之谜中,人们经常从英国尼斯湖中可能存在的蛇颈龙而进一步追问道:现在还有活着的恐龙吗?一度在地球上统治了一亿三千多万年的恐龙,的确在某种程度上给人以神秘之感。  相似文献   

16.
《地理教学》2009,(3):47-47
今年以来在山东省诸城市境内发掘出的规模庞大的恐龙化石群,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已发现的曝露面积最大的恐龙骨骼化石群。截至目前,在15处恐龙化石点已发掘出7600块恐龙化石。诸城位于山东东南部,泰沂山脉与胶莱平原之间,是重要的以大型鸭嘴龙类为代表的晚白垩世恐龙化石产出地。  相似文献   

17.
自贡拥有丰富而独特的恐龙化石资源,不仅发现历史悠久、研究研成果丰硕,而且化石埋藏丰富、种类众多、保存完整,具有非常重要的科学价值。自贡恐龙化石的保护工作成效显著:不仅建立有中国第一座专业性恐龙博物馆,而且建有中国首批国家地质公园和首个古生物类世界地质公园,同时在恐龙化石保护新材料研制方面也取得了重大科研成果。如何解决管理体制问题和保护经费问题是当前自贡恐龙化石保护工作所面临的新挑战。  相似文献   

18.
自1987年在中国辽宁西部地区发现第一块鸟化石——三塔中国鸟化石之后,随着各类化石的不断发现,辽西地区已成为世界上具有相当影响力的化石产地。 带毛的恐龙化石引发世界科学界争鸣 在鸟类起源这一国际科学界关注的问题中,鸟类的恐龙起源学说始于140多年前。在此后的百余年间,一场国际科学争议始终没有间断。槽齿类起源说、鳄类起源说和恐龙起源说的支持者们都在不断寻找着证据来证明  相似文献   

19.
《西部资源》2012,(2):23-23
恐龙的蛋大小不一,就像今天的鸟类的蛋那样。已知最小的恐龙蛋仅2厘米—3厘米大,这显然是很小的恐龙下的蛋。有些恐龙蛋大小如鸡蛋,下这种蛋的恐龙个子要大一点。大多数恐龙蛋平均直径在10厘米—20厘米之间,与鸵鸟蛋相近或比鸵鸟蛋大些。身长6米的慈母龙(一种鸭嘴龙)下的卵圆形的蛋长轴约20厘米。据老资料,法国曾发现一枚长轴30.48厘米,短轴25.4厘米的恐龙蛋化石。这枚与篮球尺寸相近的化石蛋,一度曾被誉为是世界上最大的恐龙蛋。但是,1993年在我国河南省南阳地区出土的大量恐龙蛋化石中,发现有极少数是巨型蛋,样子像个哈密瓜,长轴达50厘米,堪称世界之最。一般而言,恐龙蛋大小尺寸之间的差距不是太大的,  相似文献   

20.
8.4 ka 以来纳木错湖芯介形类组合的环境变化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青藏高原中南部纳木错长332cm的NMLC1孔湖芯研究发现,沉积物的介形类动物群计有6属15种。介形类属种生态特征和组合变化分析表明这些介形类对环境条件具有敏感性,其组合能够很好地反映过去环境变化的特征。结果表明,8.4ka以来具有三个不同的环境变化时期:早期在8400~6800aBP,湖泊由浅向深发展,环境具有相对冷湿的特征:中期在6800~2500aBP,湖泊深度逐渐加大,环境经历了暖湿-冷湿-冷干的变化.其中由冷湿向冷干的转化奠定了纳木错现今环境条件的基础:晚期在2500--9aBP,湖泊深度继续增加,这个时期的较早阶段,继续保持了前一时期的冷干特点,但湖水盐度可能开始增加.较晚阶段的冷干化加剧,陆面流水的活跃性大大降低。研究发现,纳木错NMLC1钻孔介形类黑色壳体的高峰值与介形类的最大生产量相一致,并且与沉积水动力条件增强相适应.指示了这些黑壳的产生与介形类的大量繁殖处于同一阶段.并且主要为异地搬运为主。钻孔中出现大量Candona幼虫壳体.其原因可能与沉积环境的水动力条件迅速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