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5 毫秒
1.
在分析研究现有三维模型质量标准的基础上,结合当前三维数字城市建设的实践,提出了从照片到模型两方面进行三维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评定的方法。通过对数字南通的三维成果进行质检验证,证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全面地反映出三维测绘成果的质量。  相似文献   

2.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以其高效、高精度的特点,成为建筑立面测绘的新方式.本文介绍了基于徕卡RTC360三维激光扫描仪的建筑物立面测绘技术流程,结合工程实例,对建筑立面测绘成果进行了精度评定,验证了将三维激光扫描仪应用于建筑立面测绘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传统地籍测绘技术领域的不足,提出并阐述了倾斜摄影测量新型测绘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点,详细论述了利用倾斜摄影测量技术获取倾斜影像数据、基于倾斜影像数据外业像控测量及解析立体空三加密、倾斜摄影实景三维模型处理及优化、基于实景三维模型开展地籍测绘等技术方法.以上海市某行政村为实际案例,介绍了利用低空无人机航摄手段获取试验区域倾斜影像数据、实景三维模型数据处理及优化、基于实景三维模型成果开展地籍测绘等应用,最后展望了倾斜摄影测量新型测绘技术应用于相关行业领域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
基于Skyline的福建省三维地理信息公共平台的研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维GIS和地理信息公共平台是目前国内GIS领域研究的热点,详细介绍福建省三维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建设的目标、平台的设计和实现的过程,提出三维地理信息公共平台是测绘成果服务模式的创新,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地面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臧伟  钱林  孙宝军  董明 《北京测绘》2015,(3):130-135
介绍了当前地面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应用情况,阐明了地面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基本原理。提出了固定式地面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工程测量实际生产应用中工艺流程,系统论述了该技术在地形图测绘、土方量计算、道路测量、三维建模等方面应用方法。总结该技术与传统测绘方式相比较的优缺点,及其在精细三维建模和复杂工业设备建模方面的成果。基于移动式地面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试验结果,提出可在道路测绘中应用的结论。探讨地面三维激光扫描技术今后的应用方向和前景,为该技术在城市工程测量中的应用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6.
地面三维激光扫描在石窟石刻文物保护测绘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文物测绘是文物保护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工作。简要介绍将地面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应用于石窟石刻文物保护测绘的工作流程,以及三维激光扫描应用于石窟石刻文物保护测绘中可以便利地生成的新的测绘成果。  相似文献   

7.
实景三维中国建设作为"十四五"期间基础测绘的重要建设任务,相关成果可以为经济社会发展和自然资源综合管理提供地理信息三维数据底板.本文从实景三维模型的应用需求出发,分析了实景三维模型国内建设进展和技术基础,以及在建设和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由全国地形级、城镇景观级、地物实体级三维模型构成的实景三维中国总体建设布局和以技术、数据、标准、机制建设为核心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8.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是目前最先进的测绘数据获取方式之一,它采用非接触主动测量方式直接获取高精度的三维数据,能够对任意物体进行扫描,快速将现实世界的信息转换成计算机可处理的三维数据信息,与传统测绘技术相比,除了速度快、精度高的优势外,更有获取对象信息更全面、提供的测绘成果更丰富更直观的突出技术特点。本文以宁化天鹅洞改造测量项目为例,探讨了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地下溶洞改造测量工作中的应用原理、工作流程、成果类型及其技术优势,希望对同类工程项目应用有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矿山工程测量中的应用,并利用多站点点云数据配准、三维建模及其优化等关键技术对三维激光点云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完整详尽、客观真实的三维数据模型和档案,最后对成果精度进行了精度评定。结果表明,三维重建模型可用于矿区的纵、横断面图测绘和大比例尺成图。  相似文献   

10.
背包式三维激光扫描仪与惯导RTK的出现为测绘作业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使测绘成果更好地满足智慧城市发展新需求.本文采用传统测绘方法与新技术成果精度进行对比,验证了新设备的精度与可靠性,对误差来源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总结,提出改进办法,使其更好地适应房地一体项目需求.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随着无人机技术的迅猛发展,无人机价格也变得相对便宜起来,倾斜摄影实景三维建模变得异常火爆,相关研究成果也是层出不穷。运用Smart3D重建三维模型,在所获得三维模型上进行大比例尺地形的测绘,相对于传统数字测图,更新了传统数字测图的作业方式、节省更多的时间、提高测图的效率、节省成本。在三维模型上进行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最重要的就是保证精度,本文就基于Smart3D重建的三维模型进行1∶500地形图精度的分析。  相似文献   

12.
随着GIS和3D打印技术的革新与进步,打印三维地形图已具备可行的条件。基于已有的3D产品(DLG、DOM、DEM),使用现有的专业GIS软件,可以快速地制作三维地形图数据模型,配以色彩丰富、样式美观的三维地图符号,即可输出3D打印格式的三维地形数据模型,并选择合适的打印材料和打印机进行制作,可以丰富测绘产品的形式,促进3D打印地形图产业的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三维GIS应用于楼宇租赁管理,不仅空间信息的展示更为直观,而且多维度空间分析功能更加强大。本文利用侧轴投影以及后期纹理、贴图、修正等处理将三维数据转换成2.5维数据,解决了数据量大和加载速度慢的问题;通过构建三维矢量图并与2.5维地图匹配融合,可以方便地查询属性信息;室内地图的制作包括概念建模、数据转换、地图切片三个步骤。文章将楼宇外部轮廓的三维模型和室内二维地图相结合,注重精细化管理和多维度、多层次的管理需要,使用户对楼宇信息管理系统的使用更加方便。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倾斜摄影测量技术成为测绘行业的热点技术。随着倾斜摄影测量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开始尝试应用倾斜摄影测量技术获取的航空影像制作数字化测绘产品。阐述基于倾斜摄影测量技术进行城市实景三维模型、DSM、DEM、DOM、TDOM的智慧城市5D测绘产品制作工艺研究,并介绍将此工艺实际应用于昆明市507km2的主城区5D产品制作的实施情况及可行性分析。  相似文献   

15.
随着数字化油田建设的需求,传统的图纸、信息已经满足不了数字化站场管理和更新,迫切要求一种更及时、更精细、更安全的信息获取手段来适应当前发展的趋势,从而满足油田管网、站场、设备的高清、三维、动态的管理需求。本文介绍了三维扫描仪在某采油厂部分厂区进行前期任务的划分、外业数据的采集、内业数据处理与制作、数据的内部检查等一系列过程,为后期管网、设备的维修、维护、监控和改造提供了一个信息化的平台。  相似文献   

16.
传统的地理信息系统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安保工作的需求,3维安保地理信息系统作用日益凸显。说明了系统建设目标、体系结构、技术路线,详述了系统建设,包括数据设计、功能设计与开发和关键技术,实现了亚运3维安保地理信息系统研发。满足了警务安保业务需求,在亚运安保中得以实际应用,为同类系统的研发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7.
三维可视化技术的发展日益成熟,本文以ERDAS IMAGINE软件为基础,利用Arc GIS软件将该地形图的高程数据转换为高精度的数字高程模型,通过影像的几何校正后,将DEM影像与该区域的多光谱影像图进行叠加,从而实现了三维地形的可视化。几何校正后的三维地形真实感更强,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三维地形可视化的应用,对于虚拟现实技术的迅速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BIM的发展为数字城市三维模型提供了更加精确的数据来源,现有研究主要关注BIM空间实体模型向三维表面模型转换,缺少建筑语义信息映射及整体集成方案研究。本文以构成建筑骨架的主要空间构件为研究对象,在参考IFC标准基础上,结合数字城市应用特点设计了具有空间语义一致性的建筑构件信息模型BCM,在此基础上提出建筑信息模型和三维数字城市集成方案。首先,基于CAD图纸开展BIM模型交互式构建,然后,通过空间和语义信息映射将其转换为BCM,并基于ArcGIS Geodatabase建立建筑构件信息库,在三维数字城市场景开展建筑构件信息的集成应用。该方案可实现建筑构件信息与三维数字城市的大规模集成,对推动数字城市向智慧城市发展,进一步开展建筑内外模型集成展示、建筑节能分析、内部设施管理等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向上、向下拓展,地下宗地、地上宗地渐渐成为地籍管理的一部分,传统的二维地籍管理系统开始不能满足最新地籍管理的需求,迫切需要引入三维地籍的理念,将二维不能描述的三维空间关系清晰得展示出来。本文在综合分析现有二维地籍管理系统优势的基础上,着重介绍了宗地的三维产权、三维地籍测量以及二三维混合管理模式,提出了目前情况下,建立三维地籍的整体思路,为三维地籍管理系统的建设提供一个参考。  相似文献   

20.
室内移动测量系统在北京市新型基础测绘体系空间实体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提出了室内移动测量系统在新型基础测绘体系空间实体建设中的技术框架,该框架包括室内外数据采集、处理流程与方法、多源点云数据拼接与融合及一体化点云和全景影像数据在全要素三维建模中的应用。并以NavVis M6室内移动测量系统为试验设备,选取怀柔区金隅水泥厂地区作为开展北京市新型基础测绘的试点区域。结果表明,本文室内移动测量系统作业流程可满足新型基础测绘体系空间实体建设的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