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球物理学报》2004,47(3):513-513
20 0 4年3月1 4日,在北京召开了“中国大陆地球深部结构与动力学研讨会”,暨庆贺滕吉文院士从事地球物理学研究5 0周年.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地震局、石油、地质、核工业系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及高校等部门近2 5 0位代表参加研讨会.会议由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主办,我国著名地球科学家刘东生、曾融生、孙鸿烈、孙枢、陈运泰等2 0位院士到会,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浙江大学、吉林大学、云南大学等1 0多个单位和徐世浙院士、林学钰院士等2 3位个人发来贺电.会议共收到论文1 0 2篇,内容涉及地壳与上地幔结构、板块与板缘构造、理论…  相似文献   

2.
20 0 4年8月 1 5日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隆重举行了曾融生院士 80寿辰庆祝活动。中国地震局局长宋瑞祥、副局长陈建民出席了庆祝活动。宋瑞祥局长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 ,代表中国地震局向曾融生院士表示祝贺 ,并高度评价了曾融生院士对地震学、地球内部物理学和青藏高原地球动力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和中国科学院地学部主任孙枢分别发来了贺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地学部、中国地震学会、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以及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的有关领导出席了庆祝活动 ,并分别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曾融生院士是我国著名…  相似文献   

3.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于2011年10月17日至21日在湖南省长沙市召开.本次大会实际与会人员960多人,其中中国科学院和工程院院士9人.年刊《中国地球物理-2011》收录了930篇论文摘要.来自内地、台湾的学者和美国、日本等专家共570多人在大会上做了学术报告,其中大会报告14篇.10月18日上午举行了大会开幕式,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理事长陈颙院士致开幕词,并主持了第一阶段的大会报告.大会报告有:何继善院士的"广域电磁法研究";秦大河院士的"气候变化科学新进展";贾承造院士  相似文献   

4.
正孙枢院士,1933年生,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太平洋科学协会终身会员、伦敦地质学会荣誉会员.曾任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资环局局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学院地学部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聘任顾问组成员、《中国科学》副主编、《地质学报》副主编、Journal of Asian  相似文献   

5.
我国著名地震工程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本刊编委周锡元教授因病于2011年5月29日溘然长逝。周院士毕生勤奋治学,为发展我国地震工程科学作出卓越的贡献。作为本刊的编委,他一向大力支持本刊的出版工作。他的逝世是我国地震工程界和本刊的一大损失。对于他  相似文献   

6.
为了庆祝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成立十周年,展示我国科技期刊编辑工作的成果,迎接ZI世纪科技发展,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建会十周年学术研讨会于1997年11月18日至20日在北京举行.参加大会的代表有400余名,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土5名.新闻出版署、中宣部、国家科委、中国科协、中国科学院等有关领导应邀出席了大会.大会上,学会理事长孙枢院士作了“在党的‘十五大’精神指引下迎接科技期刊事业的新繁荣”的报告.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是由我国科技期刊工作者组成的学术性群众团体,它的根本任务是在党的路线方针指引下,团结…  相似文献   

7.
征稿简则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4,(2):F0003-F0003
正简介:《中国科学:地球科学》(中文版)和SCIENCE CHINA:Earth Sciences(英文版)是中国科学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共同主办、《中国科学》杂志社出版的学术刊物.力求及时报道地质科学、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学、空间科学、地理科学、环境科学、大气科学和海洋科学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方面具有创新性和重要科学意义的最新研究成果.月刊,中文版每月20日出版,英文版每月1日出版.收录情况:《中国科学:地球科学》与其英文版SCIENCE CHINA:Earth Sciences是两个相对独立的刊物.中文版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中国数字化期刊群》等收录.英文版被SCI,EI和GeoBase等收录.  相似文献   

8.
征稿简则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4,(8):F0003-F0003
正简介:《中国科学:地球科学》(中文版)和SCIENCE CHINA:Earth Sciences(英文版)是中国科学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共同主办、《中国科学》杂志社出版的学术刊物.力求及时报道地质科学、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学、空间科学、地理科学、环境科学、大气科学和海洋科学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方面具有创新性和重要科学意义的最新研究成果.月刊,中文版每月20日出版,英文版每月1日出版.收录情况:《中国科学:地球科学》与其英文版SCIENCE CHINA:Earth Sciences是两个相对独立的刊物.中文版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中国数字化期刊群》等收录.英文版被SCI,EI和GeoBase等收录.栏目:《中国科学:地球科学》设有论文、评述、进展、动态和讨论等栏目;围绕公众感兴趣的热点科学问题,不定期刊出特约评论  相似文献   

9.
<正>2014年10月20—23日,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行,21日晚8点召开了每年一次的《地球物理学报》编委会会议,主编刘光鼎院士主持了会议,刘洪、黄清华、郝天珧、汪毓明等近三十位编委和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秘书长郭建出席了会议.编辑部刘少华、胡素芳、何燕、张正峰、徐雅玲等参加了会议.专职副主编、编辑部主任刘少华编审做了2013—2014年度工作汇报,把编辑部在一年来的工  相似文献   

10.
《地球物理学报》2001,44(2):289
世纪之交 ,第 1 6届中国地球物理学术年会在湖北省武汉市隆重举行 .参加会议的正式代表共 365名 ,非注册的代表 31 8名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副理事长陈院士主持了 1 0月 2 1日上午的开幕式 ,理事长刘光鼎院士致开幕词 .他对学会一年来的工作进行了回顾 ,对未来工作提出 :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点 ,努力探索学会生存发展道路 ;要努力办好《地球物理学报》 ,使《地球物理学报》成为国际性刊物 ;抓住机遇 ,积极开展地球物理仪器现代化的研究工作 ;积极投入西部大开发 .参加开幕式的有湖北省副省长王少阶、湖北省委常委、华中科技大学校长周…  相似文献   

11.
征稿简则     
简介:《中国科学:地球科学》(中文版)和SCIENCE CHINA:Earth Sciences(英文版)是中国科学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共同主办、《中国科学》杂志社出版的学术刊物.力求及时报道地质科学、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学、空间科学、地理科学、环境科学、大气科学和海洋科学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方面具有创新性和重要科学意义的最新研究成果.月刊,中文版每月20日出版,英文版每月1日出版.收录情况:《中国科学:地球科学》与其英文版SCIENCE CHINA:Earth Sciences是两个相对独立的刊物.中文版被《中国科学引文数  相似文献   

12.
《地球物理学报》2018,61(9):0-0
我国著名地球物理与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原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我们敬爱的《地球物理学报》刘光鼎主编,因病医治无效,于2018年8月7日18时50分在北京中日友好医院逝世,享年89岁. 刘光鼎主编1929年12月29日出生于北京,祖籍山东蓬莱.1948年考入北京大学物理系,同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2年7月毕业后,他参加北京地质学院建院工作,筹建物探系;1958年组建中国第一个海洋物探队,任队长;1964-1970年任地质部南京海洋地质科学研究所地球物理研究室主任;1970-1973年任地质部第二海洋地质调查大队技术负责人;1973-1980年任地质部海洋地质调查局副总工程师,综合研究大队队长;1980-1983年任地质矿产部海洋地质司副司长、同济大学海洋地质研究所所长;1983-1989年任地质矿产部石油地质海洋地质局副局长;1989-1993年任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0年担任《地球物理学报》主编;1993年当选为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理事长,同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历任中国石油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地质学会理事、中国海洋学会荣誉理事长、国际岩石圈计划中国全国委员会主席、国际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联合会中国委员会主席等. 刘光鼎主编是我国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学科的开拓者和奠基人,被誉为“中国海洋地质之父”.他高屋建瓴,运筹帷幄,提出中国走向海洋以“国家权益、资源环境”为指导的战略构想.组织实施了一系列海洋地质调查和油气勘探国家重大计划.他提出了中国大地构造宏观格架为“三横(造山带)、两竖(地球物理梯级带)和两个三角(柴达木-祁连山和松潘-甘孜)”的重要观点.基于对中国地质构造及其演化的综合分析研究,他提出中国“油气二次创业”重大科学论断,指出21世纪中国油气资源的出路在于重视海相、海洋、海外这“三海”战略思想,并于2001年向国家提出前新生代海相油气资源发展战略,受到国家高度重视.他的战略思想指导和推动了我国海相油气勘探与开发的重大突破,相继在渤海湾盆地、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等发现了一系列大型油气田.针对我国地球科学和油气勘探开发技术装备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他前瞻布局组织国内地球物理探测装备自主研发,取得海底地震仪、MEMS数字检波器、万道地震探测装备等核心技术的突破. 1990年2月28日,刘主编上任伊始,在编委会扩大会议上,制定了关于本刊发展的长期战略规划和具体规章制度,概括为五大举措: (1)找准《学报》定位.时时刻刻把学报的学术质量放在第一位.《地球物理学报》是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综合性学术期刊,代表中国地球物理学发展水平,要充分发挥其“提高”和“综合”这两个作用.提高--要反映本学科的最高水平;综合--要全面反映地球物理各个分支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因此,既要刊载独创性研究成果和学术性理论性较强的论文,注重期刊的国际化水平;也要刊载技术性很强的应用性成果,一定要面对国家经济建设的主战场. (2)建立严格稿件评审制度.每篇论文必须有主编签字方可发表.主编根据专家的意见和自己的审核及分析,确定文稿的取舍. (3)重视编委会的作用,将编委会工作制度化.编委会由国内外地球物理各个领域研究的高端水平和热爱期刊工作的精英组成.编委们不能徒有其名,要真抓实干.决定每年召开一次编委会全体会议,听取和审议编辑部主任做的年度工作报告,对期刊当前工作进行总结和审议,并对下一步工作提出要求和计划.这个传统一直延续到今. (4)开展学术交流,扩大新的学术增长点,刊登内容上一定要扩大范围,如:开拓产生新的学术增长点类文章,有关地球物理新方法新技术类文章,与能源、环境、灾害有关的地球物理问题文章及理论与应用并重的文章. (5)加强期刊编辑部建设.编辑部是期刊工作的主阵地,一要注重编辑队伍建设,注意补充有学识、熟悉业务的人才加盟编辑队伍;二要提高期刊编辑现代化水平,改善编辑部工作环境,让期刊的工作条件和能力至少要达到国内一流.同时关心编辑人员具体问题,在各方面给予编辑人员切实帮助. 《地球物理学报》就是在落实刘主编五大举措的过程中走上了可持续发展的快车道,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传播和展示了海内外中国地球物理人的创新性成果和中国地球物理事业发展的巨大成就,记载着我国地球物理科学发展的光辉进程和成果,得到学术界高度关注.它是我国地球物理学领域的领衔期刊,是中国科技期刊中的佼佼者. 刘主编为《地球物理学报》的发展废寝忘食,呕心沥血.他长期坚持每篇必亲审、签字,多年来,几乎每周都要有十几篇甚至数十篇稿件经刘主编审查签发.许多来访的人看到他办公桌上堆积如山的学报稿件,看到他孜孜不倦地批改圈阅,无不为之动容. 刘光鼎主编一生光明磊落,克己奉公,严于律己,宽厚待人,对党、对国家、对人民无限忠诚.他用无私奉献谱写了精彩的人生,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典范.他始终以科技强国为使命,对中国地球科学和海洋科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的逝世是中国科学界的重大损失,也是中国科技期刊界的重大损失.我们要永远怀念刘光鼎主编,沉痛悼念刘光鼎主编! 刘光鼎主编永垂不朽!  相似文献   

13.
征稿简则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4,(6):F0003-F0003
正简介:《中国科学:地球科学》(中文版)和SCIENCE CHINA:Earth Sciences(英文版)是中国科学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共同主办、《中国科学》杂志社出版的学术刊物.力求及时报道地质科学、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学、空间科学、地理科学、环境科学、大气科学和海洋科学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方面具有创新性和重要科学意义的最新研究成果.月刊,中文版每月20日出版,英文版每月1日出版.收录情况:《中国科学:地球科学》与其英文版SCIENCE CHINA:Earth Sciences是两个相对独立的刊物.中文版被《中国科学引文数  相似文献   

14.
《地球》2016,(4):13
正据中国政府网消息,国务院已于3月8日批复同意,自2016年起,将每年4月24日设立为"中国航天日"。2009年的政协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上,全国政协委员、航天科技集团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原党委书记梁小虹首次提出了《关于设立"中华航天节"的提案》(同后来提出的《关于设立"中国航天日"的提案》)。近五年,他每年都递交设立航天节日的提案,还请到39名院士  相似文献   

15.
20 0 2年 1 0月 1 6~ 1 9日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 1 8届学术年会在我国美丽的海滨城市广西北海市召开 .参加会议的代表 450名 ,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 6人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副理事长钟辛生主持了开幕式 ,理事长刘光鼎院士致开幕词 .他对学会一年来的工作进行了回顾 ,对未来工作进行展望 :在国民经济建设中 ,如铁路、公路、桥梁、码头、机场、堤坝、隧道直至垃圾场等都需要地球物理工作者去开拓 ;最近国际军事上采用的地球物理技术和方法 ,应该引起我们充分的注意 ;在我国加入WTO的新形式下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应发挥在国际民间科技活动中的…  相似文献   

16.
正《中国科学:地球科学》(中文版)和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英文版)是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共同主办的地球科学类综合性学术刊物,由《中国科学》杂志社出版.旨在报道地质科学、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学、地理科学、环境科学、海洋科学、大气科学和空间科学等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方面具有创新性和高水平的最新研究成果,要求文章的可读性强,能够在地球科学相关学科领域产生深刻的影响.月刊,中文版每月20日出版,英文版每月1日出版.《中国科学:地球科学》是《中国科技论文与引  相似文献   

17.
20 0 2年 9月 9日在北京召开了“理论与应用地球物理研讨会” ,暨庆贺国际著名地球物理学家郭宗汾教授八十寿辰的庆贺活动 .来自石油、地质系统、中国科学院、高校及中国地震局等部门的 1 1 2位代表与会祝贺 .郭宗汾教授的儿子郭大薇与儿媳郭恳谙及其学生代表陈昆华、邓玉琼教授专程从美国到京 ,并分别作了大会发言 .会议由陈运泰院士主持 ,孙枢院士致贺词 .到会的院士还有 :李庆忠、赵文津、刘光鼎、许厚泽、滕吉文、姚振兴、曾融生、陈、许绍燮 .会议共收到论文 2 7篇 ,大会报告 7篇 .郭宗汾 (JohnTsung FenKuo)教授 1 9…  相似文献   

18.
<正>《中国科学:地球科学》(中文版)和SCIENCE CHINA:Earth Sciences(英文版)是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共同主办的地球科学类综合性学术刊物,由《中国科学》杂志社出版.旨在报道地质科学、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学、地理科学、环境科学、海洋科学、大气科学和空间科学等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方面具有创新性和高水平的最新研究成果,要求文章的可读性强,能够在地球科学相关学科领域产生深刻的影响.月刊,中文版每月20日出版,英文版每月1日出版.《中国科学:地球科学》是《中国科技论文与引  相似文献   

19.
正今年,顾功叙院士诞辰110周年(图1)。顾先生是我最敬重的科学前辈,中国地震学会首任理事长、《地震学报》首任主编,德高望重的地球物理所所长。从我年轻时到所里,受惠于他的教导30年,可谓恩重如山,情深似海。他教导我们成长,是老师;他团结全所力量,是核心;他指导科学研究,是旗帜。1踏上科研征途1.1小兵卒子的奇遇你那个"月儿圆,有点悬"搞得怎么样了?"1966年邢台地震后,顾功叙先生在图  相似文献   

20.
1986年10月30日年满80岁的古洪诺夫(А.Н.Тихонов)是苏联科学院院士、著名的学者、数学家和地球物理学家。他早年就表现出了创造才能,当他还是莫斯科大学的学生时就取得了第一批科学成果。吉洪诺夫在数学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