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四川冕宁前寒武纪重晶石岩的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倪志耀  莫怀毅 《地球化学》1996,25(5):512-519
四川冕宁前寒武幻尤黑木群含矿重量晶石岩是一种重要的热不沉积岩,稀土总量较低,分配模式为轻稀土富集型,具明显的铕负异常和弱的铈负异常。微量元素比较贫乏,重晶石0636^34S值与海水硫酸盐相似,是在中-低温,弱碱性,具较高氧逸度及较低硫逸度的弱氧化环境下,收快速的热水沉积作用形成。  相似文献   

2.
在诺思波勒(North Pole)地区,有一个燧石-重晶石岩石单位,属皮尔巴拉地块东部瓦拉沃纳(Warrawoona)群(3500—3400Ma)的最下部沉积夹层,该群主要为超镁铁-镁铁火山岩岩系。该岩石单位包括四种沉积岩类型:硅化碳酸盐岩、硅化和重晶石化蒸发硫酸盐、原生硅质沉积物变质后的条带状燧石、以及硅化火山碎屑沉积岩。硅化碳酸盐岩,呈砂粗碎屑岩至细屑岩韵律,或呈含有少量层间碎屑砾岩的细屑岩  相似文献   

3.
华北地台鲁西沉积岩稀土元素地球化学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梅孜文  黎彤 《地球化学》1994,23(C00):134-144
通过对鲁西沉积岩稀土元素含量特征的总结和多元统计分析,研究了鲁西碳酸盐岩、陆源岩中稀土元素的分布规律,探讨了其演化及控制因素。认为白云岩化作用及其它后期作用使碳酸盐岩稀土总量增高,并掩盖铕和铈负异常。构造背景、沉积岩的再循环作用、沉积环境的变化是影响陆源岩稀土分布特征及演化的重要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4.
银洞子银铅矿床重晶石岩的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炎金才 《矿物学报》1995,15(1):61-67
重晶石岩是银洞子银铅矿床中重要的热水沉积岩,其化学成分较纯,微量元素含量比较贫乏,REE含量较低,具有强烈的角肴异常和不明显的铈异常,δ^34S值与同期海水硫酸盐相似,是在中-低温、较酸性、弱氧化环境中由快速的热水沉积作用形成的。  相似文献   

5.
孙勇 《地质论评》1988,34(3):268-271
后太古代沉积岩的稀土配合型式与花岗闪长岩的类似,以轻稀土富集和铕负异常为特征,而太古代沉积岩具有较低的总稀土,轻稀土富集不明显和无铕负异常。这些特征被认为具有全球范围的普遍性,并适用于所有沉积岩类。新近发现在华北地块南缘的基底杂岩中,存在着与上述结论相悖的事实,即太古代沉积岩发育有类似于花岗闪长岩的稀土配分型式。  相似文献   

6.
辽宁弓长岭铁矿区大理岩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矿意义   总被引:9,自引:5,他引:4  
弓长岭铁矿床二矿区西北部发现的含磁铁矿白云质大理岩为与条带状硅铁建造整合产出的原始沉积成因碳酸盐岩.本文对该大理岩及其蚀变岩的主量元素、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及碳氧同位素进行了初步研究.大理岩主要化学组成CaO为30.15%~ 34.32%,MgO为9.86%~11.95%,FeOT为6.76%~15.82%;与平均显生宙石灰岩相比,弓长岭大理岩除Pb、Mn富集外,大离子亲石元素和高场强元素明显亏损;与后太古代平均澳大利亚沉积岩(PAAS)相比,弓长岭大理岩稀土元素总量低,明显正铕异常,铈负异常不明显;弓长岭大理岩δ13CV-PDB为-7.0‰~-6.0‰,Y/Ho比值既不同于海水也不同于陆源碎屑.这些特征显示大理岩形成于缺氧的海洋环境,物质来源与海底喷气热液活动有关.大理岩的沉积表明当时海水的酸碱条件已达中性-弱碱性,有利于铁胶体沉淀成矿.大理岩层不仅易于发生构造变形,而且贫铁矿形成富铁矿时迁出的硅质交代大理岩形成了阳起石岩,同时大理岩还为热液交代形成石榴石岩、绿泥石岩和镁铁闪石岩等蚀变岩提供了镁质.  相似文献   

7.
四川冕宁尤黑木地区两类前寒武纪斜长角闪岩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四川冕宁尤黑木地区两类前寒武纪斜长角闪岩,分别归属为康定群和尤黑木群,具有相似的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明显富集,高场强部分相容元素(HFSE)稍有亏损。与尤黑木群斜长角闪岩相比,康定群斜长角闪岩富TiO2,〈FeO〉和Na2O,贫Al2O3,CaO和MgO,具较高的ΣREE和(La/Yb)N值,具明显的负铕异常和弱的正铈异常,原岩为大洋岛弧钙碱性玄武质火山岩,与上地幔物质的部分熔融有关。尤黑木群斜长角闪岩具弱的正铕异常和明显的负铈异常,原岩为大陆岛弧钙碱性玄武质浅成侵入岩,原始岩浆起源于俯冲洋壳,与洋壳上部的海相沉积物及大洋拉斑玄武岩的部分熔融有关。  相似文献   

8.
钱青  张旗  孙晓猛  王岳明 《地质科学》2001,36(4):444-453
北祁连老虎山地区玄武岩与沉积岩呈互层产出,玄武岩主要为E-MORB,少数为N-MORB;多数样品具Nb负异常,表明很可能形成于弧后盆地环境。玄武岩中的沉积岩夹层主要为浊积岩、硅岩和硅质泥岩,有少量含棘皮类和双壳类化石的层状生物碎屑灰岩。浊积砂岩中含有大量陆源石英碎屑,硅岩具较高的Al2O3Fe2O3比值和较低的MnO/TiO2比值,不具有明显的Ce负异常。上述特征表明老虎山玄武岩及其中的沉积岩夹层形成于弧后盆地中靠近陆缘的环境。  相似文献   

9.
四川西部呷村银多金属矿床稀土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呷村矿床是我国典型的含金富银多金属海相火山岩型块状硫化物矿床。通过对该矿床岩石及矿石的稀土地球化学研究,结合硫铅同位素的工作,提出成矿热液为高温酸性、富C1溶液,其稀土特征为富轻稀土,具明显正铕异常。在蚀变过程中,流体/岩石比值相对较主,稀土元素在成矿流体-围岩间具有明显的带进或带出。正铕异常产生最可能的来源是该区深部火山岩富含长石,热水溶液与火山岩发生水岩反应使长石释放出铕,使热水溶液具正Eu异常,这方面也反映该矿床成矿物质与深部火山岩有密切关系。弱负铈异常是成矿流体继承海水Ce亏损的结果。层状矿石中Eu异常变化较大,且其中LREE的含量变化大于HREE。主要原因可能是矿石中矿物组成和形成条件的变化。呷村矿床的成矿模式可以认为是火山喷发过程中产生了岩浆热液,并带出了硫和金属元素,并在海底附近快速沉淀形成。成矿后为正常深海沉积岩覆盖。  相似文献   

10.
相山、下庄铀矿田稀土元素特征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从大的区域上探讨铀矿的成矿作用,本文分别采集了相山、下庄两个铀矿田的围岩和矿石样品并用ICP-M S方法进行测定。结果发现两个铀矿田的围岩REE特征均为LREE富集型,具有明显的负铕异常。相山矿田的矿石富集REE特别是HREE,并且与铀含量呈正相关关系,矿石和围岩的负铕异常相同;下庄矿田的矿石亏损REE尤其是LREE,具有比围岩更强烈的负铕异常。认为两矿田的围岩都是由沉积岩为源岩的地壳物质部分熔融形成的,ΣCO2是两个铀矿田的主要矿化剂,也是铀和REE运移的主要载体,造成两矿石REE特征不同的主要原因是相山矿田围岩蚀变以酸性为主而下庄铀矿田围岩蚀变以碱性为主。  相似文献   

11.
黔东南重磁异常与金异常特征及找矿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深入挖掘黔东南地区的找矿潜力,对黔东南地区区域重磁异常进行解释,研究东部地区的天锦黎金矿密集区及西部地区的金化探异常分布特征,发现金矿床(点)和金化探(元素、块体)异常的产出,同重、磁异常平面分布和推断的岩浆岩侵入体(基性岩类、酸性岩、构造蚀变岩)及区域性深大断裂构造(东西向、南北向)的分布,存在着空间、时间和成因上的联系,由此拓开了黔东南天锦黎金矿密集区及外围金矿地质找矿的新思路,不要只限于在相关地质层位里和北东向构造及伴生断裂(即“背斜加一刀”)交会处及其附近,来寻找变质碎屑岩中的脉型金矿。  相似文献   

12.
地表油气化探异常的解释与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油气化探中地表地球化学异常大量呈环形分布。在二连盆地桑根达来工区进行地表化探中,发现不同地球化学指标形成的地球化学异常的空间分布上表现为正环形组合和反环形组合。文中结合石油地质条件,通过数字模拟和异常形成的时间序列分析得出:正环形异常组合表示油气向地表微渗漏持续进行,下部可能存在工业聚集的油气藏;反环形异常组合表示油气向地表微渗漏正在减弱,历史上普经存在的油气藏已经消失。  相似文献   

13.
成矿系统及综合地质异常   总被引:40,自引:9,他引:31  
翟裕生  邓军 《现代地质》1999,13(1):99-104
矿床综合异常是成矿预测的重要标志。在概述成矿系统特征的基础上,论述了地质异常与成矿系统的关系,提出矿源场异常、矿液通道异常、矿石圈闭异常(储矿场异常)等概念,建立了成矿系统与综合异常的相关性模型框架。提出了矿床综合异常的研究方法,并依据对胶东金矿和赣西北铜矿地质异常的实际研究,提出对找寻热液金属矿床有重要意义的4种异常带:①异常浓集带;②异常急变带;③异常复合带;④异常叠加带。并强调指出,对控矿地质因素和矿化类型的详细研究是评价异常和成矿预测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4.
利用冀东地区1∶2.5万高精度航空磁测资料及收集的地面重力资料,阐述了冷口断裂及其两侧航磁、重力异常特征,并结合物性特征,分析了航磁、重力异常的地质成因及其对地质构造和矿产的控制作用。冷口断裂两侧航磁、重力异常特征差别十分明显,反映了两侧结晶基底、盖层和侵入岩分布规律差异较大,认为该断裂不仅控制了地质构造分布,也间接控制了矿产分布,可为地学研究和矿产勘查提供必要的地球物理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上海及邻区重磁场的地震地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是在完成上海及邻近地区海陆连片的地质和地球物理编图的基础上,对其中的重力和磁力异常图进行地震地质分析和解释,提取与地震活动有关的信息。指出中国南北两大陆块拼合的东部的深部界线位置。提出扬子准地台和华南褶皱系两大构造单元在上海一带的分界线部位。在阐述该区断裂特征和一般规律的基础上论述了一些活动断裂的存在。指出南黄海海域内的两条地震活动带和长江口外的一条隐伏地震活动带。为该区进行地震构造区划和制定抗震防灾措施提供基础资料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异常编号与异常评价分级是化探工作量较大和专业性较强的工作,采用Visual Basic程序方法实现了异常编号与异常评价的全自动化,快速,准确,灵活,1 h内可完成3 600 km2的1∶5万化探数据处理。该方法先统计出不同地质单元的背景值,在程序运行时依据工作比例尺选择合适的搜索半径、点控制面积等参数。程序利用异常临时存储器搜寻每一个元素独立的异常,自动对异常进行编号并统计异常参数,再进一步找出各个组合异常。该方法输出结果有20多项,如各元素各个异常的首坐标、最大异常值、异常平均值、变异系数、富集系数、叠加强度、异常面积、组合异常的元素序列、异常重合度、综合异常评价分级指数等等。输出结果提供了较全面的异常信息,可灵活选择和创建新的异常评价分级指数。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玛孜措地区1:20万及1:5万地球化学异常及地质特征的研究,并与我国著名的福建紫金山陆相火山岩型Cu-Au矿田区域地质地球化学异常结构模式对比,推测玛孜措Cu-Au异常具有福建紫金Cu-Au矿相似的成矿机理,因而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8.
吉林省东部区域物化遥信息与成矿关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控矿因素反映的地球物理场、地球化学异常及遥感影像的特征分析,归纳出与成矿关系密切的区域物、化、遥信息,并采用数理统计方法总结了它们之间的相关关系,提出了主控因素,为进一步利用综合信息进行成矿预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南薇西盆地重磁场特征及油气资源远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合南薇西盆地及邻区的重、磁力异常特征分析与综合反演,文章对该区油气有利远景区进行了预测。南薇西盆地北部坳陷和北部隆起以高重高磁特征为主,火山活动强烈。中部坳陷、南部隆起及南部坳陷的北部表现为整体低重、低磁背景上的局部团块状高重、高磁异常,为火山岩与碳酸盐台地的综合反映。南薇西盆地新生界厚度呈北东向条带状薄厚相间的特征,南部坳陷新生界厚度最大,中部坳陷次之。盆地北部处于莫霍面隆起区,而南部莫霍面相对较深,为减薄型陆壳的特征。北部坳陷和北部隆起居里面整体较浅,可能与南海扩张引起岩石圈的强烈伸展减薄、地幔物质上侵有关。中部坳陷和南部隆起的居里面明显浅于南部坳陷,表明中部坳陷和南部隆起的热活动强于南部坳陷。重磁场特征及其反演结果与石油地质特征表明,南薇西盆地的中部坳陷、南部隆起及其西南盆地外围的区域应为盆地最好的油气远景区,其次为南部坳陷,北部坳陷和北部隆起油气潜力不大。在油气远景区内,局部团块状、等轴状的重力高异常区部分可能为碳酸盐台地,生物礁较为发育,应为未来的勘探目标。   相似文献   

20.
地质异常与矿产预测   总被引:32,自引:4,他引:3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