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新一代天气雷达系统在临汾市气象局四年多的运行中,基本上每次都保障了对重大天气过程的跟踪监测和预报服务,以及对临汾市和周边地区人工增雨服务,真正发挥了新一代天气雷达的先进作用,为山西省、临汾市及周边地市的天气监测和灾害性天气的预警提供监测预警服务,为及时准确地采取防范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但在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一些故障,对工作造成一些影响。  相似文献   

2.
利用2014—2016年辽宁省冬季高速公路事故记录,将多要素逐日气象观测数据与事故数据按照日期进行匹配,分析气象条件引发高速事故的空间分布特征。数据挖掘分析首先利用两步聚类方法确定辽宁地区冬季天气类型数量,再通过K-means方法对气象数据进行聚类处理。采用随机森林方法对不同天气类型搭建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分类模型,并分析模型中气象要素的特征重要性。结果表明:受气象条件影响的高速事故数量辽南地区最多,其次是辽西地区,辽东、辽北地区占比较低。辽宁冬季天气可以分为四种类型,根据气象要素数据结构总结出的天气特征分别为:当日出现降水、前一日出现降水、寒冷干燥、潮湿回暖。有明显降水特征天气类型的事故率超过七成,降温、升温天气类型的事故率在两成左右。随机森林方法对前一日出现降水、寒冷干燥两种天气类型的分类精度更高,模型泛化能力也更好。4种天气类型中气象要素的特征重要性有明显差异,最高地温要素在事故高发天气类型中特征重要性排第1位,在潮湿回暖天气类型排第3位,对于冬季辽宁地区高速公路交通安全影响高于其他要素。  相似文献   

3.
烟尘天气的发生、发展对大气环境的污染有着决定性的作用。本文利用黑龙江省气象台观测站1988-2008年21 a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分析哈尔滨市香坊区烟尘天气的变化规律、气象要素特征及其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哈尔滨烟尘天气日数1月最多,7月最少,秋冬两季占全年烟尘天气日总数的78.9%;年烟尘天气日数总体呈下降趋势。影响哈尔滨市香坊区烟尘天气发生和发展的气象因素主要有风、大气稳定度以及天气形势等。  相似文献   

4.
广州城市大气环境监测系统建设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WMO城市气象观测指南,在充分考虑广州城市结构和局地气候特征的基础上,针对广州高温高湿的天气特征,利用现有大气探测体系,结合广州实际情况和气象部门特点,提出建立一套布局合理、密度适宜、技术先进的城市大气环境监测系统,试图实现城市大气环境的预报预警服务。  相似文献   

5.
多普勒雷达在南宁大雨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1999~2003年南宁市引进多普勒天气雷达以来43个大雨过程进行分析和总结,将天气形势和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相结合,以天气来向的角度,对各类型多普勒雷达回波的源地、生消影响关键区、径向速度场特征进行总结,建立了3种类型的南宁大雨天气概念模型。  相似文献   

6.
闽中北冰雹概念模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通过对近 1 0年 6 4次降雹过程进行分析 ,将天气类型分为 3种 ,然后归纳总结各天气型下的雹云源地、路径、回波特征、物理量特征 ,建立闽中北冰雹 3种概念模型  相似文献   

7.
本项目在2004年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 (1)城市边界层大气物理和大气化学特征。在城市边界层的强化立体观测的基础上,针对冬、夏季城市大气环境及奥运会期间首都北京大气环境“背景”特征、急需认识的问题以及调控治理理论应用技术难点,着重分析研究了城市冬、夏季建筑群边界多个污染物种化学成分相关性,城市“冠层”建筑群楼顶单点长期时间演变特征,冬、夏季城区污染过程大气多尺度特征,冬、夏季气溶胶垂直分布特征及其与天气和气象条件的关系以及冬、夏季城市边界层感热、潜热通量特征等重  相似文献   

8.
本文应用数值预报产品,常规天气图,卫星云图及大气探测等资料,对2001年7月27日临汾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产生的环流形势,水汽和热力条件及动力机制进行了分析和研究,进一步揭示临汾市暴雨发生的环境流场和物理量场的特征。  相似文献   

9.
甘肃省秋季飞机人工增雨天气系统分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探讨甘肃秋季人工增雨天气系统的影响特征,利用甘肃省1991-2002年飞机人工增雨作业资料,对秋季飞机人工增雨作业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按照甘肃省秋季天气系统特征,利用探空资料,建立了甘肃省秋季天气系统自动化“判别模型”,得出甘肃秋季降水的高空环流可分为三种类型:平直多波动型、西南气流型和西北气流型,其中降水类型以平直多波动型为主。通过“判别模型”对飞机人工增雨天气系统的分型,结果表明飞机人工增雨作业的主要天气类型为西南气流型和平直多波动型。可为人工增雨作业区域选择和航线设计提供天气气候背景。  相似文献   

10.
文章利用2008—2010年近3a夏季强对流天气的观测资料以及雷达回波资料,通过统计和分析,初步总结了我市强对流天气的分布情况、雷达回波特征指标阈值及其对应的天气类型,旨在为预报员做短时临近预报时能更加客观定量及精细化而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为建立适合深圳的空气污染气象条件标准,对目前开展的空气污染气象条件预报进行客观的检验,基于2011—2013年地面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风廓线雷达资料,对能见度和影响因子(降雨、地面风速和低空风速)进行了相关分析。根据不同气象条件对空气污染的不同影响,将空气污染气象条件分为1—6级,等级越高,越有利于空气污染,并由此建立了深圳市空气污染气象条件等级的计算方法和流程。计算结果与实况基本相符,平均基本准确率达到75.0%,其中1级和4级基本准确率分别达到83.3%、85.2%,业务运行良好。该方法对于小概率事件(如热带气旋外围环流影响)的计算能力较差,6级的基本正确率仅为52.7%。所以针对特殊的低能见度小概率事件需要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利用地面气象资料进行福州市空气质量日预报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空气污染预报是建筑在空气污染与气象条件关系的基础之上的。利用福州市1995-1997年地面气象预测资料,运用统计学方法,探讨污染物浓度与气象因子(温度、气压、风、湿度、大气稳定度、降水等)分布规律,建立气象预报指标及统计预报方程,在1999年2-8月进行福州市空气污染物浓度等级试预报。结果表明运用统计模式开展城市空气污染浓度等级预报是切合实际并且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等标污强指数及增度──新增大气污染源布局问题再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大气污染源布局问题.在多源高斯模式基础上,通过简化、论证,引进等标污强指数和增度概念,用以综合考虑气象因素以及污染源的强度,方位和距离。  相似文献   

14.
长春市空气污染潜势预报的统计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通过分析TSP污染指数与气象条件的关系,特别是一些非线性关系,建立了长春市空气污染潜势预报统计模型,借助T106及日本数值预报产品进行试报,效果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15.
福州市空气高污染与气象条件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宏  冯宏芳  隋平 《气象科技》2009,37(6):676-681
利用地面天气图、高空天气图、地面气象要素资料,统计分析了2003-2007年福州市41个空气高污染过程与天气系统以及地面气象要素间的关系,得出冬季、春季和夏秋季福州市空气高污染发生时主要的天气形势,并对地面气象要素与高污染过程的关系进行了半定量分析,得出福州市空气高污染过程的一些天气概念模型和气象要素指标。  相似文献   

16.
广州市大气污染与气象条件关系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14,自引:7,他引:14  
利用地面天气图、高空天气图(850hPa、500hPa)以及气象要素资料,统计分析了2002-2004年广州市10个典型的空气污染过程与各种天气系统以及气象要素间的联系,得出了秋冬季、春季和夏季广州市大气污染与各种天气类型的一些关系,并对地面各种气象要素与污染过程的关系进行了半定量分析,得出了广州市大气污染过程的一些天气概念模型及气象要素指标。  相似文献   

17.
重庆市臭氧污染及其气象因子预报方法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2014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的重庆市空气质量日均值资料,分析了重庆近5 a臭氧污染的特征。发现重庆市臭氧是除PM2.5以外的第二大大气污染物,具有较强的季节变化特征,主要污染时段位于夏半年,在7—8月臭氧污染程度明显超过了PM2.5。臭氧年平均浓度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首要污染物为臭氧的日数在2018年首次超过PM2.5,臭氧成为2018年重庆市的第一大污染物,表明重庆正在由一个以颗粒物污染为主的城市转变为臭氧污染为主的城市。通过对同期逐日气象资料与臭氧8 h滑动平均日最大值相关性分析发现,大气温度、湿度及气压均为影响臭氧污染的重要气象因子。利用气象影响因子,采用逐步回归、支持向量机、神经网络方法对臭氧8 h滑动平均日最大值进行预报实验表明,三种预报模型均具有较强的预报能力,但总体来看预报均比实况略偏小。支持向量机方法的预报效果要稍好于逐步回归和神经网络方法,可为重庆市臭氧浓度预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利用洛阳市环境监测资料和气象资料,分析了洛阳市污染物浓度的日变化、季节变化、年际变化规律,并分析了污染物浓度与气象因子的关系。在此基础上,通过回归分析预报方法、污染潜势预报方法、CAPPS模式预报方法对洛阳市3种主要污染物的浓度和级别进行了24 h和48 h预测,并建立了气象局与环保部门共享的气象和污染数据库平台,为双方今后的合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利用洛阳市环境监测资料和气象资料,分析了洛阳市污染物浓度的日变化、季节变化、年际变化规律,并分析了污染物浓度与气象因子的关系.在此基础上,通过回归分析预报方法、污染潜势预报方法、CAPPS模式预报方法对洛阳市3种主要污染物的浓度和级别进行了24 h和48 h预测,并建立了气象局与环保部门共享的气象和污染数据库平台,为双方今后的合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利用2013—2014年邯郸市环境监测站环保资料、邯郸气象站地面观测资料及邢台站探空资料,分析了邯郸大气环境特征及影响污染物扩散的气象条件,结果表明:空气重污染主要发生在秋冬季和初春季节;2014年影响污染物扩散的气象条件与2013年的大体相当,但2014年邯郸重污染日数减少,达标日数增加,污染物浓度较2013年的下降,重污染天气持续时间较2013年的明显减少,表明邯郸市实施的一系列减排措施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