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气象业务网目前对于时钟同步有着较高的要求。山东省气象局基于SNTP协议,结合全国气象业务的统一授时系统,采用client/server模式实现了省内业务客户端的自动对时,保证了系统内时间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相似文献   

2.
为了实时监控青海省各级气象台站气象信息传输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并能统计和分析气象资料的传输及时率,设计并实现了基于SQL Server数据库的青海省气象信息传输监控系统。该系统采用B/S方式,在JAVA环境下开发完成,信息实时监控结果以表格形式显示,以Excel表格形式导出;实现了任意时段、任意信息报类和任意气象台站的传输及时率统计。该系统界面友好,通过业务化应用,可及时发现气象信息传输过程中出现的逾限报或缺报,也可及时分析掌握全省各级气象台站的气象信息传输的及时率。  相似文献   

3.
在气象通信网络系统中 ,气象信息资料如地面报、高空报、城市预报和旬月报等传输时效性极强。为核查气象信息传输的准确性、及时性 ,辽宁省气象台每月都要将全省各台站上个月的通信传输时效和传输质量以及业务运行情况进行统计和评价 ,然后结合各台站的具体情况 ,使用中国气象局信息网络部研制的气象信息网络传输管理数据库系统软件和人工统计方法制作出的气象信息网络传输质量报表报送上级气象业务部门。1 气象信息网络传输管理数据库系统1 1 参数配置系统软件在Windows 95 / 98平台上运行 ,通过设置菜单 ,可以设置系统的运行参数 ,如I…  相似文献   

4.
在气象通信网络系统中,气象信息资料如地面报、高空报、城市预报和旬月报等传输时效性极强.为核查气象信息传输的准确性、及时性,辽宁省气象台每月都要将全省各台站上个月的通信传输时效和传输质量以及业务运行情况进行统计和评价,然后结合各台站的具体情况,使用中国气象局信息网络部研制的气象信息网络传输管理数据库系统软件和人工统计方法制作出的气象信息网络传输质量报表报送上级气象业务部门.  相似文献   

5.
在气象通信网络系统中,气象信息资料如地面报、高空报、城市预报和旬月报等传输时效性极强。为核查气象信息传输的准确性、及时性,辽宁省气象台每月都要将全省各台站上个月的通信传输时效和传输质量以及业务运行情况进行统计和评价,然后结合各台站的具体情况,使用中国气象局信息网络部研制的气象信息网络传输管理数据库系统软件和人工统计方法制作出的气象信息网络传输质量报表报送上级气象业务部门。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气象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陕西气象通信网络系统和全国省以上气象通信网络系统分别建成地面宽带通信网,省级气象信息传输流程和路由随之进行调整。随着气象业务的不断发展和拓展,气象信息种类、数量急剧增加,不同的气象信息其传输流程和传输路由不同。网络业务人员如果能够熟练掌握各类气象信息传输的流程和路由,将有利于及时排除故障,保证各类气象信息的正常传输,提高各类气象信息的传输时效和通信质量。[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赵勇  王晖  郑明玺  王瑜  刘威 《山东气象》2003,23(4):54-55
分析和总结了地市级UNIX节点机在启动过程中出现的几种故障和处理方法,对地市级系统管理员更好地维护UNIX节点机,保证气象上行报文传输的准确性、及时性具有意义。  相似文献   

8.
吉林省气象网络实时业务系统的更新周晓红,张鑫晶1引言“全国气象信息网络系统”是由各级气象部门的计算机局域网,通过长途通信电路互联组成。为保证气象信息传输业务的正常运行,由国家气象中心制定了《气象信息网络系统资料传输业务规程》方案,要求全国各地级气象部...  相似文献   

9.
多进程并发在国内气象通信系统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该文介绍了多进程并发在国内气象通信系统中传输新增资料的应用, 针对国内新增气象资料种类繁多 、信息量大 、传输时效要求高、传输频率快等特点, 传输软件通过使用避免僵尸进程产生的方法以及对多种进程间通信技术的比较, 选择了更好满足需求的消息队列通信技术, 使气象资料在国内气象通信系统中的处理时间缩短为原来的 43%, 提高了各种新增气象资料的传输效率 , 为气象资料提供了更好的共享平台, 更好地发挥各种探测仪器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针对气象资料业务传输需要,开发了气象资料传输质量监控系统。该系统实现了对全州自动气象站数据传输情况的图形界面显示,实现了24h不间断监控,对在传输过程中存在问题的站点及时提醒,能够快速准确定位故障站点,缩短维护维修时间,极大的减轻了气象业务人员的工作量。  相似文献   

11.
为保证各类气象设备和网络稳定运行,出现故障及时通知到人,针对目前气象设备监视和报警存在的问题,设计开发气象设备及网络监控报警软件,出现异常情况通过钉钉机器人开放接口发送报警信息到手机和电脑钉钉群,提醒业务人员及时处理故障,实现气象设备、网络情况自动监控,自动报警功能。通过业务运行表明,该软件在气象设备及网络监控业务中能提高发现设备和网络故障的时效,自动化程度高,缩短了维护人员处理故障的时效性,是钉钉机器人在气象设备和网络监测报警应用的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12.
基于C/S模式的气象资料自动下载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兴宝  侯方 《气象科技》2010,38(5):609-612
我国各级气象台站主要应用PCVSAT单收站系统接收气象卫星广播资料,单收站系统一但发生故障就会影响气象资料的正常接收,导致气象资料缺失。为了确保在单收站设备发生故障时也能及时、完整地接收气象资料,应用计算机编程技术开发了一套气象资料自动下载系统。系统基于现代化的宽带网络传输体系,采用客户机/服务器(C/S)模式构建,当单收站系统发生故障时,应用该系统可以及时、快速、完整地补全缺失的气象资料,没有安装单收站的气象资料用户也可以应用该系统实时接收气象资料。  相似文献   

13.
气象观测数据的传输率和可用率是气象预报服务及时准确的基础,是衡量通信系统运行可靠程度及运维保障能力的关键指标。长期以来,各级业务人员通过不间断值守班来保障气象观测数据的传输质量。随着现代化气象业务体系的不断发展,气象业务对资料传输的时效性、完整性要求也越来越高,对气象资料的综合监控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全国地面气象业务体制改革的要求下,广西率先在全国实行了基层台站无人值守业务调整,设计并实现广西地面气象观测无人值守系统。该系统集数据传输监控、数据传输时效统计于一体,通过自动监控告警、主备站资料(要素)智能识别替代、双条传输链路热备等设计,建立一套无人值守传输业务流程,从技术上支撑业务改革调整,大大降低基层业务人员工作强度。业务应用分析表明,无人值守系统运行可靠,业务质量保持高水平稳定,业务效益凸显。  相似文献   

14.
气象部门的业务运行、数据传输主要依托于气象信息网络,因气象资料的传输时效性要求,气象信息网络须保持24 h不间断运行。一旦网络中断,会影响气象业务运行和资料的及时性与完整性,如刚好出现在极端天气过程,可能会给国家和社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针对气象信息网络业务运行与气象资料传输实际情况,采用J2EE+MySQL+Android手机配合等技术方法,设计与实现南充市气象信息网络监控系统,系统主要包含监控、报警、系统web界面等主要功能模块。  相似文献   

15.
李玉涛  史潇  陈景丽 《气象科技》2021,49(2):297-302
气象观测数据通常情况下通过内网有线宽带进行上传,但因设备故障、人为、自然等因素造成有线线路不通时,需要一种应急通信替代内网通信。此外,由于气象观测台站缺少断网、断电、软件卡死等故障告警机制,造成故障处理周期长,影响观测数据传输质量。本文针对气象观测台站存在的风险设计开发了基于5G的气象数据备份传输及监控报警系统,具备网络通信监测、数据自动传输、软件状态监控、各种信息提示、故障报警等功能,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气象观测台站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减少业务人员故障解除过程耗时,从而提高气象信息传输质量,适应地面测报业务自动化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钟艳雯  郭海峰  夏正龙  朱亮 《气象科技》2015,43(6):1065-1069
介绍如何利用Mono for Android、ASP.NET、C#开发一套可以在智能手机上使用的上行气象信息传输实时监控软件,以保障上行气象信息的时效性。从软件的需求分析、软件架构、软件实现等方面阐述了如何在技术上安全、及时、准确的实现对气象信息传输情况的实时监控,并对主要功能的实现与优化进行了详细介绍:通过Web Service技术获取、发布传输监控信息、进行用户权限控制,优化Web Service性能,以保障监控信息安全、高效的传输;利用后台服务、隐式线程、定时警报实现快速响应、节约系统开销的手机客户端;构建兼容性、独立于分辨率的UI。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国家气象观测站备份站漏测要素导致的无法真正与主站实现互为双备份的问题,利用网络转换和信号分离方法,通过智能串口转换器和智能集线器,在技术上率先实现了本异地观测数据实时采集和单套无备份传感器数据共享功能。该技术基于TCP/IP协议,通过智能串口转换器,将数据推送至异地远端业务计算机,实现地面气象观测站远程实时数据采集,同时,本地业务计算机仍保持原有采集、备份功能。再采用MODBUS RTU和MODBUS TCP两种协议,通过智能集线器,在业务计算机上采用一问一答的访问方式,实现多台计算机同时访问主、备采集器获取采集数据,达到单套无备份传感器数据共享的目的。另外,建设视频监控、多线路网络通讯保障及供电自动化保障等附属设施,从而实现本、异地4台业务计算机数据直传及备份站全要素采集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8.
从逐分钟地面数据文件中读取正点前10分钟内任一分钟的分钟数据进行备用,以备在临近正点时自动气象站计算机系统出现故障的情况下作为电话口传报文之用,保证正点数据的及时有效传输,避免逾限报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极轨气象卫星森林火灾实时监测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新开发的极轨气象卫星林火实时监测系统的原理、功能及其数据处理流程.其特点是在卫星过境的同时就可处理出森林火灾信息,解决了目前同类气象卫星林火监测系统不能实时监测的问题.极轨气象卫星林火实时监测系统是由3台计算机组成的并行处理系统.该系统将火点判识的时序从模糊到确定分3步进行,并将数据接收、火点判断、火点定位、显示等的运行时序分配在3台计算机中同步运行.该系统于2005年在广州气象卫星地面站投入业务运行.与原有卫星遥感林火监测系统比较,该系统对森林火灾监测的时间可提早约30 min.  相似文献   

20.
为了保障西南区域数值预报业务模式的稳定运行,四川省气象局基于分布式监控技术,建设了四川气象高性能计算机及模式运行监控系统。该系统主要包含两个子系统:省局高性能计算机性能监视子系统以及SWC-WARMS数值预报模式自动化监视管理子系统。前者监视承载模式运行的高性能计算机,保证其为模式提供可靠计算环境;后者管理数值模式本身,两个子系统相辅相成,从模式计算环境到模式本身的业务运行都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