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硫化矿床上自然电位的电化学机制”一文的商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M.Sato和H.M.Mooney发表的“硫化矿床上自然电位的电化学机制”一文,是讨论自电理论的一篇有影响的论著.其主要内容包括:1.根据O_2/H_2O_2与Fe(OH)_3/FeCO_3,Fe_2O_3/Fe_3O_4热力学平衡方程式,确定了风化环境与深部环境的E h-pH范围;2.根据Cu~2+,S/CuSCu(OH)_2,S/CuS与Ag/Ag_2S等热力学平衡方程式,确定了硫化矿物稳定区的上、下限;3.给出了黄铁矿等矿物在自然电场法中最大有效电位差值;4.认为金属硫化矿体在自然电场机理  相似文献   

2.
石墨矿与金属硫化物矿都属于电子导体,它们形成自然电场的机理是否有区别,为什么石墨矿产生的负电位异常值比金属硫化物矿大?一般认为,潜水面切割矿体是产生自然电场的必需条件.但有人提出,矿体在潜水面上或下,都可能产生自电异常. 关于电子导体矿物自然极化形成自然电场的机理问题,迄今研究得还很不够.本文根据室内实验,仅就上述问题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石墨矿具有低阻高极化的电性特征,其找矿标志较为明显.通过开展自然电场法、激电测深、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等物探电法相配合的找矿方法,在四川庙坪石墨矿找矿中取得了较好的找矿效果.本文通过自然电场法测量在研究区发现自然电位异常场的电位负异常带3处,且异常带形态、规模与石墨矿及其矿化带吻合较好.激电测深测量控制了 Ⅱ号异常体...  相似文献   

4.
湖南某黄铁矿在一九七五年以前一直是作为铁矿或多金属硫化矿床进行工作的。一九五八年前后相继有几个地质队做过一些地表地质工作,认为是泥盆系棋子桥组中的风化残积铁帽。一九七二年我队开展物探和地表地质工作,采用自然电场法,圈定了六个局部异常,最高异常值—600毫伏,认为该铁帽可能与热液交代硫化矿床有关。一九七五年对铁帽和自电异常开展验证评价,开始在铁帽上连续施工数孔,均未遇到硫化矿体,仅见底部棋子桥组灰岩。之后,在西部最后一  相似文献   

5.
基于溶洼区浅层岩溶地下水的渗流特性,研究富水岩溶地质结构在地下水渗流作用下引起的自然极化及由此形成的自然电场的分布特征,通过自然电场法与高密度电法联作,利用科研和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中探采结合井位的综合物探结果,探讨以自然电场法为主导、辅以高密度电法等综合物探方法,在西江中下游岩溶石山地区不同水文地质环境中寻找岩溶地下水的成功应用效果与失败的经验教训。研究结果表明,感应类电法(如瞬变电磁法、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地面核磁共振法、激发极化法、声频大地电场法、甚低频电磁法等)受电网、通信网络等人为电磁场干扰较严重;高密度电法抗人为电磁场干扰的能力较强,信噪比较高,但勘探深度相对较浅,且易受炭泥质灰岩、岩溶矿产等良导电岩矿体的干扰。自然电场法利用岩溶地下水运移引起的富水岩溶地质结构自然极化特征,自然电场异常与动态地下水的补给与运移状态关系较密切,自然电场法与基于探测目的体导电特性的高密度电法联作寻找溶洼区浅层地下水可起到方法互补、相互印证、提高探测分辨率与精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后坊子石墨矿位于华北陆块北缘石墨成矿带中部,属区域变质型石墨矿床。通过岩矿鉴定、激电中梯剖面及探槽工程等手段,探讨了后坊子石墨矿的矿床地质特征、矿体特征,分析了矿床成因。结果表明: 后坊子石墨矿的矿体主要赋存于红旗营子群东井子岩组的厚层含石墨大理岩中; 矿体受地层控制明显,呈似层状,走向NE,倾向NNW; 激电中梯剖面显示,后坊子石墨矿异常呈现“中低阻、高极化”的特征; 矿石的固定碳含量为1.42%~3.28%,矿体稳定,成矿规模较大,具有成为大型石墨矿床的潜力。研究认为,含矽线石榴黑云二长变粒岩和含石墨大理岩为后坊子石墨矿的矿源层,区域变质是后坊子石墨矿床的主要成矿作用,后期的岩浆活动及混合岩化作用使得石墨晶体增大、富集。  相似文献   

7.
双频激电法在豫西南某金铜矿勘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豫西南某金铜矿区采用双频激电法进行勘探,应用大比例尺中梯扫面快速圈定异常分布特征,采用激电测深装置了解极化体空间赋存状态,利用激电场频谱特征区分含石墨大理岩及金属硫化物等,并结合矿区地质条件,取得了很好的找矿效果。  相似文献   

8.
在属于不同工业成因类型的西部外貝加尔的硫化矿床上,曾经用МППО—1仪器进行了过渡场的方法试验。试验的基本目的是:在不同的地质条件下决定该方法的找矿效果并研究将其用于具体矿体上的工作方法和技术。物探所发现的矿床(图1,A)产在下元古代变质岩层的结晶片岩、片麻岩和石英岩中。这是在北部近貝加尔前寒武纪地层中发现的第一个铅锌矿床。围岩为含黄铁矿和磁黄铁矿矿染较富的石英绢云母和石墨化的微片岩。黄铁矿化在空间上与多金属矿有密切的关系。矿体呈相隔很近的似层状,厚10到60米,成份为  相似文献   

9.
近五年来,我们在四个含矿斑岩体和七个非含矿斑岩体上,由钻孔中采集了212个黄铁矿和数十个金属硫化矿物及非金属矿物样品,研究了黄铁矿中微量元素分配特征,以便用以评价斑岩体的含矿性,并作为找矿标志.研究地区的一般地质情况见表1.  相似文献   

10.
冈底斯成矿带东段矿产资源丰富,矿床类型复杂,前人大多以帮浦、甲马、驱龙等重要矿床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帮浦东段—笛给铅锌矿区研究较少,特别是地球物理方面鲜有研究。以帮浦东段—笛给铅锌矿区地球物理激电异常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物性参数测定结果显示铅锌矿体具有中高视极化率特征,而黄铁矿化视极化率为区内最高,认为低阻中高极化区域才是区内找矿的重点部位;激电异常指示了帮浦东段F1、F2含矿断裂具有往东延展特性,帮浦东段—笛给铅锌矿区结合部位存在含矿角砾岩筒,推断深部存在含矿岩体;笛给矿区古近系古新统典中组属于高硫型盖层,其下具有寻找矽卡岩铅锌矿的良好地质条件;新认识了两区找矿模型,应为斑岩-矽卡岩-中低温热液型铅锌多金属矿床。  相似文献   

11.
黑龙江团结沟金矿成矿地质条件分析及电法勘查评价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成矿地质条件研究对于隐伏矿体预测及电法勘查评价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对团结沟金矿的研究认为其成矿地质条件是老基底变质杂岩、斜长花岗斑岩、构造破碎带及裂隙带,其中构造破碎带是最主要成矿地质条件.构造破碎带为该区电法勘查提供前提.地质及电法勘查结果表明:金矿石是本区主要极化体;在团结沟及张才沟地区均获得低阻高极化异常体和高阻高极化异常体(ηs≥4.5%);高阻高极化异常体可能找到含金石英脉,而低阻高极化异常体可能找到含矿破碎带.该区的验证孔中发现了矿体,证明了在团结沟电法找金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2.
夏中广  王世权 《物探与化探》2006,30(6):525-528,532
从研究激电场频谱特征及充、放电时间特征出发,根据实验观测结果,总结了硫化物矿化体(黄铜矿)及含石墨白云质大理岩等岩性的频谱特征及充放电时间特征,探索到新的定性评价激电异常源参数——频率谱及时间谱、视衰减速度。实践证明,利用频率谱定性评价硫化物矿化体(黄铜矿)与含石墨白云质大理岩激电异常源取得较佳效果。  相似文献   

13.
南江县尖山石墨矿位于扬子陆块区之上扬子古陆块之米仓山—大巴山基底逆冲带之米仓山基底逆冲带龙门山—大巴山成矿带,其矿床成因存在争议。在野外实地研究和镜下观察的基础上,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可知,尖山石墨矿含矿建造为碳酸盐岩建造,变质作用为区域变质作用和接触变质作用。石墨矿主要赋存于中元古代火地垭群麻窝子组下段(Pt2mw1)上部的含石墨角砾岩中,矿体呈层状产出。含矿岩石类型为含石墨角砾岩型、石墨片岩型和含石墨大理岩型,显微观察多为细粒微晶石墨,并有少量黄铁矿和黄铜矿伴生;石墨鳞片片径多小于0.05 mm,矿石品位为5%~40%。通过对尖山石墨矿床地质特征的研究以及与其他石墨矿床成因的对比,发现其矿床成因类型应为区域变质-接触变质复合型。  相似文献   

14.
金属硫化矿自然电场形成机理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自然电场法寻找金属硫化矿,在有利条件下能取得良好地质效果.关于自然电场形成的机理问题,迄今还研究得不够清楚.本文根据矿物的电极电位、矿物的共生组合以及矿体分带现象,讨论了金属硫化矿自然电场形成的原因.矿体不同部位具有不同的电极电位(矿体不均匀或围岩溶液不均匀)是形成自然电场的主要原因.本文扼要地讨论了自然电场法有关的某些问题. 金属硫化矿物的电极电位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在攀枝花三大湾石墨矿区开展的多种物探方法为例,试验后确定大功率激电不适宜在本区采用,采用自然电场法与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AMT)相结合的综合物探方法,结合地质资料、钻探对物探异常进行综合解译确定矿(化)体的形态,取得了较好的找矿效果,为今后在寻找同类石墨矿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在攀枝花三大湾石墨矿区开展的多种物探方法为例,试验后确定大功率激电不适宜在本区采用,采用自然电场法与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AMT)相结合的综合物探方法,结合地质资料、钻探对物探异常进行综合解译确定矿(化)体的形态,取得了较好的找矿效果,为今后在寻找同类石墨矿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通过分析冀西北坝上地区石墨矿地质背景、含矿带、矿体、含矿建造、变质变形及混合岩化特征,总结得出该区石墨矿的成矿特征。通过对比区域典型石墨矿床与同一成矿带相邻石墨矿床的地质特征,结合区域大地构造演化规律,总结了石墨矿的成矿模式。按照“三位一体”找矿理论,总结了石墨矿的成矿地质体及构造特征,构建了石墨矿综合找矿模型。该区石墨矿呈似层状赋存于红旗营子岩群含石墨变粒岩中,矿带分布受大型复式褶皱控制,含矿建造的沉积时代为古元古代早期,变质成矿时代为古元古代中期,变质程度为角闪岩相,成因类型为区域变质型。该区为浅覆盖区,“低阻-高极化”物探异常是重要的地球物理找矿标志,地质-物探-钻探相结合是石墨找矿快速、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8.
通过分析冀西北坝上地区石墨矿地质背景、含矿带、矿体、含矿建造、变质变形及混合岩化特征,总结得出该区石墨矿的成矿特征。通过对比区域典型石墨矿床与同一成矿带相邻石墨矿床的地质特征,结合区域大地构造演化规律,总结了石墨矿的成矿模式。按照“三位一体”找矿理论,总结了石墨矿的成矿地质体及构造特征,构建了石墨矿综合找矿模型。该区石墨矿呈似层状赋存于红旗营子岩群含石墨变粒岩中,矿带分布受大型复式褶皱控制,含矿建造的沉积时代为古元古代早期,变质成矿时代为古元古代中期,变质程度为角闪岩相,成因类型为区域变质型。该区为浅覆盖区,“低阻-高极化”物探异常是重要的地球物理找矿标志,地质-物探-钻探相结合是石墨找矿快速、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9.
通过地质调查与钻探施工,在安徽省金寨县张店地区发现了石墨矿床,在总结和分析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对矿区内与石墨矿床有成因联系的侵入岩体进行取样分析。结果表明:区内邻近矿体的花岗闪长岩的碱度率平均值AR=2.10,属钙碱性酸性花岗岩,与成矿关系密切。结合矿床地质特征和控矿规律,认为含炭质地层Cz~(1-3)岩性段为石墨矿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酸性岩浆侵入提供成矿时的温压条件;地层与侵入体之间的接触界面呈犬齿交错状,地层倾角在20°~40°之间易于成矿。研究成果为指导和发现本地区同类型矿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通过分析冀西北坝上地区石墨矿地质背景、含矿带、矿体、含矿建造、变质变形及混合岩化特征,总结得出该区石墨矿的成矿特征。通过对比区域典型石墨矿床与同一成矿带相邻石墨矿床的地质特征,结合区域大地构造演化规律,总结了石墨矿的成矿模式。按照"三位一体"找矿理论,总结了石墨矿的成矿地质体及构造特征,构建了石墨矿综合找矿模型。该区石墨矿呈似层状赋存于红旗营子岩群含石墨变粒岩中,矿带分布受大型复式褶皱控制,含矿建造的沉积时代为古元古代早期,变质成矿时代为古元古代中期,变质程度为角闪岩相,成因类型为区域变质型。该区为浅覆盖区,"低阻-高极化"物探异常是重要的地球物理找矿标志,地质-物探-钻探相结合是石墨找矿快速、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