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为研究长江支流崩岸情况,本文以荆江河段南部松滋河戥盘洲弯道及江心洲为例,利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数据,采用定量描述的方法,对其2013—2022年崩岸情况进行监测。监测结果表明,河道和江心洲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崩岸,其中监测点南部河道宽度由2013年4月的203.11 m扩宽至2022年11月的287.94 m,平均每年扩宽8.5 m,每月扩宽0.74 m。5个监测点在监测期内都有不同程度的崩岸,崩岸程度最严重的监测点至河道岸边的距离从2013年4月的122.56 m缩短至2022年11月的60.13 m,平均每月缩短达0.54 m。因此,利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开展崩岸监测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监测手段,是常规监测的有益补充;建议在开展长江主干流崩岸监测和修建防护工程的同时,应加强对长江支流河道崩岸的监测和河道防护。  相似文献   

2.
成海宁 《地图》2010,(3):70-77
长江,中国第一大河。千百年来,人们对这条河的感情不亚于黄河,它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美丽的长江源,人们寻找它已有数千年,然而,及至20世纪30年代,人们连长江发源自哪座山脉都无法确认。直到20世纪70年代,人们才知道在长江源区有三条比较大的支流,它们是沱沱河、当曲和楚玛尔河。然而,这三条源流一经确认,到底哪一个是正源的争论就开始了。  相似文献   

3.
沈梁涛  周伟锋 《北京测绘》2021,35(8):1050-1054
过去入河排污口主要靠人工地毯式排查,为解决人工排查强度大、效率低的问题,本文使用基于高分辨率影像的无人机遥感技术,在内业阶段先初步解译疑似排污口,再结合人工现场排查.经安徽省长江一二级支流排污口排查项目检验,解译排查成功率在80%以上,工作效率与纯人工排查相比,周期可缩短2/3.说明此方法能满足精确识别排污口的要求,可使排查效率提升,使排查工作变得有针对性,从而提高巡查效率.本文根据长江支流排污口项目对目前排污口解译的要点进行了总结,为河流的排污口解译、排查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利用多时相遥感资料、特别是2000年以后获取的遥感图像,调查分析了长江安徽段岸带变迁形式和崩岸特征,并按12个不同河型段进行了具体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5.
周尚意  理池 《地图》2021,(1):142-142
要认识在非洲刚果河(扎伊尔河)中游地区生活的博班吉人(Bobangi),—定离不开三幅基本地图。第一幅是河流分布图。博班吉人生活在刚果河的两岸,分布北界大约在姆班达卡,在那里刚果河分为多个分支,因此姆班达卡成为重要的交通枢纽;南部边界在刚果河上的斯坦利湖,现在的地图上标为马列博湖,在该湖之下的河段(即金萨沙之下的河段)是急流险滩,以及一个接一个的瀑布,因此无法航行。刚果河北岸有一条主要支流为乌班吉河,其流域也是博班吉人的主要分布地.  相似文献   

6.
以机载合成孔径侧视雷达图像(X波段)为主要信息源,根据雷达波探测故河道的基本原理,结合实地探险考察资料,分析了河道的影像特征,研究了河道的分布及其变迁过程,并通过采样测试数据和简化的数学模型,探讨了X波段雷达波的穿透作用。  相似文献   

7.
DEM 辅助下的河道细小线性水体自适应迭代提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一种河道细小线性水体自动识别方法。该方法综合应用了空间知识、光谱计算和全局--局部迭代模型算法。首先,利用全球30米ASTER DEM数据,生成流域的水系分布矢量图;然后,以DEM水系分布图作为先验知识,通过空间分析形成信息提取目标区,为后续信息提取提供了目标靶区;再次,通过水体光谱指数计算和NDWI全局阈值分割,得到靶区水体分布的初步信息;最后,在水体指数全域分割的基础上,通过局部水体指数物理特征分析、自适应阈值选择和迭代计算,实现局部河道水体精确提取。试验采用ETM+数据对伊犁河上游的支流河道进行信息提取,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地完成大流域范围内的河道水系制图,并能够最大程度地降低细小河道水体识别中背景光谱信息混杂的干扰,提高了遥感信息提取的针对性和计算的效率。  相似文献   

8.
针对河道带状复杂地形布设控制点困难的问题及高精度的测量要求,本文探讨了一种结合PPK技术的无人机免像控河道测量方法。以DJI Phantom 4 RTK无人机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基于PPK的高精度POS辅助空三测量、相机镜头畸变纠正和航线设计等影响航测精度的关键技术,利用UAV-PPK软件对地面基站与无人机POS数据进行事后差分解算,获取高精度POS数据辅助空中三角测量。结合安徽省庄墓河河道治理工程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基于PPK的免像控无人机航测获取了更高精度POS数据且成图精度满足河道1:500大比例尺测图要求。PPK辅助无人机航测提高了复杂地形测绘精度,为后续河道整治工作提供了更加精准的地形数据。  相似文献   

9.
基于镇海区河长制工作开展的实际需求,根据区域内河道分级分区分段的管理思想,建设以河段为核心的河长制智慧管理平台.实践表明:镇海区河长制智慧管理平台通过电脑Web端和手机APP两者联动工作,能有效规范河长巡河工作,便于发现、处理河道问题,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了信息和工作的智慧管理,达到了实用、便捷、高效、实时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母亲河——黄河黄河源于青海巴颜喀拉山,是中国第二长河,主要支流有白河、黑河、湟水、祖厉河、清水河、大黑河、窟野河、无定河、汾河、渭河、洛河、沁河、大汶河等。干流贯穿九个省及自治区,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全长5464公里,流域面积75万平方公里。它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被中华民族称为母亲河,它是维系炎黄子孙的血脉,是中华民族精神与民族感情的象征。  相似文献   

11.
随着经济高速发展和城市的快速扩张,城市河道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已经影响到人们的正常生产生活;城市河流污染治理已列入政府工作日程.文中结合某城市次级河流入河排污口污染源勘查工作,对排水管线污染源头进行了追踪调查和测量,并以GIS对成果进行直观展示,为城市管理者规划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2.
随着无人机与新型航拍技术的发展,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在大范围地形数据采集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三维测绘相关研究得到了极大的促进。而针对水利行业所需的水上地形与水下地形一体化生产过程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布设统一控制点,采用固定翼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进行水上地形测绘,应用RTK配合测深仪在船上进行水下河道三维地形数据采集,对于涉河建筑物采用BIM软件进行参数化建模。最后,针对水上地形数据,水下河道地形数据及建筑物三维模型进行融合处理,得到水上水下一体化三维河道场景,搭建Cesium平台进行三维展示。其研究成果可为水上水下一体化测绘与可视化提供技术帮助,有助于推进智慧水利的应用发展。  相似文献   

13.
利用1987年、2000年、2010年和2015年4个时相的多源遥感影像(TM,ETM+,Rapid EYE和Quick Bird),基于面向对象的信息提取技术,采用密度分割法和二值化合并处理,开展了宁远河口1987—2015年间4个阶段海岸线信息提取,并分析了海岸线时空变化特征、海岸线变迁的影响因素和发展趋势。研究表明,1987—2015年间,宁远河口海岸线长度总体呈增加趋势,海岸线总长度增加了约8. 14 km;宁远河口海岸带生态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河口内河道红树林资源基本消失,人工养殖区规模逐年扩大,河流入海口水体水质逐年下降;河口三角洲区域海岸线总体上表现为淤积,河口以西区域表现为侵蚀;海岸线变迁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海岸侵蚀淤积、滩涂围垦养殖、人工岛屿及防沙堤坝建设等;宁远河口的侵淤形势不容乐观,其发展趋势表现为人工岛屿西侧海岸线将进一步被侵蚀,而防沙堤坝东侧的淤积将进一步加剧。  相似文献   

14.
河道演变的遥感分析研究——以北江下游为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近30 a来共7个时相的MSS、TM遥感影像和相关地区的1︰5万地形图作为数据源,在建立遥感识别标志和影像特征的基础上 ,对北江下游河岸变迁、洲滩和河道演变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1975~2002年间,北江下游河道具有明显演变过程,岸、滩 冲淤变化明显,部分地区发生淤积。在获取河道横向演变特性的基础上,对比该时段内北江下游河道纵向演变情况得出: 河道的纵 向变形影响横向变形,总体变化两者成反比关系,河势向着稳定的趋势发展。  相似文献   

15.
移动测绘系统通过装配多种传感器,在行进中实时采集路线前方及两旁地物的可量测立体影像序列,可为河道测量与管理提供快速、全面的地理空间数据支持。以外秦淮河河景三维数据生产为例,探索与试验了在船载环境下利用移动测绘系统进行河景三维数据的采集与内业处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区域研究表明,庄浪河流域的主要地貌特征是:①上游干流呈北西西向,与区域构造线一致;下游为近南北向,横穿构造线,二者不相协调;②上游支流发育程度远较下游高,水系呈倾倒的钻天杨形;③上游金强河段内广泛分布第四级高级阶地,而下游缺失。在卫星影像上,不仅上述特征明显,而且还进一步揭示,上游金强河谷与东邻的松山滩同处四周被地槽褶皱山系围限的金强构造盆地内;流域的第四级阶地与松山滩实际构成同一级地形面,即古盆地推积顶面;现今的金强河谷明显呈现出切开古盆地堆积顶面,且愈近下游切割愈烈的影像特征。笔者认为,上述种种现象是中更新世末青藏高原边缘地形大切割时期,庄浪河溯源发展,切穿金强盆地南缘的地槽褶皱山系,最终袭夺了古金强河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程多祥  林家元 《测绘科学》2014,39(12):95-98
无人机遥感影像由于数量多、单张覆盖空间范围小、几何变形大以及河道内缺少配准控制点等特点,传统的基于特征点的影像镶嵌配准方法在宽河道无人机遥感影像镶嵌配准应用中受到限制.论文根据河道内线性地物丰富的特点,提出基于线性特征的无人机遥感影像镶嵌配准方法.该方法以线性地物边缘直线段为配准基元,通过MIHT算法估算待配准影像与基准影像的变换模型参数.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很好地满足了宽河道无人机遥感影像镶嵌配准的要求,为沿河地质灾害调查提供了影像质量保证.  相似文献   

18.
采用地形图和航片、卫片等多源遥感图像,对京杭大运河杭州主城区段变迁进行研究发现,1955~2007年间,运河经历了多次扩建和改建,河道长度从21.05 km缩短至16.23 km,水域面积从0.76 km2增加到1.03 km2,平均宽度从36.10 m增加到63.46 m。运河沿岸2 km范围内的城市化程度不断提高,建筑用地从31%增加到68%,农用地从61%减少到16%,工矿用地从8%增加到16%。通过分析运河周边工矿用地类型的变迁,了解到杭州工业对运河的依赖。运河和钱塘江的沟通工程改变了运河的航道,工业用地的分布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从1988年和2007年的两期数据来看,虽然工矿用地面积所占比例都是16%,但运河老河道经过的中河流域工矿用地总面积从2.77 km2减少到0.82 km2,同时新开的运河河道流域工矿用地总面积从0.74 km2增加到3.38 km2。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台湾地区位处亚热带地区,夏季受台风暴雨侵袭,加上位处板块运动活跃处,造成地形变化较大,尤其在台风暴雨后河道地形都会产生很大的变化;目前航空激光雷达地形数据,分辨率较高、精度、便利性,并可以滤除建筑物与树木遮蔽,还原原始地面形貌,符合地质与地形分析研究的需要。2008年兰阳溪地区经历海鸥(KALMAEGI)、凤凰(FUNG-WONG)、森拉克(SINLAKU)、蔷薇(JANGMI)等4次重大台风事件,河床地形变化甚剧,因此本研究利用两次航空激光雷达测量地形数据,分析比较台风前后河床地形以及河道输沙的变化。研究成果首次展示空载激光雷达系统,在大流域面积测量河道地形应用效果显著,于台风季节前后产制不同时期的数值地形数据,并应用高程差值的地形计量方法,计算在台风季节前后河道地形的变化,研究结果显示空载激光雷达高解析数值地形模型数据,应用在河道地形变迁与沉积物体积变化量计算,可以得到极佳的成果。  相似文献   

20.
本工程属于吉林省江河治理项目之一,将对吉林省东辽河重点段进行治理,目的为改善河道边界条件和水流流态,恢复和改善生态环境,维护东辽河健康。本次数字化地形图测绘,为该工程的设计提供了基础测绘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