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9 毫秒
1.
折线式等值线的曲线化模型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结合等值线的曲线化,提出用三次Bezier曲线拼接模型来拟合折线式等值线,该模型较好地达到了GIS的数学精度和解决了等值线曲线化后的拓扑关系的保持问题。  相似文献   

2.
刘民士  龙毅  费立凡 《测绘学报》2016,45(4):494-501
鉴于常规曲线化简方法应用于水系曲线化简时难以顾及水系要素的三维特征及其拓扑关系,本文提出了一种顾及拓扑一致性的水系三维曲线化简方法。该方法首先对D-P算法进行三维扩展,实现水系中单条河流三维曲线化简,然后构建水系树结构表达其拓扑关系,最后按照水系树的层次顺序依次进行河流曲线化简和干流与支流的拓扑关系重构。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化简精度高,既能保持水系的三维形态特征,又能保证河流交汇处的拓扑一致性。  相似文献   

3.
借鉴Morphing技术思想,提出了一种三维点云多尺度等值线模型Morphing变换方法。首先,分析了三维点云的空间分布情况,并按一定间隔在某一坐标轴方向(如犣轴)将其分层,建立点云的分层模型,以分层点云为单元生成等值线。其次,以分层数据生成的凸包多边形作为最小尺度等值线折线,按一定准则将剩余的离散点集归类到对应的凸包边,引入尺度参数狋,通过计算离散点的选取时机参数对其进行选取,生成连续变化的中间尺度等值线折线。最后,将等值线折线拟合成平滑曲线,构成三维点云的多尺度等值线模型。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能够处理规则点云数据和散乱点云数据,生成的等值线符合一般等值线的特性,不会产生边缘交叉等问题,而且运算效率高。  相似文献   

4.
等值面的生成可以通过等值线追踪来实现。现有的等值线追踪方法不但缺少对具体等值线追踪策略的详细描述,而且还缺少岛的拓扑关系分析及等值面属性的判断过程。本文通过分析等值面生成过程中的等值线追踪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等值线追踪的等值面快速生成算法,并给出了追踪过程中的几个重要的数据结构及追踪策略,能够解决多种情况下的等值面生成问题,并重点对等值线追踪过程中岛的处理、拓扑关系分析、等值面属性判断等方面进行剖析。实际应用表明,该算法具有较好的鲁棒性,并能得到较高的算法追踪效率。  相似文献   

5.
张超  王文静 《测绘通报》2011,(12):72-74
提出一种改进的折线转Bezier曲线的拟合方法。与传统最小二乘法拟合Bezier曲线相比,加入能量因子能很好地约束拟合出的Bezier曲线控制点的扰动,并能够根据需要设定标准函数和能量因子的权重。通过对拟合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和展示,证明该方法可有效地进行Bezier曲线拟合,满足生产需求。  相似文献   

6.
刘涛  崔高嵩  郑义东  王沫 《测绘科学》2013,38(4):128-129
针对传统曲线压缩算法对复杂等值线压缩效率低,无法保留小角度狭长地带的不足,本文提出首先选取等值线的重要特征点,然后基于这些特征点,利用中间线法对等值线进行压缩化简的方法,并进行编程实现;同传统Douglas-Peucker法相比,在压缩效率和压缩效果上有所进步,达到了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7.
新一代卡西欧fx-FD10 Pro编程计算器是目前袖珍编程计算器的代表,具有强大的计算功能。为了充分应用这一功能,文中研究开发了平曲线位置程序,特别以圆曲线作为重点介绍。最后给出圆曲线位置程序实例,并验证其有效性和实用性,对教学和工程实践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等值线区域填充算法,研究了等值线区域间的拓扑关系和等值线反映出的原始数据环境梯度,实现了各级区域颜色值的精确填充。  相似文献   

9.
区域分析法是在作战测绘保障中研究战场环境的基本方法。特定区域的准确、详细的描述,需要获取区域矢量边界和建立区域之间的拓扑关系。以往通常采用等值线追踪算法获取描述区域的矢量边界,其结果在边界的自封闭性、完整性和建立拓扑等方面存在问题。文中就如何对规则格网数据所描述的区域通过二值化处理,运用八向邻域的有向判断策略,提出了一种获取描述区域矢量边界的算法。  相似文献   

10.
针对目前曲线弯曲拓扑结构描述中存在弯曲不符合人的视觉感受等问题,提出一种利用弯曲层次树描述曲线拓扑结构的方法。该法利用双缓冲区变换识别曲线上的弯曲,通过控制变换宽度提取不同层次上的弯曲,根据得到的弯曲构建弯曲层次树,树的结点代表不同的弯曲,同一层结点表示弯曲之间相邻关系,不同层结点表示弯曲之间的嵌套关系。最后通过该方法在曲线综合中的实验验证了其在曲线特征形态的保持中的优势。该文对曲线拓扑结构的描述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朱园媛  朱庆  张叶廷  彭明军  高山 《测绘学报》2015,44(9):1036-1041
针对城市侧视地图上建筑物轮廓线主要依靠人工交互提取,成本高昂、效率低下且精细度和准确度有限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任意视角侧视地图中建筑物轮廓线的自动提取方法。采用深度缓冲区分割算法获取单个建筑物对象的颜色缓冲区,顾及了存在建筑群的情况和建筑物密集区域的遮挡问题,再基于颜色缓冲区追踪建筑物轮廓线。为了保持遮挡一致性且便于匹配提取出的矢量轮廓线与栅格侧视地图,本文还提出了基于投影空间分块加载三维城市模型的方法。最后,以武汉市典型三维城市模型数据为例,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2.
基于等高线特性的三维表面重建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相邻等高线形状的变化规律,得出相邻等高线形状变化具有相似性的结论,而决定这种相似性的根本因素是相邻等高线之间的三维地形高程起伏变化的自然情况。以该规律为理论依据,研究出了一种基于等高线相似性变化特性的三维表面重建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充分利用等高线所含有的地形高程信息,较好地实现三维表面重建。  相似文献   

13.
提出了一种Delaunay三角网支持下的等深线自动合并方法。首先提出一种避免进行地形特征分析的待合并等深线探测方法,用于自动探测待合并的等深线;其次,通过三角形筛选构建桥接区域,并对桥接区域进行扩展、填"孔"操作;接着,利用Delaunay三角网在曲线弯曲识别方面的优势,提取待综合的弯曲区域;然后,合并待综合弯曲区域和桥接区域得到待综合部分,利用图形对称差分运算得到合并结果;最后对合并结果进行光滑处理。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够自动正确地对待合并等深线进行探测,合并结果不仅能够满足航行安全,而且图形形态清晰、光滑。  相似文献   

14.
基于三维重建中物体截面轮廓边缘序列中相邻轮廓基本相似的事实,提出了一种物体截面轮廓线点集之间的三角划分的快速算法。该算法首先寻找轮廓线的控制点,对每两条相邻轮廓线的控制点进行配对,其次将这样两条轮廓线之间的三角划分的任务分配在多个小的曲线段对之间进行,并且由于事先的控制点匹配,在每个小的区域中就能够进行简化快速的三角划分。通过试验验证了本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根据地性线绘制等高线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根据地形特征点和地性线绘制等高线是测绘大比例尺地形图等高线的主要方法,本文在分析现有自动绘制等高线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根据地性线及其拓扑关系直接求取和跟踪等高线的方法。针对利用各种传统曲线光滑算法所绘相邻等高线间常常出现不协调现象的缺点,首次提出并详细讨论了相邻等高线通过点间的抛物线双向加权平均光滑算法。大量实践表明,利用本文所提出的跟踪和光滑方法所绘等高线的光滑性和协调性是令人满意的。  相似文献   

16.
Contour lines on existing maps are often the only source of information about the terrain relief. In an effective digital mapping environment, the generation of intermediate contours is one of many essential capabilities. These intermediate contours can be generated in the original units or in some other units. During the digitization process, errors are introduced into the cartographic data, and data manipulation processes may introduce additional errors. A new six-step method is presented here to reduce the data manipulation errors during the process of generating intermediate contours. In our method, the original digitized contours serve not only as a data source, but also as a control on the interpolation process. This process utilizes one- and two-dimensional filters to determin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original and modeled contours. The interpolated contours are adjusted to the original contours thus preserving both general and local shape of the original relief representations. The most frequent application of this method likely will be in the conversion of “foot” contours to “meter” contours.  相似文献   

17.
基于等高线表面估计法的LIDAR数据DEM提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了一种新的利用LIDAR数据提取数字高程模型(DEM)的方法。该方法首先由原始LIDAR数据内插生成数字表面模型(DSM),然后根据DSM等高线闭合及相交情况,将等高线分为非地面等高线和地面等高线,最后内插地面等高线生成当前DEM,并采用迭代逼近的方法进行精化,生成最终的DEM。实验证明该方法可以适用于有一定起伏的地形表面,而且该方法原理简单,计算量小,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18.
针对等雨量线的绘制提出了一种新的思路,即基于具有强大地图分析功能的ActiveX控件产品—MapX,利用不规则三角形网绘制等值线的方法在MapX图层上生成雨量等值线。此算法应用于长江三峡区间降雨径流预报分析系统的开发中,成图准确美观,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提出一种基于等高线建立规则格网数字高程模型的方法。该方法考虑了原等高线的数值特征和几何特征,因而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还提出了对于所建立的数字高程模型可信性的两种验证手段:解析曲面比较和等高线还原对比。  相似文献   

20.
明暗等高线自动绘制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Tanaka手工绘制明暗等高线图的方法入手,分析比较了已有的几种改进方法,以Arc/Info软件为平台实现了明暗等高线的自动绘制,并对输出的几种结果进行了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