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徐学思  胡连英 《江苏地质》2000,24(4):200-209
在野外调查和搜集资料的基础上,系统论述了江苏茅山地区瓣生代岩石地层层序,自下而上分为:古近系(下第三系)泰州组、阜宁组、戴南组、三垛组;新近系(上第三系)洞玄观组、雨花台组、方山组;第四系丫吉山组、中更新统、下罚组、全新统。  相似文献   

2.
甘肃省肃北县马宗山乡平头山北坡,出露一套变质碎屑岩。1968年,甘肃省区调二队将它划归蓟县系平头山群上岩组;1981年,缪长泉、高振家等在该群中采获叠层石,将其划归青白口系大豁落山群;1989年,甘肃省“地质志”将其厘定为大豁落山群下岩组,并确定与下伏平头山群的关系为平行不整合。因研究程度不够,均未正式命名。笔者依据岩石地层单位的划分原则与北山地层系统,对该套地层重新进行了研究划分,确定了单位层型  相似文献   

3.
“宝林冲组”及其建组的必要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罗海晏 《湖南地质》1994,13(2):69-70,74
“宝林冲组”系笔者于1988年新建的一个岩石地层单位。它的建立,对同时期的区域地层对比、地质构造与沉积环境分析,具有重要意义。新建组名后,大家对有无建组(名)的必要、顶部界线标志及其在地层柱中的位置等提出了一些异议。因此,笔者侯文再谈“宝林冲组”及其建组的必要性,希望通过讨论取得共识。  相似文献   

4.
石溪组标准剖面的沉积相研究及其地层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巫建华  管太阳 《江西地质》1994,8(2):115-121
本文分析了石溪组标准剖面的岩性、岩石共生组合、原生沉积构造特征。证实了前人划分的石溪组下部为湖泊相沉积,上部为河流相沉积。根据岩石地层划分的准则,石溪组的上界应下移至湖泊相沉积与河流相沉积的相变界面处。另外,文中对原石溪组顶部的所谓不整合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6.
江西省泥盆系,通过本次地层清理,新创建灵严寺组和麻山组。本文描述了这两个组的岩性、岩相特征及其分布情况。其时代分属于中泥盆世早期、晚泥盆世锡矿山期。  相似文献   

7.
陈代钊 《地质科学》1997,32(4):432-444
贵州西部龙潭组主要含有6种沉积相组合:即浅海沉积、细粒滨岸平原沉积、溢岸沉积、小型河道砂体、叠置河道砂体和煤层。多层叠置砂体一般10-25m厚,2-10km宽,常含海绿石,切入下伏的三角洲平原、滨岸平原和浅海沉积中,被认为是下切谷充填。在龙潭组中共识别出广泛发育的10个层序界面,由此所限定的层序大致相当于4级旋回层序。在这些层序中,准层序或准层序组识别不出,然能识别体系域,层序几乎全由海进体系域(TST)和高位体系域(HST)组成,低位体系域(LST)发育不好。在垂向上,它们又可叠置成3级复合层序,并由低位、海进和高位层序组组成。在低位层序组中,河道下切常冲刷掉下伏层序的全部HST和部分TST,致使其与下伏层序的下切谷充填重合。在海进层序组中,下切作用最弱,具最小砂/泥比值,下切谷充填侧向孤立。高位层序组是低位和海进层序的过渡类型,下切谷充填也趋于孤立。  相似文献   

8.
四海地区铁岭组生物地层特征沉积环境及研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参加1∶5万四海幅区域地质调查过程中,发现并实测了该剖面。通过对铁岭组岩性、岩相、生物、岩石化学的初步研究,恢复了铁岭期沉积环境的演变,指出了在该区研究铁岭组的地层学及矿床学意义。  相似文献   

9.
10.
试论影像地层单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1.
12.
论河北南部太原组的时代问题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孟逢源  武清海 《地层学杂志》1990,14(2):117-123,116
<正> 近年来,本文作者在太行山东麓峰峰至元氏一带对晚古生代主要含煤地层作了比较系统的研究,采集了大量的动、植物化石,于原上石炭统太原组上部的野青灰岩层中,发现了大量二叠纪的非有孔虫Geinitzina,Pachyphloia,类Nankinella 及其砂泥岩夹层中发现常见于山西组、下石盒子组的Lobatannularia等植物证明了本区石炭、二叠系的界线应重新厘定,二叠系之底界应置于野青灰岩层之下。  相似文献   

13.
四川省小金县大河边、理县雪降包、汶川下庄一带,出露一套浅海相碎屑岩及碳酸盐岩地层,该地层岩性特征明显,上、下层位关系清楚,具有可分性及可制图性,前人未建正式地层单位。笔者1992年在汶川下庄的结晶灰岩中采到了海百合茎化石,证实其时代属奥陶纪。因此,将该地层建立一个新的岩石地层单位-大河边组。本文对大河边组的层型剖面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14.
湖南省祁东县西冲一带震旦系,通过地层清理,发现在长安组之上、大塘坡组之下,出露的以板岩为主(下部有少量铁矿层)的一套地层,与富禄组虽有相似之处,但岩性组合的比例有较大的差异,因此,将该套地层另建新组-西冲组,其时代为早震旦世。  相似文献   

15.
福建的童子岩组沿革补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福建童子岩组(煤系)如何由上二叠统改为下二叠统以及为何采用这一岩石地层名称作了一些历史细节的报道。  相似文献   

16.
河南鹤壁本溪组、太原组(?)类化石可划分4个带,自下而上是:1、Fusulina—Fusulinella;2、缺失;3、Quasifusulina longissima;4、Schwagerina cervicalis;5、Schwagerina nathorsti var.laxa;太原组牙形石划分3个亚组合:1、Streptognathodus elegantulus—S.oppletus;2、S·elongatus—S.gracilis;3、Selongatus—S.fuchengensis.  相似文献   

17.
桂学智 《地层学杂志》1989,13(2):120-125
<正> 1979年至1982年期间,我们在太原西山煤田南部清徐详查勘探过程中,通过地表露头观测与追踪并结合钻孔资料对比,发现东大窑灰岩之上第一层砂岩在东部北岔沟剖面中,以往文献定名为“北岔沟砂岩”,其下为5号煤层;而西部这层砂岩却在5号煤层之下。因此,东大窑灰岩之上第一层砂岩不是“北岔沟砂岩”,定名为“火山村砂岩”。  相似文献   

18.
永宁组在地层柱中的位置——一个科学推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乔秀夫  彭阳 《现代地质》1999,13(2):225-226
永宁组(Qby)系发育在辽东半岛基底岩系之上、新元古界青白口系钓鱼台组之下分布广泛的巨厚砾岩层,以砾岩为主,夹砂岩及页岩,属河流三角洲沉积。其时代一直与华北燕山地区下马岭组对比(辽宁省地质矿产局,1989)。这种对比主要依据古生物及海绿石年龄值将景儿...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从盆地控制沉积的观点出发,提出桂东南的培地组应该与桂北的老堡组、湘南的留茶坡组等含硅质地层对比,归属于震旦系。这样华南盆地加里东旋回(包括晚震旦世)中的地层序列就可以从层序地层和海平面变化等方面得到统一的解释。文中还介绍了同位素年龄和化石方面的新资料。  相似文献   

20.
张建华  陈均远 《地层学杂志》1992,16(3):191-195,T001
<正> 牯牛潭组和庙坡组是张文堂(1962)命名建立的,标准剖面位于湖北宜昌分乡镇西侧的牯牛潭。牯牛潭组以灰岩与瘤状灰岩为主,厚约20m;庙坡组为页岩夹灰岩,厚约2m,页岩的出现为庙坡组的开始。长期以来这一观点被广大地质工作者所接受。70年代初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西南队在湖北宜昌黄花场重测奥陶系剖面时,在牯牛潭组顶部约0.5m厚的地层中发现了三叶虫Birmanites hupeiensis Yi,Lonchodomas brevicis Lu,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