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结合西藏念青唐古拉地区目前已发现的铜铅锌多金属矿床或矿(化)点的岩石学研究,并根据各岩类稀土元素的化学组成特征,进一步判断出硅质岩类、富长石岩类、夕卡岩类、富铁锰质碳酸盐岩类、硫酸盐岩类等各岩类的成岩构造环境,研究表明热水沉积岩与热水沉积成矿作用关系十分密切,认为该地区绝大多数铜铅锌矿床属"热水沉积矿床"范畴,成因上与晚古生代裂谷带发育的热水沉积岩密切相关,是旁多(林周)裂谷带扩张充填阶段最重要的成矿事件.  相似文献   

2.
江西金山金矿区硅质岩成因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热水沉积硅质岩对于矿床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硅质岩的岩石学及常量元素、稀土元素等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认为矿区硅质岩属于热水沉积成因,形成于浅海-大陆边缘环境.结合矿床地质特征,认为矿床早期存在热水喷流沉积成岩成矿作用,在矿源岩阶段形成了金的初步富集.硅质岩的空间分布规律具有找矿标志的意义,为金山金矿的进一步找矿工作开辟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新近在南秦岭旬阳盆地志留系中发现重要铅锌矿化,含矿岩系主要是下、中志留统弱变质含炭细碎屑岩和新发现识别出的热水沉积炭硅质岩、钠长石岩等;矿体呈层状与志留系整合产出,含矿层中有热水沉积硅质岩和铁碳酸盐岩。矿床REE地球化学反映铅锌矿石、硅质岩和钠长石岩的形成物质可能来自盆下源深处,成岩成矿作用具有热水沉积性质;岩矿石稳定同位素组成指示成矿流体为深部来源,成矿流体中富含CO2(18.656~35.063mol%),成矿温度135~297℃;矿石S和Pb同位素组成反映S来源于深部,Pb来自盆地基底和沉积地层。受地幔热点控制的扬子北缘古生代伸展海盆中,热水沉积是旬阳盆地志留系铅锌成矿的基本方式。  相似文献   

4.
新近在南秦岭旬阳盆地志留系中发现重要铅锌矿化,含矿岩系主要是下、中志留统弱变质含炭细碎屑岩和新发现识别出的热水沉积炭硅质岩、钠长石岩等;矿体呈层状与志留系整合产出,含矿层中有热水沉积硅质岩和铁碳酸盐岩.矿床REE地球化学反映铅锌矿石、硅质岩和钠长石岩的形成物质可能来自盆下源深处,成岩成矿作用具有热水沉积性质;岩矿石稳定同位素组成指示成矿流体为深部来源,成矿流体中富含CO2(18.656~35.063mol%),成矿温度135~297℃;矿石S和Pb同位素组成反映S来源于深部,Pb来自盆地基底和沉积地层.受地幔热点控制的扬子北缘古生代伸展海盆中,热水沉积是旬阳盆地志留系铅锌成矿的基本方式.  相似文献   

5.
南秦岭旬阳盆地下古生界热水沉积成矿地球化学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新近在南秦岭旬阳盆地志留系中发现重要铅锌矿化,含矿岩系主要是下、中志留统弱变质含炭细碎屑岩和新发现识别出的热水沉积炭硅质岩、钠长石岩等;矿体呈层状与志留系整合产出,含矿层中有热水沉积硅质岩和铁碳酸盐岩。矿床REE地球化学反映铅锌矿石、硅质岩和钠长石岩的形成物质可能来自盆下源深处,成岩成矿作用具有热水沉积性质;岩矿石稳定同住素组成指示成矿流体为深部来源,成矿流体中富含CO2(18.656~35.063mol%),成矿温度135~297℃;矿石S和Pb同位素组成反映S来源于深部,Pb来自盆地基底和沉积地层。受地幔热点控制的扬子北缘古生代伸展海盆中,热水沉积是旬阳盆地志留系铅锌成矿的基本方式。  相似文献   

6.
华南二叠系底部的硅质岩及同一层位对应于华南重要的地幔强活动期和成矿期,有非常重要的动力学指示意义。研究表明,孤峰组剖面的岩性可划分为三段:泥页岩段、厚层状硅质岩段和薄层状硅质岩段。沿剖面自下而上,Al2O3、K2O和TiO2含量逐渐降低,MnO、TFe等组分逐渐升高;稀土元素显示出一定的铈负异常,∑REE偏低,且向上∑REE逐渐减少而HREE/LREE逐渐增高;一些热水沉积诊断性微量元素如As、Sb、Hg等也显示出一定程度的异常。这些特征均表明硅质岩的成岩过程中包含有正常沉积和热水沉积的共同作用,且自下而上热水沉积作用逐渐增强的趋势。这种成岩作用的演化特征,代表了下扬子地台拉张裂陷盆地对晚古生代伸展背景的沉积响应,对于探讨裂谷盆地阶段性发育的动力学特征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7.
喷流-热水沉积硅质岩对于矿床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青城子地区硅质岩系统的地质学、岩石学、矿物学的研究及对常量元素、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等地球化学数据的分析,认为该地区硅质岩并不是来自陆源碎屑物质,也不是岩浆期后热液蚀变的产物,可能为来自海底喷流-沉积作用所形成的硅质与金、银、铅、锌硫化物一起聚集而成的一种产物,形成于浅海环境。结合区域地质构造演化特征,认为矿床早期存在热水喷流-沉积成岩成矿作用,在矿源岩阶段形成了金、银等金属元素的初步富集。硅质岩的时空分布规律为青城子地区进一步找矿工作开辟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王林江  满昆良 《云南地质》1994,13(2):133-138
广南木利锑矿床为—产于下泥盆统坡脚组中段硅质岩中的热水沉积一改造富集而成的层控矿床。受下列因素控制:①大陆边缘裂谷带中由深大断裂(那外-西洋江断裂和富宁断裂)控制的断陷槽为热水沉积作用提供了古构造和古地理条件;②坡脚组中段的热水沉积硅质岩富含锑,是成矿的物质基础,并在局部由沉积。成岩作用成矿;③背斜构造为主要控矿构造,矿体主要产于背斜核部虚脱空间;④硅化与矿化关系密切,强硅化作用有利于富矿体的形成。  相似文献   

9.
麻池寨铀矿床位于湖南省怀化市,矿化严格受地层岩性控制,赋矿地层为上震旦统留茶坡组中段,赋矿岩性为上、下硅质岩为主的层位之间的硅质板岩。在总结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对成矿机制进行了探讨。通过对控矿因素、成矿作用特征、含矿岩系硅质岩与海底热水喷流沉积的关系等研究分析认为,矿化受地层岩性、岩相古地理、古气候、区域构造活动等控矿因素控制,成矿作用具有沉积成岩型铀矿床特点,含矿岩系硅质岩具有海底热水喷流沉积特征,矿床是由多期的、间歇性海底热水喷流将地壳深部的铀带到沉积海盆,在富含有机质的黏土吸附作用下富集成矿,矿床成因类型为海底热水喷流起主导成矿作用的沉积成岩型铀矿床。  相似文献   

10.
云南墨江金矿热水喷流沉积成岩成矿的地质地球化学证据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在墨江金矿区发现了两个热水喷流沉积旋回,赋矿地层烂山段出露的硅质岩和(黄铁矿)硫化物岩具有低TiO2,Al2O3和富含As,Sb,Au,Ag,Hg含量特征,稀土元素具有总量低,轻稀土总量高于重稀土特征,其球粒陨石标准化模式为向右倾曲线,大多数样品具有负Eu异常;而其北美页岩标准化曲线向左倾,在SiO2-Al2O3,Al-Fe-Mn和Al2O3-TFeO-CaO等地球化学图解上,大多数样品位于热水沉积区,当样品中含有火山角砾成分时偏离热水沉积区,研究表明硅质岩和(黄铁矿)硫化物岩主要由热水喷流沉积形成的,再结合矿床地质特征,认为墨江金矿存在早期热水喷流沉积成岩成矿作用,形成了矿化或低品位矿石,并可能与下伏火山喷发有关,这为墨江金矿的成因研究和进一步找矿开辟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甘肃成县庙沟—大沙湾铅锌矿区位于西秦岭多金属成矿带西段的西成铅锌矿田内,矿区的铅锌矿化受安家岔组条带状大理岩化灰岩和条带状大理岩的控制,喷流沉积(成岩)作用是成矿的主要因素,为喷流沉积的SEDEX型矿床,同生沉积特征明显,具热水沉积特征,发育有硫化物岩、重晶石岩、硅质岩等。预测靶区为马蹄沟一带近EW向岩相突变带。  相似文献   

12.
八卦庙特大型金矿床热水沉积岩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韦龙明  朱桂田  吴烈善 《矿床地质》1998,17(Z2):271-274
八卦庙特大型金矿床位于凤太铅锌矿田北部,赋金地层形成于秦岭泥盆纪裂谷环境,其中发育有一套特殊沉积岩,包括(含)铁碳酸盐硅质岩、石英钠长石岩和(含)石英铁碳酸盐岩,主要呈层纹条带状产出。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研究表明,此套岩石属于热水沉积岩。作者认为八卦庙金矿初始形成于裂谷活动和热水沉积作用相对减弱期,属热水沉积-韧性剪切改造型金矿。此类型金矿与泥盆系铅锌矿共同构成热水沉积成矿系列,它具有广阔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3.
渝东地区震旦系灯影组硅质岩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渝东(罗家湾)地区震旦系灯影组硅质岩的主元素、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特征,重点探讨了与沉积环境、成岩分异(硅质含量)的关系,分析了硅质岩成因机制。结果表明,震旦系灯影组硅质岩(SiO2>70%)中SiO2平均含量为87.57%,相对贫Fe、Mn、Al和Ti;明显富集Ag、Cr、Sb和U;Th含量则相对稳定,其余微量元素则相对亏损;总稀土(∑REE)较低,为(8.83~88.29)×10-6,平均值为29.77×10-6,δCe值为0.05~4.07,平均值为1.19,正负异常在剖面上交替出现。δEu值为0.38~0.88,平均值为0.63,不具备典型热水沉积硅质岩的δEu正异常特征。上述特征充分表明灯影组硅质岩并非是传统的热水沉积,而是热水沉积与热水交代成因,是海水和热水、沉积与成岩作用双重控制下的产物。  相似文献   

14.
张岩  漆富成  陈文  叶会寿 《地质学报》2018,92(2):378-394
本文对四川省若尔盖县北部-甘肃省迭部县中-下志留统(兰多维列统(Llandovery)-温洛克统(Wenlock))富有机质热水沉积硅质岩及下伏震旦系火山岩进行了以稀土元素地球化学为主的研究,目的是探讨热水沉积硅质岩稀土元素来源及其配分模式的主要控制因素,并建立相应模式图。主要对1个钻孔、2个剖面共28件硅质岩的岩相学、扫描电镜、稀土元素(重点)特征,1个剖面的14件火山岩的主量元素、稀土元素(重点)特征进行了研究。黑色热水沉积硅质岩的岩相学、扫描电镜分析显示,其具有典型的沉积构造特征,后期弱变质;下伏震旦系火山岩样品的TAS图显示其主要为酸性火山岩,少量为基性火山岩。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对下伏震旦系火山岩与上覆地层中早-中志留世热水沉积硅质岩的稀土元素对比分析后发现:(1)张性构造环境是产生热水沉积硅质岩的动力学因素,而热水沉积硅质岩稀土元素主要来源于热水流体、古海水(混有陆源物质)、下伏地层中的稀土元素。(2)热水沉积硅质岩的稀土元素的相对丰度中存在一个阈值(或区间):在这个阈值之下,轻稀土元素(LREEs)配分模式及含量与热水流体一致,而重稀土元素(HREEs)配分模式与下伏火山岩的重稀土元素配分模式一致;在这个阈值之上,轻稀土元素(LREEs)配分模式则主要显示了与热水流体混合的古海水(混入有陆源物质)的特征,此时的热水沉积硅质岩的轻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及含量与平均上地壳的轻稀土元素配分模式一致,而重稀土元素(HREEs)配分模式仍然与下伏火山岩的重稀土元素配分模式一致。因此,在一定条件下热水沉积硅质岩可以指示古沉积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15.
对北大巴山地区下寒武统黑色岩系中毒重石矿床的顶、底板硅质岩及顶板上覆地层中的硅质岩进行了较为系统的主元素、微量元素和部分样品的硅、氧、锶及钕同位素研究 ,结果表明 ,赋矿硅质岩为叠加在正常陆源沉积背景上的生物及热水混合成因硅质岩 ;矿体底板、顶板与顶板上覆地层中硅质岩的沉积环境不同。矿体底板硅质岩沉积于受同生断裂控制的热水喷口的附近 ,类似于洋中脊附近环境下沉积的硅质岩 ;矿体顶板硅质岩沉积于热水活动明显减弱的环境 ,类似于大洋盆地构造环境下沉积的硅质岩 ;矿体顶板上覆地层中的硅质岩基本没有受到热水活动的影响 ,沉积于盆地边缘的构造环境 ;而矿床在时间上形成于盆地强烈扩张的高峰期 ,在空间上产于盆地内内生作用 (火山作用或热水活动 )与外生作用 (沉积作用 )相互叠加所形成的“礁硅岩套”。矿体硅质岩围岩记录了热水盆地的完整发育历史 ,并显示出矿床的形成与热水活动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6.
碧口岩群硅质岩成因及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振举  姚书振 《矿物学报》1998,18(3):331-336
碧口块状硫化物矿床直接赋矿主岩硅质岩地质特征及常量、微量、稀土元素组成表明,碧口岩群硅质岩为同火山岩喷流热水沉积成因。碧口岩群硅质岩常量元素富Fe、贫Si,为典型热水沉积成因;其微量元素、稀土元素特征均与现代大洋热水沉积物相似。热水硅质岩Eu异常与古流体温度存在密切关系,Eu/Eu特征显示筏子坝、铜矿坡为较高温度喷流产物,而大茅坪、黑窝子、铜矿梁、周家坡则为较低温度下的产物。  相似文献   

17.
鄂西二叠系孤峰组层状硅质岩及硅质结核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鄂西二叠系孤峰组主要由一套薄层硅质岩、炭质硅质岩、硅质泥岩夹硅质结核的岩层所构成。笔者通过对其层状硅质岩和硅质结核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进行研究,认为两种硅质岩的硅质主要是生物来源,而非热水成因。但硅质岩的形成并不受单一因素影响,可能既受到了生物、又有热水等多个因素的共同作用。硅质结核为成岩结核,其受到的热水作用影响比层状硅质岩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8.
秦岭泥盆系热水沉积硅质岩的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炎金才 《西北地质》1996,17(1):32-38
秦岭泥盆系中广泛发育一套与Pb、Zn、Ag矿化有关的热水沉积硅质岩,主要为铁白云石硅质岩和似碧玉岩两类,前者代表海底热水喷水口附近的产物,后者代表距喷水口较远的沉积产物。  相似文献   

19.
提出秦岭泥盆纪热水沉积岩相,划分了热水沉积岩相的亚相,微相,并总结其特征,按成岩成矿作用方式可划分为热水同生沉积亚相,热水同生交代亚相,热水浊流沉积亚相,热水液压致裂一隐爆亚相,热卤水渗滤交代亚相,热水(岩浆)流体隐爆-液压致裂亚相等6个亚相,沉积盆地分析中,它们是建立热水沉积盆地中地层格架的构造岩石地层单位组成单元,按地球化学动力学-岩石组合可划分为硅质岩亚相,重晶石岩亚相,钠长石岩亚相,铁镁碳酸盐岩亚相,方柱石-黑云母岩亚相,硫化物岩亚相等6个亚相,在热水沉积成矿盆地的地球化学分析与模拟中,它们是建立热水沉积体系及古热水成矿流体场地球化学类型的岩石地球化学地层层序单元及古热水成矿流体场地球化学类型单元。  相似文献   

20.
拉张下陷无疑是秦岭泥盆纪的构造环境,其特殊之处在于发生在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对接之后不久,就控制了泥盆纪海陆分布、沉积物和矿产形成以及相应的热水作用。本文对秦岭泥盆系出现较多的硅质岩、钠质岩和重晶石岩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研究,论证了它们属热水沉积岩,并进一步区分出硅质岩属热水沉积成因、钠质岩属热水沉积交代成因,而重晶石岩是热水与海水混合反应形成的。同时对秦岭泥盆系的热水沉积岩与7种主要金属、贵金属矿产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提出海底热水作用是秦岭泥盆纪的主要地质事件之一,并相应地形成3种热水沉积含矿建造和热水沉积成矿系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