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共和9月4日、9月24日地震前海南水氡、水温异常1994年9月毛日、9月24日共和先后发生了5.3级和5.5级中强震,这两次地震前,青海省东部各台(办)的电磁波前兆异常比较明显,其它前兆观测项目没有出现什么异常。但是,海南地震办水氡观测资料在震前一周...  相似文献   

2.
王筱荣 《内陆地震》1997,11(1):70-73
1994年8月23日新疆巴楚县东北发生了5.2级地震。1995年5月15日其西北又发生了5.3级地震。根据以往震例总结所得异常指标,对2次地震均做了较好的短临预报。  相似文献   

3.
1991年至1994年甘肃地区发生的部分地震的震源机制解根据甘肃省地震台网测定,1991年1月2日在青海省祁连境内发生了一次5.1级地震,震中位于北纬38°6',东经99°54'。1991年10月1日在青海省门源境内发生了一次5.2级地震,震中位于北...  相似文献   

4.
1993年9月5日格尔木5.1级地震宏观烈度及发震构造背景涂德龙,邬树学,张瑞斌,叶建青(青海省地震局,西宁810001)1前言1993年9月5日凌晨4时22分,距青海省格尔木市北部约60公里处的盐湖区内,发生了Ms5.1级地震。该次地震的宏观震中烈...  相似文献   

5.
希腊北部发生6.6级强烈地震1995年5月13日在希腊北部发生强烈地震,造成财产的较大损失。1.震源参数(1)发震时间1995年5月13日当地时间上午11时47分;格林尼治时间5月13日08时47分。(2)震级雅典地震研究所测定为里氏6.6级。(3)...  相似文献   

6.
1996年5月全球M≥5.0地震动态1996年5月全球范围内共发生M≥5.0地震54次(见附表)。与上月相比全球地震活动有所减少,其中M≥6.0地震7次,最大的一次地震是5月2日13时34分(UTC)发生在所罗门群岛的6.5级地震。5月份的54次地震...  相似文献   

7.
1995年6月25日台湾宜兰发生6.5级地震1995年6月25日我国台湾宜兰发生6.5级中强地震,并造成生命和财产损失。1.震源参数(1)发震时间1995年6月25日格林尼治时间06时59分;北京时间14时59分。(2)震级台湾气象局测定为里氏6.5...  相似文献   

8.
大震前地震波频谱异常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冯德益  丁伟国 《地震研究》1994,17(4):319-329
本文使用数字地震记录,用相关函数谱分析方法计算功率谱,对1989年1月至1990年7月发生在唐山地区的20个地震、1988年7月至1899年10月发生在大同周围地区10个地震及1989年2月至1990年12月发生在常熟地区的25个地震的P、S波谱进行了分析,从而对1990年7月23日唐山ML=4.9地震、1989年10月19日大同ML=6.1地震及1990年2月9日常熟ML=5.5地震前P、S波频  相似文献   

9.
铜街子水电站位于四川省乐山市沙湾区境内,是国家重点建设工程,设计库容量约3亿立方米,装机容量60万干瓦/时。1992年4月5日开始蓄水,9月达到最高水位,第一台机组在该月底投入运行。其后的库容量基本维持在这一水平上。库坝区地质构造较为复杂,规模较大的大旋断层距大坝上游约5km,牛溪沟断层离大坝很近,库坝区的玄武岩垂直裂隙比较发育。大坝下游5km处的福禄和大坝上游的红星、铜茨等为石灰岩地层,溶洞较多。库坝区及其周围历史上地震记载不多,最大为1967年5月5日福禄东4.8级地震。库坝区(103°30'-103°40'E,29°10'-29°20'N)在1970年1月至1992年3月共记录地震36次,最大为1972年7月5日福禄2.9级地震。铜街子库坝区开始蓄水后不久即陆续发生地震,至今已记录到地震约5000次。初步分析有如下特点:从地震的时间序列看,已经历了两个地震活跃期,即1992年4月下旬至9月和1993年1月下旬至3月。第一个活跃期发生M≥3.0级地震2次,最大为7月17日福禄3.5级地震;第二个活跃期发生M≥3.0级地震9次,最大地震为2月26日大坝附近3.3级地震。前者出现在水库蓄水过程中,后者是在水  相似文献   

10.
1998年宁蒗5.3、5.2、6.2级地震的短临预报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1998年10月2日宁蒗、盐源交界地带发生了5.3级地震。接着在原震区附近又相继发生了10月27日5.2级,11月19日5.0级和6.2级、1999年1月3日5.0级系列地震,组成了一次震群事件。四川省地震局的专、群地震队伍对前4次地震作了很好的短临预报,当地政府及时采取了有效的防震减灾措施,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得到了中国地震局和四川省地震局的表彰。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银川-河套地震带发生5级以上地震的时空强特征分析,认为未来该区域发生5级以上地震的可能性很大,并分析了1970年以来5级以上地震前弱震活动规律,得到了该区域未来发生5级以上地震的可能地点。  相似文献   

12.
板内大震原地准周期复发间隔的概率分布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中国大陆大震原地复发资料为基础,采用比较合理的方法确定了板内大震在其活跃期内原地准确周期复发的概率密度函数,所得结果表明,板内大震在重复行为上具有板间特征地震相类似的分布特征,两者的差异在于,板内大震复发间隔的变分系数COV为0.26,而板间特征地震的该值为0.215,即板内大震的重复间隔相对稍显离散。  相似文献   

13.
为检验中国东北地区地震活动可能存在的周期性特征和深、浅源地震在周期性活动上的相关性,利用Rydelek-Sacks检验方法和不同的地震目录,考虑了地震震级的选取对周期性特征识别可能存在的影响,并在震级-周期谱中进行了比较研究.对该地区1970-2009年ML≥4.5浅源地震、1920-2009年Ms≥5.0浅源地震和1...  相似文献   

14.
26 earthquakes with MS ≥5. 0 have been recorded in the northeast margin of the Qinghai- Xizang (Tibet) block since 1980,22 of which were relatively independent of other moderate- strong earthquakes. Research on the increase of small earthquake activity before the 22 moderate-strong earthquakes has indicated that small earthquake activity was enhanced before 17 of the moderate-strong earthquakes. Though the increased seismicity is a common phenomenon in the northeast margin of the Qinghai-Xizang ( Tibet ) block,we have difficulty in predicting the moderate-strong earthquakes by this phenomenon. In order to predict the moderate-strong earthquakes through the increased seismicity of small earthquakes,this paper attempts to propose a new method, which calculates small earthquake frequency through the change of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small earthquakes,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mall earthquake activity in the northeastern Qinghai-Xizang (Tibet) block,and then make primary applications. The result shows that we are able to obtain obvious anomalies in the frequency of small earthquakes before moderate strong earthquakes through the new method,with little spatial range effect on the amplitude of this small earthquake frequency anomaly. We can obtain mid to short-term anomaly indices for moderate-strong earthquakes in the northeast margin of the Qinghai-Xizang (Tibet) block.  相似文献   

15.
元代及其前历史强震目录增补与讨论(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综合处理元代及其前地震震后救灾,减灾措施及社会影响的基础上,通过对比研究,对缺乏震害描述的地震进行了参数厘定,并对部分疑难地震进行了讨论,弥补了这一时期研究的不足。  相似文献   

16.
矿山地震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矿山地震属于诱发地震。本文介绍了矿山地震的观测与研究概况、矿山地震的分类、矿山地震的震源机制和矿山地震研究的发展远景。  相似文献   

17.
朱红彬 《地球物理学报》2010,53(7):1611-1621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汶川地震前,青藏块体曾出现与2001年11月昆仑山口西8.1级特大地震前相似的大规模中强地震活动图像.为了探讨8级左右地震前的中强地震活动规律,本文研究了1900年以来中国大陆地区8级左右地震前中强地震的时空分布特征,认为①青藏块体8级左右地震前一般会出现中强地震活动图像的两阶段演化,第一阶段主要表现为中强地震沿印度板块与青藏块体接触带附近分布、青藏块体内部平静,第二阶段主要表现为中强地震向青藏块体内部扩展,形成大规模中强地震条带,未来主震一般发生在大规模中强地震主条带或者多组条带的交汇处.②该演化规律可能反映了印度板块作用于欧亚板块(尤其是青藏块体)产生的大区域地壳运动与构造应力场的动态变化过程,对预测青藏块体8级左右地震(尤其是8级以上特大地震)有一定意义,对预测新疆块体8级左右地震有参考价值,但尚不适用于中国大陆东部地区.③从更大范围考察中强地震活动图像的演化,有可能发现大地震前的场兆信息,对分析、预测未来的8级左右地震是一个有意义而且可行的方向.本文还对汶川地震的孕震过程和大规模中强地震条带的形成机理作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东北深,浅源地震的相关活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讨论了东北深、浅源地震在时间上、强度上的相关活动特点,认为东北地震是太平洋板块俯冲与亚欧板块挤压作用的结果。东北深震超前于浅源地震活动,可为浅源地震监测预报提供信息。  相似文献   

19.
中国东北地区地震活动的动力背景及其时空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立新 《地震》2011,31(1):41-51
本文根据日本海沟、 西太平洋板块俯冲与中国东北地区深源地震的关系、 中国东北地区深源地震的平均震源机制结果以及日本海沟强震与中国东北地区浅源地震的关联性, 概述了中国东北地区地震活动的动力背景, 说明中国东北地区的深源地震与西太平洋板块俯冲具有成因上的联系, 中国东北深震是西太平洋板块高速度、 小倾角向欧亚大陆下俯冲的结果。 中国东北地区深源地震、 浅源地震的时空分布以及依据浅源地震的分期统计资料表明, 中国东北地区浅源地震经历了5个活动周期, 每个活动周期浅源地震的时空分布具有个性差异, 在此基础上, 分析了浅源地震每个活动周期结束地震时空分布特征, 发现每个活动周期结束地震前均经历了平均约4.19年的长时间平静, 结束地震以成对地震为主要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20.
彭克银 《地震》2004,24(1):50-54
分析了西南地区的活动构造、 应力场特征, 统计了川滇菱形块体内部理塘-德巫断裂上发生的中强地震与川滇及其附近地区大地震的对应关系。 结果表明, 1900~2000年理塘-德巫断裂上发生的6次5.5级以上地震有5次在其后2~3年内, 川滇菱形块体边界带及其附近地区发生了7.5级以上地震。 反之, 1900年以来西南地区共发生7.5级以上地震7次, 其中5次地震前2~3年内理塘-德巫断裂上均发生了5.5级以上地震。 在此统计基础上讨论了2001年2月23日雅江6.0级地震对西南地区近期地震形势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