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在简要分析BP算法的基础上 ,应用BP网络的理论与方法 ,选取地下水位、临界深度、平均标准贯入击数、地面最大加速度、震动持续时间作为指标 ,评价砂土震动液化 ,取得了较好的评价效果。  相似文献   

2.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智能入侵检测系统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介绍了BP神经网络的基本知识,设计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智能入侵检测系统。并提出了根据不同的网络协议使用不同神经网络的思想,指出了每个神经网络需要的网络数据,并阐述了训练和测试神经网络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基于神经网络的话务量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话务量具有高度的非线性和时变特性,由于神经网络具有较强的非线性映射等特性,将其运用于非线性的话务量短期预测是非常合适的。以青白江2005年10月的话务量作为预测对象,提出基于BP神经网络和基于Elman神经网络的话务量预测模型,仿真实验表明两种模型对于话务量的短期预测均是可行有效的。经过比较,Elman神经网络训练速度比BP神经网络快很多,更适用于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4.
在对传统可持续发展评价方法进行评述的基础上 ,利用神经网络具有自组织、自学习、自适应以及非线性等功能 ,提出了以BP模型为基础包括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三个方面的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综合动态评价方法 ,该方法克服了传统上单纯从生物方面进行资源评价的缺陷。并以东海区 1978~ 1990年的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状况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 ,建立以BP模型为基础的东海区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综合动态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5.
基于BP模型的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综合动态评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在对传统可持续发展评价方法进行评述的基础上,利用神经网络具有自组织,自学习,自适应以及非线性等功能,提出了以BP模型为基础包括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三个方面的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综合动态评价方法,该方法克服了传统上单纯从生物方面进行资源评价的缺陷。并以东海区1978-1990年的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状况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建立以BP模型为基础的东海区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综合动态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6.
使用麻雀搜索算法(sparrow search algorithm,SSA)对BP神经网络的初始权值和阈值进行优化和调整,以提高神经网络模型短期预报的精度和稳定性.采用IGS产品中的卫星钟差数据,对SSA-BP神经网络模型、PSO-BP神经网络模型、传统BP神经网络模型及传统二次多项式模型(QP模型)进行实验对比,结果...  相似文献   

7.
针对传统BP神经网络存在的学习速度慢、易陷入局部极值等问题,利用鲸鱼优化算法(WOA)以及狼群算法(WPA)混合优化BP神经网络的权值和阈值,构建WPA-WOA-BP神经网络模型,并对PM2.5浓度进行预测.实验结果证明,WPA-WOA-BP神经网络模型预测稳定性高,可用于PM2.5浓度的预测,且预测精度优于BP神经网...  相似文献   

8.
补偿模糊神经网络在砂土液化势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砂土液化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选取震级、地面加速度最大值、标准贯入击数、比贯入阻力、相对密实度、平均粒径、地下水位等7个因素作为评价指标,建立了砂土液化势评价的补偿模糊神经网络模型.通过对网络的学习训练和仿真检验,表明补偿模糊神经网络是进行砂土液化势预测评价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9.
克拉玛依油田八区克上组砾岩油藏测井描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克拉玛依油田八区克上组储层发育,油气资源丰富,为克拉玛依油田八区的主力油藏.在该油藏研究中,充分利用已有的测井资料,首先研究了测井资料的标准化方法和以测井曲线为基础的岩心归位方法,进而采用神经网络技术将测井信息转化为地质信息,通过该区117口井资料的综合解释和评价处理,为储层研究提供了基本地质参数和油气评价结论,并采用克里金估计模型绘制了砂体分布、油层有效厚度、孔隙度、渗透率及含油饱和度的平面空间分布图,全面分析了储层在空间的分布规律,为区块油藏综合治理和开发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0.
内陆水体叶绿素a浓度是衡量水体富营养化程度的主要指标,是影响水体反射率光谱特征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以白洋淀烧车淀、圈头乡各村庄等水域为研究区,采集了高光谱数据和水样,并在实验室测定叶绿素a等水质参数,应用于白洋淀区域的叶绿素a高光谱遥感反演。针对线性降维方法特征提取能力不足和神经网络构建叶绿素a遥感反演模型时学习效率低、泛化能力差的问题,提出了堆栈自编码器粒子群优化BP神经网络模型。该模型利用堆栈自编码器强大的非线性变换能力,通过最小化重构误差来学习高光谱数据特征,在实现数据降维的同时最大程度保留原始光谱数据中的水体辐射信息,提取出实测水体光谱的深度特征,将BP神经网络初始权重作为粒子的位置向量,通过粒子群算法搜寻网络初始权重的最优值,降低出现局部极值的概率,提高模型的稳定性和反演的精确度。堆栈自编码器粒子群优化BP神经网络模型(R2=0.82,RMSE=2.65μg/L,MAE=1.89μg/L)相较于对高光谱数据不降维的BP神经网络模型(R2=0.75,RMSE=3.16μg/L,MAE=2.39μg/L)、基于主成分分析法降维的BP神经...  相似文献   

11.
首次依据动态聚类思想,建立了投影寻踪动态聚类模型。并将方法用于四川省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中。与投影寻踪聚类方法相比,投影寻踪动态聚类方法不但可以作出环境质量的综合评价,而且消除了投影寻踪聚类方法中密度窗宽确定的人为因素,把寻优过程和聚类结果有机结合起来,为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的研究开创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2.
针对工业大气多因子复合作用的污染物连续地面浓度分布和评价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GIS的地面浓度场模拟和综合评价的新方法,该方法将大气污染物扩散高斯模式和大气质量综合污染指数评价模型在GIS中有机集成,实现了污染物分布空间信息的显示和分析。通过将此方法应用于某一化工厂污染源不同气象条件下污染扩散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此种方法简单实用,特别是对多污染因子复合作用的综合评价模型具有任意空间分辨精度,可以满足不同分级需求。  相似文献   

13.
Presently, research is lacking regarding the diagnosis and evaluation of habitat degradation in enclosed bay systems. We established a diagnostic model for enclosed bay habitat degradation (EBHD model) using a multi-approach integrated diagnostic method in consideration of driving force-pressure- state-influence-response. The model optimizes the indicator standardization with annual average change rate of habitat degradation as the basic element, to reflect accurately the impact of the change and speed of degradation on the diagnostic results, to quantify reasonably the contribution of individual diagnostic indicator to habitat degradation, and to solve the issue regarding the influence of subjective factors on the evaluation results during indicator scoring. We then applied the EBHD model for the Sansha Bay in Fujian Province, China, evaluated comprehensively the situation of habitat degradation in the bay, and screened out the major controlling factors in the study area. Results show that the diagnostic results are consistent in overall with the real situation of the study area. Therefore, the EBHD model is advantageous in terms of objectivity and accuracy, making a breakthrough in diagnosis and evaluation for habitat degradation in enclosed bay systems.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辽河油田曙二区杜家台油层为例,介绍了小层综合评价方法。其评价步骤如下:优选参数、计算其平均值、单项参数评价、确定权重系数,最后根据综合评价分数来确定小层类别  相似文献   

15.
作为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和微观缩影,智慧园区建设十分重要,而评价方法是评估园区建设水平、促进园区健康发展的关键要素。当前,随着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ICT)的高速发展,及全生命周期管理等先进理念的贯彻实践,智慧园区建设与发展欣欣向荣。然而,与之一体的评价方法却关注鲜少,存在迭代缓慢和类型单一等问题,可能会影响对智慧园区发展水平的客观评价。鉴于此,论文在充分继承原有方法的先进基础上,提出兼顾共性基础与个性特色的CCI(Commonality Combined with Individuality,CCI)智慧园区评价方法,其中,CCI评价指标体系共包括8个一级指标、30个二级指标和63个三级指标。共性评价指标是所有园区共有的基础指标,是必选项,充分融合全生命周期管理的理念,围绕智慧园区顶层设计基础层-平台层-应用层的基本架构展开梳理;个性评价指标是个别园区特有的特色指标,是可选项,需要依据园区的实际产业生产流程或业务内容展开分析。同时,以深圳市智慧妈湾作为实证案例,构建CCI评价指标体系并应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展开综合评价,结合评价结果给出了发展建议:智慧妈湾整体水平较高,符合其打造先行示范区智慧城市标杆的目标定位;但在智慧平台、智慧物流、智慧金融、智慧文创方面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最后,评价结果与智慧妈湾实际情况的一致性,论证了CCI智慧园区评价方法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从介绍路径规划原理出发,引出路口聚合的必要性,给出了路口聚合模型分类原则和应用上的分类体系,总结了路口聚合的三种表现方法,特别指出优秀的导航电子地图应采用结点—弧段表达法,并给出了路口有交通规制和路口跨越数据集边界等的特殊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7.
该文根据济南北跨新城区浅层地下水水文地质条件,对DRASTIC模型评价因子进行了适当改进,选取含水层埋深、有效降水入渗量、含水层介质类型、包气带介质类型、地形坡度、粘性土厚度、含水层渗透系数作为评价因子,在研究区1∶5万工程地质图的基础上,按照4 km×4 km方格的形式将研究区划分57个单元,最后用加权法计算地下水防污性综合指标,把研究区分为防污性较差区和防污性中等区。  相似文献   

18.
通过分析地质矿产数据集成的必要性以及数据集成的发展趋势,提出了面向服务的数据集成。与以往基于Web Service技术实现面向服务地质矿产数据集成不同,基于WCF技术,设计并实现了地质矿产数据集成管理系统,作为矿产资源与能源遥感探测评价系统的子系统,实现了地质矿产数据的集成管理与快速查询。   相似文献   

19.
通过研究分析传统的应用于CDMA系统的自适应波束形成带给系统的复杂度,采用先把接收信号与本地扩频码相乘解扩后再进行基于扩频码滤波的波束形成技术,并基于最大化信干噪比准则,提出一种计算复杂度小、在不同通信环境下性能良好的综合方案.仿真结果证实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基于整体最小二乘(TLS)数据处理理论以及TLS迭代算法,利用泰勒公式确定非线性模型一阶偏导数,推导了其误差量级。并将该方法应用于TLS精度评定,提出了检验结果可靠性的方法,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