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音乐欣赏是人们对音乐本身产生认识、发生共鸣获得审美愉悦的过程,在音乐欣赏中,人们必须学会倾听音乐、体验音乐情感,掌握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懂椁音乐欣赏技巧,才能培养音乐审美能力并提升音乐艺术的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2.
正四爷子红敦敦漫长的农耕时代,文盲率极高。但这丝毫不影响文盲们创造能力的发挥。下一篇文章所说的复合名词,其独特的表现力使得人们日常交谈的语言避免了生硬局促,多了些温润裕如。而在音乐领域,大量的民间音乐,比如旋律优美的民歌,大多出自不懂音乐知识的文盲之手。事实证明,单旋律的歌曲,文盲也可以创作,只要他有天赋。但交响乐则非专业人士不能创造。高文盲率时代造成的另一个问题是,由于不识字,许多名词在口口相传的过程中发生了音转,今天的人们往往  相似文献   

3.
影视艺术欣赏是人类在精神上对美的需求且与其对应的、按美的法则建造的“第二自然”,具有审美属性;是一种审美创造与审美关系。从悲剧、悲剧感,喜剧和喜剧感及其审美价值等方面均可印证这一说法。  相似文献   

4.
奇纹异彩话玛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乔樵 《国土资源》2004,(5):56-57
改革开放,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有了显著的提高,除了衣食住行这些物质生活外,人们的精神生活和审美偏好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金银饰品落伍,珠宝钻玉进入寻常百姓人家。现在年轻男女结婚必有钻石,红蓝宝石也追求高档化。除了这些之外,青年男女,中老年夫妇佩戴玉石挂件也成为时尚。较高档次的如翡翠、钻饰  相似文献   

5.
建设和谐图书馆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馆员的审美精神对于和谐图书馆建设意义深远。阐述审美精神的内涵和基本特征,分析审美精神与图书馆精神的关系,探讨了高校图书馆馆员审美精神对和谐图书馆建设的意义,指出培育馆员审美精神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6.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千百年来,音乐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抒情感怀、怡心咏志,成为人们最古老、最有激情、也最美妙的语言。“广谷大川异制,民生其间者异俗。”从塞北草原到江南水乡,从黄土高原到白山黑水,不同的地形地貌和自然环境,孕育出不同的民族音乐,构成了多姿多彩的地域文化。  相似文献   

7.
单片机音乐彩灯同步控制器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一种音乐彩灯同步控制器的组成、工作原理、软件设计以及所具有的功能。比较详细地论述了音乐乐谱数字化编码的方法,如何通过软件设计,用音乐乐谱编码数据控制扬声器,使其发出与乐谱一致的音乐声。  相似文献   

8.
马刚 《华北国土资源》2012,(5):39-41,38
近十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日益增长,人们的文化生活水平在不断的提高.在这样的环境下,参与工笔画创作的队伍逐渐扩大,为工笔画的发展提供一个很好的平台,同时也为工笔画艺术创新提供了新的契机.在当下工笔画创作中,作品表现形式多样,但内容空洞和媚俗,大众审美价值取向被误导.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湛江师范学院公共音乐教学现状展开调研,分析了影响高校公共音乐教学的各种因素。结合博雅教育理念,提出构建以学生发展为本、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增强学生实践体验的新型音乐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0.
影视艺术欣赏是人类在精神上对美的需求且与其对应的、按美的法则建造的“第二自然”,具有审美属性;是一种审美创造与审美关系。从悲剧、悲剧感,喜剧和喜剧感及其审美价值等方面均可印证这一说法。  相似文献   

11.
钢琴乐谱记忆是一个复杂心理过程,以“列依马尔-基泽基戈”法为例,提出钢琴乐谱记忆需在分析乐谱逻辑、视觉和声音等基础上,进行有意识记忆。  相似文献   

12.
对临朐奇石进行了分类 ,介绍了临朐奇石各色品种的鉴赏特征。简述了临朐奇石的成因 ,认为除个别品种外 ,皆与寒武—奥陶纪地层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3.
关于民族音乐创新的大讨论,随着第十四届央视青歌赛战幕的拉开,再次成为一个热门话题。从先进文化的视角对民族音乐创新的依据和评判标准进行了细致分析,提出了民族音乐创新的四种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中西花卉审美观念与中西方民族的文化结构、审美心理的积淀有着密切的联系,它浓缩并物化了东西方的文化心态及审美情趣,从中可以看到中西方民族观察事物、认识外部世界的不同视角,并透视出东西方思想哲学、文艺美学的异同。  相似文献   

15.
中国民俗中对婴儿体貌的审美是以婴儿的生理特征为基础,认为身体白胖、脸庞丰满、额部高宽、头部圆大是形成婴儿体貌美的因素。这种婴儿的体貌美是一种趋向变形、夸张的美,是融合优美和滑稽美的审美形态。也是一种象征意义的美,具有深厚的中国民俗文化意蕴。反映了中国人特有的追求平安、健康的在世理想,以及特殊的求福、祈福文化和审美心理。  相似文献   

16.
Most world natural heritage sites are designated partly by reason of their prominent aesthetic values in accordance with Article Ⅶ of World Natural Heritage Convention.In this paper, the aesthetic values of Kanas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which has potential for such designation, was analyzed quantitatively using scenic beauty estimation(SBE).The landscapes of 19 representative scenic spots in the Kanas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in summer and autumn were selected as the objects of evaluation.The contributions of different landscape factors to the aesthetic value of the Kanas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were revealed using a multivariate quantitative model.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the aesthetic value were waterscapes, vegetation, mountains, folk culture and the tourist environment.The t-test and F-test results are extremely significant.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some suggestions were given for conserving the landscapes in the Kanas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相似文献   

17.
《庄子·秋水》篇中有一则庄、惠“濠梁观鱼”的故事 ,比较典型地表现了庄子的认识论思想 ,从审美的方法入手 ,在境界的意义上来看待 ,庄子哲学实质上是一种审美化的哲学 ,注重的是宇宙与人合二而一的本体论 ,即审美之“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