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夏塞银矿是一个与燕山晚期壳源重熔形成的酸性岩浆侵入活动关系密切,由岩浆热液作用形成的充填—交代为主的银锡多金属特大型银矿床,主要表现为热液—充填交代银锡多金属矿化,局部有矽卡岩型矿化。成矿具有深源浅成特征,银矿化主要发生在中低温阶段,成矿主要受岩浆活动与断裂构造组合的控制。通过夏塞矿床成矿地质特征,对比矿床成因机制,建立成矿模式,对该区的找矿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耿庄次火山热液型金矿的特征与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山西耿庄金矿床产于中生代中酸性次火山隐爆(角砾)岩筒中,是典型的复成因矿床。在深断裂控制的深源岩浆热力作用下,由岩浆析出的高硫气体与围岩封存水、成矿物质相结合,形成成矿热液。同时形成的热液角砾岩、炭质角砾岩和蚀变带,可作为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3.
孟恩陶勒盖银铅锌铜锡铟多金属矿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有不少产于岩浆岩体内部断裂带中的贵金属矿床,如吉林海沟金矿、广西张公岭银矿、吉林山门银矿、广东庞西洞银矿等等。这些矿床的共同特点是:中深成侵入的岩浆岩就是直接围岩,岩体规模较大,已剥蚀到了岩体的中偏下部位,矿体呈脉状,严格受岩体内断裂构造控制。一般来说,岩浆热液矿床大都产于岩体顶部、接触带甚至围岩中。  相似文献   

4.
安徽沙溪斑岩铜(金)矿床矿化小岩体的形成条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各种数据资料证明沙溪斑岩铜(金)矿床成矿物质主要来自岩浆热液。矿化斑岩体的特征应包括与矿化有一定内在联系的岩体的各种特点,特别是岩浆期后热液活动的特点。根据岩体的形态、产状和形成方式,岩浆体系的物理化学性质,以及岩浆期后热液活动的特征,推断矿化斑岩体形成的充分且必要条件是:岩浆一热液体系极端远离平衡态;岩浆-热液体系的物理化学性质使其能够提供足够的成矿物质;岩浆热液体系具有半封闭性,一方面不断与环境(岩浆源、围岩、地下水)进行物质与能量交换,另一方面成矿物质又要相对集中不被逸散。  相似文献   

5.
安徽沙溪斑岩铜(金)矿床矿化小岩体的形成条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各种数据资料证明沙溪斑岩铜(金)矿床成矿物质主要来自岩浆热液。矿化斑岩体的特征应包括与矿化有一定内在联系的岩体的各种特点,特别是岩浆期后热液活动的特点。根据岩体的形态、产状和形成方式,岩浆体系的物理化学性质,以及岩浆期后热液活动的特征,推断矿化斑岩体形成的充分且必要条件是:岩浆-热液体系极端远离平衡态;岩浆-热液体系的物理化学性质使其能够提供足够的成矿物质;岩浆热液体系具有半封闭性,一方面不断与环境(岩浆源、围岩、地下水)进行物质与能量交换,另一方面成矿物质又要相对集中不被逸散。  相似文献   

6.
百里坪银矿床位华北东部陆块北缘,古洞河深大断裂的南西侧和龙地块内,二叠纪岩浆弧与中生代火山盆地群叠合部位,为银及多金属的重要成矿区。本文通过对矿床成矿地质条件、控矿因素、矿石物质成分、矿石类型、矿石矿物组合、蚀变类型、微量元素、稀土特征等方面的分析研究,总结了矿床成矿物质来源及成矿时代,探讨了矿床的成因及就位演化机制,指出该区多期次的构造岩浆活动对成矿起着重要作用,百里坪银矿床的成因为中低温岩浆热液型。  相似文献   

7.
辽宁分水金矿床地质及成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分水金矿属岩浆期后中温热液(石英脉)型矿床,位于石棚峪超单元北西外接触带上,二者有着密切的空间分布关系.铅同位素特征显示,金矿成矿物质来源于186±13Ma及2800Ma的两个源区.燕山早期阶段,石棚峪超单元黑云母碱长花岗岩中深成侵入活动(186±13Ma)所分异的岩浆期后热液在运移就位过程中萃取了部分围岩(约2800Ma)的成矿物质,稍晚于186±13Ma形成金、铅矿床.  相似文献   

8.
三家子金矿位于冀东金成矿带东部,矿区内分布大量受断裂构造控制的含金石英脉,通过野外和室内研究,确定其成矿物质来源于燕山期岩浆期后热液。这些成矿热液在沿矿区内深大断裂F1向上运移过程中,部分成矿物质在F1断裂沿走向变化处发生沉淀,其它成矿物质在F1断裂派生的次级张裂隙中沉淀。该矿床属于受断裂控制的中低温、岩浆期后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9.
粤东嵩溪银矿形成的区域地质背景、成矿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嵩溪银矿位于粤东晚古生代梅县-惠阳坳陷带的北段,晚侏罗世陆相火山岩盆地的边缘。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研究表明,晚侏罗世是粤东构造岩浆活动最强烈时期,火山岩的原始成岩物质来源于下地壳。地质勘探表明矿体在空间上呈脉状分布于早、中侏罗世的地层中,受断裂构造控制,矿石的结构构造和蚀变的分带性说明矿床具典型的热液矿床特征。矿石的铅同位素组成具壳幔混合铅特征,成矿物质来源于深部岩浆;矿石硫同位素组成和与成矿有关的石英脉的氢氧同位素、方解石脉的碳同位素组成特征,说明成矿热液以岩浆热液为主。根据矿床的矿化蚀变特征和成矿物质、成矿热液来源,结合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矿区周边岩浆岩分布特征和岩浆岩成份及其来源的综合分析,认为嵩溪大型银矿床的形成与晚侏罗世陆相火山作用有关,矿床成因类型为陆相火山岩浆期后热液脉状矿床。  相似文献   

10.
南京栖霞山铅锌银矿床成矿作用与岩浆活动关系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徐忠发  曾正海 《江苏地质》2006,30(3):177-182
从矿床的形成与岩浆活动的时空关系、成矿物质硫、铜及成矿热液的特征等方面,讨论了南京栖霞山铅锌银矿床的岩浆作用对成矿的贡献,并对双循环热(卤)水后成层控成因说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