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为移动互联的重要出口,互联网在手机导航领域的“跑马圈地”始终活跃。近日,四维图新发布公告称,接受腾讯11.7亿元的战略投资,此举或将引发互联网巨头在移动导航领域从终端到技术源头的再次竞争。  相似文献   

2.
由科技部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司、国家测绘局地图管理司以及上海市科委共同主办的上海国际导航产业与科技发展论坛,不仅吸引了包括定位芯片、导航电子地图、导航软件、导航硬件、整车厂商、移动通讯运营、信息服务、渠道开拓等几乎所有位置上200多家国内外厂商、600多名产业嘉宾、2000多名专业观众参加,而且还举办了“中法智能交通研讨会”、“技术在奥运与世博的运用专场”、“伽利略卫星导航专场”、“北斗卫星导航专场”等多场导航产业权威高峰论坛。  相似文献   

3.
新品介绍     
1.Parthus的“导航流”(NavStream)Parthus“导航流”是一种全新的呈椭圆形的扁平式的手持机产品,属新一代的移动设备,其定位精度达到前所未有的5m以下,其强大的软硬件和网络协助功能,使其工作在任何地方,包括建筑物内和高楼林立的闹市区,其功耗平均为1mW。Parthus公司能提供移动互联网(Internet)一揽子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4.
美国知名市场研究机构ABIResearch近日发布报告称.随着户外导航设备需求量持续扩大,到2013年年底,户外GPS的年营业收入将达到17亿美元。专家称,新一代导航设备不仅定位精度更高,还具有多媒体功能.可以进行数码摄像、录音,观看移动数字电视等.体现了对使用者户外出行情况的人性设计。据悉.能够提供旅行参考方案的“导游”GPS在比利时.法国、德国.荷兰等国家也广受欢迎。  相似文献   

5.
导航电子地图在移动设备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育红 《现代测绘》2012,35(3):58-59,64
移动信息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的迅猛发展为野外工作提供了巨大潜在支持,而设计基于移动设备的地理数据可视化与决策系统又是十分必要的,导航电子地图系统是完成这一工作的基础。导航电子地图能够向用户提供野外导航和辅助决策支持。针对这个热点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典型的应用实例论述了目前基于移动设备的导航电子地图的应用现状,探讨其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6.
《全球定位系统》2002,27(6):54-54
据有关预测,在欧洲,今后几年,与卫星导航相关的产品和技术服务将会有一个明显的飞跃,这主要表现在陆路交通和移动通讯领域。以德国为例,2007年—2017年,涉及导航技术的相关产品和服务预计可达420亿欧元,全欧市场额将达到2700亿欧元。  相似文献   

7.
基于空间认知理论的移动导航电子地图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空间认知理论和移动环境下的硬件与用户需求,提出适应LBS使用环境的“以满足空间认知需求”的导航地图制作方案。根据用户的导航请求,将对用户有重要认知价值的地理信息从空间数据库中提取出来,并按照不同于传统制图综合原则的“认知简化”原则制作简化路线图以缓解目前在LBS应用中存在的地图数据与屏幕大小的矛盾,适应移动环境下用户的多行为状态和终端硬件特点,在LBS应用服务中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随着科技发展,道路导航产业正在蓬勃发展,而导航的基础数据采集和更新正是制约导航产业的瓶颈,本文通过移动道路测量系统采集导航数据并对其检测,探讨移动道路测量系统在导航数据获取和更新中的应用,并对移动道路测量系统在导航产业中的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9.
基于GPS的导航技术作为一个很热门的研究课题,其在航空、航天以及陆上车辆导航,个人移动导航等诸多领域有着深入广泛的应用。但针对南极地区这一基础地理信息缺乏,环境特殊的科考导航系统的开发研究却极其少见。本文结合移动导航技术和南极科考的实际需求,设计了中山站至DOME-A内陆冰盖考察导航系统,对系统结构、功能进行了详细设计,最终编制完成了模拟系统。  相似文献   

10.
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成功产生,促进了卫星导航定位市场这一新兴产业的发展。“伽利略”计划是由欧盟委员会和欧洲空间局共同发起并组织实施的欧洲民用卫星导航计划。中国是第一个加入“伽利略”计划的非欧盟国家,将拥有这一系统的部分所有权和全部使用权。作为成员国,中国的科研单位已经参与了部分的研发工作,为进一步全面系统地了解“伽利略”计划的新进展,以便我国相关公司能更积极稳妥地参与该计划,经协会主管部门——国家测绘局批准,中国全球定位系统技术应用协会组织会员单位代表,于2006年4月17日-28日,赴欧洲参观、考察伽俐略系统及相关组织和单位。  相似文献   

11.
从海湾危机到伊拉克战争,导航定位系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此期间,美军于1997年正式提出了“导航战”的概念。所谓导航战是指在战场环境下,用电子干扰的方法对敌方导航系统进行干扰或攻击,使其不能正常导航或降低导航精度,并对敌方对己方导航系统所实施的干扰进行抗干扰,使其在干扰条件下仍能高精度地工作。“导航战”是继电子战、信息战之后提出的新的作战样式,主要是卫星导航技术的介入,给飞机、导弹、舰艇等移动平台提供精确的三维位置、速度、时间等重要信息,使得依赖GPS等的巡航导弹等远程武器对目标的命中率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中国测绘》2014,(3):34-37
当前,地图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已经成为了大众生活出行的重要出口和入口。5月5日,2014年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GMIC)在北京召开。高德软件CEO成从武在下午的高端对话中以“免费时代:地图导航如何拓展新疆域”为题,阐释了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高德是如何凭借数据优势以及免费战略卡位的。  相似文献   

13.
2000年12月21日0时20分,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二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火箭发射升空,并准确进入预定轨道。它与2000年10月31日发射的第一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一起,构成了“北斗导航系统”。这标志着我国将拥有自主研制的第一代卫星导航定位系统。  相似文献   

14.
基于地理信息的数字影像采集集成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导航产业的关键技术分析入手,论述了导航地理数据在导航技术中的作用。在对导航地理数据采集、更新与数字影像数据获取技术的分析基础上,提出基于移动测量技术的导航地理数据采集、更新与数字影像数据获取的新技术途径,对导航地理数据与数字影像数据获取的内、外业流程和关键技术进行了论述,最后对移动测量技术在导航产业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主要研究内容包括:GPS接收机、CCD相机、计算机及移动车辆等设备集成一体化,外业采集系统开发及内业数据处理系统开发等。  相似文献   

15.
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环境中,移动导航地图设计的空间认知要素是影响用户导航绩效的重要因素。借鉴现实环境中移动城市导航地图设计原则,将空间认知要素分为有、无空间认知价值两种,引入VR环境,探究不同搜索任务中两种要素对导航绩效的影响,并分析性别及被试空间认知能力差异造成的效果差别,以期提出VR环境中移动城市导航地图的界面设计原则。研究结果表明,与现实环境一致,VR移动城市导航地图设计中,有、无空间认知价值的要素存在差异,有空间认知价值的要素可显著提高被试导航绩效;在目标搜索任务中,被试性别存在差异,男性被试使用无空间认知价值的实验地图导航绩效显著高于女性;被试在空间认知能力上不存在差异。该研究结果可为VR移动导航地图的界面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尚文 《中国测绘》2006,(1):13-13
“不少欧美专家认为,在可预见的将来,中国将成为全球卫星导航市场的‘龙头老大’,其次是印度,然后才是美国和欧盟。”德国慕尼黑联邦国防大学测地导航研究所所长冈特·沃尔夫冈·海因在近日举行的上海国际导航产业化与科技发展论坛上  相似文献   

17.
设计开发了基于MySQL的测量标志点可视化管理及导航寻点系统,给出了系统总体构架和服务端与移动端的数据交互方式,阐述了系统中测量标志点可视化和信息化管理、移动端导航寻点和信息采集、导航轨迹测量与简化、多控制点的导航寻找等关键问题的解决方案。系统运行表明,服务端地图显示测量标志点和查询结果,界面直观、友好,实现了测量标志点可视化信息化管理;移动端的导航寻点功能可以提高外业作业效率。  相似文献   

18.
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颗导航定位卫星——“北斗导航试验卫星”,2000年10月31日在西昌卫 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并准确进入预定轨道。   西安卫星测控中心运用“中心遥控”透明工作模式对“北斗导航试验卫星”进行一系列在轨 测控获得成功。目前,卫星运行正常。这标志着我国航天测控已由传统的分级操作测控模式 ,转变为当今世界最先进的“中心遥控”测控模式。   “中心遥控”工作模式是通过地面测控中心直接向航天器发指令,实现对航天器的远程有效 监控。这种测控模式指挥便利,突出和强化了测控中心对航天器的集中监控能力,特别是提 高了测控中心在应急情况下对航天器的抢险能力。   在对“北斗导航试验卫星”测控中,中心直接向卫星发送了几千条指令,卫星均应答正常, 执行无误,星地信息交流畅通,充分显示了“中心遥控”远程透明测控模式的优越性。   2000年12月21日,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二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 升空,并准确进入预定轨道。它与第一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一起,构成了“北斗星导航 系统”。这标志着我国拥有自主研制的第一代卫星导航定位系统。   “北斗导航试验卫星”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据有关部门介绍,为满足 国内卫星导航需求,我国将自行建立第一代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北斗导航系统”。它是 全天候、全天时提供卫星导航信息的区域导航系统。这个系统建成后,主要 为公路交通、铁路运输、海上作业等领域提供导航服务,对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将起到积极推 动作用。  相似文献   

19.
刘晶 《中国测绘》2014,(3):18-19
北斗卫星导航产业在经历了2013年的“北斗产业元年”之后,2014年市场迎来新的起航点。日前召开的第二届中国电子信息博览会(CITE2014)上,众多企业展出了与北斗导航相关的产品。据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统计,2014年北斗终端销量预计将达500万台。但是,北斗行业进一步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诸多不足。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元喜便指出,  相似文献   

20.
设计并实现了一套导航与位置服务平台。该平台在结构上可分为导航地图服务和位置增值服务两大模块,在功能上包括动态智能导航、移动社交网络、移动数据分析和商业服务推送4大主要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