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甘肃北山地区基岩裸露好, 古生代的火山岩系在区内广泛发育, 这就给用遥感技术寻找和研究古火山机构提供了有利条件。本文通过对北山地区卫星MSS像片、全色航空像片的解译, 阐述了锰铁山、黑鹰山古火山机构的形态、地貌、水系等遥感影像特征以及古火山机构与构造、矿产的关系。北山地区古火山机构的发现, 对类似地区用遥感方法寻找古火山机构及与古火山机构有关的矿产提供了例证。  相似文献   

2.
西域三十六国之一的且末古城到底在哪片沙漠里游荡呢?三星堆的热度似乎还在,那么它就是巴蜀的都城吗?传说中的巴蜀到底迁到哪里了?中国明的起源仅仅是黄河流域吗?西夏国曾存在二百年,历经12位皇帝,为什么皇陵仅有9座?历史总是厚重的,在掀开那层层的面纱之后,我们发现许多在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都城和王城都不存在了。今天的人们疑惑着:真正的都城到底失落到哪里去了?  相似文献   

3.
目视解译1:67万彩红外航空象片发现巧家县城斜坡显示为典型的滑坡地形。经实地验证及结合地质资料、航空象片、卫星象片综合解译分析认为:根据斜坡形态、金沙江异常弯道、斜坡上松散物质分布及所处地质环境与降雨条件确定巧家斜坡为-巨型古滑坡,估算体积约120×108m3,就我们所查阅到的国内外报道中为一最大规模古滑坡,年龄约10万年。目前,滑坡整体已经稳定,但后壁、侧壁及滑体上发育的大量次生崩塌、滑坡、泥石流还将长期活动。  相似文献   

4.
陈阳 《中国测绘》2022,(4):22-25
<正>近两年,一阵阵古风不时地在社交网络和媒体平台上反复刮起。两三百年前生活在紫禁城中的雍正皇帝比起了卖萌的剪刀手;绘制在敦煌莫高窟的飞天仙女也走下“神坛”活跃在各种媒介平台;跨越数千年从古墓中“醒来”的三星堆文物化作表情包活跃在普通人的社交圈……故宫热、敦煌热以及三星堆考古热让大众看到了著名文化遗产及其衍生IP的巨大能量。  相似文献   

5.
理信息系统在中国前寒武纪古地理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和数据库技术对以华北为主的地区进行了关于前寒武纪古地理信息系统建设的研究工作。主要工作是建立以华北为主的前寒武纪同位素年代学数据库和与前寒武纪古地理相关的图形数据库为基础的前寒武纪古地理信息系统。前寒武纪古地理信息系统将数据库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应用于中国前寒武纪的研究,在多学科交叉中的新方法、新技术进行了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6.
基于GIS的盆地古构造重建方法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将GIS技术引入含油气盆地研究中,阐述了盆地古构造重建的数学建模方法,并将该方法与GIS集成,扩展了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建立了基于GIS的盆地古构造重建模型,实现了盆地古构造重建的数据输入、管理、分析、处理和可视化表达的一体化。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MicMac系统对古文物三维模型重建的可行性方法和基本流程,利用MicMac对影像进行相对定向、密集匹配和三维建模等处理,实现古文物三维模型的重建,同时对比分析了不同建模软件对古文物模型重建的影响。由实验分析可知,Smart 3D软件处理影像精度及效率比MicMac和Photo Scan高,但设备成本昂贵和模型数据量大,因而普及度不高。Photo Scan软件处理影像精度低于MicMac,产生的数据量也大,然而MicMac软件对古文物处理建模时具有精度高、速度快、数据量小等优点,能更好地适用于古文物的模型建立。  相似文献   

8.
旧日尼罗河岸的"小巴黎" 开罗,是历代法老宠爱一生的千年古城.在这个被称为"世界之母"的城市里,有太多的故事和传说等着人们去发掘和称颂.这里的历史要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的埃及古王国时期,当世界大多数地方的人们正举着石块瞄准猎物的时候,开罗已悄然成长为发达城市.641年,阿拉伯帝国的开疆名将阿穆尔选定此地建了一座城,并以此地为根据地向南方及北方发起攻击,继而攻占了埃及全境,也就是在那时,开罗第一次成为首都,即使那时它还叫"福斯塔特".300多年后的969年,法蒂玛王朝也将都城设于此地,并将这座城池的名字改为开罗(在阿拉伯语中意为"胜利").  相似文献   

9.
在瑞士,有三座城市最为著名,这就是古老的日内瓦、首都伯尔尼和金融之都——苏黎世。实际上苏黎世不仅仅是金融之都,而且是瑞士最大的城市和世界著名的旅游之地。苏黎世拥有人口近35万,如果加上郊区的人口约90万,占全国人口的13%以上,在瑞士的都市中名列第一。苏黎世位于欧洲美丽的湖泊苏黎世湖的西北端,地势起伏,绿草如茵,森林成片,空气清新,非常适于人们居住。早在公元前15年,古罗马帝国时代就开始在这里修筑城池,到今天城市发展的轨迹已经延续了两千多年。据考证,随着11世纪初欧洲工商业的繁盛,苏黎世及其周边地区聚集起大量的商贸集散点…  相似文献   

10.
恢复岩溶古地貌对于分析岩溶储层发育特征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关于岩溶古地貌的恢复多为定性方法,定量刻画古地貌的水平有待提高,而GIS在定量分析处理地貌方面独具优势。以高石梯—磨溪区块灯四段岩溶储层为例,在经典古地貌恢复方法的基础上,从GIS的地貌因子出发,提取了包括高程、坡度、地表切割深度、地表粗糙度、地形起伏度在内的地形因子以及包括水流长度、河流等级、流域分析在内的水文因子;再选取核心地形因子,并对地貌因子进行敏感性评价,结果显示高程、坡度和地形起伏度对地形的表征贡献较大。以地貌成因—形态分类原则为地貌分类方案,对敏感地形因子进行重分类操作后作叠加分析处理,地貌分区成图显示研究区由岩溶高地、岩溶缓坡、岩溶缓坡过渡带和岩溶洼地4类地貌单元组成。对岩溶古地貌进行分析评价发现,岩溶缓坡为油气良好集聚地,地貌划分结果与储层分布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应用卫星遥感探索楼兰古城消亡之谜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通过卫星遥感图像对楼兰古城区古河道分布状况进行环境地质解译,发现古城所在地上游有两处滑坡,且存在堰塞湖。基于这一发现,推测楼兰古城最终消亡原因是由于其上游发生滑坡崩塌后堵住河水,使楼兰古城因断水而被遗弃乃至消亡。  相似文献   

12.
 黄河银川平原段河道演变的遥感监测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遥感调查和监测的基础上,结合第四纪地质资料,对黄河银川平原段的河道演变过程进行了系统研究,对主要的河流改道原因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 黄河银川平原段在早更新世初期形成,此后,自西向东不断迁移; 在中晚更新世发展壮大,到全新世形成了银川平原的主体,并留下了明显的古河道遗迹; 到了现代,河道逐步变窄,向东迁移的趋势未变且速度依然很快。  相似文献   

13.
历史文化街区及其房屋建筑是重要的历史文化资源,需要有效的保护和利用;同时又是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需要持续的更新和发展。本文从历史街区保护的角度着眼,以北京市老城范围内历史文化街区建筑物肌理及第五立面特征为研究内容,对建筑物的第五立面色彩及形态特征、临时建筑的分布及演变等进行了分析。加强对第五立面的规划管控,在对历史文化传统风貌保护、实现旧城有机更新,提高北京老城居住环境和生活品质的目标等方面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4.
Urban land density is an important factor to understand how cities expand. An “Inverse S-shape Rule” was implemented for the first time to analyze urban land density in Northeastern Thailand using the four cities Khon Kaen, Udon Thani, Nakhon Phanom, and Nong Khai as study sites. Land density function was tested using different data classification techniques from previous studies. Each city was investigated over two different time periods between 2002 and 2015. Declining pattern characteristics of metropolitan area density outward from city centers can be quantified by fitting the parameters to urban land density functions. An inverse S-shape function was identified as the best data fit. The four selected cities showed conventional density variation for decline in urban land area from city centers to outlying areas. Overall trend indicated that cities became more compact over time since the density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urban core and urban fringe were greater with increasing infilling growth within the urban boundary. All four cities increased in size over time; however, the increasing amount of built-up land in the surrounding rural areas did not follow the same trend in each case. Some functional parameters required careful interpretation because of the linear shape of the city as in the case of Nakhon Phanom. Using highly detailed urban data resulted in lower densities of urban areas compared to the conventional pixel-based classification, and this affected the overall shape of the inverse S-shape function. The fitted parameters and their changing trends indicated that the urban land density function was useful for understanding urban form and urban sprawl in Thailand. Results can be used to develop a specific framework for other cities with similar attributes in the future.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介绍了面向地级以上城市空间变化监测与应用研究的背景和价值,提出了地级以上城市空间变化监测应用研究的总体思路、研究内容、关键技术与方法等,并以北京市空间变化监测为案例,开展城市空间格局变化、老工业区搬迁改造、海绵型城市建设等三个典型监测应用研究,相关研究成果可为其他地级城市监测提供应用借鉴和示范,从而为解决城市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提供数据基底、技术支撑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正处于城市人口剧增的城镇化加速发展时期,同时,也面对交通堵塞、环境污染、能源紧缺等来自各方面的挑战。那么,如何破解城市发展所带来的诸多难题,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呢?建设智慧城市已成为当今世界城市发展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目前,我国已有154个城市提出建设智慧城市。然而,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出现了值得重视的问题,即一些城市对基础地理数据、空间信息以及基础地理信息共享平台的建设认识不明确,重视不够。搭建地理信息共享平台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是城市转型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新型城镇化和治理现代化的需求,是推进“互联网+”行动和促进电子政务协调发展等方面的要求。因此,必须按照先进性、现势性、完备性、实用性等原则搭建地理信息共享平台。  相似文献   

17.
老航片在考古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国家863计划项目“考古遥感与地球物理综合探测技术”和国家历史博物馆项目“周王陵历史变迁研究”的研究成果,介绍了老航片在考古研究中的应用方法和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8.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has induced rapid changes in the land use leading to many infrastructural and environmental problems, one of them being the frequent flooding during rains in major cities across the world. Present paper analyses the spatio-temporal variations in the urban land use of the Mithi river catchment in Mumbai and its effect on the river, its drainage and flooding events in catchment area, specifically in conjunction with the July 26, 2005 flood event in Mumbai City. Multi sensor satellite data and GIS techniques have been used to generate land use/land cover at three different points of time and study variations in the Mithi river course, thus correlating the land use/cover changes vis-a-vis the hydrographic and meteorologic information for the Mithi river catchment. Results point to the adverse human-induced influences on the Mithi river and its catchment. Almost 50% reduction in river width and 70% decrease in mudlfats and open spaces have been observed. There is also a clear rise in builtup from 29% to 70% between 1966 and 2005, thus increasing the impervious surface which in turn increases run-off during major rainfall, eventually flooding the city.  相似文献   

19.
本文基于NPP-VIIRS夜光遥感数据对京津冀城市群2015—2019年的空间结构进行分析,通过灯光值统计、城市位序-规模法则、空间关联测度等方法探究京津冀城市群空间结构及时空变化特征,结合城市总体规划浅析时空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①京津冀城市群灯光总量整体呈上升趋势,北京市和天津市的灯光增长率最高,其次为河北省廊坊市和石家庄市。②灯光集中分布在高位序城市北京和天津,中小城市不够发达。从时间序列上看,中小型城市快速发展,京津冀各城市有趋于ZIPF理想状态分布的态势。③随着区域交通一体化的推进,城市间的关联度整体增强,北京市与天津市的总体关联度占主导地位,但北部城市与中南地区的交通联系不足,关联度较弱。  相似文献   

20.
针对河南省高速公路建设对城市通达性影响问题,该文通过定义时间阈值,设计了基于人口加权时间距离倒数的通达性指数,在4个时间断面上,研究河南省高速交通网络中通达性时空特征及演化规律,时间距离倒数有效减小了多路径时间距离对分析结果的数字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河南高速交通网络的拓展,城市通达性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升,空间收敛显著,边缘城市的提升始终高于中心区域城市;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增长率与通达性水平的改善存在非协调现象;城市通达性的空间聚集现象震荡走弱,聚集区域减少;城市通达性空间分布变化规律和城市化人口变化规律逐渐趋于协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