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旋转针台在锥光下测定2V,使用诺布尔设计的选转法,可以避免用马拉尔公式引起微尺目镜的系统误差和微尺目镜刻度不准确等缺点。在测定光轴角的实际运用中,使用两光轴间夹角的余角(ψmin)最为方便。ψmin是针轴旋转时最小角,它由测量的针轴(R)与测量的物台刻度(λ)两个已知参数计算。计算ψmin方法有多种,例如图解法(邓万明,1981)和计算图(王三学,1984)公式等,但各有优劣。图解法中,“λ”仅有20°、25°、30°、35°、45°和60°几条曲线供查,其余则要内插估读,使用受到限制。若用新发明的计  相似文献   

2.
本文提出由单个垂直或倾斜钻孔取得定向岩心以确定岩层或矿体产状要素的图算法,所用工具是地质人员熟习的极射赤平投影网(吴氏网)。定向取心对地质构造和岩组分析有很大意义。对于产状稳定的层状或似层状岩矿层,不取定向岩心,利用单个倾斜钻孔取出的普通岩心确定产状要素,这个问题已得到解决(《矿山技术》,1977年,第二期)。下面扼要举例说明。如图1所示,钻孔与地层同倾向,地层倾角β=40°,钻孔二测程顶角θ_1=20°,θ_2=30°,方位变化△α=0,迂层角(轴心夹角)的通式γ=90°-β-θ,γ_1=90°-β-θ_1  相似文献   

3.
甘肃玉门地区二叠系-三叠系古地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门大山口白杨河一带古地磁研究结果:下二叠统的特征磁化方向为Ds=108.1°,Is=-46.1°;极点位置为λ=30.5°N,ψ=18.6°;古纬度为27.6°N.上二叠统的特征磁化方向为Ds=139.4°,Is=-47.4°;极点位置为λ=54.7N,ψ=359.9°;古纬度为28.2°N;下三叠统的特征磁化方向为Ds=150.8°,Is=-48.1°;极点位置为λ=63.7°N,ψ=351.1°;古纬度为29.1°N.说明二叠纪玉门地区所在的阿拉善地块已是华北地块的一部分,晚二叠世-早三叠世华北地块大体处于吐哈地块和华南地块之间,与俄罗斯地块的古纬度相近;华北、吐鲁番-哈密和塔里木地块都大体位于劳亚大陆的东南部.  相似文献   

4.
崔军文 《地球学报》1989,11(1):21-35
标志冈瓦纳古陆向华夏古陆俯冲的云南中西部哀牢山古俯冲带,在始新世—渐新世、中新世—上新世时转化为右旋韧性平移剪切带。计算的剪切带的最大应变值(γ)为12.6,角应变(φ)为85.5°,获得的塑性应变的应力场有两期:第一期,主压应力(σ_1)方位为3°/49°,应力张量为-1.575;第二期,主任应力(σ_1)方位为252°/1°,应力张量为-0.876,流动应力值最高达389MPa。  相似文献   

5.
塔里木板块西南缘晚侏罗世古地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塔里木板块西南缘托云、奥依塔格晚侏罗世古地磁研究,获得了托云地区特征磁化方向:Ds=1.5°,Is=50.8°;古地磁极:λ=81.0°,ψ=247.0°,古纬度31.5°N。奥依塔格地区特征磁化方向:Ds=118.4°,Is=55.9°;古地磁极:λ=4.9°,ψ=120.6°,古纬度=36.4°N。从古地磁结果认为:①托云和奥依塔格相对托云地区产生顺时针旋转;②这两个地区古纬度为31°~36°左右,与塔里木平均古纬度30°N是基本一致的,但与现在纬度差达8°~10°左右,造成纬度差主要原因是构造运动造成的;③塔里木晚侏罗世古地磁亦与华北、华南基本一致,说明晚侏罗世塔里木、华北、华南三板块已联合成一个整体,拼合成统一的中国大陆,其位于热带—亚热带古气候环境。  相似文献   

6.
本文按统一比例尺编制了印度-青藏地区1°×1°重力异常图和地形高程图,并用滑动平均方法得到了本区5°×5°重力异常图。用地改后的1°×1°重力异常,采用组合体模型人一机联作选择法,计算了横跨印度-青藏-蒙古长达4680km的岩石圈剖面,还给出了一个楔形体重力正演公式。基本结果有:(1)MBT、MCT的倾角为10°±5°,ITS、NS、KS的倾角为75°±5°;(2)地壳滑脱面的深度在青藏之下约20km,向高喜马拉雅、MCT、MBT抬升至15km;(3)青藏高原南、北边缘均为岩石圈结构的斜坡带,界面倾角由上向下而增大。在大、小喜马拉雅之下,壳内界面(Ⅰ、Ⅱ)的倾角约12°,Moho倾角为18°,岩石圈底面倾角约36°。在祁连山带所有界面倾角都小于喜马拉雅带,其中壳内界面倾角仅约1°,Moho倾角约2°,岩石圈底面倾角约12°;(4)岩石圈厚度由印度、蒙古向高喜马拉雅和祁连山带逐渐增加,与青藏岩石圈的边缘上翘形成主动俯冲和相对逆冲势态。印度岩石圈厚度(或上地幔顶部低密层埋深)不超过50km,蒙古高原(南)厚约70km,到高喜马拉雅和祁连山下分别增加至145和122km,青藏中心地带(怒江两侧)岩石圈厚135km,向南,北边缘各减小到120和90~102km,在高喜马拉雅和祁连山下面形成25和10km的断差;(5)在青藏Moho之下厚5km的高密薄层和软流层之间有一密  相似文献   

7.
<正> 一、区域、矿区及矿床地质概述合川锶矿地处川东褶皱带的西部,华莹山帚状褶皱束的西北分支,沥鼻峡背斜的东北段。背斜长约28km,轴向北东45°~50°,北西翼倾角60°~85°,南东翼倾角30°~40°。背斜轴部出露少量二叠系长兴组(P_2c),三叠系下统飞仙关组(T_1f)。两翼分布有三叠系下统嘉陵江组(T_1j),中统雷口坡组(T_2l),上统须家河组(T_3xj)。矿区位于沥鼻峡背斜北东段的西北翼,地层走向北东50°~55°,呈带状出露(见图1)。  相似文献   

8.
钇硅磷灰石为乳白、玫瑰色,实测比重为4.35,二轴晶正光性,α=1.791;γ=1.784;电子探针分析计算晶体化学式为(Y_(2.82)Ca_(1.58)Ce_(0.27)Dy_(0.21)Er_(0.11…)_5[(Si_(2.95)P_(0.05))_3O_(12)](OH,F),空间群为C_2~2-P2_1,晶胞参数为a=0.9504±0.0005nm,b=0.9414±0.0004nm, c=0.6922±0.0002nm,r=119.71±0.04°,V=53.79±0.04nm~3,Z=2,结构参数经各向异性温度因子最小二乘法修正后R=0.111。结构分析表明:由磷灰石型的P6_3/m降低至钇硅磷灰石的P2_1,Y~(3+)替代Ca~(2+)成有序分布,导致结构中7角和9角多面体的畸变,同时Si~(4+)替代P~(5+),OH-替代F~-,加大了这种畸变,使得Y、Ca、Si、O及OH~-都偏离了赝六方P6_3/m的6h、4f、12i及2a等效点系位置,但钇硅磷灰石仍近似磷灰石型结构,最后对磷灰石型结构矿物的晶体化学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东秦岭淅川地区古地磁研究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东秦岭淅川地区(坐标为111.55°E、33.17°N)74个标本得到该区从震旦纪到晚古生代的古地磁极位置:Z_2(222.1°,5.8°);∈_1(247.1°,12.6°);O_(1-2)(252.8°,18.5°);D_(2-3)(225.9°,22.5°);C_1(211.7°,32.3°)。这些时代的古地磁极位置分布构成一条规律的视极移曲线,并与华南地块的视极移曲线特征有可比性。古地磁结果表明该区与扬子地块间有着密切的构造演化关系:在奥陶纪以前可能与扬子古陆相连,其后分离,到早石炭世时又靠拢相连,成为古大陆边缘的一部分。在此演化过程中该区始终处于中、低古纬度附近,并有方位上的转动。  相似文献   

10.
变形石英位错的跑动机制及光性异常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林  张心宏 《地质论评》1990,36(4):354-358,T002
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下测得石英位错滑移面主要为基面和柱面,但本样品发现以三方双锥为滑移面的滑移系(1(?)1(?))[1(?)11]。石英位错壁组态多样,形成机制不同,本文讨论了影响波状消光程度的因素。正交偏光下变形石英2V角可达5°~10°。透射电子显微镜得到(0001)取向的两相邻(2420)面旋转Moirè图,本文认为光轴角的改变由((?)4(?)0)面旋转造成,每旋转0.01°,光轴角将发生5°左右变化。柱面的滑移与旋转可以解释石英C轴优选方位及位错优选方位的机制。  相似文献   

11.
对青藏高原拉萨地块早白垩纪火山岩15个采点的古地磁测定,揭示了一组高温特征剩磁分量.实验结果表明采样剖面获得的早白垩统卧荣沟组的古地磁结果全部为正极性,显示与早白垩纪正极性超静带的极性特征相似.对岩石的显微镜观察表明岩石未受后期热液化学交代作用和风化作用,这表明所获得的高温分量很可能代表岩石形成时的原生剩磁.其特征剩磁方向为:偏角D=18.4°,倾角I=26.5°,α95=8.6°;相应的极位置为:经度ψp=220.3°E,纬度λp=66.4°N,dp=9.3°,dm=6.9°,古纬度plat=14.0°.通过对比拉萨地块以北诸地块早白垩纪古地磁结果,认为拉萨地块在早白垩纪已与芜塘地块碰撞拼合在一起,而自早白垩纪以来相对欧亚大陆发生了1500±600km的构造缩短.结合拉萨地块已有的晚白垩纪和古新纪古地磁数据,认为欧亚大陆的最南缘(拉萨地块)在印度/欧亚大陆发生碰撞前自早白垩纪一始新纪一直处于北纬12.8°~14°N低纬度位置,并未发生明显的纬向运动.  相似文献   

12.
施秉县凉风洞位于城东5km的象鼻岭上(东经108°,北纬27°左右),海拔680m,距下(氵无)阳风景区的诸葛洞约1.5km,湘黔公路由洞南约500m处通过;上洞口面向西偏北5°,下洞(出口)面向南偏东10°,两洞高差约40m,洞道呈枝状(图1)。上洞口凉风习习,  相似文献   

13.
变粘滞度地幔蠕动流的数学模型研究及其应用(二)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本文首先讨论了计算中的有关问题,然后分析了用前篇文章(刘代志,1988)中导出的计算公式,对中国及邻区(东经70°-140°,北纬15°-55°)岩石圈底部切向应力场的计算结果,探讨了其地质应用,特别是在地震危险区划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陈银汉 《地质论评》1985,31(1):46-55
小寺沟位于燕山台褶带张家口-平泉-北票断裂带南侧及其派生的共轭断裂之间。断裂带北盘为太古界迁西群片麻岩,南盘为中上元古界和古生界碳酸盐及中、新生界火山沉积建造。斑岩体呈小岩株侵位于蓟县统雾迷山灰岩中,岩体走向310°—330°、倾向南西倾角60°—80°,出露长5公里、宽1—1.5公里(图1)。岩石  相似文献   

15.
我队在缺乏小合金的情况下,用5×5×10,65°磨角和6×6×15,65°磨角的合金镶焊成仿阶梯式钻头(如图1),试用这种仿阶梯式钻头钻进以来已有一个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一组c轴与主应力(σ_1)夹角ψ不同的人工合成石英单晶体定向样品的实验变形,研究了主应力取向对石英晶体滑移系开动的影响。研究表明,主应力取向对石英晶体滑移系的可动性有明显影响:在450—650℃温度,300—500MPa围压条件下,当ψ=0°时,石英滑移系不开动;ψ=90°时,(001)[100]、(011)[111]等底面或锥面的滑移系有微小动作;ψ=45°时,石英晶体滑移系可动性最好。在这种温度压力条件下,石英晶体的位错沿开动的滑移系运动是石英产生塑性变形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17.
郑绵平  刘文高 《地质论评》1987,33(4):365-368
在西藏扎布耶盐湖中首次发现天然碳酸锂,呈细小棱柱状,单斜晶系,D=2.09±0.01(实测)。无色透明,β平行b轴,光轴面垂直(010),γ∧C=10°,沿(100)具双晶。γ=1.5743±0.001,β=1.5672±0.001,α=1.4285±0.001,2V(-)?25°。经化学全分析配算其化学式为Li_2CO_3。X射线特征线条:4.16(8)、2.92(8)、2.81(10)。α_0=0.835±0.0003nm,b_0=0.4964±0.001nm,c_0=0.6185±0.0009nm,  相似文献   

18.
一、地震基本参数表1 地震基本参数表发震时间年月日时分秒震 中 位 置微 观宏 观东经北纬东经北纬参考地名震级(MS)震源深度(Km)震中烈度 地震类型 1981122912261172°256°1171°256°连城丘家山3211Ⅴ小震群  表中的宏观震中是根据现场调查所圈定的Ⅴ度线推测的,位于微观震中的南西方向约6公里的丘家山林场附近。震源深度则是依据经验公式计算结果推断的。二、地震烈度分布本次地震震中地处山区,强度小,地表破坏轻微,主要根据人的感觉及房屋的轻微损坏与否进行评定,划分出Ⅴ、Ⅳ度两区(见图8-1)。图8-1 1981年12月29日连…  相似文献   

19.
云南大坪金矿床控矿断裂受力机制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通过断裂带构造形迹和结构面力学性质分析、节理统计以及定向薄片显微分析,采用岩组分析法和石英变形纹费氏台测量,测得成矿前期i应力σ_1的产状为NE45°±5°,侧伏角为40°±5°;成矿期主压应力为NW70°±5°,侧伏角35°±5°;成矿期后主压应力转变为SE20°左右,侧伏角约45°。研究表明,成矿期NW向断裂具张扭性,为最佳容矿构造  相似文献   

20.
在定向钻孔施工中,结合地层促斜规律进行跟踪设计,控制钻头运行轨迹十分重要。实践证明,在具层理的二叠系地层中定向钻进,当钻孔定向弯曲方向相逆于岩层倾向(α=65°~80°),常规稳斜孔段自然弯曲表现为增斜;当钻孔定向弯曲方向相顺于岩层倾向(α=45°~65°),常规稳斜孔段自然弯曲表现为降斜,其顶角变化率均为1°~3°/100m。同时,钻孔方位也发生漂移,其方位漂移率为10°~30°/100m。因此在调整增斜孔段的终点方位和顶角时,要为稳斜孔段预留提前量。在定向造斜时,造斜钻具的工作角(β)决定着钻孔轴线的空间位置变化,理论计算的β值经过修正后才能作为造斜器在孔内的装置工作角(ω_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