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本文根据窟窿山碱性花岗岩的岩石化学成分和特征指数,微量元素及区域构造的综合分析,认为它属于大陆内部拉张构造环境中,非造山期的A型花岗岩。其产出位置恰好在上黄旗-乌龙沟深断裂带内,一些NE走向张性断裂发育,该区早期破火山口的塌陷作用,为碱性花岗岩的侵入提供了有复的空间条件,并具有补动位的特点。从已测得K-Ar法年龄值(108Ma),推断其侵位进代上限为四白垩纪晚期。  相似文献   

2.
黑龙江碾子山晶洞碱性花岗岩岩体年龄及其意义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用K-Ar法和和Rb-Sr等时线法测定了碾子山晶洞碱性花岗岩的年龄,花岗岩及其围岩安山岩、正长斑岩、碱流岩、玄武岩和闪长岩脉的年龄分别为123、141、135、120、108和80Ma。该期碱性花岗岩的侵位反映了大兴安岭南部早白垩世以形成拗陷盆地为物质特征的构造岩浆活动。碱性花岗岩与其主要围岩构成了同一Rb-Sr等时线,表明它们是同源的;Sr同位素初始值和其他同位素证据表明它们是由上地幔来源的母岩  相似文献   

3.
新疆北部卡拉麦里富碱花岗岩带的碱性花岗岩与锡矿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卡拉麦里碱性花岗岩形成华力西中晚期、属造山晚期至造山后拉张构造环境下形的A型花岗岩。其岩石学、岩石化学脏球化学特性与国同人外A型花岗岩基本相似。在Eby(1992)的Eb-Y-Ce民Nb-Y-3Ga三角图解中,本带碱性花岗岩投影点均落在A2区,表明它是大陆-大陆碰撞作用形成的A2型碱性花岗岩。  相似文献   

4.
根据二合店一带碱性花岗岩的岩石化学成分和特征指数、微量元素及区域构造的综合分析,认为它属于大陆内部拉张构造环境中非造山期的A型花岗岩。其产出位置在敦—密断裂带附近,一些北西走向张性断裂为碱性花岗岩的侵入提供了有利的空间条件,并具有被动侵位的特点。从已测得U-Pb法等时线年龄149.2±9Ma、166.5Ma、146.9Ma,推断其侵位时代上限为晚侏罗纪晚期。  相似文献   

5.
潘玉启 《辽宁地质》1996,(4):284-292
建平八家子超单元花岗岩同位素年龄274.8~260Ma(U/Pb,K/Ar)属早二叠世,根据同源岩浆演化理论可划分为4个单元,即杨树岭单元,紫杖子单元,套卜河洛单元和太平庄单元,主要岩石为中细粒-巨粒似斑状二长花岗岩,由于侵位过程中的同位构造变形作用,局部形成糜棱岩化花岗岩和片麻状花岗岩,岩浆侵位为膨胀底劈上侵。  相似文献   

6.
高黎贡构造带的花岗岩,其分布受怒江深断裂的控制。花岗岩体沿着怒江断裂带呈南北向分布,总体表现为一个狭长的透镜体。远离怒江断裂的西侧,花岗岩具有块状构造,中粗粒结构;靠近怒江深断裂,花岗岩具有条带状构造,糜棱结构。花岗岩属于强过铝高钾钙碱性系列,其岩浆锆石SHRIMP年龄为124~118 Ma,糜棱岩化花岗岩新生黑云母Ar-Ar年龄为18~10 Ma,与北侧波密-察隅花岗岩结晶年龄(116 Ma)、变形年龄(18~12 Ma)一致,表明高黎贡花岗岩带是喜马拉雅东构造结大转弯花岗岩带的南延部分。沿着花岗岩带向南西方向依次是小龙河花岗岩(76 Ma)到盈江花岗岩(37 Ma),逐渐变年轻,体现一个有序的侵位过程。上述特征表明,波密-察隅-高黎贡构造带花岗岩侵位时间为124~116 Ma,代表怒江深断裂的走滑高峰主体变形发生在中新世(18~10 Ma),与喀喇昆仑断裂带走滑高峰、藏南南北向裂谷系、哀牢山-红河断裂带的走滑高峰等在时间上耦合一致,可能预示中新世时期,南北向挤压、拉萨地块的东西向伸展及后期旋转,造成的周边走滑作用具有统一的应力场,属于新特提斯封闭,印度大陆向亚洲大陆碰撞、俯冲、挤压这一共同的壳幔作用的动力学过程,怒江构造带花岗岩侵位与变形记录了这一动力学过程。  相似文献   

7.
折多山花岗岩的成因及构造环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每一地质环境都具有特定的岩浆-构造系列,对于花岗岩的类型与构造环境的关系一直是人们研究的热点之一。该文在综合同位素(Rb-Sr和U-Pb)和地球化学数据基础上,结合微观构造研究方法对康定西部沿鲜水河大型韧性平移剪切带分布的大型折多山花岗岩体的花岗岩类型及其相关的构造环境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并讨论了该岩体的侵位机制。研究表明,折多山花岗岩属地壳局部熔融产物,为S型花岗岩,它的侵位时间距今12.8±1.  相似文献   

8.
大别山核部九资河花岗岩体成因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对大别山核部九资河花岗岩进行了岩石学、稀土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讨论了其侵位特征、成因和构造意义九资河花岗岩的ANK=1.15~1.45(平均1.28),ACNK=0.91~1.10(平均1.00),δEu=0.36~1.16,∑Nd(t)=59.1。九资河花岩体为-沿NE向剪切带就位的原地-半原地花岗岩体,与世界典型的原地-半原地深熔花岗岩体相比,九资河花岗岩体具有这些花岗岩体  相似文献   

9.
塔什库尔干碱性杂岩体形成时代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帕米尔构造结是青藏高原变形最强烈的地区之一,区内新生代岩浆侵入活动发育,既有壳源岩浆侵位,也有幔源岩浆广泛分布。根据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研究,侵入岩可分为幔源碱性正长岩和壳源花岗岩2个系列。幔源碱性正长岩总体上由暗色正长岩、浅色正长岩和碱性花岗岩组成,其成因为岩浆不不混溶作用。壳源花岗岩类成分单一,具有低共熔岩浆属性,其成因可能与幔源岩浆对地壳加热有关。利用碱性正长岩的钾长石进行^40Ar-^39Ar法获得3个分别为大约23Ma、13Ma和8Ma坪年龄数据,结合岩体地质特征,认为它们分别代表了碱性正长岩和花岗岩的侵位时间以及后期构造热事件。研究结果表明,岩浆活动是帕米尔构造结形成和帕米尔强烈变形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0.
苏州地区I-A型花岗岩特征与成因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岩石学、矿物学、地球化学及岩浆物理学等的理论和方法,对苏州地区I型和A型花岗岩的特征及成因进行了对比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I型花岗岩为晚侏罗世火山弧压性环境产物,侵位较深;而A型者为A2型花岗岩,为早白垩世造山后张性环境产物,侵位较浅,具晶洞构造.A型比I型花岗岩以酸度、碱度、Al,F含量高而H2O+含量低,以REE及不相容元素丰度高,负Eu异常强,而w(LREE)/w(HREE)低为特色.A型者矿物结晶顺序先浅色后暗色,暗色矿物以富铁贫镁、REE分配系数高及负Eu异常明显及长石富碱贫钙,而与I型花岗岩不同.A型者副矿物40余种,属锆石-褐帘石-萤石型,锆石结晶温度高,(110),(111)晶面发育;而I型者仅10余种,属榍石-锆石-磷灰石型,锆石结晶温度低,(100),(311)晶面发育.I型花岗岩为幔源岩浆与下地壳部分熔融岩浆混合及AFC作用产物,而A型花岗岩为残余下地壳(麻粒岩相)熔融后分离结晶产物,二者并非同源岩浆演化关系.A型比I型岩浆来源浅,酸度大,含水少;故岩浆密度小,粘度大,上升慢,冷凝长.受密度筛影响,A型花岗岩岩浆房及侵位深度小于I型  相似文献   

11.
新疆乌伦古富碱花岗岩带碱性花岗岩成因及其形成构造环境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新疆东准噶尔西北部乌伦古河南岸,受乌伦古深断裂控制、沿扎河坝-萨尔铁列克-塔斯嗄克-线,发育着一系列碱性花岗和偏碱性花岗岩侵入体,构成了东准噶尔境内一条颇具物色的富碱花岗岩带,与乌伦古蛇绿岩带相伴产出,显示其重要的构造意义。花岗岩地质学、岩石学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同国内外已知A型花岗岩相对比,乌伦古富碱花岗岩、属典型的A型花岗岩;同时又具有不同于其碱性花岗岩的某些特性,如岩石化学成分上相对较高的Fe2O3和MnO含量,Na2O>K2O 等,通过乌伦古带碱性花岗岩的系统研究,并参考前人研究成果,笔者提出了“地幔物质活动+脱水的硅铝质源岩部分熔融+花岗质岩浆分异作用+张性地质环境”这一A 型花岗岩的复合成因模式,可以较好地解释A 型花岗岩的成因机理。通过一系列地球化学图解的判别,结合区域构造演化的分析,得出了乌伦古带碱性花岗岩形成于中、晚石炭世碰撞造山之后的拉张构造环境的结论。乌伦古带碱性花岗岩重要的构造意义,在于不仅它的形成代表着东准噶尔造山作用的结束,而且它的空间分布,同其南侧卡拉麦里带碱性花岗岩一道,标志着西伯利亚和哈萨克斯坦两大板块之间巨型缝合带的客观存在,从而揭示了花岗岩类的研究 探讨和解决大地构造问题上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水泉沟杂岩体的地质学和岩石学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水泉沟岩体为岩浆成因,岩体的侵位深度2-3km,侵位时代为印支期,划分为4种岩石组合1,水泉沟岩体是一个钾质-高钾质的钙碱性,弱碱性和碱性岩石共存的杂岩体。岩石化学成分变异图解证明岩浆存在两种演化趋势,一是酸性演化趋势;辉石闪长岩-角闪二长岩-石英碱长正长岩-碱长花岗岩;二是碱性演化趋势;正长岩-霓辉正长岩-碱长正长岩。  相似文献   

13.
花岗岩构造与侵位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近年来对造山带花岗岩构造与侵位机制的研究表明,花岗岩不但可以侵位在区域伸展的构造背景,也可以侵位在区域挤压(缩短)的构造背景。花岗岩侵位受断裂的控制并不是像以前认为的那样明显,而是受多种侵位机制的共同作用,而构造样式和变形组构则是侵位机制研究的基础。提出了一些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此外,对大别山中生代花岗岩构造、侵位机制作了简要讨论。  相似文献   

14.
藏东喜马拉雅期A型花岗岩岩石化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藏东喜马拉雅期A型花岗岩主要分布于玉龙斑岩铜(钼) 矿带西侧。众多碱钙性小斑岩体构成一个走向NNW的花岗岩带。主要岩性有碱长石英正长岩、石英正长岩和碱长正长岩。岩浆主要来源于上地幔。侵位时代为喜马拉雅期(KAr 年龄值为36~45 Ma) ,侵位时的构造环境为造山后板内走滑变形环境。  相似文献   

15.
桐柏——大别造山带燕山晚期A型花岗岩的厘定   总被引:26,自引:4,他引:22  
本文通过岩石地球化学研究和讨论,认为桐柏-大别山带燕山晚期存在过碱性(peralkaline)和铝质(aluminous)A型花岗岩。过碱性花岗岩的岩石类型为碱长花岗岩和石英正长岩,其ACNK=0.72-0.97,NKA=1.02,铝质A型花岗岩是本文研究的重点,岩石类型也为碱长花岗岩和石英正长岩;其SiO2含量为67.73%-77.60%,富碱(Na2O+K2O含量为7.97%-9.76%),A  相似文献   

16.
国外花岗岩构造研究的某些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最近几年国外花岗岩构造研究的某些最新成果,主要包括:岩桨上升侵位空间的形成机理,构造-岩桨岩带各种地质作用速率的估算,岩桨侵位应变场的实验模拟等。  相似文献   

17.
湖南邵阳-郴州北西向构造带花岗岩成岩与成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邵阳-郴州北西向构造带内花岗岩发育,且呈北西向有规律地继续分布,与成矿关系密切。由于构造环境、围岩条件、剥蚀程度等方面存在较明显的差异,可分为北西段和南东段,它们在花岗岩成岩成矿方面也各具特色。北西段花岗岩主要为“S”型,侵位较深,以主动侵位机制为主,成矿距岩体接触带较远,以Au,Sb为主;南东段以“S”型花岗岩为主,有少量“I”型花岗岩,侵位较浅,成矿一般在岩体接触带附近,以W,Sn,Pb,Zn,Cu和Ag为主。  相似文献   

18.
张天义  朱嘉伟 《河南地质》1996,14(4):287-291
在含金地层分布区,研究揭示隐伏岩浆热源活动特征及基底导岩导矿构造特征是寻找隐伏金矿床的技术关键。本文依据花岗岩体侵位动力学及热力学机制,阐明了线,环同现构造影像的机理及其所揭示的地质内涵,指出了环形影像构造成因的多解性,提出了如何从纷杂的“环,线理论吉提取出反映岩体侵位这一特定影像构造的原则及其重要性,以遥感技术为主导,综合应用地质,物化探技术,建立了”环状影像构造-斜磁化场-重力亏损场-岩奖  相似文献   

19.
苏北牛山片麻状A型花岗岩及其成因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苏北牛山片麻状花岗岩形成于震旦期,富含碱性长石,普遍含有碱性镁铁矿物,具有高硅、富碱、低铝、贫水,富含Nb、Zr、Y、Ga、REE及Eu明显亏损等特征,为A型花岗岩。其Y/Nb、Yb/Ta、Ce/Nb等比值较高,Ga×104/Al和碱度较低,属A2亚型花岗岩。它是苏胶造山带在晋宁期碰撞造山后的拉张环境下,由地幔热流上涌,致使下地壳岩石部分熔融,产生的岩浆于中地壳侵位而形成。  相似文献   

20.
新疆东准噶尔卡拉麦里地区是东准噶尔古生代造山带的一部分。在卡拉麦里缝合带东北侧,区域性断裂构造发育,控制了碰撞造山后的碱性花岗岩体侵位,并伴随一系列偏碱性花岗斑岩小岩体的侵入和锡矿化,形成贝勒库都克(钨)锡成矿带。老鸦泉碱性花岗岩体及卡姆斯特锡矿、干梁子锡矿即产于其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