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面向地理国情监测的地表覆盖模糊融合变化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人工判读作业模式难以满足地表覆盖变化检测现势性要求的问题,该文围绕地理国情监测技术设计要求和实际生产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地理国情先验知识的多特征模糊融合变化检测方法。利用地表覆盖像斑边界,根据地理国情监测不同地类的最小面积指标进行多尺度分割,获取同质的对象级像斑;构建像斑的光谱、纹理、形状等差值特征集;基于模糊集理论进行特征的自适应加权融合得到初步变化检测结果,根据技术规则剔除不符合要求的像斑,获得最终变化区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根据不同地类变化有效地集成不同特征组合表征变化信息,可充分利用地理国情监测前期成果,具有较高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2.
地理国情监测是自然资源监测体系中的一项专题监测,主要是监测地表覆盖变化情况,以满足自然资源管理的需要.地理国情监测的首要工作是识别变化信息,仅依靠人工判读识别效率太低.针对地理国情监测的特点,提出基于前期地表覆盖矢量数据的多特征融合面向对象变化检测方法.先利用地表覆盖矢量图斑对预处理后的影像进行多尺度分割,再利用影像强...  相似文献   

3.
陶舒  周旭  程滔  刘倩 《测绘科学》2015,(11):89-95
为了实现地理国情普查中不同尺度地表覆盖分类数据的交叉验证,文章选择郑州、西安等10个地理国情普查试点作为试验区,分析了不同地类在精度损失、景观格局等方面存在的尺度效应,并以林地为例,在空间分辨率6~2 000m的范围内,构建了空间尺度转换模型,估测精度可达92.63%。结果表明:地表覆盖分类数据进行尺度转换时,各种地类都会存在相应的精度损失;基于分辨率、景观格局指数构建的尺度转换模型,可以有效校正粗分辨率地表覆盖数据的尺度误差,为地理国情普查与监测中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地表覆盖的高效变化检测在地理国情监测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当前地表覆盖检测人工目视解译方法效率低,以及软件自动解译错检率、漏检率较高的特点和现状,提出了一种基于联合特征的地表覆盖类型自动变化检测方法。该方法通过对比7种不同的特征联合方案,确立了联合灰度共生矩阵、灰度直方图、光谱统计特征、对象特征的最优组合形式,并设计支持向量机高维度分类器进行分类。试验结果表明,在浙江省复杂地表覆盖分布情况下,基于分辨率优于1 m的国产高分卫星影像,该方法对房屋建筑区、建筑工地等人工构筑物类型变化检测的正确率达到85%以上,对耕地、草地等植被类型也能取得较好的检测效果。  相似文献   

5.
简述了地理国情监测成果质量检验与评定方法,明确了地理国情监测成果抽样过程、质量元素、质量子元素、检查项,给出了地表覆盖类、地理国情类地理国情监测成果样本质量评定指标和批质量判定方法。  相似文献   

6.
韩尚 《东北测绘》2014,(6):15-17,20
地表覆盖是地理国情普查中一项极为重要的内容之一,地表覆盖分类的第一步是基于影像的分割,准确的分割结果有助于提高分类的正确性。本文结合福建省地理国情普查试点项目,通过选取大量样本实例,对地表覆盖影像分割进行了深入地研究,研究成果已经广泛应用于地理国情普查工作。  相似文献   

7.
面对自然资源遥感监测体系建设和省级基础测绘重点要素年度更新需求,本文以地理国情地表覆盖为主要参考数据,提出了省域遥感解译样本库的建设方法。首先制定了适用于深度学习的甘肃省自然资源遥感解译样本分类体系和顾及地学知识的样本选取标准,据此构建了囊括不同尺度单元的全要素、单要素和变化检测3类样本数据集;然后基于自主研建的甘肃省遥感解译样本库平台,构建了从样本采集、模型训练、智能解译到质量评估的全链路技术体系。试验结果表明,面向不同尺度区域,地物提取准确率达90%,变化检测准确率达74%,实现了地表要素从粗粒度到细粒度的自适应解译。研究成果在甘肃省省级基础测绘更新、城市国土空间监测及非农化监测等领域进行了业务化应用,提高了自然资源管理精准化和智能化水平。  相似文献   

8.
多尺度分割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变化检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针对高空间分辨率的遥感影像,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尺度分割的变化检测算法。采用Mean-Shift分割算法对影像进行多尺度分割,构建了不同尺度上的地理对象,以不同尺度上的地理对象灰度均值构建了变化检测的多尺度特征向量,采用变化矢量分析法获得最后的变化检测结果。以城镇区和农田区的Quick Bird影像对本文算法进行了检验,从精度评价的效果来看,无论城镇区还是农田区,采用面向对象的变化检测方法精度都高于基于单像素的检测方法,且当尺度层数固定时,多尺度组合的变化检测结果优于单一尺度的变化检测结果,对城镇、农田区域的变化检测的精度分别达到87.57%和81.55%。本文算法既可以顾及大面积同质区域变化,又可以反映小的地物目标及边缘部分的变化,能够很好地满足城镇、农田等不同环境背景下的变化检测需求,在国土资源监测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期刊博览     
正地理国情地表覆盖与土地利用数据间差异性分析《测绘通报》2018年第3期地理国情地表覆盖数据是地理国情普查的重要成果,与土地利用数据进行差异化分析,可满足相关政府部门对数据演变与内涵解读的迫切需求。基于此,本文着重分析了地理国情地表覆盖数据与土地利用地类图斑数据间的分类差异,构建了分类映射体系,设计并实现了两类数据间的差异性分析方法,为地理国情监测提供方法与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0.
针对传统遥感影像变化检测方法对前后期影像数据质量要求高、适应范围窄、检测精度较低等问题,本文在引入异常点检测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结合均值漂移分割与聚类分析的遥感影像变化检测方法。首先将前期地理国情矢量数据与待监测的遥感影像进行地理配准;然后在地理国情矢量数据的基础上对遥感影像作均值漂移算法二次细分割,获得的矢量图斑继承了原有父级类属性,并对同一父级类的影像图斑进行光谱、空间、纹理、指数等特征提取;最后采用高斯混合模型与最大期望值算法聚类获得多个类别,在父级类下找出异常类别的图斑。通过试验对比分析,表明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为遥感影像变化检测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热点分析在国情监测数据分析中的应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永峰  葛亮  孙忠芳 《东北测绘》2014,(6):84-85,88,91
进行地理国情监测是为了使管理部门及时掌握不断变化的自然以及人文环境的变迁信息。地理国情监测包括数据的采集、存储、统计和分析等多项内容。其中数据分析包括对数据基本统计分析以及数据挖掘。作为深层次数据分析和挖掘的有效工具,空间聚类分析可以很好地分析数据之间的内在联系。本文选用热点分析,对规划容积率与土地利用数据进行分析,得到规划数据的空间聚集性结果与土地利用数据之间的关系,为地理国情监测数据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利用高分辨遥感影像进行土地利用分类,为农村土地利用动态监测及土地综合整治快速地提供基础地理空间数据。以高分辨无人机影像为数据源,研究利用面向对象多尺度分割技术结合GIS空间分析对影像进行土地利用分类。根据对象内同质性高、对象间异质性高的准则,引入加权局部方差与空间自相关指数构建全局最优分割非监督评价指数,然后利用最邻近分类器对影像进行分类。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减少人工目视确定最优分割尺度的主观性,能够避免某些地物不能被有效归类的现象,在单一尺度下获得较高的分类精度。  相似文献   

13.
建立了一套基于遥感信息和DSM的变化检测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DSM数据管理模块、DSM变化检测模块和变化结果表达模块。系统利用多时相的数字表面模型(DSM),通过变化检测模块检测出城市地区人工建筑物、植被等的变化情况,检测结果可以应用在基本农田保护、土地利用变化监测以及违法用地查处等方面,为地理国(市)情监测提供技术支持。检测过程自动化程度高、快速、准确。  相似文献   

14.
地表覆盖分类成果是地理国情监测重要的成果之一,其成果的生产与检查占据了国情监测工作的绝大部分工作量。本文通过对国情监测中地表覆盖分类成果质量检查中几个典型问题地分析,总结和讨论了造成问题的原因,提出了改进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肖昶  张莉 《测绘通报》2019,(8):116-120
随着遥感技术的快速发展,遥感新设备、新方法不断出现,遥感数据来源不断扩大、种类不断增加、质量不断提升,遥感数据在地理国情监测中的应用也更加广泛。但由于遥感数据源过于复杂且数据量庞大,地理国情监测数据源的选取成为一个难题。基于地理国情监测的主要目标,选择遥感数据源的主要质量因子,采用一定的赋权方法对其进行评价比较,可实现数据源的最优选取。本文提出了一种结合主观专家评价和客观熵值计算的比选方法,归纳数据源的主要质量因子,构建指标体系,并对各因子赋权计算评价值,实现了对地理国情监测数据源的评价比选,试验证明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针对地理国情监测项目地表覆盖分类成果的分类精度检查特殊性,提出了一套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变化检测技术辅助成果质量检查的技术路线,并结合工程实践开展了成果检查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技术路线能有效检查出成果中存在的漏更新、误更新等典型问题,有效提高检查的效率与准确性,可为地理国情监测项目中地表覆盖分类成果质量控制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7.
基于武汉市地理国情数据,围绕城市土地资源承载力问题,研究建立了一套城市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技术方法。首先,根据土地利用功能进行"三生用地空间"划分,将市、区有关经济统计指标按街道进行了尺度下推;其次,在分析评价适宜建设开发用地、已利用建设用地、可开发用地资源的基础上,开展了土地资源承载状态的综合评价;最后,利用地理加权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了人口、经济、交通因素对土地资源承载状态的影响。该方法将城市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由传统的人口承载力测算转换为开发建设状态评价,不仅为城市承载力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分析思路,也为制定精细化和差异化的城市建设用地资源配置和调控政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阐述了地理国情、地理国情普查数据成果的基本内容,详细地论述了基于地理国情普查数据成果开展荒漠与裸露地的监测方法,主要包括资料收集与分析、基础数据整合及预处理、解译提取、基本统计分析及综合统计分析等方法。并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地区富蕴县恰库尔图镇为研究示范区,介绍了利用地理国情普查数据成果、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等数据源,开展相关研究的情况,并展示部分研究成果。最后展望了地理国情监测技术服务国家生态文件建设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地理国情普查是地理国情监测的首要任务,其成果作为地理国情本底数据,可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科学的空间依据。本文在简要介绍地理国情普查背景和成果内容的基础上,阐述了地理国情普查成果在宏观决策、减灾防灾、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的应用构想。  相似文献   

20.
为保障地理国情监测顺利、有序、规范地开展,促进监测成果在各级政府与国民经济建设各部门的广泛应用和服务,迫切需要开展地理国情监测标准化工作。通过对国外地理国情监测相关标准的情况进行梳理,并从已有测绘地理信息标准、各专业部门专题信息调查/监测标准两方面对国内地理国情监测相关标准进行分析,为今后的地理国情监测标准化工作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