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时空数据是智慧城市各个领域实现智能化的关键性支撑技术,智慧城市的建设离不开时空数据。本文以智能应用为导向,提出了时空数据的组织模型,构建了智慧城市时空大数据计算、分析、服务框架,实现了时空数据全生命周期的高效管理与智能应用。  相似文献   

2.
指出智慧城市=数字城市+物联网+云计算+智慧应用,智慧应用是智慧城市的落脚点。分析总结了智慧城市与数字城市相比的3个共同点和5个不同点,提出了智慧应用与数字应用的区别,并指出物联网、云计算、二三维一体化GIS技术、移动GIS技术是当前智慧城市建设的4大技术特征。文中还介绍了Supermap两个中心(云服务中心和城市运行管理中心)+n个应用的智慧城市务实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3.
随着智慧城市、数字孪生城市的提出和快速发展,传统二维规划系统已无法满足当前城市规划审批管理的工作需求。本文从三维空间角度出发,利用GIS、三维可视化、数据库等技术,基于Super Map软件平台,搭建三维规划审批管理系统,实现三维展示、三维控制盒管理、三维规划审批管理和三维规划分析管理等功能,极大提高了规划审批效率,弥补了传统二维审批手段的不足,对完善城市发展布局、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CIM基础平台的建设使得城市大量的时空与非时空数据汇聚,为智慧城市提供丰富数据源的同时,数据的融合使用也遇到了新挑战。本文针对CIM平台建设中多源数据融合存在的问题,利用地球网格空间编码规则、知识图谱、多源语义模型等先进技术和模型,重点研究空间网格与CIM数据融合的关键技术,在CIM1-7成果的基础上提出城市空间单元的概念,构建多层级的三维空间立体单元,实现以城市空间为基本单元的海量城市底板和城市空间的多种要素信息融合,为城市提供更便捷、更安全的城市信息基础服务。  相似文献   

5.
建筑信息模型(BIM)与GIS的集成被视为数字城市向智慧城市发展的关键技术之一,通过集成BIM和GIS技术,实现三维数字城市中建筑物室内外一体化展示、管理与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建筑经济人口信息集成管理、户籍房产管理、应急疏散等面向公众的应用,拓展三维数字城市的应用外延。  相似文献   

6.
建筑信息模型(BIM)与GIS的集成被视为数字城市向智慧城市发展的关键技术之一,通过集成BIM和GIS技术,实现三维数字城市中建筑物室内外一体化展示、管理与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建筑经济人口信息集成管理、户籍房产管理、应急疏散等面向公众的应用,拓展三维数字城市的应用外延。  相似文献   

7.
李小卫 《北京测绘》2021,35(1):30-35
在数字嘉兴建设成果的基础上,本文结合"智慧嘉兴"时空大数据与云平台试点项目建设,探讨构建全市统一的智慧城市时空大数据与云平台,介绍了平台总体架构、技术路线设计、系统实现、示范应用及关键技术分析,根据运行实践证明,该平台能够为全市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公众提供权威、统一、可靠的智慧时空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8.
随着城市管理和空间大数据、5G、人工智能等新型技术的深入结合,新型智慧城市相关的应用成为地理信息行业领域与社会重点关注的对象。本文主要介绍了智慧城市的背景与概念、理论与技术,阐述了数字城市、智慧城市及数字孪生城市三者的关系,总结了数字孪生城市现状及趋势,并探讨了元宇宙时代的智慧城市。智慧城市的萌芽期依靠空间信息技术、数据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及计算机网络技术等构建数字城市,发展期在数字城市基础上融合人工智能技术、物联网技术、云技术及时空大数据技术等建设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期结合新型智慧城市相关技术和实景三维技术等实现数字孪生。展望了跨时代的元宇宙智慧城市,或许会在数字孪生的基础上融合增强现实、扩展现实、脑机接口与体感设备等技术或设备,实现人类生活在两栖世界的美好憧憬。  相似文献   

9.
服务监控、故障溯源和服务日志的统计分析,是数字城市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和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的重要能力,能够为平台的稳定运行提供可靠保障.本文分析了现有地理信息服务监控方案的局限性,引入了ELK日志框架和Kafka Streams流计算框架,并对地理信息服务特性进行优化,设计和实现了一种分布式地理信息服务监控框架.多地的应用实践表明,该框架实现了海量服务日志数据的采集、处理、存储和多维度快速检索,解决了传统集中式日志数据库写入性能差、扩展困难、查询统计效率低和商业GIS软件服务兼容性差等问题,满足了GIS平台的统一运维、统计分析和监管需要.  相似文献   

10.
从测绘地理信息视角出发,通过对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成果的总结与分析,结合智慧城市建设的相关内容,以时空信息云平台为载体,对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成果在智慧城市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