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贾蓉芬  邵敏  刘德汉 《地球化学》2001,30(6):592-598
为了研究高演化地区气源的生成特征与生气潜力,分别采用热解温度为560℃不加内标、CDS2000热解系统,700℃加内标(聚苯乙烯)、由实验室自制热解系统的在线热解气相色谱分析技术,对不同气源岩(代表性的煤、固体沥青及四川地区以下古生界碎屑岩为主的全岩)进行5s的快速热解分析。在对实验系统加内标定量的可行性进行了认真研究后,提出了产烃定量公式。560℃的热解谱图可清楚地将烃源岩分为生油、生气和生凝析油三种类型,并可根据谱图计算出油气比(GOGI)。根据700℃加内标的热解测试结果,计算了气源岩的热解烃总量和C1-5-C5-C15组分的相对含量。热解烃总量随热演变程度增高而递减,其中以碎屑岩的热解烃量减低最快。相同样品的热解烃量与TOC和Rock-Eval测定结果具有很好的可比性。对比不同演化阶段热解产物的相对组成,显示低演化阶段的烃源岩热解产物以C1-5组分为主。由此表明,在高演化阶段,好的油源岩就是好的气源岩。较高演化阶段(测试前R^0为2.5%-4.2%)烃源岩的热解烃中C5-15含量呈增加趋势,这一结果与前人资料吻合,它除了表明C5-15 分的含量可能与烃存在的载体,如无机矿物或固体有机质对早期轻烃的包裹与吸附有关外,可能还揭示了有机质在石墨化过程中高演化阶段有着与低演化阶段不同的特性。固体沥青广泛分布在四川地区下古生界地层中,PY-GC测试结果也表明,固体沥青比相同演化阶段的碎屑岩热解产物多数倍到一个数量级,因此,在高演化地区固体沥青是不可忽视的气源岩。  相似文献   

2.
利用岩石评价仪(R0cK EVAL I)对某凹陷30块生油岩进行了热解生烃和生烃动力学研究。在热解实验中,用类型指数、生烃潜量、最大热解峰温Tmax、等指标对上侏罗统3个层位的生油岩进行了母质类型、成熟度和生烃能力评价,结果表明,母质类型好、有机质丰富的未成熟生油岩的热解生烃量要比相同的已成熟生油岩高得多,说明选择未成熟生油岩热解对评价其生油能力的重要性。在对另2个未成熟生油岩的热解模拟实验中,得到了生烃率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并由此计算了生油岩的表观活化能、频率因子等动力学参数。  相似文献   

3.
天然气水合物发现区和潜在区气源成因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为探讨天然气水合物发现区的气源成因,对ODP 204航次4个站位58个沉积物样品进行5个温度点的生气量模拟实验,对各温度点产生的气体进行同位素测定。测试结果显示,在低温阶段(25 ℃、35 ℃、45 ℃),甲烷的δ13C明显偏大,一般大于-40‰,显示出热解成因气的特征;而高温阶段(55 ℃)甲烷的δ13C为-75.5‰,显示出明显的生物成因气的特征。结合东沙海域天然气水合物潜在区气源成因的讨论,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天然气水合物的气源成因受控因素多,需要综合多种指标进行判别。  相似文献   

4.
<正> 在实际勘探中,碳酸盐岩既可作为烃源岩,也可作为储集岩存在。确定碳酸盐岩中含有的烃类是原生的,还是从它处运移而来的,这在勘探实践中有着指导意义。为此目的,许怀先等用岩石热解分析方法做了大量研究工作。结果表明岩石中原油的热蒸发烃高峰温度和干酪根热解烃高峰温度具有显著差异:干酪根热解产烃高峰温度 T_(max)为400~600℃;原油热蒸发烃最高峰温度 T_(max)为300~400℃。由此可以区分原油的热蒸发烃和干酪根的热解烃,并进一步判定当最高热解峰温 T_(max)>400℃时,该岩石为烃源岩,而当T_(max)<400℃时,则为储集岩。对干酪根热解的进一步研究表明,不同成熟度的干酪根在不同的热降解温度范围内的产烃量是不同的。低成熟度的干酪根在450~600℃范围内所产生的烃占热解烃的5%  相似文献   

5.
通过漠河盆地北部油气地质调查,圈出了与油气形成密切相关的烃源岩层(含炭泥岩)的分布范围,为下一步寻找油气资源提供了靶区。研究表明:漠河盆地烃源岩类型为黑色泥岩,烃源岩w(TOC)为0.20%~30.30%。圈出26处烃源岩区,面积134.69 km2。烃源岩样品的最高热解温度(Tmax)平均值为442℃,烃源岩演化处于成熟-过成熟阶段。漠河盆地西北部的成烃地质条件:中侏罗统沉积岩系为油气储藏提供了良好的空间和气源;中生代岩浆活动及韧性剪切作用为烃源岩成气作用提供了良好的温度条件;张性断裂、裂隙和碎裂岩化构造为油气运移和储存提供了运移通道和储存空间。  相似文献   

6.
惠民凹陷含煤地层生气潜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有效气源岩的概念出发,通过实验测定了该区含煤地层最大吸附气量,结合模拟实验中产气量与总有机碳(TOC)、热解生烃潜力(S1+S2)、氢指数(HI)、最大镜质组反射率(Rmax)等指标的相关关系,提出了不同演化阶段煤系地层有机质生气潜力下限及各指标适用范围,并据此对惠民凹陷石炭二叠系煤岩、泥岩等气源岩进行了评价,证实了该区煤岩和泥岩可以作为有效气源岩。该成果对该区的煤型气勘探有一定指导作用,对渤海湾盆地其他地区煤系源岩评价也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分步瞬时热解法可以有效的用于研究干酪根(或其他相关样品)结构组分随温度变化而演变的详细特征。利用分步瞬时热解法从300℃到600℃共分七个温度点,依次对绿河页岩干酪根样品进行热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在300℃时,绿河页岩干酪根样品基本没有热解产物,在350℃时可检测到少量吸附烃但含量极少;400℃、450℃和500℃是热解产物十分丰富的三个温度点,主要产物是成对出现的正构烷烃和直链烯烃,同时含有一定量的异构烷烃和姥鲛-1-烯;随着热解温度升高,异构烷烃和长链烃类的相对含量逐渐减少;姥鲛-1-烯在400℃和450℃一直占据主要地位;550℃出现了长碳链烷烃(C27~C32),很有可能是绿河页岩干酪根样品中类似于绿藻等的组分经高温裂解产生的;600℃之后热解产物基本消失,说明在低温阶段干酪根裂解作用就基本完全。另外,绿河页岩干酪根样品在不同温度点的瞬时热解均给出了相应的产物组分构成,对比研究发现,其产物种类及相对含量具有逐渐变化的特征,由此将更有利于研究干酪根的热演化及其成烃机制。  相似文献   

8.
气源岩的气态烃产率是评价气源岩生气潜力的重要指标,也是盆地资源评价中的重要参数。但在不同的地质条件下,同一种气源岩气态烃产率不同。需要有一种新方法求取气源岩的产气率。采用实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新方法,求取了不同类型气源岩在不同地质条件下的气态烃产率,为我国天然气资源评价提供了重要的地质参数。  相似文献   

9.
苏北榴辉岩中金红石的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5,自引:7,他引:5  
本文利用电子探针分析了苏北地区三类榴辉岩中金红石的Nb、Cr和Zr含量,在Zaek et al.(2002)的金红石Nb-Cr图解中,三类榴辉岩的原岩均为镁铁质岩,但它们具有不同的地球化学特征,即(1)小焦G类金红石榴辉岩中金红石的Nb含量最低,平均值为68ppm,而其它两类榴辉岩中金红石的Nb含量较高,平均值介于192~255ppm;(2)蓝晶石榴辉岩具有极高Cr含量,均值6106ppm,而许沟P类榴辉岩中金红石的Cr含量也较高,均值1233ppm,金红石榴辉岩中金红石Cr含量最低,均值为183ppm。利用Zaek et al.(2004)提出的金红石地质温度计,计算得出许沟P类榴辉岩的金红石形成温度介于600~751℃,平均温度689℃;演马厂M类榴辉岩的金红石温度介于507~641℃,平均温度557℃;小焦G类金红石榴辉岩金红石的形成温度介于541~673℃,平均温度613℃;新扬昌G类蓝晶石榴辉岩的金红石形成温度介于541~655℃,平均温度603℃。一种可能的解释是,榴辉岩在拆返过程中退变质作用明显,流体活动强烈,导致金红石中Zr扩散丢失,金红石中Zr含量不同程度地受到角闪岩相退变质过程中再平衡作用的影响,致使计算的温度偏低。  相似文献   

10.
在特定地质背景下,低熟气可以聚集成藏。由于沉积盆地的古环境、母质类型及有机质演化程度的不同,仅以低熟气源岩物理化学性质为侧重点的烃源岩评价方法很难对不同沉积盆地中的烃源岩的生烃潜力进行相对优劣排序。因此,为了快速有效评价低熟气源岩的生烃潜力,分析了w(TOC)、IHw("A")等10个因素对气源岩生气能力的影响,建立有效低熟气源岩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建立低熟气源岩生烃潜力评价模型。应用此模型对乌连戈伊气田进行了生烃潜力评价,评价结果表明:Achimov气藏、Bazhenov气藏、Vasyugan气藏、Pokur气藏烃源岩是低熟气源岩;Neocomian气藏和Tyumen气藏烃源岩介于低熟气源岩和常规气源岩之间;Tampey气藏烃源岩属于常规气源岩。这与Galimov所得结论是完全吻合的,说明模型的评价结果是可靠的,可以实现低熟气源岩的综合评价,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根据Green et al(1986)提出的三元长石温压计公式.以长石三元固溶体和矿物相平衡为基础,通过热力学推导,建立了联立方程法和迭代法两种计算三元长石温度的方法。根据联立求解可获得TAb-Or、TOr-An,TAb-An三个温度值,迭代法求解可获得TAb,TOr,TAn三个温度值。因此,一个样品可计算出6个温度数据。选择粤西地区有代表性的18个花岗岩体,按混合岩建造→深熔花岗岩建造→岩浆建造南岭系列花岗岩→岩浆建造长江系列花岗岩的顺序,进行三元长石法的温度计算,所得到的相应各建造和系列花岗岩的上限温度为755℃→766℃→865℃→970℃;下限温度为664℃→665℃→775℃→814℃,亦即上下限温度都逐渐升高,其规律性与地质和地球化学研究结果完全一致,体现了三元长石地质温度计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2.
柴达木盆地东部微体化石丰度与天然气源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柴达木盆地东部三湖坳陷上新统第四系自生自储的天然气藏,已成为我国四大天然气产区之一。与柴达木盆地侏罗系、古近系一新近系原油伴生气与凝析气不一样,三湖坳陷生物成因气的气源岩母质主要是浅水湖泊动植物的有机质。在该区诸多门类的生物群落中,具有双壳易于保存为化石的微体动物介形类的丰度,与生物成因气源岩的分布密切相关,介形类化石丰度高低变化基本上反映了气源岩的好坏或有无。本文以三湖坳陷介形类化石丰度纵横向变化,提出了三湖坳陷进一步勘探天然气的方向:向坳陷北、东和南部比向西部红三旱四号方向较有利,因为该坳陷西部湖水含盐量太高,介形类等水生生物能生存者不多,生烃母质量少。  相似文献   

13.
吉林南部太古宙TTG岩类的深熔作用及深熔熔体的分凝聚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表明,吉林南部太古宙TTG岩类中的部分岩石发生了深熔作用。深熔作用发生于TTG岩类遭受高角闪相变质作用条件下,其温度为660~670℃,压力为0.6GPa左右。同时南北向韧性剪切变形作用促进了TTG岩类的深熔作用,并为深熔体就位提供了主要空间。深熔岩浆分凝聚集结晶形成了淡色块状花网岩类。发生深熔作用的TTG岩石和淡色块花网岩类中均有两个世代的矿物组合,第一世代矿物代表TTG岩石原有的矿物,第二  相似文献   

14.
塔里木盆地北部寒武—奥陶系海相烃源岩重新认识   总被引:52,自引:2,他引:52  
赵靖舟 《沉积学报》2001,19(1):117-124
根据对塔北地区591块泥质源岩613块碳酸盐岩热解资料的统计分析表明,本区中上奥陶统泥质岩除柯坪地区相对较好外,其余地区普遍属一非生油岩,不可能对已发现的海相油气有实质性的贡献。而寒武系无论是碳酸盐岩还是泥岩,其有机质丰度均高于奥陶系,尤其是碳酸盐岩烃源岩厚度也较大,因而是塔里木盆地一套十分重要的海相油气源岩,现今为一套优质气源岩。其次是中上奥陶统台缘斜坡灰泥丘有机相泥灰岩,具有有机质丰度较高、成熟度适中及具有一定厚度分布的特点,是本区海相油气另一大套重要源岩。另外,平面上,本区寒武一奥陶系泥岩的有机质丰度表现为东西两端相对较高,可达到中等一很好生油岩标准,而草湖、轮南、英买力以及孔雀河斜坡与满加尔凹陷奥陶系泥岩基本上均属差一非生油岩。碳酸盐岩烃源岩则以库尔勒鼻隆及塔东(含库鲁克塔格)地区为最后,其次是哈拉哈塘凹陷。  相似文献   

15.
浙江沿海平原全新统气源岩特征及生物气形成的控制因素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林春明  钱奕中 《沉积学报》1997,15(A12):70-75
本区气源岩主要为近岸浅海环境的灰色淤泥质粘土层和受海水影响的河漫滩环境的灰-灰黑色粘土及淤泥质粘土层。浅海相气源岩为弱还原-还原环境下沉积的,河漫滩相气源岩为弱还原-强还原环境下的产物,总体上看,后者比前者不原性和生气能力要强,浙北比浙南要强。本区生物气生成主要受沉积环境,沉积时间,古气候,海平面变化,地壳沉降和沉积速率,水介质这七大因素控制它们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有利于河漫滩相气源岩中生物甲烷气  相似文献   

16.
攀枝花层状辉长岩侵入体,自下而上可分为四个岩带。各种样品的δ18O值: 8个全岩样品中的6个为 6.27— 6.91‰;23个钛磁铁矿中的19个为 1.28— 2.39‰;21个斜长石中的12个为 6.18— 7.60‰。氧同位素特征表明,岩体源自上地幔。Ⅰ岩带氧同位素平衡温度较低455℃—730℃,可能是成岩后叠加地质作用影响的结果;Ⅱ岩带856—1045℃;Ⅲ岩带652—740℃;Ⅳ岩带62 1.—871℃。  相似文献   

17.
对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平凉组海相页岩进行了3种升温速率下的 Rock-Eval 热解模拟实验,研究了其干酪根在开放体系下的热解生烃演化特征.通过分析热解烃 S2的产率随温度的变化,结合 Kinetics 生烃动力学专用软件计算,获得了其开放体系下的生油动力学参数,活化能分布范围为(57~81)×4.185 kJ/mol.在此基础上进行的动力学模拟结果与实验数据非常吻合,可较好地将实验数据外推到地质实际过程.此外,发现热解残渣中的 H/C(原子比)值与热解温度、干酪根转化率有较好的相关关系,可建立 H/C 值与转化率或者等效镜质组反射率的可靠模板,表明 Rock-Eval 热解实验与 H/C 值结合,可快速评价下古生界源岩的成熟度、转化率和生烃量等指标,将其应用于资源量计算等方面  相似文献   

18.
烃浓度盖层封闭天然气的有效性及其研究意义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严俊君  金之钧 《沉积学报》1997,15(1):141-151
本文在烃浓度盖层封闭机理及其形成地质条件分析的基础上,通过烃浓度盖层封闭能力形成时期的确定,利用其与气源岩排气门限的匹配关系,探讨了烃浓度盖层封闭天然气的有效性。烃浓度盖层封闭能力形成时期只有早于或相近于气源岩排气门限时,才能有效地封闭气源岩排出呈分子扩散相运移的天然气;否则其封闭的有效性变差。并以松辽盆地三肇凹陷青山口组烃浓度盖层对下伏侏罗系气源岩天然气封闭的有效性为例进行分析,阐明其在天然气远景资源评价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烃浓度盖层封闭天然气的有效性及其研究意义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在烃浓度盖层封闭机理及其形成地质条件分析的基础上,通过烃浓度盖层封闭能力形成时期的确定,利用其与气源岩排气门限的匹配关系,探讨了烃浓度盖层封闭天然气的有效性。烃浓度盖层封闭能力形成时期只有早于或相近于气源岩排气门限时,才能有效地封闭气源岩排出呈分子扩散相运移的天然气;否则其封闭的有效性变差。并以松辽盆地三肇凹陷青山口组烃浓度盖层对下伏侏罗系气源岩天然气封闭的有效性为例进行分析,阐明其在天然气远景资源评价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张英  李剑  张奎  关平  李谨  王晓波 《地质学报》2007,81(12):1716-1722
柴达木盆地东部第四系生物气源岩有机质丰度是控制该区生物气资源的关键因素。通过重新设计实验流程,建立了针对未成熟生物气源岩的有机质丰度评价方法。柴达木盆地第四系生物气源岩可溶有机质含量约是不溶有机质含量的2.6倍,有机质大部分以可溶的形式存在。鉴于未成熟生物气源岩有机质赋存形式的特殊性,提出了柴达木盆地东部第四系生物气源岩的有机质丰度评价标准。大量存在的可溶有机质揭示柴达木盆地东部地区第四系仍处于生物甲烷生成阶段,较高的气源岩有机质丰度为生物气勘探提供了重要的资源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