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陇原七彩虹──发展中的甘肃气象事业(专题电视片解说词)[黑场字幕]1993年4月30日兰州中心气象台首先分析预报:5月4日至6日,甘肃河西五地市有大风降温过程;5月4日17时,酒泉、张掖、武威、金昌等地市及时发出大风预报;5月5日,兰州中心气象台先后...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各专项试验数据的对比分析,分别对蓖麻的合理整枝、科学灌水、适宜播种期和收获期等几个实用增产技术进行了探讨。即对技术的气象效应和科学依据进行了分析,明确提出了生产上可直接应用的具体建议。吉林省白城地区和内蒙东部是我国最大的蓖麻生产基地,同属一个气候区,蓖麻的种植面积和产量约占全国的一半以上。为了给生产上找出有效、群众容易掌握的管理技术,白城气象局1990—1992年在进行蓖麻分期播种试验的同时,每年还有若干同时播的小区,分别进行去主桃、留5桃、7桃、9桃的整枝处理。1991年并于各整枝处理区的生长后期进行了一次二分之一株高处田间小气候(温、湿、光照)调查。还在若干同时播的小区上。在不同阶段干旱时进行人工灌溉处理。并依据分期播种资料专门对蓖麻的适宜播种期和终止收获期进行了探讨。1990年的分期播种是4月25日至5月25日,每隔5天播一期,共七期。整枝和水分区是4月25日。播种;1991年是4月11日至5月11日,每隔5天播一期共七期,水分区是4月21日,整枝区4月26日;1992年是4月15日至5月15日每隔5天播一期共七期,整枝和水分区是4月20日。分期播种区和水分区三年全生育期每十天进行一次10—  相似文献   

3.
一、地面气象观测资料的统计 1.当地气象台站的统计全国约有150个气象台站,它们分别把各自的每日各观测时次所有气象观测值和观测纪要等、整理抄录到每天一张的“地面气象观测日原表”上。每旬将日原表复制件经各所属管区气象台(札幌、仙台、东京、大阪、福冈管区气象合和冲绳气象台)送到气象厅统计课,由计算机进行统计处理。把日原表的每日观测值、统计值再记到一个月一本的“地面气象观测月原薄”的日值栏里,在这个月原薄上进行候、旬、月的统计、尔后将统计值记到各相应栏里。月原薄上的月和旬统计值,转记到十年一本的“地面气象观测累年原薄”上;记完十年,就把十年的和观测开始以来的累年统计值统计抄录下来。  相似文献   

4.
滑县有100万亩晚播小麦。为确保夏秋粮同时高产,我们开展了晚播小麦播期和播量实验。结果表明,春性品种性和半春性品种适宜播期为10月5-25日,最迟不晚于10月30日;夏秋粮双高产的适宜播期在10月20-25日。播量随不同播期变化;10月5日播种以6kg为宜,每推迟5天播种量增加1kg.  相似文献   

5.
阿拉善盟强沙尘暴的成因及治理对策王长根(内蒙古农牧业气象中心)1993年5月5日、1994年4月6—8日和1995年5月16日,内蒙古阿拉善盟(以下简称阿盟)连续3年出现了3次强沙尘暴天气。这3次强沙尘暴给阿盟和甘肃、宁夏、青海等省区的工农牧业生产及...  相似文献   

6.
陕西异常气象陈新园,雷向杰(陕西省气候资料室西安·710015)根据异常气象统计标准,1994年(1~12月)我省突破历史记录的主要气象要素值有:4、8、9、11月极端最高气温,5、8月平均最高气温,11月最多降水量,5月最少降水量和11月一日最大降...  相似文献   

7.
傅丽娜 《广西气象》1997,18(4):42-43
分析试验结果表明,5月份的高温天气对桂林地区蜜柑花果的影响十分明显,当5月日平均气温≥25℃或最高气温≥30℃连续3d或以上时,会引起温州蜜柑异常落花落果,从而降低产量,为此,统计了桂林地区出现5月高温的气候概率,并提出了防御5月高温危害的措施,以便参考。  相似文献   

8.
卿清涛  彭虎 《四川气象》1997,17(1):39-43
以1993年4月26日-5月5日四川省7个探空站的加密探空资料为基础,计算了07时和19时的平均流场,对流层各高度的平均数度、涡度和上升速度。根据计算结果,分析了春季四川省和流场特征和大气输送规律。  相似文献   

9.
成都边界层风场演变天气意义的检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跃清  张波 《高原气象》1997,16(3):331-336
应用1993年4月25日 ̄5白4日四川盆地加密观测探空资料,分析了四川盆地边界层风场变化规律及其与4月30日 ̄5月1日盆地初夏少见的大范围大风、冰雹、暴雨天气过程的关系。通过分析进一步证实:西邻青藏高原的成都是四川盆地天气变化的关键信息点;在高原盆地特定地形的影响下,成都边界层风场呈规律性变化,其全息图像是:当成都边界层为东北风时,四川盆地边界层维持气旋式偏东流场,处于辐合、正涡度、上升运动区中,  相似文献   

10.
陈群 《四川气象》1995,15(4):51-53
1994年5月2日和5月12日两次冰雹大风天气、雷达回波出现了明显的“V”型缺口及园弧型缺口特征,分析结果表明这两种回波特征实属是冰雹云发展到极盛期在雷达荧光屏上的真实反映。  相似文献   

11.
团结奋进,开创新局面左林,黄玉俊(广西防城港市气象局535700)防城港市气象局是1995年1月l日才正式接管了测报管理工作的。管区内的三区一县既有国家基准站,基本站,又有三次站和航危报站,地面测报任分相当繁重.而我们又面临着管理经验不足和人员欠缺的...  相似文献   

12.
1.引言 气象厅和全国十个气象台,在每个月规定的日期发布各地的长期预报,例如近畿地方由大阪管区气象台、四国地方由高松地方气象台,在每月20日发布三个月预报、月尾发布一个月预报。在长期预报中,主要目的是预报梅雨、台风、浓雾等季节现象和天气特性或北日本有无冷夏、西日本有无干旱异常气象。  相似文献   

13.
以列联表形式计算熵函数,由熵函数值对国家气象中心发布的1996年汛期6月22日-8月7日5次暴雨过程降水数值预报进行评估,得到5种数值预报产品给江苏省各区域的雨量预报提供了0.1824bit-0.2914bit信息等结论。  相似文献   

14.
一次锢囚锋云系增雨作业的天气学分析刘锋,师小玲,陈君寒(延安地区气象局延安·716000)(陕西省人工影响天气中心西安·710015)1991年5月23~24日有一次锢囚锋云系的降水过程。5月23日下午4时,当酉风槽移近高原东侧,河套地区偏南气流增强...  相似文献   

15.
南海西南季风爆发的气候特征   总被引:56,自引:9,他引:56  
阎俊岳 《气象学报》1997,55(2):174-186
利用多年的海洋船舶、岛屿站和沿岸站观测记录及卫星观测的高反射云(HRC)资料,揭示南海西南季风爆发和建立时期的环流特征及要素变化。在南海,西南季风爆发的平均时间为5月中旬,北部略早(5月12日),南部略迟(5月20日),但年际差别可达一个月左右。伴随着西南季风的爆发,南海云量和降水量增多,对流加强,但海区之间具有很大的不均匀性。西南季风建立以后,强对流区稳定于南海中部,季风雨带没有明显的跳跃现象。西南季风爆发之前,南海表层温度迅速升高,其开始时间较季风爆发约提前一个月,海面水温的升高为季风爆发提供了热量和水汽条件。4—5月,南海海面热交换分量(海面吸收的太阳辐射、潜热输送等)发生明显的改变,特别是潜热交换和蒸发量明显增大,它可能是西南季风首先在南海爆发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6.
兰州区域气象中心开放实验室简介邓振镛郭慧(甘肃省气象局科教处730020)兰州区域气象中心根据自身业务科研优势及发展需要,于1996年5月组建开放实验室。经过半年准备,于1997年1月逐步开展实验研究工作。1997年5月13日兰州区域气象中心组建了第...  相似文献   

17.
选用试验基地定西站1985-1989年5月至9月24小时降水量和天气观测中出现的雷雨、冰雹天气过程80次,日降水量≥5mm的稳定性降水过程70次。以天气过程发生当天08时500hPa和700hPa、14时△P_24,为依据,综合分类归纳讨论。  相似文献   

18.
GPS资料在天气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10  
杨红梅  徐宝祥 《气象科技》2000,28(4):32-34,37
1998年5月5日至6月26日华南暴雨试验期间,在汕头和阳江分别安装了地面GPS接收机,用GPS信号反演气柱水汽总量。GPS反演结果与常规无线电探空计算结果是一致的。使用GPS资料可以提高了解水汽分布的时空分辨率,对监测与雷暴发展有关的中尺度对流系统的生消是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19.
苗爱梅  吴晓荃 《山西气象》1997,(2):14-17,12
1996年8月3~5日晋冀特大暴雨中分析与北方台风低压暴雨预报着眼点苗爱梅吴晓荃薛碧清(山西省气象台030006)摘要运用高空和地面常规资料、雨量自记资料以及卫星资料,分析1996年8月3~5日受8号台风低压影响而导致的晋冀地区一场罕见特大暴雨的中尺...  相似文献   

20.
欲与天公试比高———兰考县高炮人工增雨纪实本刊记者王魁山本刊通讯员徐新旺1997年春末至盛夏,兰考县出现了建国以来最严重的连续干旱。从5月13日至7月13日,两个月内降雨仅25毫米。据7月7日统计,全县严重干旱面积30余万亩,缺苗断垄13万亩,还有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