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012年3月31日,首届海洋工程科学技术奖颁奖大会在北京举行,由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主持完成的"海洋环境与灾害应急天空地遥感综合监测技术系统及应用"项目荣获2011年度海洋工程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海洋环境与灾害应急天空地遥感综合监测技术系统及应用"项目来源于国家海洋局和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由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和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联合完成。当前,我国海洋灾害频繁发生需要开展应急监测、海洋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2.
南海海洋研究所海洋物理研究室研制的OMC-1型海洋光学多参数测量仪,以及与暨南大学物理系共同研制的SLM-1型海面照度计,在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主持下通过技术鉴定。鉴定组组长由学部委员梁栋材研究员担任,山东海洋学院物理系于良副教授任副组长。鉴定会于1986年7月2日至4日在南海海洋研究所举行,来自中国科学院、高等院校、国家海洋局和生产部门等13个单位近20名专家出席了鉴定会。  相似文献   

3.
由广东海洋湖沼学会、广东海洋学会和香港海洋生物学协会联合举办的“南海海洋生物学术讨论会”于1986年12月18—21日在广州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举行。参加这次学术讨论会的代表来自广东、广西、福建、北京、天津,山东,浙江等省、市,自治区和香港地区共24个单位的海洋生物学专家、教授和学者共77人,其中,香地区代表14人(外籍代表8人)。  相似文献   

4.
2012年3月31日,首届海洋工程科学技术奖颁奖大会在北京举行,由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主持完成的"海洋环境与灾害应急天空地遥感综合监测技术系统及应用"项目荣获2011年度海洋工程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海洋环境与灾害应急天空地遥感综合监测技术系统及应用"项目来源于国家海洋局和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由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和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联合完成。  相似文献   

5.
我国海洋科学界的先驱之一、我国贝类学的创始人和奠基者、著名的动物学家和海洋生物学家、法国国家博士张玺教授,在1967年7月10日逝世之前,是中国海洋湖沼学会的理事长,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听副所长兼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所长。张玺所长生前为我国海洋科学事业的创立和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他在南海留下了不朽的业迹,他的学术思想和他为祖国科学事业奉献终生的精神,不断激励着我们前进。他将永远为有幸致力于海洋科学研究的晚辈们所纪念!  相似文献   

6.
中国科学院为配合国际“热带海洋和全球大气(TOGA)”计划,发挥我院多学科综合研究的优势,分别抽调有关研究所的专业骨干,制定了“西太平洋热带海域海洋-大气相互作用与年际气候变化”研究课题,组成跨所、跨学科的多兵种协同的题目组,迅速编制具体实施计划,并作论证、修改。同时还抓紧进行组队、备航等项工作。一切就绪后,由院属的大气物理研究所(北京)、海洋研究所(青岛)和南海海洋研究所(广州)的45位科学技术人员和39位船员组成的考察队,于1985年12月10日,同聚会在广州新洲码头的院和省的领导、分院和有关所的领导、省内兄弟单位的领导以及许多群众辞行,乘上南海海洋研究所的“实验3”号海洋调查船,开赴考察区。  相似文献   

7.
应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副所长、海洋生物学家吴宝铃教授邀请,澳大利亚悉尼博物馆高级研究员哈钦斯博士于七月一日至八月五日在我国讲学并进行了合作研究.哈钦斯博士此次来华除在广州南海分局、上海市自然博物馆和青岛海洋局一所等单位作了学术报告外,还与吴宝铃教授合作进行澳大利亚大堡礁多毛类与我国海南岛珊瑚礁多毛类的比较研究.并在青岛海区进行了海洋生态考察研究.她经常冒雨出海,多次潜入水下采集生物样品,对开发利用海洋生物资源提出了宝贵的建议.哈钦斯博士在华期间参观了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上海自然博物馆、青岛历史博物馆、青岛海产博物馆和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等单位,还参观了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的考察船.  相似文献   

8.
由中国海洋学会、广东省海洋湖沼学会、广东省海洋学会、中科院广州分院团委.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团委等联合召开的“全国首届青年海洋科学交流会”于1987年7月29日至8月1日在广州举行。来自全国沿海8个省市27所大学、科研和事业单位的78名青年出席了会议.会议期间,中国海洋湖沼学会理事长曾呈奎教授,副理事长刘瑞玉教授等向大会发了贺电和贺信,并就海洋工程、水文、气象、  相似文献   

9.
由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大亚湾海洋生物综合实验站主办,广东海洋湖沼学会协办的第二届国际南海海洋生物学术会议定于1993年4月在广州召开。会议旨在交流南海海洋生物学的研究成果,扩大南海海洋生物各学科领域的国际合作研究,促进对南海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管理。 会议议题为:1.南海海洋生物资源与渔业;2.海洋污损生物;3.河口与海湾生态系统及人类活动对其影响;  相似文献   

10.
2012年1月12-13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南海深海过程演变"2012年度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同济大学成功召开。来自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厦门大学、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同济大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等43个国内单位,以及美国缅因大学、美国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等6个海外单位,共298位专家和学者参加了会议,会议收到口头和展板报告摘要92份,包括3个大会邀请报告和58个分会场口头报告。会议由"南海深海过程演变"重大研究计划办公室主办。  相似文献   

11.
正近日,由金翔龙院士授权、海洋出版社出版的《强海国士——中国工程院院士金翔龙传记》在广州举行新书首发式。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会王飞理事长,中国海洋工程咨询协会周茂平会长、李春先副会长,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所长张偲院士,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所长李家彪院士,国家海洋局南海分局钱宏林局长,海洋出版社杨绥华社长等嘉宾莅临现场。有关高校、研究所的师生等200余人参加首发式。《强海国士——中国工程院院士金翔龙传记》是第一部全面记录金翔  相似文献   

12.
国家海洋局海洋动力过程与卫星海洋学重点实验室揭牌仪式于10月25日在海洋二所隆重举行。国家海洋局孙志辉副局长、科技部高新技术与产业化司领导郑立中同志、国家海洋局科技司倪岳峰司长、浙江大学程家安副校长、浙江省海洋局黄庆明局长等16位贵宾到会祝贺。据国家海洋局批复,实验室主任由我国著名物理海洋学家、联合国政府间海委会主席、三院(中国科学院、俄罗斯科学院、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苏纪兰教授担任,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为巢纪平院士。该实验室将以二所两个在海洋领域具有很强优势的物理海洋和海洋遥感专业为主组成,更…  相似文献   

13.
根据中共中央关于“七五”计划建设的精神,为提高我国气候趋势预报和长期天气预报的水平,更好地服务于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中国科学院决定组织大气物理研究所、海洋研究所和南海海洋研究所共同开展一项题为“西太平洋热带海域海洋-  相似文献   

14.
20 0 1年 11月 ,已经运行 3年的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环境动力学实验室通过了中国科学院组织的专家评估 ,成为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 ,实现了南海所建所以来实验室平台建设的重大突破。该实验室将重点开展热带海洋环流动力学及其环境效应、热带海洋环境生态过程演变和热带海洋环境过程遥感分析与数值模拟研究 ,揭示热带海洋物理环境、化学环境与生态过程的动态联系与耦合关系 ,发展有鲜明地域特色的热带海洋环境过程理论体系。实验室今后的发展目标是 :以南海及其邻近热带海域海洋环境动力过程为主要研究对象 ,重点研究热带海区海洋环流时…  相似文献   

15.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环境动力学开放实验室是致力于热带海洋环境动力过程相关学科领域 (物理海洋学、环境海洋学、海洋生态学、气候学等 )基础研究的科研机构 ,实行“开放、流动、联合”运行原则。现有一支以中青年为骨干、老中青相结合的热带海洋环境动力学研究队伍 ,有广泛的国内外合作基础。开放实验室拥有较丰富的海洋、大气、环境、生态等方面的常规和遥感观测资料 ,并配备了先进的计算机与网络环境资源 ,为开放课题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科研条件。根据热带海洋环境动力学开放实验室的宗旨 ,近期开放研究课题指南设立如下 :…  相似文献   

16.
2010年3月18日, 由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南海所)牵头的中英合作项目<广东省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可行性研究>正式启动, 并与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能源所)联合在广州花园酒店召开了盛大的研讨会.  相似文献   

17.
由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委员、该院地质研究所所长张文佑主编,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南海海洋研究所、海洋研究所以及北京大学地质系、南京大学地质系、新疆地质局地质研究所、河北省地震局等单位科研人员参加编制的《中国及邻区海陆大地构造图》(1:500万)即将出版发行。这是我国第一张海陆结合的大地构造图。  相似文献   

18.
1.全球变化思想与第四纪地质学何起祥 地矿部海洋地质研究所2.晚更新世末期陆架沙漠化及其衍生沉积的研究秦蕴珊 赵松龄 中科院海洋研究所3.南海南沙群岛礼乐滩海域沉积层及礁体结构袁友仁等 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4.冰后期滨外坝及其地质意义  相似文献   

19.
南海季风试验海洋探测船“实验3”号于5月3日从中国科学院广州南海海洋研究所码头顺利出航,拉开了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涉及范围最广、投入设备最好、参与人数最多的四大气象科学试验的序幕。  相似文献   

20.
正《热带海洋学报》是由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海洋学综合学术刊物,创刊于1982年,是我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之一,也是2001年中国期刊方阵入选期刊之一。《热带海洋学报》为双月刊,主要刊载南海及邻近热带海洋学研究中有关海洋水文、海洋气象、海洋物理、海洋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