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业绩与前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水利事业得到迅速发展,有效地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与经济的繁荣。我国是世界上人均水资源贫乏的国家之一,如何实现水资源与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仍将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水资源开发利用发展的阶段与过程,简要介绍了在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方面的主要成就,较为系统地回顾和总结了我国水资源管理方面的主要工作,并对21世纪我国水资源可  相似文献   

2.
周左 《地下水》2011,33(5):181-182
西安市是我国严重缺水城市之一,人均水资源量大大低于国际公认的维持一个地区发展所必须的人均1 700m3的临界值。本文阐述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概念与特征,分析了西安市水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为其它水资源紧缺城市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洛阳市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洛阳市是一个水资源总量偏少的地区。按可供水资源量、现状尚可维持.预计2005年和2010年全区将缺水0.75亿m^3/a和2.43亿m^3/a。为了保证洛阳市经济快速、持续的发展,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已成为关键性因素之一。对于本市来讲,依法治水、科学用水、节约用水、污水资源化是实现市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良性循环的重要举措,核心是抓好农业节水和城镇用水。本文对域内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进行了可行性研究。  相似文献   

4.
闫星 《地下水》2003,25(4):268-270,282
陕西省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省份,如何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陕西省水资源特点和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联合国世界水资源开发报告》呼吁加强水资源综合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人口膨胀、工业发展、城市化、集约农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的改善,水的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如何为逐渐增长的人口提供所需的水,平衡不同需水者之间的需求是当前面临的全球性难题。《联合国世界水资源开发报告》Ⅱ通过17个案例研究分析了典型的水资源问题,包括当前全球水资源现状、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9大问题等,进而对可持续利用、提高使用效率和精心管理日渐稀少的淡水资源提出了多项建议。  相似文献   

6.
王磊  章光新 《水文》2006,26(6):76-79
吉林省中部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东北重要的经济区,水资源的短缺和不合理利用严重制约了该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根据水资源时空分布特征和开发利用现状,认为本区总体上为水资源脆弱区。从水资源需求趋势和供给能力两方面,综合判断水资源利用高峰将出现在2020年左右,用水量约为55~60亿m~3。水资源利用结构将有显著的变化,到2030年时,居民用水、工业用水、农业用水三者需水量之比达到1∶2∶2的水平。提出建设节水农业是实现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战略性措施;合理利用雨洪资源是提高供水体系稳定性的关键手段;实施水源置换工程是改善供水系统的重要举措;建立合理的水价体系是实现水资源合理配置的基础性工程;加强水资源的综合管理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体制保障。  相似文献   

7.
华北平原东部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方生  陈秀玲  Th.M.Boers 《地下水》2003,25(4):207-214
华北平原东部水资源短缺,深层地下水严重超采,生态环境恶化。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要发展井灌井排渠灌沟排,以开发利用当地浅层地下水包括微成水和成水为基础.以引调可利用的地表水补源。以调控地下水埋深在临界动态为棱心,以土壤及潜水的地层空间作为调节大气降水、土壤水、地下水、地表水的地下水库.最大限度圯犯时空分布不均的天然降雨转化为可持续利用的水资源。  相似文献   

8.
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一种基础性资源,保障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因此,深入研究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及其对我国治水的贡献具有重要意义。阐述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产生背景以及国内外研究历程;把我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划分为3个阶段:早期(2000年之前)、2000—2010年和2010年之后,并分别介绍了每个阶段的代表成果和研究现状;基于对2000年以来我国治水思想的总结,阐述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对我国现代治水的贡献;最后,分析了新形势下我国治水发展需求以及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展望。以期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以及我国治水方略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天水市是一个水资源十分紧缺,且分布极不均匀的地区,如何使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满足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天水市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本文通过研究天水市水资源的特点及开发利用规划,提出了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李湘姣  王先甲 《水文》2005,25(6):12-17
按照复合系统理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系统是一个由水资源、社会经济和环境等子系统组成的复合系统.且各子系统包含多个要素。由此,本文构建珠江三角洲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层次结构多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对珠江三角洲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客观地反映了珠江三角洲各地区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状况。在评价结果的基础上,对珠江三角洲各地区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商丘地区是一个水资源总量偏少的地区。按可供水资源量,现状尚可维持,预计2000年和2010年全区将缺水2.16×108m3/a和7.37×108m3/a。为了尽快将商丘地区建成河南东部具有经济带动力的区域中心地带,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已成为关键性因素之一。对于本地区来讲,依法治水、科学用水、节约用水、加大引水力度是实现地区水资源开发和保持良性循环的重要举措,核心是抓好农业节水和城镇用水。本研究对地区性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进行了可行性探讨,可供地区国土规划时参考。  相似文献   

12.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生态经济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奕龙  汤洁 《吉林地质》2001,20(4):62-66
本文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将水资源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耦合成水资源生态经济系统,把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纳入生态经济系统的运行体系之中,利用生态经济学中的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建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生态经济评价体系。在此基础上,对辽河三角洲地区水资源的可持续进行了评价,其结果表明:辽河三角洲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可持续性从1986年到1995年间逐渐减弱,目前处于极弱可持续利用阶段。  相似文献   

13.
水资源已成为制约农业和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寻求在当地水资源环境容量内的农业可持续发展之路已成为国人关注的焦点。研究表明:高效调控和利用土壤水资源,每年至少可节水30m^3/亩,产量提高5%左右,据测算河北平原每年可节水12.9亿m^3,能极大地缓解河北平原补给困难的深层水的超采问题及由此引发的环境地质问题。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天津市非常规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分析了其在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快非常规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对策建议:(1)尽快实现全市水事务统一管理;(2)建立合理的水价结构和水价体系;(3)完善非常规水资源利用的工程措施;(4)建立完善非常规水资源利用的保障体系;(5)利用科技手段推进非常规水资源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5.
夏县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杨新龙  韩淑云 《地下水》2003,25(3):176-177
本文在叙述了夏县水资源分布状况、水资源可开采量的基础上,对地下水和地表水的开采现状,工业、农业的用水结构进行了详细分析,最后针对实际情况,从水资源统一管理、节约用水、污水利用和法制建设四个方面提出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16.
冯霄  ;付贵  ;刘海娟 《地下水》2014,(3):129-129
近年来,吕梁市水资源数量、质量总体呈现下降趋势,甚至在局部地区出现水生态系统失衡的情况,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愈演愈烈。为保证经济稳定快速增长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出相应的对策:1、加大水资源管理力度;2、大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3、优化水资源配置;4、加强水资源监测和研究。  相似文献   

17.
方生  孙雪峰 《地下水》1995,17(2):47-50,52
中国北方地区地下水大量超采,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已引起地面下沉,海水入侵、水质污染等严重水环境问题。缓解地下水资源危机的有效途径是:1)加强地下水资源的管理,依法管水,制订水的长期供求计划;2)合理调控利用当地水资源,地上水、地下水联合运用,开发微咸水灌溉;3)节约用水,包括农业节水灌溉和工业水重复利用;4)跨流域调水补源,即引黄、引江,实施南水北调。  相似文献   

18.
刘英学 《地下水》2009,31(5):95-97
农业的发展和农业生产中水资源的利用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农业经济发展与水资源和水环境承栽力相协调,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保障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对农业发展和水资源持续利用的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王力坚  丁汉卿 《地下水》1995,17(4):161-163
渭北黄土原区,由于缺水制约着农业的发展,在引水上原后,却出现了地下水位上升等不均衡问题,使自然资源不能充分利用。通过三水转化研究,把双灌区水资源合理利用的诸多因素概化成数学调控模型,依据作物需水量,采用微机手段优化求解该试区地表水、地下水的用量与地下水位的关系,制定出灌区用水的动态监控过程,以达到科学合理地利用水资源。该模型经过四年的实施,收到了显著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潘峰  梁川  王志良  付强 《水科学进展》2003,14(3):271-275
在模糊物元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欧氏贴近度的概念,提出了基于欧氏贴近度的模糊物元分析方法.在对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进行综合评价时,把各地区各开发利用阶段作为物元的事物,以它们的各项评价指标及其相应的模糊量值构造复合模糊物元,通过计算与标准模糊物元之间的欧氏贴近度,并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实现对各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综合评价与排序.该模型被应用到西安市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综合评价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对西安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