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大同—阳高中强地震的地磁短期异常空间演变特征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对1988至1993年首都圈部29个测点的地磁差值ΔF及其年变率ΔF变化的全面分析,获得了2次大同-阳高中强地震的比较清晰完整的地磁短期异常空间演变图象。研究表明是一次以磁报震探索和震磁关系研究较好的近场前兆震例。  相似文献   

2.
首都圈地磁差值年变率δF异常与地震预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1988 ̄1996年首都圈40个测点的地磁差值年变率δF变化的全面分析研究,获得了近期两次唐山震区中强地震的地磁差值年变率δF异常,是以磁报震探索和震磁关系研究较好的近场前兆震例。地磁差值年变率δF方法4年来已用于首都圈1年尺度地震趋势判断。  相似文献   

3.
G-856质子旋进磁力仪及其在野外震磁测量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G 8 5 6质子旋进磁力仪是一种高分辨率、高精度、微处理机控制的智能化磁力仪 .适合于震磁前兆观测与地震预测研究 .介绍了该仪器的主要性能及性能试验结果 .最佳的震磁观测应当是以质子磁力仪观测地磁总强度为主 ,配合地磁 3分量与地磁短周期变化的观测 .  相似文献   

4.
震磁前兆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詹志佳  高金田 《地震研究》1996,19(4):340-345
本根据我国20多个地震的观测结果,统计分析了震磁前兆的时空特征以及与地震的相关性,研究表明,震磁前兆有着一定的空间分布,存在离震中较近期幅度较大的趋势。震磁前兆可分为长期,中期,短期三类。平均而言,地震越大,相应的震磁变化幅度,空间展布范围,前兆时间均有增大的趋势。作为应用地磁方法进行地震预测研究的一个实例,本还描述了北京地区的震认及宝抵地震(M=4.5,1993年11月18日)的预测情况,表  相似文献   

5.
震磁效应研究及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系统地介绍了目前人们对于压磁效应、感应磁效应、流变磁效应、电动磁效应、热磁效应及岩石破裂过程中的电磁效应机理的认识、研究进展以及利用震磁效应激发的地磁异常从地磁场的长期和短期变化中提取地震前兆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震磁效应进一步研究的建议,强调应从加强地磁台网观测、改进震磁效应的实验及引入提取震磁异常新的方法3方面加强震磁效应的研究,更好地发挥地磁观测在地震监测预报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福建地区流动地磁观测与地震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介绍了福建省流动地磁野外观测及资料的处理情况。利用1990年以来的流磁资料,采用常规差值法和差值滑动滤波方法,分析了90年代发生在我省及邻近海域的地震与地磁异常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震前存在着地磁异常的变化信息,反映出地磁宾复杂性。  相似文献   

7.
闽赣交界地区流动地磁变化特征与地震关系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1990年以来闽赣交界地区流动地磁观测资料,分析研究1990年以来发生的地震与地磁异常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闽赣交界地区流动地磁变化与该地区的地震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在震前一年内出现异常,表现出地磁场变化的群体性和同向性的特征,震级越大,震磁异常关系越显著。  相似文献   

8.
2001~2007年北京地区地磁变化分析与地震预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1~2007年北京地区地磁测量工作,取得了大量可靠的资料。应用这些资料,分析了2001~2007年北京地区地磁变化,研究了震磁前兆信息,获得了有意义的震磁前兆,在北京地区的地震监测预报工作中具有积极作用,产生了一定实效。  相似文献   

9.
新疆喀什地区地震前地磁脉动异常分析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96年11月17日至29日在新疆喀什地区发生8次地震,震前均观测到地磁脉动异常.文中对未发生地震期间地磁脉动观测的背景环境以及喀什台常见的地磁脉动进行分析,然后对地震前地磁脉动异常现象进行研究,并初步探讨这种震前地磁脉动异常的产生机制.这种震前发生的地磁脉动异常在地震的短期预报上可能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对云南地区地磁观测资料进行分析研究,总结了1986~2002年以来云南地磁场变化形态与异常特征。利用均方差、斜率、拟合等方法分析研究,以日均值为基础建立了一系列判定指标,获得发生在云南及邻区一些地震的震磁前兆信息。研究结果表明,云南地磁观测震前出现以下几种特征:1.短临加速变化异常;2.多台准同步异常;3.有一定形态过程的异常;4.破年变趋势异常。地磁异常以短临显示为多数,中期向短期过渡异常不明显。  相似文献   

11.
运用地磁差值年变率方法,对山西北部出现的趋势性地磁异常做了进一步的研究,对差值年变率动态图象作出了解释,并将处理后的差值年变率δF异常结合1999年5月15日山西应县4.6级地震作了对应分析。  相似文献   

12.
对 1999年 11月 1日山西大同—阳高 5 .7级地震前的流动地磁、日变形态出现的异常及其间不断增强的磁暴进行了分析 ,叙述了用这些异常进行预测预报的过程 ,得出以磁报震可用于短期预报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The Geomagnetic Effects of Moderately Strong Earthquakes in Jiangsu Are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total intensity of geomagnetic field(F)and its vertical component(Z)have been observed and tested for 14 years since 1979 in Jiangsu area.During the period 3 values,including the vertical component Z on 21h,the amplitude of diurnal variations of Z and the complex geomagnetic effects of "lowest-point displacement,have been obtained from 6 earthquakes with Ms≥4.6.These observations show that the geomagnetic complex anomalous variations do not appear when no moderately strong earthquakes occurs in this area.In this paper,the authors consider that it is possible to improve the results and actions of geomagnetic method for earthquake prediction with more intensive continuous recordings and geomagnetic multiparameter network by observing the vertical value Z,a main parameter to obtain geomagnetic anomaly in the middle-low latitude region.  相似文献   

14.
1950—2000年中国地磁测量地磁图与地磁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为纪念“3912”建队三十周年,本文回顾了1950-2000年中国地磁测量和地磁图,回顾了“3912”任务的光辉业绩,阐述了“3912”任务的学术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张毅  顾左文  袁媛  张明  顾春雷  王雷  徐如刚 《地震》2009,29(2):133-140
通过在苏、 鲁、 豫、 皖交界及南黄海地区开展地磁基本场矢量测量、 数据处理和分析, 计算了该区域地磁基本场和地磁异常场总强度和水平强度的曲面样条模型, 并绘制相应的地磁图和地磁异常图, 探索研究局部地磁基本场的变化特征。 分析结果表明, 通过区域地磁基本场矢量测量, 能相对精细地反应区域地磁基本场空间分布, 分辨存在的地磁基本场异常, 为地震中长期预报提供科学数据和相关地球物理场变化背景。  相似文献   

16.
多台站地磁观测资料综合处理的一种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吴国有  关华平 《地震》1997,17(3):271-276
通过利用空间线性度方法,分析处理地磁场前兆观测资料,并从“场”的角度综合计算多台站的地磁场观测资料,确立地磁基本场的统一信息量-空间线性度a。分析处理华北地区多个台站1975 ̄1994年的地磁场前兆观测资料。结果表明,中强地震之前约1a左右的时间内,空间线性度a可能出现明显的下降异常,有些在临震前回升,因此地磁场空间线性度a有可能作为中强地震前兆预报的指标。  相似文献   

17.
刘心恒  周郧生 《地震研究》1995,18(3):264-271
本文根据断裂力学与感应磁效应原理,分析研究了云南地磁台网近20年的实际观测结果,发现一旦有台站出现地磁垂直分量日变幅差异步变化,其后一个多月内,在其周围将有70%以上可能发生地震(200公里内M≥6地震,70─80公里内M≥5地震;40─50公里内4级左右地震;20─30公里内本地小震)。从而提出利用地磁日变幅差的异步变化现象预报地震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8.
李军辉  何康  王燚坤  汪小厉 《地震》2022,42(1):122-132
选用2013—2014年兰州台、天水台、寺滩台3个台站地磁垂直分量分钟值数据,利用调和分析剔除1~4次地磁日变化谐波成分,在此基础上对3个台站地磁Z分量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计算结果显示:2013年7月22日岷县漳县6.6级地震前,最小的第三主成分在2013年4月20日至6月10日出现明显的增强变化,超出阈值,异常持续50 d左右;同时,在信号的子空间中特征矢量的方向也出现同步的异常扰动,震后恢复到原来的水平,其他时段第三主成分未出现类似变化。据此认为,这些异常信号与2013年岷县漳县6.6级地震相关。研究结果表明,PCA方法对地震电磁异常的提取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9.
马陵山台地磁异常与地震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继红  陈忠民  李波  周萍 《地震》1999,19(3):303-308
用一阶差分法分析了马陵山台与泰安台地磁场垂直分量Z的变化,用转换函数法分析地磁场3个分量ΔZ、ΔD、ΔH的变化,用加卸载响应比法研究了地磁场极值的变化。 研究发现在中强地震前马陵山台的地磁场值存在明显的异常变化。 此结果对地震预报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