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2 毫秒
1.
降水中δ_(18)O值的大小不仅受凝结温度的影响,而且受水汽源地初始状态、水汽输送方式、云中饱和状态和云中液态水含量(统称第二类因素)的影响。本文以与全球δ_(18)O实测值相吻合的参数为标准状况参数,模拟不同条件下的δ_(18)O值与标准状况下δ_(18)O值的差异。并且将影响降水中δ_(18)O值的作用分解成△δ_1和△δ_2两部分。它们分别代表取样点温度变化引起的δ_(18)O的变化和第二类因素变化引起的δ_(18)O值的变化。从而说明,第二类因素对降水中δ_(18)O值的影响是重要的。  相似文献   

2.
全球降水中氧同位素比率的分布特点   总被引:22,自引:5,他引:22  
章新平  姚檀栋 《冰川冻土》1994,16(3):202-210
全球降水中氧同位素比率与温度、降水量以及水汽压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相关系数的大小受地理因素和气象条件的制约。中高纬度大陆站的δ^18O与温度和水汽压成正比关系,并且在大陆内部,相关关系变得更加密切;低纬度站的δ^18O与降水量和水汽压成反比关系。δ^18O的分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天气气候的区域性特征。  相似文献   

3.
根据对IAEA(1990)资料的分析,香港,广州,昆明,石家庄以及西安降水中的δ^18O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位于低纬度的前3个站的δ^18O与降水量存在一定程度的反相关关系,即存在数量效应;位于中纬度大陆的后两个站的δ^18O与地面气温存在明显正相关关系,即存在温度效应。简单瑞利模型对于解释年平均δ^18O和相应温度的统计关系是有用的。若假设大气水汽为涡施输送时,δ^18O-T梯度观测值与理论值有  相似文献   

4.
青藏高原达索普冰川浅孔冰芯中δ^18O值与大尺度海表面温度(SST)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显著相关工主要分布在海洋的洋流区,不同海区SST通过对大气环流的作用影响 川的陈水和水汽来源,当大气环流呈出现有利于海洋水汽向青藏高原南部冰川输送的形势时,冰芯中δ^1O值减小,当大气环流呈出现不利于海洋水汽却有利于内际水汽向青藏高原南部冰川输送的形势时,冰贳 中δ^18O值增大,相关分析表明,在诸多影响δ  相似文献   

5.
影响青藏高原的天气系统与降水中氧同位素的关系   总被引:13,自引:9,他引:13  
章新平  姚檀栋 《冰川冻土》1995,17(2):125-131
青藏高原的天气系统对降水中氧同位素比率的大小有重要的影响,在西风槽的影响下,降水中δ^18O与温度呈正相关关系;在切变线和高原低涡系统的影响下,高原季风区降水δ^18O与降水量和温度呈负相关,非季风区降水中δ^18O与温度仍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广西大气降水热液矿床在泗顶,北山,老厂等铅锌矿;寺村等重晶石矿,益兰等汞矿;金牙,高龙等超微粒型金矿,金山等银矿,这类矿床稳定同位素主要特征是:成矿流体的氢同位素组成严格受地理位置制约,δDH2O值显示比较稳定,而蚀变岩石的δ^18O值低于未蚀变岩石的δ^18O值,在δDH2O-δ^18OH2O关系图上,其投影点绝大部分位于大气降水线上或附近,碳同位素在空间上表现为从围岩→蚀变围岩→矿体,δ^13  相似文献   

7.
韩国中生代花岗质岩,根据其时代、产状、岩石化学特征,分为早侏罗-早白垩世的大宝花岗岩和晚白垩-早第三的佛国侍花岗岩。大宝花岗岩的δ^18O值为+5.0-+10.0‰(平均值为8.2‰),佛国寺花岗岩的δ^18O值为+2.4-49.1‰(平均值为+7.0‰)。δ^18O值的大范围变化,表明了在岩浆期后蚀变作用过程中,花岗岩中进入了^18O亏损的天水。可用石英δ^18O、SiO2、TiO2和Sr的含量  相似文献   

8.
姚檀栋 《冰川冻土》2000,22(1):15-22
研究了乌鲁木齐河流域从下游乌鲁木齐站、中游跃进桥站和源头大西沟站降水中稳定同位素与温度的关系。揭示了内陆域系统降水中稳定同位素的变化规律。在乌重木齐河流域,降水中的δ^18O随海拔增高而减小,δ^18O与温度有密切的正相关关系,说明δ^18O是温度的可靠指标,在乌鲁木齐河流域,局地性降水的增加影响单个降水事件中δ^18与温度的关系。在是桥站和大西沟站,因局地性降水增加,所以单个降水事件中δ^18O  相似文献   

9.
苏北东海榴辉岩氢氧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傅斌  郑永飞 《地球化学》1998,27(1):35-48
研究了苏鲁地体西部东海地区超高压变质榴辉岩的氢氧同位素组成,得到绿辉石和石榴子石的δ^18O值变化较大(为-10.4‰-+4.8‰),多硅白云母的δD值变化较小(为-104‰--83‰)不同矿物对之间达到保存了氧同位素平衡,得到了一致的同位素温度(650-750℃),榴辉岩具有低至-10‰和-104‰的异常δ^18O和δD值表明,岩石与极贫^18O和D的大气降水成因流体发生过氢氧同位素交换,同时排  相似文献   

10.
δ^15N和δ^18O指标在识别环境N2O生成机理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讨论δ^15N指标在识别海洋,土壤和污染水染色体N2O生成机理中的作用。分析硝化和反硝化作用引起的同位素分馏特征,并对δ^18O指标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李儒峰  刘本培 《地球科学》1996,21(3):261-266
结合碳酸盐岩层序地层分析,首次系统测定了马平组碳,氧同位素值,并对其演化规律与层序地层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马平组内δ^13C,δ^18O值变化范围分别是-2.56‰~+3.89‰和-8.16‰~-6.02‰(PDB)准层序为δ^13C值向上逐渐减小,海进体系域(TST)和高水位体系域(HST)内δ^13C值分别呈增加和减小的趋,层序界面处δ^13C,δ^18O值均表现为负异常,控制层序  相似文献   

12.
埃滕德卡(纳米比亚)和巴拉那(南美洲)白垩溢流玄武岩区硅质火山岩中辉石斑晶的氧同位素比值,被认为可反映原始岩浆岩浆的δ^18O值。据我们识别,这两个地区的南部石为高δ^18O型(δ^18O辉石~-+10‰),北部岩石为低δ^18O辉石~+6.5‰)。这两个流纹岩类型的其它差别,包括低δ^18O型岩石中不相容元素的含量高、初始87Sr/^86Sr比值低。我们认为,流纹岩类型的区域分布反映了源区组分的  相似文献   

13.
相山铀矿田水—岩氢,氧同位素交换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文斌  饶冰 《地质论评》1997,43(3):322-327
为了研究相山铀矿田的水-岩氢、氧稳定同位素交换作用及其对水溶液和岩石氢、氧稳定同位素组成的影响,为探讨矿床成因提供实验依据,笔者进行了相山铀成矿古水热系统中水-岩氢、氧同位素交换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水热系统中水-岩之间可以发重 氧同位素交换作用,致使岩石的δ^18O值下降,水的δ^18O值升高,即发生“氧-18飘移”。热水溶液的δD值相对稳定,但与含有较多含氢矿物(云母等)的岩石作用时,δD值可  相似文献   

14.
论季风气候对我国雨水同位素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103,自引:6,他引:103  
根据我国积累的雨水同位素组成资料,讨论季风气候对雨水同位素组成的影响。受季风影响的地区、与温度效应预测的相反,夏季雨水δ值偏低,雨水的δ值并不一定和降水量有关。夏季风期间暖湿汽团在亚洲登陆前,已经历较大的同位素分馏,故明显贫重同位素。用夏冬两季雨水平均δ^18O之差讨论了雨水δ值受季风气候影响的程度。我国东部及云南和西藏南部受季风影响最为明显,而新疆则在影响范围之外,根据氘过剩值探讨了夏冬季风期间  相似文献   

15.
青藏高原东北地区现代降水中δD与δ^18O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章新平  姚檀栋 《冰川冻土》1996,18(4):360-365
根据对取自青藏高原东北地区部分降水样中氢氧稳定同位素比率的分析,得到沱沱河站的大气水线(MWL)为:δD=8.25δ^18O+9.22‰,与全球平均MWL的差别较小;德令哈、西宁站的MWL分别为:δD=5.86δ^18O-27.28‰和δD=6.96δ^18O-30.19‰,均与全球平均MWL差别较大。这主要归因于水汽源地的非平衡蒸发和凝结物在非饱和大气中降落时的非平衡蒸发。上述地区的过量氘Exd  相似文献   

16.
近2000年来气候环境变化的冰芯记录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文章通过对古里雅冰芯中δ^18O,冰川积累量和Ca等指标的研究,恢复了过去近2000a来气候环境的变化。作为温度指标的δ^18O反映了过去近2000a来气候在冷暖波动中逐渐变暖的趋势。作为降水指标的冰川量反映出降水变化具有和温度变化相似的牲即降水在增减波动显示出逐渐增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根据包裹体和稳定同位素对奥林匹克坝热液流体的温度,成分和来源进行了研究,早期的磁铁矿、黄铁矿和菱铁矿组合是在近400℃条件下,从高δ^18O含量5的流体中沉淀出来,相反,赤铁矿及含矿角砾岩则是在较低的温度条件,以低δ^18O含量在流体中形成。  相似文献   

18.
氧同位素效应主要受动能定理所支配,^16O总是富集在先在上,^18O则富集于后于下。因此,在岩浆或矿液的分异演化过程中,诸地质体的δ^18O值自早至晚、自上而下具有渐次递增的规律性,从而为成岩-成矿系列的建立,岩体成因的判别,矿物晶出顺序的确定等提供了有力的佐证。  相似文献   

19.
渭河白杨水源地环境同位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环境同位素(^14C、^13C、^3H、D及^18O)对渭河白杨水源地地下水年龄、运移过程和一些水文地质参数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水源地潜水为现代水补给,氚含量较高,渭河河水对其补给量约占1/2左右;中、深层承压水补给途径较远,^14C年龄分别为距今4000 ̄5000年和7000 ̄8000年。δ^18O值变化不大,说明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补给。  相似文献   

20.
研究区的碳氧同位素组成表明,矿化灰岩和细晶灰岩的δ^13C为正值,其δ^18O值变化于-6.4‰~-21‰之间;而绝大多数矿石中碳酸盐矿物的δ^13C为负值,只有少数为正值,与其对应的δ^18O值为-12.3‰~-12.5‰。根据δ^13C-δ^18O图解分析,区分出了3种不同类型的碳同位素:(1)三叠纪海洋生物碳;(2)海相碳酸盐的碳与热卤水中碳的过渡类型;(3)深部热卤水中CO2的碳。研究发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