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高锐 《地球物理学报》1994,37(5):632-632
“格尔木-额济纳旗地学断面”研究进展──三级专题研究通过专家验收由地质矿产部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共同重点资助的、由中国地质科学院岩石图研究中心和地质矿产部地质所负责的"格尔木-额济纳旗地学断面多学科综合调查研究"项目,自1991年开始研究以来,已获...  相似文献   

2.
喜马拉雅和西藏高原深地震反射剖面(INDEPTH)概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自1980年以来,中国地质矿产部(以下简称地矿部)在喜马拉雅和西藏高原开展了一系列的地质和地球物理工作。由中国地质科学院牵头组织许多单位开展了大规模的地质填图,并解决某些基础地质问题的研究工作。1980-1983年,中、法合作开展了“喜马拉雅地质构造和地壳上地幔演化研究”,是由中国地质科学院和法国科研中心共同组织的。  相似文献   

3.
1本刊是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主办的学术性期刊。每年3,6,9,12月出版。以国内外科技工作者及大专院校师生为读者对象,报道地球科学前沿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反映地球科学的基础与应用研究进展。办刊宗旨: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展示高水平的创新成果,培养高级研究人才。2本刊2002年进入"中国期刊方阵",被评为"双效期刊"。本刊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日本《科技文献速报》、日本科学技术社(中国文献)、荷兰《Scopus文摘数据库》、俄罗斯《文摘杂志》、美国《剑桥科学文摘》、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等18个著名检索系统所收录。  相似文献   

4.
1本刊是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主办的学术性期刊。每年3,6,9,12月末出版。以国内外科技工作者及大专院校师生为读者对象,报道地球科学前沿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反映地球科学的基础与应用研究进展。办刊宗旨: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展示高水平的创新成果,培养高级研究人才。2本刊2002年进入“中国期刊方阵”,被评为“双效期刊”。本刊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日本《科技文献速报》、俄罗斯《文摘杂志》等14个著名检索系统所收录。3本刊涵盖的学科领域:活动构造、新构造、地球内部物理、构造物理、…  相似文献   

5.
<正>ISSN 0001-5733/CN 11-2074/P月刊每期定价100元全年定价目1200元(含邮资)《地球物理学报》创刊于1948年,是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地球物理学会联合主办的有关地球物理科学的综合性学术刊物。主要刊载固体地球物理、应用地球物理、地磁和空间物理、大气和海洋地球物理,以及与地球物理密切相关的交叉学科研究成果的高质量论文。SCI等国际著名检索系统收录,国内外公开发行。国内  相似文献   

6.
<正>ISSN 0001-5733CN 11-2074/P月刊每期定价100元全年定价目1200元(含邮资)《地球物理学报》创刊于1948年,是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地球物理学会联合主办的有关地球物理科学的综合性学术刊物。主要刊载固体地球物理、应用地球物理、地磁和空间物理、大气和海洋地球物理,以及与地球物理密切相关的交叉学科研究成果的高质量论文。SCI等国际著名检索系统收录,国内外公开发行。国内  相似文献   

7.
正(ISSN 0001-5733)/(CN 11-2074/P)月刊每期定价100元全年定价目1200元(含邮资)《地球物理学报》创刊于1948年,是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地球物理学会联合主办的有关地球物理科学的综合性学术刊物。主要刊载固体地球物理、应用地球物理、地磁和空间物理、大气和海洋地球物理,以及与地球物理密切相关的交叉学科研究成果的高质量论文。SCI等国际著名检索系统收录,国内外公开发行。国内  相似文献   

8.
正ISSN 0001-5733/CN 11-2074/P月刊每期定价100元全年定价目1200元(含邮资)《地球物理学报》创刊于1948年,是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地球物理学会联合主办的有关地球物理科学的综合性学术刊物。主要刊载固体地球物理、应用地球物理、地磁和空间物理、大气和海洋地球物理,以及与地球物理密切相关的交叉学科研究成果的高质量论文。SCI等国际著名检索系统收录,国内外公开发行。国内  相似文献   

9.
正1本刊是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主办的学术性期刊。每年3,6,9,12月出版。以国内外科技工作者及大专院校师生为读者对象,报道地球科学前沿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反映地球科学的基础与应用研究进展。办刊宗旨: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展示高水平的创新成果,培养高级研究人才。2本刊2002年进入"中国期刊方阵",被评为"双效期刊"。2011年被评为"中国科技精品期刊",2012年被评为"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2013年起被Ei收录。本刊还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日本科学技术社(中国文献)、荷兰《Scopus文摘数据库》、俄罗斯《文摘杂志》、美国《剑桥科学文摘》、美国  相似文献   

10.
金星宇 《地球》2015,(2):10-13
<正>专家简介:李廷栋,河北栾城人,1953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中国科学院院士(1993年当选),历任中国地质学会常务理事、副理事长,中国地质学会地质制图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南极研究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大洋协会副理事长,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副理事长,地质矿产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学位委员会副主任,国际岩石圈计划喜马拉雅协调委员会委员,中国地质科学院院长,地质矿产部科技司司长,地质矿产部副总工程师。曾任长春科技大学名誉校长。主要著作:1.大兴安岭东北部区域地质的初步研究2.大兴安岭北部地质3.中国地质概述4.亚  相似文献   

11.
我们连续观测了虎皮鹦鹉、小白鼠和鲫鱼等动物的习性及季节、气象和饲养环境等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种类的动物具有各自的昼夜活动节律,并与季节、气象等变化密切有关.这为进一步分析动物的习性异常与地震的关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东海冲绳海槽地质地球物理调查回顾与研究现状   总被引:3,自引:6,他引:3  
系统介绍了国内外对东海海域的地质地球物理调查历程与研究状况,并对国内外学者的有关东海冲绳海槽地壳性质的主要观点及结论进行了分析对比和归纳,希望能对今后东海及邻近地区的地质地球物理研究工作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3.
邢台地震孕育发生模型及其前兆机理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梅世蓉 《地震》1999,19(1):1-10
根据人工地震与天然地震测深成果,提出了邢台地震孕育发生的概念模型。根据这个模型,分析了邢台地震前震区应力分布图像与发展过程、结合深部构造特征,探讨了邢台地震的成核过程,进而讨论了邢台地震的直接前震,地形变,地下水位三项主要前兆的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14.
一维波动方程的奇性反演与小波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线性化的技巧及G.Beylkin引进的奇性反演的概念,使波动方程非均匀背景场的反演问题有了实质性的进展,但在进行线性化简时,往往会将数值小但奇性高的项略去,因而使反演结果失真,本文利用小波变换这一工具,在化简时保留了奇性的主要部分,从而使反演所得的结果从奇性分析的观点看来更为。  相似文献   

15.
I.I~rnoxTherearemanyproblemsfortheresearchondebrisflowmechanism.ThemostimPOrtantandmOSturgentoneisthecalculationofresistanceandvelocityOfdebrisflow.Inthisaspectmuchresearchhasbeencompletedfromtwoapproaches.Oneapproachisbasedonordinaryhydraulicsandmodifiedbyfieldobservationdata,andempiricalformulaeofdebrisflowresistanceandvelocitywereestablished.MOStoftheearlyresearch,suchascalculatingdebrisflowvelocitywiththemodifiedformOfMariningformula,belongedtothisscope.Theonlydifferenceisthattherough…  相似文献   

16.
水的渗透作用及新丰江水库地震的特点和机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据具有孔隙的岩石中水的渗透作用及Mogi的地震分类原则,提出水的渗透过程形成了库区有效应力分布的非稳定的不均匀状态,水库地震的序列特点与其密切相关;讨论了水的渗透对引起主震的作用,得出水库区的渗透率约为10~(-4)达西,认为在蓄水前库区的构造应力场未达到临界状态,库水与地下水形成新水系,后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渗透,孔隙压力增加,构造应力进一步集中,激发主震;根据库仑准则讨论了应力场的转换,提出主震后应力场的转换是造成前震和余震的震源应力场方向不同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地下水中氡含量离散度变化与地震的短临前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炜  邢玉安  邢如英 《地震学报》1987,9(3):312-318
国内外已有较多的观测资料表明,强震前地下水中氡浓度会出现异常变化.为了深入研究这些变化,进一步提取可靠的前兆信息,寻找定量判据,作者最近研制了水化前兆数据处理专用程序包,对地下水氡含量观测资料进行处理.用一阶差分法发现,在一些观测条件较好的水点上,震前氡测值出现了离散度加大的现象,这种现象有可能成为判别短临异常的一种新的判定指标.   相似文献   

18.
地电阻率临震异常特征及短临预报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汪志亮  王志贤 《地震》1996,16(1):75-79
文中对大震、强震和中强地震的地电阻率临震异常特征采用统计方法,分别讨论了临震异常在趋势异常各时段中发震的概率。大震能观测到短临异常的震例只有33.3%,强震和中强地震分别为50.0%。出现短临异常后1-20天内发震的概率最高达94.4%。对地电前兆异常的时间、空间和短临监测预报工作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其结果对地震监测预报工作有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物探科学技术的进步,勘查任务的发展变化、物探方法应用范畴的扩大和物性勘探等几个方面,论述了岩石和矿物物理性质测量、研究的重要性,指出:物性工作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并提出了五点建议:1.深入研究各类矿藏及其围岩(直至地面)物性的空间变化规律,为选择、研究合适的物探方法,提高物探效果,进一步探讨“直接”找矿问题,提供依据;2.这项工作可专门进行,但最好尽可能利用为其他目的而设计的钻井进行;3.物  相似文献   

20.
找铀矿要到放射性高异场中去找,这似乎已成为一种习惯,因而也影响找矿效果.实践表明,约有80%的矿是位于低异常场及与之相邻的离异常场附近,特别是面积为几十平方公里的小高异常场中通过对国内外上千个矿田、矿床和矿点的统计研究,提出在自然界中存在着呈“萝卜型”分布的异常(矿床或矿体)为核心的低场理论、探讨了低异场产生的机制,总结了低场中的10种有利找矿标志.对两个地区今后的勘查进行了有益的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