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概况9516号强热带风暴是一个路径少见的南海热带气旋。1995年10月9日08时生成于永兴岛东南方约600公里的海面上,生成后迅速西移,11~13日经过海南岛南部、西部、西北部海面加强北上。13日02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达10级,15时在广西合浦登陆,然后东北移与西风槽合并减弱消失(见图1)。在这个强热风暴西移北上的过程中,广东西南部和广西东南部地区出现了大暴雨,12日暴雨是台风倒槽造成的,14日暴雨则是台风槽与500hPa西风槽共同作用的结果,三天雨量在100~400mm之间(见图2)。暴雨中心出现在阳江市西北部八甲镇,总雨量为385.7mm,…  相似文献   

2.
2009年06号台风"莫拉菲"是今年第一个进入广西内陆的台风,对玉林造成重大灾害影响.大气环流场中西伸的副高和季风槽共同影响着台风"莫拉菲",造成玉林市全市出现大范围暴雨,局部大暴雨强降水天气,受灾严重.因此,研究"莫拉菲"诱发玉林市的暴雨机制,对进一步分析台风预报台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1984年9月上旬,广西南部和沿海地区遭受一次三十年来最强的台风袭击。8410号台风8月27日生成于关岛以南180公里洋面上。9月2日穿过菲律宾南部,夺去了三千人的生命,使上万户人无家可归。9月3日下午进入南海,9月5日夜间进入北部湾,6日9时50分在防城茅岭一带登陆,途经钦州、上思、扶绥、隆安、平果呼啸而过,7日15时在巴马县境消失。强大的风暴以每小时75至120公里,北海港最大时达190公里的速度席卷沿岸。在博白、横县、宾阳、上林、隆安、大新及崇左附近以南的三万多平方公里的大地上,呼噪着时速60到100公里的大风。暴雨袭击了五个地区28个县市,有些地方特大暴雨达到300公厘以上,  相似文献   

4.
1975年8月14日至18日安徽省皖东地区受7504号台风低压影响出现了一次特大的暴雨天气。暴雨持续了四天,15、16、17日夜间连续降了三场特大暴雨,都落在来安县北部山区,该区的杨郢总降水量达850毫米。由于这次暴雨强度特大,雨区集中,持续时间长,危害较大。 这次皖东特大暴雨的主要影响系统是7504号台风,因而预报台风的路径是暴雨预报的前提。但这个路径特殊,在预报中是难以掌握的。台风在12日17时前后于浙江乐清县  相似文献   

5.
7807号强台风是1978年7月25日原在南海北部的热带低压加强发展起来的。形成台风后向偏北方向移动,25日夜间移到汕尾南部近海地区,强度加强。26日白天其路径折向偏西,强度加强到12级以上,中心气压下降到960mb。27日夜间移向折向西南,强度稍有减弱。28日下午在电白县南部近海地区突然转向偏东,29日白天向东北偏北方向移动,30日08时在汕尾附近登陆,登陆后强度迅速减弱成低压,移向东北31日02时折向西北,31日夜间在江西南部消失(见图一)。这次台风过程路径曲折多变,给预报带来根大困难。  相似文献   

6.
利用2008—2017年的台风路径、风雨强度及广西电网输电线路的台风灾情资料,分析了影响广西电网输电线路的台风特征及影响电网台风灾情的主要因子,并分析了影响较严重的1409号超强台风"威马逊"和1415号强台风"海鸥"的环流背景。结论如下:1)影响广西电网输电线路的台风强度主要是台风及其以上级别;第I类路径的台风更易对电网输电线路造成灾害;登陆时台风中心附近最大风速越大,通常在广西境内引起的最大风速就越大,同时过程暴雨站次数越多,灾害也越严重。2)台风"威马逊"和"海鸥"的环流形势具有多个共同点:生成后稳定地向西北移动,然后进入北部湾;生命史期间副高强盛,副高脊线维持在25°N附近;南海海温异常偏高;孟加拉湾水汽与南海水汽汇合,源源不断地向台风东南部输送;高层辐散、低层辐合结构配置良好,有利于台风的维持和加强。这些环流特征可对影响广西电网输电线路的台风预报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王继志 《气象》1975,1(6):9-11
1973年第18号台风10月11日20时在西太平洋乌利西群岛以北大约250公里的洋面上生成,16日凌晨穿过菲律宾进入南海。从16日02时到18日02时,48小时内台风沿16°—17°N平稳西行,该台风在平稳西行期间,平均移速约为20公里/小时,于17日23时前后从我国西沙群岛穿过。然后突然北上,穿过海南岛进入北部湾,于19日下午在中越交界附近又一次登陆,最后于20日凌晨在广西南部消失(见图1)。  相似文献   

8.
台风暴雨是广西需要认真对待的预报服务课题之一,它是多种尺度天气系统相互作用的结果。台风环流与冷空气、西南季风以及副高南落西伸等的天气尺度系统的相互作用是形成广西台风大暴雨,特大暴雨的天气背景、广西台风暴雨预报专家系统的知识库广泛采集预报经验和预报因子,归纳成环境知识、核心知识和生成知识三大部份,概述了各部份知识的含义及功能。  相似文献   

9.
9711号台风暴雨及其环流特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引言9711号台风是1997年全国登陆台风中影响范围最大、强度最强的一个,造成的大风、暴雨等灾害也是历史上罕见的。本文对9711号台风的移动路径、环流特征、西风带系统特征、水汽条件等进行了初步分析,并对欧洲气象中心、日本气象厅、中央气象台三家的数值预报产品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结果可供今后台风暴雨预报参考。29711号台风基本特征11号台风于8月10日在西北太平洋上生成。13日02h开始编报,受副热带高压南侧的偏东气流引导向西偏北方向移动,于18日20h后在浙江温岭附近登陆,登陆时台风中心强度960hPa,中心最大风力40m/S,登陆时…  相似文献   

10.
广西北部湾地区台风暴雨的统计特征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利用1970~2004年中央气象台编制的《台风年鉴》和广西北部湾各站日雨量实况,对影响广西北部湾地区台风暴雨的气候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北部湾地区的台风主要出现在7~9月,与南海台风相比,西太平洋台风引发北部湾地区的大暴雨次数较多,从台风登陆路径分析,Ⅱ类和Ⅰ类在湛江到钦州登陆路径的台风造成北部湾地区区域性暴雨天气的机率最大;Ⅲ类路径登陆的南海台风几乎都不影响该地区,不管何种路径,造成北部湾沿海地区暴雨,台风低压中心必须进入或者靠近这一地区。  相似文献   

11.
今年第9号台风在冲绳附近的洋面上形成后以毎小时15—20公里/小时的速度向北偏西方向移动,于8月19日8时抵达黄海中部然后转向北偏东方向穿过山东半岛于19日下午进入渤海。这次台风给山东半岛各地造成了严重的灾害。我县19日雨量达162.6mm,瞬时最大风速25m/s,雨量之大、风力之强、灾情之重是多年来所少见的。本文试图从这次台风暴雨的预报总结中,寻找台风暴雨的预报着眼点,用以提高对灾害性天气的预报能力。  相似文献   

12.
粤西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使其成为我省台风灾害最频繁而严重的地区。例如,7619号台风,9月20日在湛江市登陆,造成了粤西罕见的特大暴雨,引起山洪暴发、江河水位猛涨,鉴江下游出现历史最高洪水位,洪水包围了城镇。9615号台风于1996年9月9日中午11时在吴川市沿海地区登陆。台风登陆时中心附近风力在12级以上,穿过湛江市区、遂溪、廉江等市、县,进入广西省境内而减弱、消失。受其影响,南海北部海面、珠江口以西我省沿海海面,先后出现8级以上大风,其中台风中心经过的附近海面出现11~12级大风。给人民生命安全和工农业生产带来严重损…  相似文献   

13.
1概况9615号台风9月6日OS时在西太平洋上(15.6°N、131.6°E)由热带低压加强为热带风暴,并向西北西方向移动,6日20时加强为强热带风暴,7日14时加强成为台风,并以30~35km/h的速度向西北西方向移动,8日早晨进入南海东北部海面,中心附近最大风速达45m/s,9日02时中心风速减弱为35m/s,9日11时左右台风中心在吴川市西部沿海地区登陆,风力12级。之后并继续向西北西方向移动,先后经过坡头、霞山、赤坎,遂溪、廉江市南部,14时进入广西北海市减弱为强热带风暴,20时到达百色地区减弱为低压。9618号台风9月13日在南海生成,18日…  相似文献   

14.
9908号台风移动路径、强度变化和雨情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邓芸 《广东气象》2000,(Z1):40-42
1 概 况 9908号台风8月18日由西太平洋热带低压发展而成。形成热带风暴后以20km/h左右的速度向西北偏北方向移动,穿过巴林塘海峡进入南海东北部海面;20日14时发展成强热带风暴后突然西南折,20时后又抬头转向西北移,以后移动路径较稳定;22日11时发展成台风,中心风力33m/s;22日17时左右在深圳东部地区登陆。登陆后继续向西北方向移动,23日08时在佛山减弱成低气压。 受这个台风影响,惠州市各地出现了暴雨至大暴雨。从22日08时至25日08时,南部地区的降水量大多为300~400mm,…  相似文献   

15.
2016年9月28日1617号台风"鲇鱼"登陆后由台风本体环流和外围环流引发了不同性质的暴雨,这是本次秋季登陆台风暴雨预报的难点。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以及NCEP的1°×1°再分析资料等,对不同性质暴雨的成因进行了诊断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浙江东南部对流性降水和江西南部稳定性降水的大气层结结构具有明显的差异。中高纬度低槽距离台风较远,冷空气主要从低层入侵台风西北侧,破坏台风低层的暖心结构。台风外围中层干冷空气随东南风向浙江东南部输送,并叠加在低层暖湿气流之上,形成上冷下暖的不稳定层结,同时在对流层上层有干冷空气下沉至台风环流中下层(干侵入),导致浙江文成附近出现了局地特大暴雨。江西南部由于低层被湿冷空气占据,层结较为稳定,降水发展平缓。低空东南急流为台风外围环流暴雨提供了充足的水汽,浙江东南部地形对降水起到了增幅作用。不稳定层结及中层冷空气的输送对对流性暴雨的激发作用可以为登陆台风降水性质和强度预报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9615号台风在西太平洋形成后,以35km/h以上的速度奔袭粤西。9月9日凌晨起自东向西先后掠过台山、阳江、电白近海,11时左右在吴川市沿海地区登陆。粤西沿海先后出现了11~12级大风,湛江市最大风速57m/s。这个台风给粤西沿海特别是湛江市造成罕见的灾难。虽然各级气象台站尽了最大的努力,做到预报基本准确,服务也比较及时。但对这样一个移速快、强度强的台风,预报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对这次台风预报过程进行回顾,并认真总结预报中的经验教训,有利于改善我们的预报服务工作。1预报回顾1.1广州中心气象台的公益预报和决策…  相似文献   

17.
1984年8月9日傍晚至10日上午,德州地区由于受在福建罗源县登陆北上的8407号台风低压影响,全区出现了暴雨——大暴雨,部分地区出现了特大暴雨。本文应用湿有效位能对这次暴雨进行分析,为以后这类暴雨的预报提供依据。一、湿有效位能分布特征及其演变 1.Amk垂直分布特征对德州地区出现暴雨前10小时,作8月9日08时Amk剖面见图一,济南附近上空Amk等值  相似文献   

18.
《台风、暴雨灾害性天气监测、预报技术研究》已被批准列为"八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编号85-906.该项目的最终目标是:1.建立东海、南海沿海台风监测网和长江、黄河流域部分地区暴雨监测网;2.建成国家、东海、南海区域以数值预报为基础的台风客观预报系统,建成东南沿海各省以应用数值预报产品为主的台风客观预报系统;3.建成国家长江和黄河流域部分区域以数值预报为基础的暴雨客观预报系统,建成长江、黄河流域某些省以应用数值预报产品为主的客观预报系统;4.提高和完善国家和地方的台风、暴雨预警报服务系统.项目共设有10个课题.我省是洪涝灾害多省份,"七五"攻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具有雄厚的科研力量和良好的设备条件,又有地方政府及其财政部门对气象工作的一贯重视和大力支持.这对争取"八五"攻关课题极为有利.在  相似文献   

19.
8509号台风于1985年8月16日14时在日本冲绳岛附近生成,逐渐北上,于8月18日14时在上海附近第一次登陆,于8月19日9时30分在青岛市附近的胶南县一带再次登陆,当时青岛附近东北风最大风力接近12级,台风向北穿过山东半岛,穿过地区附近最大阵风达10级以上,并伴有大暴雨,台风中心于19日15时从黄县龙口附近进入渤海,向辽东半岛移去。(见图一)  相似文献   

20.
“玛丽亚”台风暴雨天气过程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受2000年第13号台风影响,湘东南局部地区遭受严重山洪灾害,根据降水强度资料、红外云图资料、大气物理量等的综合分析,阐述了第13号台风减弱成的低气压对湖南省的影响,为南海台风登陆后造成暴雨的预报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