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华北地块北缘金,多金属成矿地质背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陈昌勇 《辽宁地质》1998,(4):241-250
华北地块北缘是我国重要的金、多金属成矿带。根据区域地质建造特点、构造性质将研究区划分为5种成矿地质背景。不同的区域成矿地质背景有不同的成矿特点:变质基底区,主要形成沉积变质改造型Cu-Fe-Au-Pb-Zn成矿系列;盖层区,主要在中晚元古代沉降区形成Pb-Zn(Ag)沉积成矿系列、Pb-Zn(AgAu)沉积改造成矿系列;地槽区,主要形成中酸性岩浆热液多金属成矿系列,火山-次火山热液金、多金属成矿系  相似文献   

2.
胶东大型金矿床的地球化学分带特征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李惠  张文华 《贵金属地质》1999,8(4):217-222
胶东地区大型,特大型金矿都严格受构造控制,具有多期多阶段叠加成晕特点,一般都有1-2个主成矿阶段。在矿体周围能形成异常的元素有Au,Ag,Cu,Pb,Zn,As,Sb,Bi,Mo,Hg,Co,Mn,Ni,W(F,B)等元素,单阶段形成的晕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带,Hg,As,Sb(B,F)强异常总是分布在矿体上部及前缘,而Bi,Mo,Mn,Co,Ni的强异常总是分布于矿体下部及尾晕,Au,Ag一般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西太平洋冲绳海槽烟囱硫化物矿床矿石化学特征与分带型式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侯增谦  T. Urabe 《地球学报》1997,18(2):171-181
西太平洋冲绳海槽烟囱式硫化物矿床分布于琉球弧后扩张盆地、产于尹是名洼陷盆地(深1400m),其特征与日本黑矿类似。硫化物矿石及烟囱主要有3种化学类型:Pb-Zn-Ba型、Zn-Pb型和Cu-Zn型,三者分别代表温度不断升高的热液体系的早、中、晚3个成矿阶段产物,其中,Pb-Zn-Ba矿石及烟囱形成于高fo2环境和高流速、低温、富Pb、Zn、Ba热液体系,Cu-Zn矿石及烟囱形成于低流速、高温、富Cu热液体系,Zn-Pb矿石则介于其间。硫化物烟囱显示明显的矿物-化学分带。在Pb-Zn-Ba矿石(烟囱),Zn、Cd集中于烟囱中央,Ba、Fe、As、Sb、Ag、Pb集中于烟囱外带,Cu则富集于烟囱中外部。在Cu-Zn矿石,As、Sb、Fe、Ag、Au仍富集于烟囱外带,Cu、Zn、Pb则在烟囱中央富集。依此元素化学分带型式,建立了古代黑矿硫化物矿体分带与硫化物堆积模式。  相似文献   

4.
以泥盆系占优势的南秦岭成矿带中存在有重要的Pb-Zn-Ag,Au,Hg-Sb及Cu矿床。它们形成中晚古生带扬子地块北部被动大陆边缘的沉积盆地演化与造山期中,成矿系列显示出时间与空间的演化特征,构在了一个热水沉积成矿系列,成矿发生于一个热旋回中,各种矿化有相似的物源,每一种地质事件都有特定的金属富集及富集在型和大型矿床是该地区构造-岩浆变质变形作用的最终产物。  相似文献   

5.
陕西凤县八方山多金属矿床成矿成晕模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方山多金属矿床产于中泥盆统星红铺组,古道岭组。指示元素有Cu、Pb、Zn、Ag、Cd、Hg、As、Sb、Au、Ba、Sr、B等,原生异常的轴向分带序列(从上到下):Zn-Hg-Pb-Ag-Cu1-Ba-Sr-Sb-As-Cu2、Ni、Co、Au,具有明显多建造晕的特点。八方山多金属矿床是由海底喷流(汽)同生沉积-叠加、再造作用形成的。  相似文献   

6.
赵善仁  吴悦斌 《现代地质》1996,10(4):478-484
五台山—恒山绿岩带Au、Ag、Cu矿床可分为二大类型:(1)再生型金银铜矿,产在包括岩浆岩在内的各类岩石断裂构造中,与岩浆期后热液有关;(2)变生型金银铜矿,产于各类变质岩中,具有层控特征(即绿岩型金矿)。在地球化学特征上,再生型矿床与变生型矿床相比,矿体及围岩中Mo、Ag、Pb、Zn、Cd等成矿及伴生元素明显富集;K2O、Rb、Sr、Ba、Th、U也明显富集,是后期岩浆热液作用的结果;Hg、F的明显富集则与后期构造活动有关;Zn/Cd比值较低,说明受到后期岩浆侵入影响;Th/U比值低,可能指示富钙的酸性岩环境。再生型Au矿化的元素组合为Cd、As、Ni、Ag、Sb、Au、Hg(Bi),再生型Ag矿化的元素组合为As、Sb、Ag、Cd、Cu、Ni(Mo、Pb、Zn、Bi),变生型Au矿化的元素组合较简单,只为Au、Hg、As或Au、Cu。上述地球化学特征不仅可以有效地区分矿化类型,而且可以作为地球化学找矿和评价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历史地球化学的观点,研究了内蒙中部区地台和地槽区各时代常量元素(Si、K、Na、Al、Fe、Ca、Mg)、微量元素(Cu、Pb、Zn、Au、Ag、As、Sb、Hg等)的分布特征,以及稀土元素(La、Ce、Nd、Sm、Gd、Eu、Tb、Yb、Lu)总量变化、元素的配分和稀土元素的组成模式,总结了元素随地质年代由老到新的演化规律,指出了主要成矿元素相对富集的层位,得出内蒙中部区相对富集轻稀土、贫中稀土和重稀土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大西沟-银硐子银多金属矿床由同生断裂-热水流体-地球化学动力学的多重主和形成。矿床在区域上处于柞山镇Pb、As、Cu地球化学省,NWW向富Cu、Mn、Ba、Pb、Ag和NW向低Pb高Cu、As及NE向富Pb、Zn、Cu的地球化学带3者交汇部位。矿床原生异常组合由西向东为Fe、Cu、MnBa→Cu、Ag、Pb、Zn、Ba、Mn、→Pb、Zn、Ba。成矿成晕具有热水同生沉积-交代→热水混合同生沉积→热  相似文献   

9.
烧锅营子金矿黄铁矿的化学成分标型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菲  王建国 《贵金属地质》1997,6(2):132-139
烧锅营子金矿床的黄铁矿形成于早,中,晚3期,是主要的矿石矿物和载金矿物,其中以中期黄铁矿为最主要的载金者。黄铁矿的化学成分为;TFe43.34%-45.52%,S46.58%-48.86%,,与标准黄铁矿相比显示亏铁,亏硫特点,黄铁矿为含丰富的微量元素,有Au,Ag,As,Sb,Bi,Cu,Zn,Pb,Co,Ni,W,Mo,Se等。其中Au,Ag,Cu,Pb,Zn,Bi含量较高,而As,Sb低,S  相似文献   

10.
莫托萨拉铁锰矿硅质岩呈层状产于铁矿中,含热水沉积矿物。岩石的Fe2O3,Au,Ag,Cu,pb,Zn,As,Sb,Hg质量分数高,Cr,Ni,Co,FeO,Al2O3质量分数低,e(Al)/w(Al+Mn+Fe)比值低,这些元素组合指示出其热水 成因,在判别硅质岩形成作用的主元素和微量元素关系图上,硅质岩主要位于热水沉积作用的范围内或接近于热水沉积作用。岩石的稀土元素和O,Si同位且成表明硅质岩是  相似文献   

11.
内蒙赤峰安家营子金矿微量元素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未蚀变岩石、近矿蚀变围岩及矿区内产出的黄铁矿中微量元素的分析对比,指出本区最佳指示元素是Au、Cu、Bi、Pb、Mo、As;矿区产出的黄铁矿都富含As、Sb、Bi,但富金黄铁矿中还富含Cu、Zn、Pb;成矿温度影响着含金黄铁矿中微量元素含量,成矿温度高的矿床中黄铁矿之As、Sb、Hg、Zn含量低,而更富金  相似文献   

12.
太白维山大型银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明宽  叶荣 《铀矿地质》1997,13(1):30-36
太白维山大型银矿床为典型的中低温火山-次火山隐爆角砾岩型矿床,受岩性和断裂构造控制明显,矿体的产出部位和矿石品级与隐爆角砾岩关系密切。本文通过对基岩和1:20万水系沉积物资料的分析与处理,得出基岩中主成矿元素组合为Ag-Cu-Pb-As-Sb-Zn,水系沉积物中主成矿元素组合为Ag-Pb-Zn-Cd-Mn-Hg的结论,同时指出Pb可作为此矿床最重要的间接指示元素,而主成矿元素中各单元素异常浓集中心对银矿床的产出部位有很好的指示作用,为找矿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3.
新疆伊宁县伊尔曼德热泉型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19  
伊尔曼德金矿床赋存于下石炭统大哈拉军山组第二岩性段硅化热液喷发角砾岩及其下伏上泥盆统吐呼拉苏组毒砂黄铁矿化凝灰质碎屑岩中,成矿作用可分为热液喷发沉积期和热液交代蚀变成矿期。由热液喷发作用形成的热液喷发角砾岩等热水沉积物,使金发生初步富集,循环的地下水热液与热液喷发角砾岩发生强烈的交代硅化蚀变作用,使金进一步富集而形成矿热泉型金矿床。含矿岩石富含Au、Ag、As、Sb、Hg、Bi,贫Cu、Pb、Zn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成果建立在对产于晚太古代录岩带中的55个中温热液金矿床的137个大样的约70种元素的分析基础上,尺管这些矿床在成矿省和单外矿床的元素共生组合和富集上有明显差别,但总体来看,Au,Te,S,As,W,Bi,Ag和Se依然是金矿勘探中最重要的元素,Te,As,Bi和Se的富集一般大于玄武岩平均丰度的1000-100倍,W、S和Ag的富集系数则为100-10。Sb,B,Mo,Cu,U,Hg,Pb,  相似文献   

15.
在简要介绍了硅质岩基本地质特征的基础上,详细讨论了该套硅质岩的常量元素、微量元素以及氧同位素化学成分及组成.研究表明,该套硅质岩富集了与热水成因有关的Ag、As、Cr、Pb、Zn、Cu、B、Sb等微量元素和CaO、FeO、Fe2O3等氧化物中常量元素,贫化了TiO2、Al2O3、MnO等氧化物中的常量元素.氧同位素组成及利用氧同位素估算的硅质岩的形成温度,均反映了热水沉积成因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侯建强 《湖南地质》1999,18(2):100-106
界牌岭锡多金属矿床是一个与浅源重熔花岗岩有关的热液多金属隐伏矿床。研究表明:矿床自上至下具有F-Be-Pb、Zn-Pb-Sn、Cu-Nb、Ta、TR的矿化分带和细脉状-层状(似层状)-面状的矿体形态分带,成晕具有Hg、B、Ba、Cr、As离心半球状晕-F、Be、Li、Pb、Ag同心环状上偏心晕-Sn、Cu、Zn、同心环状下偏心晕-Nb、Ga离心卫星晕的分布规律。据此,建立了本矿床“三环-帽壳式”地  相似文献   

17.
银厂坡银矿床碳酸盐化蚀变作用与银的矿化富集在空间上紧密相伴,这种蚀变作用导致矿石与围岩中组分有明显差异。本文通过定量计算阐明组分之间的迁移方向;计算表明在银的原生富集过程中,常量组分的带入与带出最不明显;而微量组分Ag和Cu、Pb、Zn、As、Sb、Cd、Ge带入围岩明显。在银的次生富集过程表现为Ag和Cu、Pb、Cd、Ga、Ge、REE、AlO3、Fe2O3、MnO、K2O、P2O5的强烈带入,以Al2O3、Fe2O3、K2O、P2O5带入强度最大,这是由于CaO、MgO被淋滤,体积亏损造成强烈带入的假象,而As、Sb、Zn、V、Cr、Co、Ni、CaO、MgO为自围岩中带出组分,以CaO、MgO带出强度最大。REE除原生富集的弱蚀变白岩→矿化白云岩表现为带出外,其余原富集过程均表现为带入围岩。造成组分发生迁  相似文献   

18.
河南水洞岭铜多金属矿床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及找矿标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伟民 《矿产与地质》1998,12(6):427-431
水洞岭铜多金属矿床的岩石和土壤地球化学试验研究,表明岩石和土壤中Cu、Pb、Zn、As、Sb、Hg、Cd、Bi、Mo元素异常清晰,含矿岩系地球化学演化与元素组合变化的一致性,提出Cu、Pb、Zn、As、Sb、Hg、Cd、Bi、Mo元素可以作为指示元素,并建立了矿床的岩石、土壤地球化学异常概念模式。  相似文献   

19.
华北地台南缘中元古代官道口群热水沉积硅质岩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俊浩  吕国芳 《地球科学》1996,21(1):99-102
在简要介绍了硅质岩基本地质特征的基础上,详细讨论了该套硅质岩的常量元素,微量元素以及氧同位素化学成分及组成,研究表明,该套硅质岩富集了与热水成因有关的Ag,As,Cs,Pb,Zn,Cu,B,Sb等微量元素和CaO,FeO,Fe2O3等氧化物中常量元素,贫化了TiO2,Al2O3,MnO等氧化物中的常量元素,氧同位素组成及利用氧同位素估算的硅质岩的形成温度,均反映了热水沉积的成因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魏俊浩  刘丛强 《矿物学报》2000,20(2):200-206
张家口的地区东坪、后沟、水晶屯金矿围岩蚀变发育,主要的蚀变类型有钾长石化、硅化、黄铁矿化、绿泥石化等。通过蚀变岩常量元素、微量元素的定量计算发现,三个金矿床围岩蚀变过程中元素迁移、富集有明显的规律,即常量元素(SiO2、K20、FeO),亲硫元素(成矿元素:Au、Ag、As、Sb、Bi、Pb、Zn)明显富集,其它亲铜亲铁元素(Cr、Co、Ni、Cu)略有富集。蚀变热液是一种来自深部的携带亲硫元素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