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3 毫秒
1.
鑽探工程中使用的提引环,在操作时,常常因提引套箍的上、下串动而失灵,发生跑管事故。分析其原因,是由于套箍不易控制,經常处于自由滑动狀态,所以当昇降鑽具遇到阻碍时套箍极易跳起,致使鑽具滑出提引筐造成事故。  相似文献   

2.
在鑽进工作中,每当一个回次进尺結束后,在昇降鑽具的过程中,往往由於操作不愼使提引钩与提引器脫离,而發生跑鑽事故。为了解决这个問题,我們改进了原有的提引設备,研究出夾板式安全提引鈎(如圖所示)。因此就防止了因提引器脱鈎而發生的跑管事故,並且在打斜井时,也避免了提引鈎鈎掛横軸的現象。  相似文献   

3.
最近我們在学习关門山自动提引器的基础上,根据前一阶段实践中发现的問題,結合冶金部系統的实际情况新设计一种自动提引器,經过在实际中試驗証明,这种自动提引器不仅具备操作方便、結构簡单、加工容易的特点,同时适用于不同角度的斜孔和包箍鑽杆,提高了升降鑽具的效率,保证了操作安全。一、結构: 自动提引器結构如图1所示。由提引器本体(1),提梁(2),滾輪軸(3),滾輪(4),滾轮挡板(5),开口銷(6),弹簧(7),滾轮轴穿釘(8),挡板  相似文献   

4.
双套水接頭     
在使用單套水接头鑽进时,一遇水接头漏水、堵水,便須停車修理。同时,为了防止岩粉下沉陷埋,还需將鑽具提到安全地点。这样当下次鑽进时,还要花較  相似文献   

5.
安全鎖接头的特点是较一般接头或锁接头易于擰卸,在提取或起拔井內事故鑽具时,使用安全锁接头能避免鑽具自其他各連接处擰脱,从而可順利的將安全锁接头以上部分的鑽桿一次取出,这样既克服了提取或起拔事故鑽具的困难,且节省了处理时间和反絲扣鑽桿。安全锁接头的材質宜选用CT45号钢制造,其構造与普通鎖接頭有所不同。是由12公厘1扣的方形右旋螺絲和螺絲帽連接而成(如图示),其結合公差較大,約为0.5公厘,这样稍施加扭力即可擰下。公、  相似文献   

6.
鑽探工作中影响台月效率的主要因素有二,一是純鑽时間与总生产时間所占的比例大小;另一个是在一个回次鑽进中平均单位小时效率的高低。要想提高純鑽时間的比例,就得减少生产中的配屬时间。目前合金鑽进中,随着合金鑽头刃角的磨鈍,鑽进效率就逐漸降低。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就要增多提外鑽具的次数,換上好的鑽头,繼續鑽进。但这又增加了升降鑽具的配屬时間。想要增加在一个回次鑽进中平均单位小时效率,就必須适当掌握一个回次进尺的时间。但由于我們在实际工作中,还个能科学的掌握回次进尺  相似文献   

7.
鑽探工作发生孔內鑽具事故后,如經过提打、震动、起拔等方法還处理不好,就必須根據情況进一步用扩壁,掏心、切断、消灭等方法解决。但无論用哪一种方法,都必須把孔內鑽桿卸取出来。在卸取孔內鑽桿的时候,往往会卸得多节多头(即孔內鑽桿多节卸脫),使事故套事故,造成处理上更大的困难(見图1)。事实說明,凡是經过用強力起拔、提打、震动等方法处理过的孔內鑽桿,都由于受到过大的震动和張力影响,而使接头螺絲松动,以致下入矢錐进行卸取时,不待矢錐與鑽桿上头扭牢,就有很多节鑽桿被扭松卸脫(見图2)。这时,將矢錐稍一提动,已卸脫的鑽桿就极易掉落插入孔內,造成多节卸脫。如果在扭卸前,在孔口按一定高度划一記  相似文献   

8.
井内震动器是在处理井内故障时,下到井内直接与故障鑽具上部联接而进行震动的一种处故工具。对处理挤挟鑽具、卡鑽、或因阻力过大所造成之鑽桿折断等井内鑽具事故效果异常显著。其优点是:(1)由于它和故障鑽具直接联接使其产生震动力与向上之冲击力直接傅给故障鑽具,因而使鑽具很快松动,特别在斜  相似文献   

9.
钻探施工实现塔上无人操作,减轻体力劳动,减少定员是广大钻工盼望已久的事.由于我队普遍使用套胶箍的钻杆,要实现塔上无人操怍,不能采用普通爬杆式提引器.去年,我们学习了兄弟单位先进经验使用爬胶箍提引器,效果很好,很受钻工的欢迎.目前已在我队全面推广.一、提引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这种提引器结构简单,和普通爬杆式提引器原理一样,只不过内径稍大一些,主要由提梁、导斜板、蘑菇座、滚轮等零件组成.工作过程是这样的:提钻时将提引器上  相似文献   

10.
近两年来,各单位在提高鑽探效率問题上积累了很多好的經驗,其主要的应該算是“两大一快”“无岩心鑽进”和“广泛应用小口徑鑽具”“推行新型切削具”了。其中对“无岩心鑽进”“新型切削具的应用”两項新技术,在有些地区,由于地質条件和勘探設計要求不同,尚不能普遍推广以外,此較具有全面应用基础的则要算是“两大一快”和小口徑鑽进的两項經驗了。本文拟就在鑽探上如何正确的对待小口徑鑽进的经驗和有关问题做一些粗淺探討。一、提高鑽进效率的原因分析用小口径鑽进(指75/91公厘鑽具)較之大口徑(110/130公厘)鑽具鑽进,在岩石可鑽性相同,压力、水量、立軸转数等条件都相适应情況下,能够提  相似文献   

11.
我队在优質高产运动中,要求每鑽50米測量鑽孔傾斜度一次,但在测斜(尤其在深孔时),化費很多时間。如利用不提鑽测斜法,則要重做測斜器接头等。为能利用现有的测斜器(接头),而达到不提鑽測斜的目的,笔者设計了一种装置,經过使用完全合乎要求,材料只需一小截废岩心管即可。空心接头是用废岩心管改制的,如图1所示,上部烧紅卡小,內车与测斜器結合的方絲扣,接上测斜器,肩部鑽5—6个φ12的小孔,用以通水及投卡塞物。下部两头車岩心管絲扣,空心接头上部接—0.5—0.6米的短岩心管,短岩心管上接取粉管接头。空心接头下部接鑽进用之岩心管,如图2所示。測斜管倒装于短岩心管內。  相似文献   

12.
钻探生产中,在用双切口接头、锁接头连接钻杆时,一般的都是使用如图1所示的提引器来提升或下降钻杆。当升降钻杆时,护圈3对钻杆起控制作用,使钻杆不致从钻杆卡子1内脱落出来。为了从提引器上卸下钻杆,必须提起护圈3。因此,在操作过程中,护圈3会不断的沿钻杆卡子1的外圆表面上下滑动。由于考虑到使用条件和经济性,提引器本身的制  相似文献   

13.
利用压力指示器调整軸心压力是蘇聯的先進經驗之一,並且已在我國煤田鑽探工作中推廣使用。這一方法無論在保证質量,提高效率;和減少事故等方面都取得很大效果。茲就压力指示器的作用原理及按製使用方法介紹如下。一、构造和原理在压力筒內裝以活塞和液體,鑽具的重量通過提引環、拉桿与活塞相聯系,由於鑽具重量的增減,活塞在筒內移動,因而液體所受的压力亦隨着變化,而  相似文献   

14.
在鑽探过程中,常易发生卡鑽或拆断埋鑽事故。处理此类事故方法很多,但当事故較严重时,有效处理方法之一,是採用反鑽桿手段。目前工人在反鑽桿操作工序上,多为用鍊鉗止逆鑽桿右轉,而用管鉗鉗住鑽桿由人力强之左轉。这样在操作过程中便产生下列缺点:劳动强度大,处理时間长,效率低,控制鑽具中和点难,不易掌握鑽具反上情況;操作过程中不安全。为此,設計了一种反鑽桿安全器,其构造装置如图所示。  相似文献   

15.
目前,各勘探机械修理加工部门已广泛采用了旋廻铣削的方法加工丝扣。其中使用的设备多为昆明探矿机械厂制造的旋管车床。由于这种车床本身结构的缺陷,还不适合于加工带有锥度的丝扣。但当前在鑽探工程中已普遍使用锁接头和接箍来连接鑽桿,因而这就需要解决大批接手的锥型丝扣加工问题。因此利用旋管车床加工锥型丝扣,对于提高加工锥型丝扣的效率有很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使用钻铤钻进时由于钻铤锁接头、钻杆锁接头的双切口规格不一样、升降钻具时,就要调换大小规格不同的提引器三次,因而增加了人力,浪费了时间。为了克服这一缺点,使用公母接头后就能提高工作效  相似文献   

17.
为了完善绳索取心钻进技术,我们在φ42毫米钻杆斜脱式提引器的基础上,吸收兄弟单位的经验,设计试制了φ56毫米绳索取心钻具斜脱式提引器(见附图)。提钻时在钻杆上端部拧上提引接头(俗称蘑菇头),将托盘缺口推入钻杆并提升提引器,托盘顶住提引接头环状的突出部分,把钻杆提起。松绳后提引器下落,档板抵住提引接头,使它自动斜脱,下钻时除了将钻杆置于托盘缺口外,还要把滚轮轴推入托盘一端的槽内(槽的外端有一圆窝,保证滚轮轴不会自动离槽),提引器沿钻杆上升,直到托盘拉起钻杆,提引器下钻到孔口,将滚轮轴提拉出槽子,提引器便可推  相似文献   

18.
斯尼特柯夫斯基式万能提引梁系一种自动提引工具,系地质部巴拉巴专家供给的图纸,此提引梁适用于50外丝钻杆(Ф65锁接头)。最大超重量12吨。提引梁自重40公斤。其结构比较简单,操作方便而安全,可以用之提升钻具,亦可以下降钻具;同时不需其他辅助工具,只要将原有之锁接头的切口部车圆即可。斯尼特柯夫斯基式万能提引梁的结构如图1。  相似文献   

19.
在反鑽具处理孔內事故中,因沒有特殊工具而常採用鍊条鉗、自由鉗、牙鉗等工具,由于这些工具不牢固,致在所反鑽具絲扣較紧的情況下容易損坏,使反鑽具时間延长甚至达不到应有目的。为此我們採用了一种反鑽桿工具,取得了良好效果。以一根直徑50~65公厘的圓鋼(为节約材料,我們採用的是KAM—500型鑽机廢橫軸制造的),鉋  相似文献   

20.
当鑽孔中发生卡鑽和陷埋事故,采用一般处理方法无效时,則需要反囘井内鑽具,这不仅需要很長时間,同时容易产生鑽桿脫落事故。为此,我們利用了中和点反囘鑽具的方法反囘井內鑽桿。这一方法經初步試用,效果很好。当鑽具在孔內不吊悬时,每个連接絲扣均受压力,其压力分佈情况是上部小,下部大,故上部絲扣在扭卸时的摩擦力也小于下部絲扣扭卸摩擦力。所以当反囘鑽桿时,多是一次从上部反囘几根或一、二根,因而花費时間較長。假如我們針对上述情况將鑽具絲扣的摩擦力,加以調整,即上部絲扣摩擦力大于下部絲扣摩擦力,使在鑽桿柱下部造成一个中和点(鑽桿柱中不受張力,也不受压力的地点称中和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